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序
松本清张是日本现代社会派推理小说的艺术大师,在推理小说、社会小说、历史小说、现实小说、社会评论等广阔领域中十分活跃,为日本文坛史留下了丰功伟业。其代表作《点与线》、《隔墙有眼》、《沙器》等早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日本读卖新闻社近年调查最喜爱作家的排行榜显示,松本大师排名第四,而且常年不变。这与渡边淳一的第八位、夏目漱石的第十位、村上春树的第二十二位相比,其影响可见一斑。
松本大师是一位多产作家,从短篇到长篇、从历史到现代、从百姓生活到政坛黑幕,作品题材涉及社会各个角落,数量多达千篇。从其丰富的内容中即可以看出大师的志趣及生活磨难的紧密联系。
松本清张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从小家境贫寒,13岁被迫辍学谋生,只有小学文化。松本大师曾经当过街头小贩、学徒,也做过朝日新闻社驻小仓西部总社的广告制图工。曾因接触无产阶级读物遭到过拘留。1943年应征入伍,被遣往朝鲜当卫生兵,战后回到原报社复职。在战后的废墟中,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之间批发笤帚,长期过着受歧视的屈辱生活。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思想信念和文学创作注入了充分的社会营养。
松本大师在十七八岁时读到了外国的推理小说,爱不释手,从此迷上了推理小说。1951年四十一岁时发表了处女作《西乡札》,此后,他以权与法、善与恶、罪与罚等社会问题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杰出作品,揭示了社会与人性的阴暗层面。在后半辈子的创作生涯中,松本大师先后获得了“直木奖”提名、“芥川奖”、“新人杯”、“侦探作家俱乐部奖”、“文艺春秋读者奖”、“日本新闻工作者会议奖”“妇人公论读者奖”、“吉川英治文学奖”、“菊池宽奖”、“小说现代读者奖”、“NHK放送文化奖”、“朝日奖”等,其显赫业绩足以证明松本大师的伟大才情和智慧。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序译序(2)
明治时代的著名作家井原西鹤模仿中国公案小说,撰写了一部《本朝樱阴比事》,首开侦探小说之先河。黑岩泪香编译了《法庭的美人》等30多部外国侦探小说,为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1920年横沟正史等创办了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既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发表本国的作品。当时的侦探小说出现了两个流派:一是以江户川乱步为代表的“本格派”,主张着重写破案的逻辑推理;二是以横沟正史为代表的“变格派”,强调写神奇、冒险的情节和变态心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以维持治安为由禁止侦探小说的创作发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了“推理时代”。50年代,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突破了“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运用逻辑推理探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着重分析各类人物犯罪的动机,反映各种社会角色心中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狭窄的趣味性,形成了具有现实主义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其特点就是立足于生活,重视现实性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而且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罪犯的心迹发展。
松本大师于1992年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大师的辞世象征着“社会派”时代或“松本清张”时代的结束。然而大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财富,我们能够从中获取笔耕不懈的坚韧,惩恶扬善的鲜明爱憎,洞察社会的敏锐目光,丰富多彩的社会各领域知识,信手拈来引人入胜的悬疑谜团,错综复杂的推理思路,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令人恍然大悟的结局……
序推荐
编辑推荐
作为妻子的女人事业家果敢敢干,其懦弱的丈夫是入赘女婿。妻子将经营婚庆喜宴的“观丽会馆”交给丈夫管理。自卑的丈夫受到财务主任的怂勇,在公司账本上做了手脚,但不慎被妻子发现,情急之下,俩从将其杀人灭口。
观丽会馆的上空常有乌鸦聚集,乌鸦喜食腐肉,为使死者的腐尸不被发现,二人千煞费头脑。
“黑色的天空”之下,肮脏的事情再次发生……
序松本清张简介
松本清张简介
松本清张,日本文坛一代宗师,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师。1909年出生日本福冈县,出身贫苦,接触了社会的最底层,因此他的作品用推理的方法,探索追究犯罪的社会根源,揭露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矛盾和苦恼,他的创作打破了早年日本侦探小说界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摆脱了以往创作中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他的作品极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雾》《点与线》《隔墙有眼》《砂器》《女人阶梯》《女人的代价》等。
序目录
黑色的天空
目 录
1 “河越夜战”
2 观丽会馆
3 第一杀人
4 支架室
5 乌鸦团扇
6 失踪
7 捅乌鸦窝
《黑色的天空》 第一部分“河越夜战”(1)
“河越夜战”
埼玉县川越市——老城区周围环绕着一条新河岸川。正保年间,川越城主松平伊豆太守信纲主持改造了荒川的支流内川,开通了川越(旧名河越)与江户之间的水路航运。前方三公里处,入间川自西向东北方蜿蜒流淌。
在新河岸川转弯处的北端,东明寺桥飞架两岸,此处是老城区的北端。桥边有一座时宗年间的小寺院,名叫东明寺,此处又是宁静闲适的志多町的边缘地带。
进入东明寺门,狭窄的院内立着一座纪念石碑,上书“川越夜战之碑”。本来应该写“河越夜战”才对。正面有一座简朴的正殿,由四根立柱支撑着屋顶,檐下有人字形挡板。正殿左侧有一座小门,通向后院的墓地。
即使在此刻,这并不宽敞的院内也有二十四、五位中年男女,面对一位半老男士排列成半圆形站立。这位男士站在众人中央,花白头发遮耳垂肩,但个子不高,微胖。五月的阳光使他额头沁出汗珠,好像他本身就是油性皮肤,一边讲话一边不断地用手帕在红脸膛上擦着汗。他的目光关照着每一位听众,始终面带微笑。
与会者都手持记事本,令人想到俳句爱好者结社吟诗的场面。其中女听众占了绝大多数。不过,中间的微胖男士却不像俳句大师,讲述的内容是历史故事。
这是时下风靡各地的历史遗址现场讲座,由文化中心或文化讲座组织的拓宽知识面、兼顾旅游度假的活动。讲师必定是某大学文学系的教师。
“这座东明寺,是游行法师创建的。”讲师用不透明的嗓音讲述着。“时宗开祖一遍法师创建的东明寺因河越夜战毁于战火,没有留住往日的风貌。而刚才我们参观的包含东照宫的喜多院,其复原工程却得到了德川幕府的大力支持。两者形成了讽刺性的对照。”
与会者在记事本上笔走龙蛇。
“却说距今大约四百四十几年前,天文十五年四月二十日夜晚,时任关东管领的两个上杉家族会同古河朝廷联军八万兵力,对片镇和小田原镇的北条氏康八千人马展开了夜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越夜战’。战场就是这东明寺附近,因此也称为‘东明寺会战’……哦?从禅室那边来了一位僧人,虽然不像是长老,我们不妨向他请教一下。”
大殿的侧面,沿着石板铺成的参道前行,有一排禅室,竹篱中出现一位身着白衣、手执扫帚的年轻僧人。讲师立刻走近他微施一礼。
“我想问点儿事儿!”
二十五、六岁的僧人拄着扫帚,交替打量着提问者和他身后的中年男女们。
“据说这里是河越夜战的古战场遗迹,那么,两家上杉的联军和北条军队的战死者坟墓即五轮塔,是在此寺的墓地里吗?”
“没有,这座公墓里都是新墓冢。”
“是吗?有没有人来考察河越夜战呢?”
“几乎没有。一年当中有一次或两次。”
讲师道过谢后回到原处,表情并不很失望。他说,好啦,大家到新河岸川那边去看看吧!
《黑色的天空》 第一部分“河越夜战”(2)
寺门前停着一台东京牌号的包租大客车。大客车从寺前左转,驶上了河堤车道,又过了东明寺桥。如果照直走,就到了入间川尽头的山田开发区。大客车没到那儿去,按照讲师的指示向右转弯随即停下。荒凉的新河岸川上,投射着落寞的东明寺背影。河堤上杂草丛生,其间点缀着盛开的蒲公英,一幅飘逸着颓废气息的春景。
这条路没有卡车通行,连小轿车都很少。大客车停在路边,二十几位与会者在车内聆听讲师上课。
“各位,我现在站在河越夜战的现场为大家讲解。”讲师笑眯眯地说道。“刚才提到,在天文十五年,即一五四六年四月前后,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和上杉朝定两军与古河的朝廷军队足利晴氏共八万兵马,将守卫河越城堡的北条军勇将北条纲成包围达半年之久。北条氏康率领八千亲兵从小田原赶来解救纲成,两军在此展开了激战。”
他手持话筒开始讲解。但生就的混浊嗓音,不时出现嘶哑声。“为了便于理解,我想先讲讲关东管领上杉氏族。那个—、大家都知道北镰仓时代的明月院吧?”
“知道,就是紫阳寺吧?我前年和去年六月去过两次,参道石阶两旁的紫阳花漂亮极了。”一位戴着眼镜的长脸女性抬头看着讲师说道。
“我也跟我的先生在四年前去过。”六十岁左右的女性说道。看来她的先生已经不在了。
“是啊,那是一座自古以来既偏寂却很有来由的寺院。那里的山区是山内上杉管领公馆的遗址。而扇谷上杉管领的公馆遗址则在南面三公里处,即横须贺铁路线的东侧,净光明寺一带。”
“‘管领’是什么意思?”一位年轻的女性问道。
“管领是足利将军幕府中的官职名称,是辅佐将军的官员。京都室町幕府中有京都的管领,由斯波、细川、畠山三家轮流任职。在镰仓幕府辅佐将军的管领则是上杉家族。”
“京都幕府的管领有三家,可是镰仓幕府的管领为什么只有上杉一家?”
“原来就是这样的。本来足利将军幕府应该像源赖朝和北条执政时那样,也在镰仓设立幕府。但由于当时发生了南北朝战乱,尊氏在京都不便行动,无奈之下只好在京都的室町设立了幕府,取而代之让尊氏的三儿子基氏驻扎在镰仓为领主,这是第一代镰仓幕府。从那以后,镰仓幕府下世袭管领的就是上杉家族。这是因为,上杉赖重的女儿清子是足利尊氏和足利直义兄弟俩的生母。”
一辆白色私家轿车缓缓驶过,车中人听到大客车音箱的声音便从车窗向外张望,瞪大眼睛看着这些不同寻常的乘客。
“上杉家族到了赖重的孙子辈上分成了四家,就是扇谷上杉、诧间上杉、犬悬上杉和山内上杉。三、四代之后,上杉家的血缘也渐渐疏远。他们各自独立,争权夺利,剑拔弩张,而且镰仓的地形也使他们四分五裂。”
“为什么?”
“镰仓将山中峡谷称作‘垭次’,号称镰仓六十六‘垭次’。其实,峡谷的数量不止这么多。镰仓是由丘陵、山谷和很少的平地构成的,山谷之间被丘陵隔开,山脊如剃刀一般锐利。这里的地质是角砾凝灰岩,因为质地疏松所以从两边受到了侵蚀。当时镰仓的交通只能靠劈山开路。上杉宪藤把管领公馆建在犬悬谷,上杉朝定把公馆建在扇谷,上杉宪显则建在山内。这些都是管领官邸。诧间把公馆建在了哪里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也是在山间谷地之中。诧间家族早衰,犬悬上杉家族的第三代禅秀因叛逆而获罪被灭门绝后。剩下的就是山内上杉和扇谷上杉两家管领了。按照原则这两家应该轮流司职,但两家毫无例外地也展开了权力争斗。他们互相憎恨,互相仇视,千方百计地挫败对方。这两个上杉家族的封地都是关东平原,于是又互相争夺封地。扇谷上杉的根据地就是这里的武藏城堡,山内上杉的根据地则是上野城堡。双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