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在几年之后,我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将不得不面临着家庭上的选择,将面临着那一个个比我们更加年轻的生命的降生。正因为如此,我才下决心把这本书保留下来,保留了它,好像就保留了一本日后相夫教子的家庭读本。我想我会一直读下去,读到自己读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书评一个讲诗的人

    尽管明知道这是一本个人散文集,但拿起它,还是因为它后面的诗。    
    越来越多的现代诗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想写诗就要会读诗。我们从幼儿园就背诵唐诗,小学读诗懂诗,中学解读唐诗新诗。直读到今天,才发现大部分诗人笔下的诗不明了了。可是却还违心地大赞一声“好”,只为了不落后于那种所谓的风雅。    
    我没有想到,自己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一连串的不平与疑惑,在书里被作者尖刻地、不留情面地提了出来。    
    我仔细地阅读了书里的诗,中文、英文,凭良心说,那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他最反对的是诗歌当中的“猜谜”,推崇的是唐诗中的“意境”,的确如此,当诗人把功夫下在含隐意思上的时候,就很难推敲意境,作诗,也是一心不可二用。    
    这里面的诗,干净,灵透,一看就是专心致志写出来的。    
    不知从几何始,诗再也不是一个为非诗人所读的文学形式。 即使是在中国这样人民血液里都有诗的国度,诗也成了不为人问津的垃圾。更有甚者,诗人们根本读不懂别的诗人的作品。整个网上,到了诸多论坛,每个论坛都没有解读,没有注释,没有理解和感受,我看到的,都是那些轻飘飘的“谜语诗”。     
    写出来的诗也是为了要人懂得的――这就是作者一直强调的观点,也是当今时代诗坛的弊病。可惜,还有有些诗人在这样的怪圈中越走越深。    
    这就像许多中国诗人并没有学到客观诗的真谛一样。翻译来的西诗; 译者并没有搞懂原诗的意思; 并不花工夫猜出诗人的谜底以后再翻译; 而是词词直译; 句句乱来。 不但失去了原作的文化背景;而且把诸多暗示弄错。所以,与其如此,不如索性去写英文诗。我的英文功底有限,但是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见了他不时流露出的一种真情,这样的真情,才是他自我感情的真实写照。    
    我没有把《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当作一本个人化的纪实文学来读,我只把作者李同青看作了一个读诗的人、一个讲诗的人。虽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但是他那颗拳拳跳动的赤子之心,他那片对中国诗歌发展的良苦用心,好像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回荡,久久不散……    
    


书评自我主义者的思想膨胀

    一向不喜欢个人化的散文随笔,尤其是那种把多年的文章篡在一起的、混杂着散文诗歌小说,甚至还有论坛上的“精华帖子”的文摘类书籍。    
    之所以买下这本书,是因为被作者的经历所深深吸引,我以为有了这样丰富的游学经历的华人可以写出一些不一样的“个人随笔”出来。    
    可是看过之后,还是不免有些失望。无可否认,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文笔是优美的,他像讲故事一样把自己的一个个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把那些柔情的、为了女人而作的诗读出来,确实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但殊不知,天下有100个人,就会有100个爱情故事,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爱情与众不同,都愿意去诉说初恋的美好。最后,我们竟然发现,故事的形式、路线,完全是讲述者的一种自我情感的膨胀,他们怀念的不再是当年的爱人,而是一种爱情的感觉。    
    爱情的滋味都是一样的,就是那种单一形式的甜蜜。如果是这样,这些过于自我的爱情回想不写也罢!    
    《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这本书确实有着过于自我的思想膨胀。作者是成功的,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甚至可以说他圆了成千上万个中国男人的大男子的梦想。可是当作者的扬眉吐气成为了自我陶醉的资本,并一再地书写出来、诉说出来的时候,说实话,大多数普通男人在心里酸溜溜之余还会有一定的审美疲劳。    
    电视剧、小说、电影片,几乎所有看得见的媒体都洋溢这纸醉金迷,风度翩翩的、成功的男性我们见多了,见滥了,他们身上所有的优点都被无尽地放大在光辉奕奕的身前,天知道要有多少背光的缺点隐藏在身后?可惜,作者不幸也迈入了这个怪圈,他也跻身进了成功男人的行列,和他们一样自我地展示在人们,甚至是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面前,面对这面被社会舆论包装好的哈哈镜,他和大多数自信的男人一样,丢失了客观认知的方向。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这种很表面、很自我的人性化挖掘,必将给下一代正处于成长初期的青少年带来不利的影响,他们会跟着作者的脚步追求起那些轻飘飘的诗词、风花雪月的故事来。至于当年作者为了这种风花雪月付出了多大的艰辛,字面上看不出来,作者自然也没有讲。    
    因为没讲,就等于没有。这种自我意识强烈的图书还是少出一点为妙吧!    
    


书评令人失望的图书定位

    《美国女人和中国女孩》一书以慎密的笔法记录了一个个新鲜动人的小故事,在那些优雅的散文中,我看到了生活背后的艰辛与恬然。我想,这是本书最成功的地方。    
    可是暇能掩玉。我觉得,作者本身给这本书的定位就错了。从书名来看,他本来想写一本女人的故事,可是写成了自己。他本来想记录成长的艰辛,却写成了一部曲折的感情回顾史。不过也许,他只是想把多年来自己走过的路忠实地记录下来而已,然后给书取一个叫座的名字。    
    我不知道这本图书的定位。如果这本书是定位给女人看的,那么里面的大男子气息似乎重了一点;如果是定位给男人看到,那么里面是不是又有点过浓的脂粉气?如果书是给同年龄段的中年人看的,势必会挫败不少男性的自尊心。那么就算是给年轻人一读吧,里面感性直白的感情描写是不是和市面上的大半文风过于合拍,而显得缺乏新意?    
    我觉得,这本书的定位令人失望。根据作者的经历,可以写成一本管理层必读,一本养儿新经,甚至可以是一个中国男人在美国的发家史。    
    可惜,作者走的是一条最大众化的情感路线。让人看了不由得在一旁唉声叹气:放着那么好的人力资源不用,偏偏去走一条是个人都会经历的心路,这实在是令人失望的图书定位。    
    我认为作者应该把更多的笔墨放在自己在美国奋斗的这十几年里。当今社会,洋文凭的大起大落,“留学垃圾”的触目惊心,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出国热情……无形中给家长、孩子、年轻人以巨大的压力和困惑,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海外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真正地像作者一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想知道西方的月亮和国内的,到底哪一个更圆?    
    这些本可成为闪光点的地方被作者非常遗憾地忽略掉了,着实令人可惜。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本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凸现了一个在不同文化背景冲击下的中国男人的心路历程,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之下,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