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放军精神-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每个人自涉世起就开始树立目标,因为生存需要目标,没有了目标就没有了自我。    
    目标定得准确与否是不容忽视的。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的目标是想打大的歼灭战,要求整师地消灭美军。但当毛泽东发现这个目标不现实时,他立即将此目标降为“零敲牛皮糖”。只要求一次吃掉敌人一个团、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达到了把美军赶到谈判桌的目的。    
    解放军的目标明确,不仅表现在战略上,更多地表现在战术层面上:上级知道应该命令下级做什么;下级也明白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何去干什么——一切都在可控制之中。解放军团队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个“目标管理”的过程。共同而明确的目标,使这个团队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    
    


第一部分:保家卫国 天职与使命有的放矢:目标制胜(2)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军队比,这也是中国军队最与众不同之处。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偶尔俘虏到中国士兵时,感到非常奇怪,因为作为普通士兵,他们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即使很多年后,美国人对这一点仍感到难以理解。每次作战前,中国军队都有一个战争动员的过程,讲清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准备怎么打,敌人的特点是什么等等。在其他军队中,这些都是高级机密,普通士兵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他们只知道执行任务。    
    其实,这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也是战斗力的重要来源。战士们在参军以前,大部分都是农民,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只能在战争中学习作战。当时军队的通讯设备又很落后,一旦打起来,经常出现师找不到团、团找不到营、营找不到连的现象。如果不让战士们明白战争的意义和目的,真打起来,则极其容易找不着北。    
    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目标是使命在某个阶段的具体化。当然,旧的目标实现后,新的目标又确立了。但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恰恰相反,应该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人类团队的产生,正是人类希望实现自身目标的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人们得以将自身的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所以,目标是如此重要,它是企业之舟在夜航中的灯塔。    
    一只老骆驼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凯旋而归。马和驴请这位英雄介绍经验。“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没有了,就这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去实现。    
    如果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效地去执行,更不可能获得最终的结果。高效能人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明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是可以不去理睬的。他们总是在一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因而总是能事半功倍,并且迅速高效。    
    马拉松赛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和广大体育爱好者都对他的成功非常感兴趣,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妙。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有少许多懊悔和惋惜。每一项工作,都会有一个最好的结果。工作的目标就是争取达到这个最好的结果。在开始工作之前,只有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那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才会对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意义。    
    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家企业供职一生,因此,每个年轻人都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一个比较完美的职业生涯。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是个人目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一个人一生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过程的勾画。凡事预则立,没有规划的生涯最终会失去方向,事倍功半。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囊括一切人生活动的总的规划和目标,我们的生活尽管可以过得满足,但这种生活毕竟没有方向,缺乏统一。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所谓从属性的目的和目标,但这些从属性的目的中没有哪一个目的可以使人发挥出他所有的思想和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总的规划把这些分散的从属性的目的纳入自己的运动,生活就将缺乏一个总的意义。     
    人生缺乏一个总的终极规划和目的,人心就没有一个稳固的宁静的安顿处。因此,我们一定要规划人生,制定自己职业生涯的目的和计划。要得到良好的职业归宿,必须事先就有筹划,根据外界职业环境、个人的素质条件,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长期的目标是什么,中期的阶梯在哪里,短期的门径是什么。    
    总结许多取得伟大成就的人物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大多信奉这样的“成功模式”:    
    第一,确定自己追求的目标。第二,坚决付诸行动。第三,仔细分析哪些行为有助于实现目标,哪些行为对实现目标无用。第四,如果方向正确,就坚持到底;如果方向错误,就坚决改正。    
    胜利源于明确的目标。战士们只有知道作战的目的,知道为何而战,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命令。    
    


第二部分:忠于人民忠于党:责任与忠诚军责如天:天赋责任 不容推卸(1)

    一支伟大的军队,绝对是一支高度负责任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对是当今世界最团结最负责任的军队。他们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他们每一个分子都能够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解放军的责任,就是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解放军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承担这个责任,不容推卸。他们为了这个责任,不惜牺牲任何代价,包括生命。    
    杨根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他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分工事摧毁,杨根思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他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人在阵地在”是一种绝对负责到底的精神,这是人民解放军战士和这个团队内在素养的折射。正是责任,使解放军这个团队在困难时能够坚持,永不绝望,永不放弃;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忘我地坚守,出色地完成任务。    
    谁赋予我们责任?为什么我们必须承担责任?如果你是社会上的一个个体,你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配偶的、父母的、儿女的、朋友的、社会的、工作的责任,总之,我们从有认知开始就有很多责任,即使是少年儿童。    
    天赋责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推卸。对责任的推卸,只能是对我们所爱的人的一种伤害。坚守责任,则是守住生命最高的价值,守住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我们需要责任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得不到别人乃至社会承认的。从人生大义上来讲,责任是我们完善和成就自己的一双翅膀。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对他人的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还是心灵法则。一个人可能设法逃避承担责任,他可能会侥幸地躲过社会法则的惩罚,但他最终很难逃过道德法则和心灵法则对他的惩罚。正是责任,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为了自己,还因为别人。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放弃承担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这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完成自己的责任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坚守责任。坚守责任就是坚守我们自己最根本的人生义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父母带着可爱的孩子去游玩,一切都是喜气洋洋的,一切都是幸福美好的。然而他们不知道,灾难正向他们一步步地逼近。他们为了更好地欣赏风光,就一起坐上了观光的高空缆车。从高空鸟瞰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孩子和父母都高兴极了。突然间,缆车从高空坠下。所有的人在一瞬间意识到,灾难来了。没有人会认为缆车里还会有生还的人,因为缆车距离地面太高了。然而,营救人员却带回了惟一幸存的人——一个幼小的孩子,看起来只有两三岁大。一位营救人员说,缆车坠落时,是他的父母将他托起,他的父母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了缆车坠落时致命的撞击,这一挡就真将死亡挡在了身下,孩子得救了。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肃然,他们不只是感动而且震撼,这就是父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没有忘记保护孩子的责任。在最危难的瞬间,父母用自己的双肩托起了孩子生命重生的支点。    
    这就是责任,这也是我们需要责任的理由。亲情缔造的责任让我们感动,友情连接的责任让我们幸福,爱情构筑的责任让我们忠诚。所以我们不能推卸责任,推卸责任就意味着伤害了我们的至亲至爱。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对自己和他人负有责任。责任的范围是无限的,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无法选择富有或贫穷,无法选择幸福或不幸,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全部的代价和最大的风险来服从责任,这是文明生活达到最高层次后人的行为。    
    人生的责任不可推卸,我们必须服从责任的召唤,直至生命结束。从最纯粹的意义来说,责任具有的某种强制性,使得人们在履行时永远用不着去犹豫。履行责任,是一个人的全部。    
    我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