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女鬼。让一只天蚕说出象牙、罗马、张骞、船队
丝绸之路、锦绣山河。让正反说,让哭笑说
重要的陈述,交给哑巴来说
让说出,不停地说出、说出、说出……
在这里,“让”不仅是美德,更是必须!
不要“不”——“不”,有一颗极欲和危险的心
而人类,人类只能说出一个词:感激、感激、感激……
世界在说出中存在和运行——那说出的一切
又让我们委身、生活;思想,并说出
(刊于《诗歌月刊》2009年第4期)。;[t。xt小,说[天堂}
第67章 为豌豆写一首诗
乌青
我们青梅竹马
我们的暧昧不需要别人知晓
每当我看到你绿色的小身体
和你煮熟后散发的清香
就仿佛回到了温暖的童年
在此冬夜
外面飘着雪花
我将温柔地炒一盘肉末豌豆
分两顿吃掉
(刊于《成都文艺》2009年第5期)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68章 一根鱼刺插在牙龈上
乌青
突然
一根细细的鱼刺
插在了我的牙龈上
于是这顿饭
对我已经没有意义
我什么也不想吃了
只想把鱼刺从牙龈中拔出来
(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的谈话
也变得没有意义
无论什么问题
请等我把鱼刺弄出来再说
事实上,现在
我觉得我的人生已经毫无意义
因为一根鱼刺插在了我的牙龈上
(刊于《成都文艺》2009年第5期)wwwc o mtxt。小_说_天堂
第69章 东北短歌
李亚伟
小 酒
我和陈哥、郭哥谈完人生
一宿没话
只有老鼠在洞里数钱的声音
一瓶白酒正帮着满天的星星和人类叙旧
另一哥们马辉,作为个体,他
变成好人时腿脚已整残废
天亮前他像蟋蟀在吉林
伸出的黑社会的天线
嘿嘿还有,东三省在抽烟
无 题
我永远不知道
我和资本主义的女人会整出什么事来
有时,我觉得
在封建社会的滚滚红尘里
爱我的女孩
正用她的口水
洗我的衣服
不管辽宁的
还是美国的
也许她们还没来
也许她们全部变成了业务
关 外
一朵白云被太平洋的暖风吹入我的午睡
马松兄弟,我们认为
你曾经是白酒业在成都的呼叫器
你看,你的影子此会儿
正在大连的海边变长,变长
一块海水带着海带和鱼类在月光下游行
其中少数美人鱼
用绝种的方式显得性感
你的童年
正在长江边费力地
吃着虾子,吃着你下辈子
人生开始时上游一带的游虾
你下辈子来东北搞个女人吧
你找到她时
银河还在山东的天上
正哗哗地流过她姥姥家窗前
(刊于《成都文艺》2009年第6期)w w w/xiao shu otx tt…xt小说天堂
第70章 云上来的幽灵
张3
一年前,在高升桥下车
风刮着雨
更大的雨在我上出租车以后
一年后怎么又到了高升桥下车
大雨又快落下来了
路线和天色都一个样
这一年,我只到过两次
高升桥下车
除了伤感和别多想
焦虑是拦不住的──
我还在失落什么
两场雨都如同假惺惺的泪滴
(刊于《成都文艺》2009年第6期)ww w 。 xia oshu otxt mt。xt。小。说。天。堂
第71章 一段护栏
张3
在弓形的高架桥上
车流慢下来
然后停住了
后视镜里,自己的脸
让我难以坦然面对
那面镜子折射了我和他人的关系
即便是那个客观的我
想象中
也让我的心悬了起来
车窗外
桥上的护栏近在眼前
虽不是触手可及
但我打开车门
走下去
触它,摸它甚至俯撑着它
都是可以完成的事情
但这里
只是一个平衡点
马上我又要滚落下去了
这个桥
我经过很多次了
这段护栏
像一座无名的坟墓
埋葬了我的什么
我却总是路过,路过
(刊于《成都文艺》2009年第6期)www。。c o m**t*xt小*说**天*堂
第72章 今夜
王国平
今夜,请山东山西的山
请河南河北的河让路
请所有省份的桂枝低头
今夜请所有的月光
直接照进四川、甘肃和陕西
照进那些断裂的山堵塞的河
照进那些倒塌的房屋
和摊开的课本
今夜请疼痛的记忆
搀扶着我们失散已久的亲人
从泪水里艰难地起身
用月光一一护送他们回家
今夜把全部的思念
铺在他们走过的路上
让他们手捧乳名和洁白的月光
回到亲人面前
用乡音把往事轻声朗诵
今夜请你们记住
所有星辰的位置
它们就是明年接你们回家的路
今夜
那些月光照不到的地方
是我们终身的痛
(刊于《星星》2009年第5期)ww w。xIaoshuotxt。。{t}{xt}{小}{说}{天}{堂
第73章 致苏笛
席永君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盏灯
昨日午夜,我读到了“苏”
今天黎明,又与“笛”狭路相逢
(“笛”吹响了黎明)
它们从仓颉时代远道而来
像两盏木质的灯
悬挂在各自的房间
照亮各自的主人和长夜
家具、食物、发黄的书卷……
有一盏灯曾照亮苏乞儿
也曾照亮苏小妹
照亮武状元,也照亮才女
骨笛、竹笛、芦笛……
有一盏灯更多的时候照亮自己
当我和两盏灯
同时照亮的主人不期而遇
她带来了不一样的下午
不一样的水果和芳香——
橘子摊开了一瓣瓣月亮
四月多么仁慈——
空气中充满了奇妙的声音
(刊于《诗选刊》2009年第11期))t;Xt;小;说天;〃;堂
第74章 附录(1)
作者简介
b
◎柏桦男,1956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先后在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工作。现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第三代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歌被收入各种权威集子和刊物,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曾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表达》《往事》,长篇随笔《去见梁宗岱》,回忆录《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近年来在《今天》
《世界文学》《名作欣赏》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个人专著《原来唐诗可以这样读》《毛泽东诗词全集(91首)全译全析》《论叶芝》《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今天的激情——柏桦十年文选》等。
◎白郎男,原名和文军,云南丽江人,纳西族,1968年生。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纸媒资深编辑,曾在《商务早报》《成都晚报》副刊部任职。擅长人文类创意策划,以各类文化随笔见长。出版书籍有《中国地脉》《吾土丽江》《月亮是丽江的夜莺》,主编及合编有《茫茫归途》《四川纳西族与纳文化研究》《火焰与柔情之地》
《锦官城遗事》等书。在杂志、报纸上发表有大量文章,散见于《南方周末》《中国国家地理》《文明》《中华遗产》《文学界》《国家人文地理》《国家历史地理》《风土中国》《侨报》《中华读书报》《文摘周报》等等,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2005散文卷》《1949——199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等各种选本。
g
◎郭严隶女,字岩丽,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教师、编辑、记者,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1990年在《青年
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红草莓·蓝草莓》,此后,先后在全国各类期刊、报纸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一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浮途》《十步莲花》《锁沙》《畏果》,中短篇小说集《红草莓·蓝草莓》《羊场》,散文集《春天的禅意》等。
h
◎何大草男,本名何平,1962年夏生于成都,祖籍阆中。1979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成都晚报》从事采编多年。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盲春秋》《刀子和刀子》《所有的乡愁》《我的左脸》,小说集《衣冠似雪》等。根据他的《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2006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现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何小竹男,苗族,1963年生于重庆市彭水县。1992年定居成都,先后从事过广告公司文案、杂志主编、出版社编辑等职业。2006年,当选为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居家专事写作。出版有诗集《梦见苹果和鱼的安》《回头的羊》《6个动词,或苹果》,小说和文集《爱情歌谣》《女巫制造者》《成都茶馆》《何小竹小说、诗歌选》《藏地白日梦》等。主编图书有《1999中国诗年选》《新世纪成都文学丛书》(散文卷、短篇小说卷)等。
◎胡仁泽男,1966年夏生于四川金堂。作品主要发表于《星星》《诗刊》《诗歌月刊》
《北京文学》等文学报刊。曾获“全国西柏坡诗歌奖”一等奖。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等选本。著有《孤独的人有天助》等3部诗集。2005年创办《屏风》诗刊。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诗歌工作委员会委员。现居成都市青白江区。
j
◎洁尘女,本名陈洁,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报社文化记者,副刊编辑,出版社编辑,现居家写作。出版有散文随笔集《华丽转身》《暗地妖娆》《提笔就好》《小道可观》等,长篇小说《酒红冰蓝》《中毒》《锦瑟无端》等20余部作品。曾获四川省文学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首届成都版权奖出版精英奖。
◎蒋蓝男,1965年生。诗人,散文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布老虎散文奖得主。已出版《人迹霜语录》《拆骨为刀》《思想存档》《动物论语》等专著,参与主编《2006—2007中国诗歌双年选》,有《蒋蓝三书》即将出版。现供职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
◎吉木狼格彝族,1963年生于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1982年开始诗歌写作,曾参与“第三代”和“非非主义”诗歌运动。著有诗集《静悄悄的左轮》等。
l
◎李龙炳男,1969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乡,客家人。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出版个人诗集《奇迹》。诗歌入选《1999中国新诗年鉴》《建国五十年四川文学作品选》《中国星星四十年诗选》《中国星星五十年诗选》《2007中国最佳诗歌》
《2007中国诗歌年选》《四川诗歌地图》等各类选本。曾获成都市政府第五届金芙蓉文学奖,成都市二十年诗歌奖。
◎骆平女,1976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自14岁开始文学创作,目前已在《当代》
《小说月报》《北京文学》等各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逾百万字,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专业********出版长篇小说9部,散文集1部,童话1部。曾获得四川文学奖、巴金文学奖等。
◎李亚伟男,1963年生于重庆市酉阳县。毕业于四川南充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1984年与万夏、胡冬、马松、二毛、胡钰、蔡利华等人创立了“莽汉”诗歌流派。诗作收入《后朦胧诗全集》。为第三代人诗歌的发起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中文系》《少年与光头》《异乡的女子》《风中的美人》《酒中的窗户》《秋天的红颜》
等。1993年下海经商,2000年创办成都五谷田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在重庆和成都开设有数家“香积厨”酒楼连锁店。现在身份为酒楼老板、“共和(香港)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
◎卢泽明男,1965年生,职业编辑、专栏作家。童年在湖南度过,后随父母移居四川。以纯工科毕业于重庆大学,被分配至乐山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