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乎叔尔。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是后鲁比弑二君,狄灭邢、卫。○比杀,申志反。
'疏'“徒葬乎叔尔”。解云:谓不得与夫合葬,故言徒。徒者,空也。案上四年“齐侯葬纪伯姬”,传云“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徒葬于齐尔”。而此重发之者,正以彼则于齐,此则于叔,故重言之。○注“是后鲁比弑二君”。○解云:谓下三十二年“子般卒”,闵二年“公薨”是也。○注“狄灭邢、卫”。○解云:谓僖元年“次聂北,救邢”,僖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之属是也。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济,子礼反。
齐人伐山戎。此齐侯也,其称人何?据下言齐侯来献戎捷。
'疏'注“据下”至“戎捷”。○解云:即下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是也。
贬。曷为贬?据齐侯伐北戎不贬。
'疏'注“据齐”至“不贬”。○解云:即僖十年“夏,齐侯、许男伐北戎”是也。若然,而此注不道许男者,正以其解齐人伐山戎之故,省文。
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操,迫也。已,甚也。蹙,痛也。迫杀之甚痛。○以操,七刀反,迫也,注同。蹙,子六反。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据得捷也。《春秋》敌者言战。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时桓公力但可驱逐之而已,戎亦天地之所生,而乃迫杀之甚痛,故去战贬见其事,恶不仁也。山戎者,戎中之别名,行进故录之。○去,起吕反。见,贤遍反。
'疏'“《春秋》敌者言战”。解云:谓军人众寡相敌者,不谓将之尊卑等,是以僖二十八年“晋侯”已下,“及楚人战于城濮”;宣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之属,虽君与大夫亦言战矣。○注“故去”至“不仁也”。○解云:谓贬去其战,以见力不得等,恶齐侯之不仁也。○注“行进故录之”。○解云:谓言山,详录之耳。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漱浣也。无垢加功曰漱,去垢曰浣,齐人语也。讥者,为渎下也。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帷,士帘,所以防泄慢之渐也。礼,天子有灵台,以候天地;诸侯有时台,以候四时。登高远望,人情所乐,动而无益於民者,虽乐不为也。四方而高曰台。○漱,素口反。浣,户管反。垢,古口反。去,起吕反。为渎,于伪反,下“为威”同。
'疏'“临民之所漱浣也”。○解云:谓郎台近泉台,故知如此。是以文十六年传云“泉台者何?郎台也。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未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彼注云“既成更以所置名之”者,即其近泉之证也。○注“无垢加功曰漱”。○解云:谓但用手矣。既无垢而加功者,盖亦少有,但无多垢,故谓之无,非全无也。又取其斗漱耳,若以里语曰斗漱也。注“去垢曰浣”者。盖用足物,是以旧说云用足曰浣是也。故《内则》云“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尝”,郑注云“手曰漱,足曰浣,和,渍也”是也。○注“礼天”至“士帘”。○解云:《礼说》文也。○注“天子”至“四时”。○解云:皆是《礼说》文也。文王受命之后,乃筑灵台,亦是天子曰灵台之义。正以候天地,故以灵言之;诸侯候四时,故谓之时台。○注“四方而高曰台”。○解云:《尔雅·释宫》文。
夏,四月,薛伯卒。卒者,薛与滕俱朝隐公,桓弑隐而立,滕朝桓公,薛独不朝,知去就也。○桓杀,申志反。
'疏'“卒者”至“去就也”。○解云:所传闻之世,小国卒例不合书,而今书之,故解之耳。言薛与滕俱朝隐公者,即隐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是也。言滕朝桓公者,即桓二年滕子来朝是也。言知去就者,谓知去恶就善矣。
筑台于薛。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礼,诸侯之观不过郊。○观,工唤反。
'疏'注“礼诸”至“过郊”。解云:正以郎为近邑而在郊内,乡者上传不讥其远,今此云薛,传云“远也”,故知礼法不得过郊矣。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战所获物曰捷。齐,大国也。曷为亲来献戎捷?据齐未尝朝鲁。威我也。以威恐怖鲁也。如上难知为威鲁书之。○恐怖,丘勇反;下普故反。其威我奈何?旗获而过我也。旗,军帜名,各有色,与金鼓俱举,使士卒望而为陈者。旗获,建旗县所获得以过鲁也。不书威鲁者,耻不能为齐所忌难,见轻侮也。言献捷系戎者,《春秋》王鲁,因见王义,古者方伯征伐不道,诸侯交格而战者,诛绝其国,献捷於王者。楚献捷时,此月者,刺齐桓忄乔慢恃盈,非所以就霸功也。○帜,音志,又申志反,又尺志反,本又作“织”,同。难,乃旦反。因见,贤遍反。
'疏'注“旗军”至“有色”。○解云:即礼大帛以即戎之属是也。○注“与金鼓俱举”。○解云:谓以金錞和鼓,金铎通鼓之时而建之。○注“旗获”至“过鲁也”。○解云:凡言过者,谓道所经过之称。今齐侯伐山戎而得过鲁,则此山戎不在齐北可知。盖戎之别种,居于诸夏之山,故谓之山戎耳。○注“言献捷系戎”至“不道”。○解云:正决僖二十一年冬,“楚人使宜申来献捷”,无所系矣。○注“诸侯交”至“於王者”。○解云:格,犹距也。谓与交战而距王。今人谓不顺之处为格化之类。○注“楚献”至“此月”。○解云:即僖二十一年冬,“楚人使宜申来献捷”是也。而云持盈者,谓自持盈满之道而侮诸侯,失谦虚之义,故月之。
秋,筑台于秦。何以书?讥。何讥尔?临国也。言国者,社稷、宗庙、朝廷皆为国,明皆不当临也。临社稷、宗庙则不敬,临朝廷则泄慢也。冬,不雨。何以书?记异也。京房《易传》曰“旱异者,旱久而不害物也。斯禄去公室,福由下作,故阳虽不施,而阴道独行,以成万物也。”先是比筑三台,庆牙专政之应。○施,申豉反。
'疏'注“先是比筑三台”。○解云:即上文于郎、于薛、于秦之属是也。○注“庆牙专政”。○解云:即上二十七年传云“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故於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下三十二年传云“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然则上既言二子胁公,季友不得为政,下文始言授季子国政,即於是时庆牙为政明矣。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穀。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何以不称弟?据公弟叔茫ё洹!鹈',许乙反。
'疏'“城小穀”。○解云:二传作“小”字,与《左氏》异。“夏宋公”至“梁丘”。○解云:隐八年注云“宋公序上者,时卫侯要宋公,使不虞者为主,明当戒慎之”。然则今宋公序上,亦为齐侯所要故也。○注“据公弟叔茫ё洹薄=庠疲杭葱吣辍岸幸辉拢晌纾苁迕'”是也。
杀也。杀则曷为不言刺?据公子买有罪杀之,言刺不言卒。
'疏'注“据公”至“言卒”。○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传云“不卒戍者何?不卒戍者,内乱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是也。
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季子讳杀?据叔孙得臣卒不日者,恶不发扬公子遂弑也。○为季,于伪反,下“为季”、“而为”,注“故为”同。
'疏'注“据叔”至“遂弑也”。○解云:即宣五年九月,“叔孙得臣卒”,注云“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贼而不言,明当诛”是也。然则季子若其发扬牙之罪恶诛之,正是臣人之道。今而讳杀,故难之云。
季子之遏恶也。遏,止。○遏,於葛反,止也。不以为国狱,不就致狱其刑,故言卒。缘季子之心而为之讳。季子过在亲亲,疑於非正,故为之讳,所以别嫌明疑。○别,彼列反。
'疏'注“季子”至“明疑”。○解云:季子仁者,不忍用刑其兄,是失事君之道。然则季子之过,在於亲其亲者,故曰过在亲亲。《春秋》以掩遏牙之恶,与周公行诛于兄异,是以疑其非正礼耳,故为之讳刺文。所以别嫌者,谓讳刺别於亲亲,失臣道之嫌。明疑者,明於掩恶,非正礼之疑耳。
季子之遏恶奈何?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召之於陈。
'疏'注“召之於陈”。○解云:正以上二十七年传云“因不忍见也,故於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之文故也。
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至不书者,内大夫出与归,不两书。
'疏'注“至不”至“两书”。○解云:谓通例如此。宣八年“夏,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书其乃复者,彼传云“何言乎有疾乃复?讥。何讥尔?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彼注云“丧尚不当反,况於疾乎”是也。宣十八年秋,“公孙归父如晋”,冬,“归父还自晋,至柽,遂奔齐”,书其还者,彼传云“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归父使於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反命乎介,自是走之齐”,彼注云“主书者,善其不以家见遂怨怼,成踊哭君,终臣子之道,起时莫能然也。言至柽者,善其得礼于柽”是也。昭十四年“春,隐如至自晋”;又昭二十四年春,“叔孙舍至自晋”,皆书至者,正由被执而得归,是以重而书至,犹非正归当书之例也。闵二年秋,“季子来归”书者,初出亦不书,不得难此也。
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致,与也。○焉,於虔反。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庸,犹佣佣无节目之辞。○般,音班。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君巳知之矣。’父死子继曰生,兄死弟继曰及。言隐公生,桓公及,今君生,庆父亦当及,是鲁国之常也。庆父也存。”时庄公以为牙欲立庆父。
'疏'“庆父也存”者,解云:庄公辞。
季子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再言夫何敢者,反覆思惟,且欲以安病人也。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夫何,音扶,下及注同。覆,芳服反。思难,乃旦反。
'疏'注“再言”至“病人也”。○解云:谓反覆思惟踟蹰之间,故再告此。言夫何敢,使病者意安耳。○注“孔子曰”至“思义”。○解云:引之者,欲言季子反覆思惟,合於君子之道。言见得思义者,得谓利禄也。
俄而牙弑械成。是时牙实欲自弑君,兵械巳成,但事未行尔。有攻守之器曰械。○俄,五多反。牙杀,申志反,注及下“亲弑”同。械,户戒反。季子和药而饮之,药者,酖毒也,传曰“酖之”是也。时季子亦有械,故能饮之。传不道者,从可知。○饮,於鸩反,注同。酖毒,本亦作“鸩”,直荫反,下文同。
'疏'注“药者”至“是也”。○解云:即下云“然则曷为不直诛而酖之”云云者是。
曰:“公子从吾言而饮此,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鲁国。时世大夫,诛不宣扬,子当继体如故。
'疏'“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解云:言不为天下所共戮,不为天下所共笑矣。○注“时世大夫”。○解云:欲道古礼大夫不世矣。
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鲁国。”於是从其言而饮之,饮之无傫氏,至乎王堤而死。公子牙今将尔,今将欲杀无傫。○无,本又作“巫”。傫,音力委反,又力追反。堤,丁兮反。
'疏'“饮之无傫氏”。○解云:或是大夫家,或是地名。言饮酖毒之药于无傫氏矣。旧云饮之无傫氏者,言饮此毒不累其子孙,谓当立其氏族也者,非也。○“至乎王堤而死”。○解云:王堤,盖地名。
辞曷为与亲弑者同?辞,传序经辞。亲,躬亲也。
'疏'注“辞,传序经辞”。○解云:知如此者,正以经书“公子牙卒”,无诛杀之文。传云“曷为不言刺之”,云是将为乱乎?故知此辞与亲弑者同,但是传序经辞,非为经也。
君亲无将,将而诛焉。亲,谓父母。○无将,如字,闵公“本将不诛”、“将而”皆同;或子匠反,非也。然则善之与?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