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束后,什么感觉?是不是此事没你想得那么美好?
我压根也没把这件事想得那么美好,也没觉得这事多痛苦,所以也没什么快乐。反应还是有的,除了应有的之外,再也没什么多余的了。
当时是否有保护措施?是否担心她怀孕呢?
没有什么措施。我觉得当时很万幸,之后就会有一些措施。
你的安全套从哪来的?
买的。
谁买?
我买,比较坦然,但头一回还是比较忐忑。就觉得应该买,因为性不是很可怕的事,但怀孕了,就很可怕了。其实我当时并不喜欢戴避孕套,但必须得这么做。
做爱过程中你替她想得多吗?
我会替她考虑,我觉得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因为胡同里老北京人那种特别循规蹈矩的教育,特别要求我不得不这样。我跟我的父亲说这事有点不可能,不是一顿臭骂就是一顿臭揍。
人性不可抗拒
你积极买避孕套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不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但我担心对她身体的伤害。因为做这件事情,我们是平等的,但怀孕了是一件太麻烦的事。如果出了这件事,我可能要召集我所有所有的小朋友为我出谋划策投资。
你的哥们儿也有这样的事吗?
说到这件事,我想起了我们班里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我是当时伙伴中最晚交女朋友的,但却是他们当中最早与女朋友发生性关系的。这事平时一般不想,想起来就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为什么,他们都想,但都没成功。
但他们对这件事都非常渴望?
对,非常。好像我没做这件事前,我没那么渴望,可我做了。他们那么渴望,却没做。
你们成为家长后对此事的态度会怎样?
实际上我觉得有发言权的,是做过这件事的人,但主流思想是没有这些经历的人,他们支持那些传承下来的思想。
所以这个社会就不能接受这件事情,他们认为这件事是可怕的,不应该。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想怂恿谁,我们只是说出我们真正做过的事情和真正的想法。我觉得说出这些,让他们听听,会有好处。
我说,我做了,这简直就是陷阱,这让我痛苦,他们就会接受,他们认为这才是对的。真的,所有的主流思想都这么认为。我如果说,这没什么的,他们就会觉得诧异。如果我说这是好的,他们恨不能杀了我。但是,事实是,我就是认为这是一件挺正常、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从小受的教育,使我现在的行为方式是这样。很多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使他们不能像我这样把这件事做得这么自然。这种人很多,特较劲,他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件特自然的事。也会有人有其他的想法,其他的感受,不好说,我觉得这些事都属于个人。
我觉得即使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也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我觉得我爸对我从小的教育是特别优秀的,他的方法就是永远不告诉我应该做什么,爱做就做,我觉得这是尊重。任何一个人,他思想可能不是很成熟,但也应该对他有足够的尊重,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束缚。
教育总会对人有约束力的,对吗?
所以挺痛苦的,这件事我就没什么发言权了。我只知道,我以前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人,永远做我想做的,这当然是需要一点资格的,你得做好。有一个原则在那里放着,并不是别人给我的,而是我自己制定的,所以,我还是自由的。你可以说这样不好,如果正确,我就听。如果你说这不行,那我就不一定听了。我觉得现在的教育也应该这样。我们学校一直要求大家每天穿特别寒碜的校服,我就是不穿,给我记过,也不穿。我在家里从来就没有逆反心理,因为我觉得从小就没有人太多给我设置成长的障碍。
第一次后,会有更想做的欲望吗?
我觉得必然是这样吧。人性不可抗拒,不管男孩女孩,都会有这样的潜意识。我猜,每个人不一定都是这样回答的,就算不是也会这样希望。
男孩多一些,女孩可能更注意思想。
一般男的更注重生理要求,这好像也是一个人性不可抗拒的东西。
我没想到,你会把这一切想得这么自然?
因为我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如果换了一个生活环境可能我就不这样了。
如果重新选择的话,你还会做这件事吗?
如果我还照这么成长,我还是会这么做的。如果把我放在另一个家里,那我就不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第五章十 让性教育充满阳光(4)
这只是一段经历
四年之后,你怎样评价这件事?
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好的,这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就是一个难忘的经历,不会造成什么奇怪的影响。其实我希望所有成长中的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而且不会因为这些经历造成终生的坏影响。因为多一份经历就会对自己以后的成长有一些帮助。但是可能要等我们这代人成了孩子爸孩子妈了,才能改变一些现在的情况。上一代的人,很难改变了。没办法,新时代要由我们来创造。
和第一位女友现在的关系怎样?
没有联系了。
现在你还能想起她有什么优点吗?
记不起来了。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优点再想起来已经并不是什么优点了,而那些缺点也已经不是什么缺点。我觉得之所以分手,也是因为我们彼此已麻木了。
那你觉得有性之前和之后你们的变化大吗?
肯定会有变化,我觉得是这样。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会有变化。
你会因为此事而对她产生厌倦?
对,这一点我不否认,这就是我的自然想法,但这并不……出于对人的尊重,我不可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你当时有过娶她的念头吗?
没有,这不可能。我明白这只是一个阶段。不会很短,也不会很长。中学时代的爱情不可能到永远,它不可能没头,而是很短暂。
你们为钱吵过吗?
没有。很简单,没有重大节庆,不会有礼物;有,必定也都是简简单单。
此事对你的“爱情”有什么影响?
有一些障碍。
不相信爱情了吗?
不是。当时可以说我不信这玩意儿,但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可能是这样,没什么影响,因为它不是爱情,就像我刚开始说的,那只是一段感情,一段经历。
第五章十 让性教育充满阳光(5)
性教育的现状
当时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没有,我当时学习还跟以前一样。因为我的学习一直好像都挺好的,我在班里也是挺著名的人物,后来在全校也挺著名的。所以这些事真对我没影响。
你们班里发生此事的人多吗?
不太清楚,但我有一朋友,A,他对此事极为渴望,但因为反应比较慢,不太讨人喜欢。还有一朋友,B,他也和我挺好,他一切事高高挂起,但什么事都明白,他也不对这些事表示特别渴望,也不表示特别不渴望,比我还顺其自然。剩下的三个都奇形怪状,无法形容。
从第一个女友到现在,中间怎么过的?有女友吗?
有,但都是短期行为,全属胡闹。这不是主要问题是不是就可以不交待了?
对艾滋病了解多少?
我就知道它不能治。
知道它通过什么传播?
性、血液。
你觉得自己的这个环境安全吗?
一定是安全的。
你对学校的性教育有什么评价?
0分,几乎没有。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上的漏洞。你应该知道,现在是应试教育,所有与考试无关的课都会删掉。所以,都这样,这纯属瞎掰,开这个课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父母?
父母必定传统的。我爸可能更开放,但在性方面,他们也没有什么教育。但他们对我其
他方面的教育,还算是优秀的。
社会?
不好说。
媒体呢?
媒体我不太关注。
你希望我们这本书做成什么样呢?
我不知道,说实话就好。我觉得应该写事实,也应该写一些没有这种经历
的人的想法,因为这群人是一个整体,更何况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还占大多数。
我有这件事,原因是什么?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们没有,那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他们的成长吗?被家长或一些人束缚的人,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我不知道其他人会怎样回答,但我觉得他们的答案应该是
想,因为人的好奇心总是有的,之所以我们有这样的经历,也是好奇心使然。
你怎样形容自己的青春期?
嗯,如果没有性的话,是不是挺暗淡的?没什么特别显著的反应,算是安全地度过了。
那什么是不安全呢?
比如说特别大的叛逆,离家出走什么的,我都没有。因为我家人对我没有束缚,所以就没什么叛逆;因为和家里人没什么阻隔,因此也没什么冲突。特别是在容易冲突的年龄,给一点
压力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叛逆,但我很幸运。
第五章十 让性教育充满阳光(6)
采访手记
对他的采访很自然,就像他的成长,他做事的原则,包括他对性的看法。
我们不论谈什么,归根结底会回到对“尊重”这个词的解释上来,例如对人的尊重(包括女人),对“人性”的尊重,对“欲望”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
当我问道:如果这个女孩身体不适,不想与你做这件事的话,你是否会强迫?他几乎是斩钉截铁地说:不会,因为我尊重她!
他说:因为家长对我没有束缚,所以我就没必要叛逆;因为他们给我这个人足够的尊重,所以,我没必要离家出走去寻求做人的尊严或其他的东西。
好长时间,我脑海里都盘旋着“尊重”这两个字。是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词。
☆相关链接
小 美 之 死
2003年5月21日,福建长乐市17岁女中学生小美自杀身亡。
小美从小身体不好,17岁才念初中一年级,但她聪明又懂事。小美的妹妹哭着介绍说:第一学期刚开始,小宁就喜欢上我姐了。我姐最初说,现在不想谈恋爱,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亲。但小宁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我姐写信,还经常往我家打电话。后来有一次,小宁给我姐的信,被我妈妈看到了。我妈妈说,现在不能谈恋爱,随手把信扔掉了。姐姐把信捡回来,见信纸脏了,姐姐就把信重抄了一遍。
小美与小宁的信件往来十分频繁。这让本为单身母亲的小宁妈妈无法接受,她让儿子与小美停止交往,可儿子不同意。5月20日上午,小宁妈妈冲进校园辱骂小美,认为是小美影响了小宁。当天下午,小宁妈妈再一次闯入学校办公室,当着小美班主任等教师的面,骂得更难听了,说小美勾引她的儿子。从小就这样子,长大有谁会娶她等等。
此时,校园内传言四起。5月21日,挣扎着来到学校的小美听到了可怕的议论。有同学在说,如果我是她,就死掉算了,哪会有脸活在世上?还有的同学说,小美与小宁同居了,还生了一个儿子……
5月21日下午,无奈的小美坚持上完第一节课后,给班主任、父母、小宁和好朋友留下四封信,回家喝了一瓶农药,自杀身亡。小美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还叮嘱父母去告诉小宁的母亲不要再去责怪儿子,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
(转引自2003年5月21日《家庭周末报》)
分析
北京一名中专学生宇翔为中国学校的性教育打了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