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就像棵大树_林丹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文化的国家不该如此。我们应该贯进物质文化的内心,搜出各根柢原理,观察它们是怎样配合的,怎样变化的,再追求这些原理之中有哪些应当铲除,此外还有些什么原理应当加入,然后淘汰扩张,重新交配,重新演化,以造成东方的物质文化。

  东方的画师呀!麒麟死了,狮子睡了,你还不应该拿起那枝当时伏羲画八卦的笔来,在朝阳的丹凤声中,点了睛,让困在壁间的龙腾越上苍天吗?

  心香一瓣

  画匠与画家、文字匠与作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是一个纯粹的工匠,而后者则是一个灵魂工程师。简言之,能否创新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虽说创新离不开学习和借鉴,但创新不是“依葫芦画瓢”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要学会借“蕴”。一个国家,只有大力进行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增强国际竞争力。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唯有深入实践,才能开掘出创新的源头活水。要善于挖掘既有素材,深度开发已有资源,运用联想,发散思维,才能打通创新之路。
www。。c o mt:xt。小‘‘说〃。天 堂



第4章 节操


  曹聚仁

  中国历史上所谓士君子,以节操为重,取巧躲避,却并不是儒家之道。东汉末年,党锢祸起,张俭亡命困迫,无论投向什么人家,只要知道是张俭,明知要惹大祸,大家甘于破家相容。范滂初系黄门北寺狱,同囚的很多生病;滂自请先受榜掠,三木囊头暴于阶下。滂遇赦归乡,又以张俭案株连,朝廷大诛党人,诏下急捕范滂等。督邮吴导抱诏书闭户伏床而泣,范滂听到这消息,知道督邮为的是他自己,便到县自首。县令郭揖解印绶,愿与范滂同走,语滂曰:

  “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到这儿来?”范滂道:“我死了,大祸也就完了,怎么可以牵连到别人呢?”滂别母就狱。他的母亲安慰他道:“和李膺、杜密死在一起,岂不是很光荣的吗?”党案牵连到李膺,有人劝李膺出走。李膺道:“处事不怕难,有罪不逃刑,乃是臣下的本分。我今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往哪儿逃呢?”便就狱受毒刑而死。党案株连所及,各人的门生故吏及其父兄,都在禁锢之列。蜀郡景毅曾叫他的儿子从李膺为门徒;因为未有录牒,免于禁锢。景毅便自请免官,道:“因为敬仰李膺的为人,才着儿子去从他;难道漏列名籍,便自苟安了吗?”这种种地方,都可以想见当时士君子重节操、轻性命、不肯躲避取巧的情形。

  祸患到来的时候,亲戚故旧远嫌避祸的,本来也很多。但就儒家的节气来说,远嫌避祸,也是不应该的。孔融性刚直,时常和曹操相冲突。友人脂习每劝融明哲保身。后来孔融被曹操所杀,陈尸许下,没人敢去收尸。脂习即往抚尸痛哭,被曹操所拘囚而不顾。又如张俭因党案逃至鲁国,欲投依孔褒,恰巧孔褒不在家,孔融年仅十六,擅自收容下来。后来事泄,褒、融二人均被收送狱。孔融挺身道:“我做主收容张俭的,请长官办我的罪!”孔褒道:“张俭是来找我的。和舍弟没有关系的,请办我的罪。”吏不能决,只好探问他们母亲的意见。孔母道:“我是家长,我负责任,请办我的罪!”一门争死,连郡县都不能决。我们看了这种舍身赴死的精神,千百年后还振发起来,无怪当时震荡一般人的心灵,大家都要砥砺节操了!

  “哀莫大于心死”,假使人人偷巧躲避为得计,那末,中国读书人,都要个个都变成“汉奸”了!“礼义廉耻”之说方兴,我愿国人注重“耻”字,就该把“节操”比一切都看重些。

  心香一瓣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忍不拔,是青松的节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凌寒独傲雪,是寒梅的节操。

  高尚的节操,是检验一个人灵魂的试金石。我们的民族,正是得益于一批批具备崇高节操的仁人志士,才有了“中国人的气节”。

  节操,还是尊严的体现。保持高尚的节操,就是爱惜自己的尊严。而有了尊严,一个人才值得他人尊敬。
wWw。xiaoshuo txtMt:xt。小‘‘说〃。天 堂



第5章 脸与法治


  林语堂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在好的方面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论何人总须替对方留一点脸面,莫为己甚。这虽然有几分知道天道还好,带点聪明的用意,到底是一种和平忠厚的精神。在不好的方面,就是脸太不平等,或有或无,有脸者固然快乐荣耀,可以超脱法律,特蒙优待。而无脸者则未免要处处感觉政府之威信与法律之尊严。所以据我们观察,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脸一丢,法治自会实现,中国自会富强。譬如坐汽车,按照市章,常人只许开到三十五哩速度,部长贵人便须开到五十六十哩,才算有脸。万一轧死人,巡警走上来,贵人腰包掏出一张名片,优游而去,这时的脸便更涨大。倘若巡警不识好歹,硬不放走,贵人开口一骂,“不识你的老子”,喝叫车夫开行,于是脸更涨大。若有真傻的巡警,动手把车夫扣留,贵人愤愤回去,电话一打给警察局长,半小时内车夫即刻放回,巡警即刻免职,局长亲来诣府道歉,这时贵人的脸,真大得不可形容了。

  不过我有时觉得与有脸的人同车同舟同飞艇,颇有危险,不如与无脸的人同车同舟方便。比如前年就有丘八的脸太大,不听船中买办吩咐,一定要享在满载硫磺之厢房抽烟之荣耀。买办怕丘八问他识得不识得“你的老子”,便就屈服,将脸赏给丘八。后来结果,这只长江轮船便付之一炬。丘八固然保全其脸面,却不能保全其焦烂之尸身。又如某年上海市长坐飞机,也是脸面太大,硬要载运磅量过重之行李。机师“碍”于市长之“脸面”也赏给他。由是飞机开行,不大肯平稳而上。市长又要给送行的人看看他的大脸,叫飞机在空中旋转几周,再行进京。不幸飞机一歪一斜,一颠一颠,碰着船桅而跌下。听说市长结果保全一副脸,却失了一条腿。我想凡我国以为脸面足为乘飞机行李过重的抵保的同胞,都应该断腿失足而认为上天特别赏脸的侥幸。

  其实与有脸的贵人同国,也一样如与他们同车同舟的危险,时觉有倾覆或沉没之虞。我国人得脸的方法很多。在不许吐痰之车上吐痰,在“勿走草地”之草地走走,用海军军舰运鸦片,被禁烟局长请大烟,都有相当的荣耀。但是这种到底不是有益社会的东西,简直可以不要。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还是请贵人自动丢丢罢,以促法治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心香一瓣

  “脸”与“法治”,这两个词之间会有什么交集呢?读完,恍然大悟,原来脸大的可以求特权,求钱财;可以一呼百应,可以大事化小。此时此刻,法治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玻璃门”而已。

  直到今天,这种“法外开恩”的现象依然存在。总有人触了法仍可以逍遥法外,法律法规在脸大的人面前仍旧可以开绿灯……梁漱溟先生曾指出,伦理本位、关系本位等思想长期根植于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观念中。“人情”,显然已成为我国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障碍。

  所以,不割断“脸”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就是一纸空文,和谐社会就仍“路漫漫其修远兮”。
ww w 。 xia oshu otxt mt(xT小说〃//天;堂/



第6章 五四断想


  闻一多

  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

  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

  挤是发展受到阻碍时必然的现象,而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所以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新的日日壮健着(量的增长),旧的日日衰老着(量的减耗),壮健的挤着衰老的,没有挤不掉的。所以革命永远是成功的。

  革命成功了,新的变成旧的,又一批新的上来了。旧的停下来拦住去路,说:“我是赶过路程来的,我的血汗不能白流,我该歇下来舒服舒服。”新的说:“你的舒服就是我的痛苦,你耽误了我的路程。”又把它挤掉,如此,武戏接二连三地演下去,于是革命似乎永远“尚未成功”。

  让曾经新过来的旧的,不要只珍惜自己的过去,多多体念别人的将来,自己腰酸腿痛,拖不动了,就赶紧让。“功成身退”,不正是光荣吗?“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也是古训啊!

  其实青年并非永远是革命的,“青年永远是革命的”这定理,只在“老年永远是不肯让路的”这前提下才能成立。

  革命也不能永远“尚未成功”。几时旧的知趣了,到时就功成身退,不致阻碍了新的发展,革命便成功了。

  旧的悠悠退去,新的悠悠上来,一个跟一个,不慌不忙,哪天历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轨,就不再需要变态的革命了。但目前,我们还要用“挤”来争取“悠悠”,用革命来争取演化。“悠悠”是目的,“挤”

  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于是又想到变与乱的问题。变是悠悠的演化,乱是挤来挤去的革命。若要不乱挤,就只得悠悠地变。若是该变而不变,那只有挤得你变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训也发挥了变的原理。

  心香一瓣

  “芳邻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革命是除旧布新的有效措施,青年则是革命的动力泉源。青年一代,朝气蓬勃,勇敢坚定,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但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道路都是曲折的,都要经过与旧事物的斗争。

  因此,青年要推动时代发展潮流的前进,就必须首先革除旧的规章制度,这也正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的启示意义。
。;txt=小_说'_天。堂



第7章 自大狂与幼稚病


  郁达夫

  自大狂,亦称自我狂。系野心过烈,神经中枢起特别变化,理智为物欲所蔽,人性受兽性支配时的一种病态。这种病,原始起于个人,以为自我大于一切,一切就是自我。譬如三千里外,有人因见狗打架而发一笑,这自我狂者,虽远在三千里外,就以为人在笑他。同样的症状,很多很多,于是嗔恚无时,心神不定,愈演愈进,终非变成嗜杀狂的那一种恶症不可。

  这一种人,在某一社会、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中,数目多的时候,则这社会、国家,或民族,也得渐由自大狂,而进至于嗜杀狂的末一段,因而自取灭亡。

  自大狂的另一征候,是幼稚病。先由理想思想的幼稚起,渐而至于言语的幼稚、行动的幼稚,结果,也同样地,可以引个人或集团到嗜杀狂的境地。再进一步,即不杀人,也必至于自杀。

  读者诸君,看了我这两种病态心理的分析之后,大约总在马上可以了解日本这一次侵略战争的原因在哪里了。因几个军阀的自大狂与幼稚病的推动,日本当局竟领导全国走入了歧途。世界各国,无一国不认日本为疯狂,而这疯狂的结果,无疑地必至于自杀。

  我们要想抗战,要想制敌,第一得先克服这两种病态的萌芽。领袖曾再三地告诉我们,要镇静。又告诉我们,小胜勿骄,小败勿馁,最后胜利,必属于我。

  现在前线战事,虽小有不利之处,然决不足以动摇我们的自信。自信并非自大。战略上的一时移动与后退,决不是决定最后胜利的楔子,断不宜就抱悲观。悲观就是幼稚。我们要加强团结,我们也要奋斗到底。

  心香一瓣

  自信不等于自大。他国的“征服主义”思想,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最终会自取灭亡。孟子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侵略扩张的非正义之举,只会将自己逼向孤立的绝境。

  悲观无异于幼稚。“帝国主义不过是纸老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的胜利,不正验证了这句论断的真理性吗?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悲观主义者,不是没有能力战胜困难,而是自己先把自己打败了。

  无论是国际交往,还是个人的一生,都要避免“自大狂”与“幼稚病”这两种极端主义错误。
w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