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旅游必读-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髋┌偈朗Γ煳车兀弧〕鼋胂嘁桓龀迹芪滢裎摹R陨狭搅1)上联写蝉噪而林间愈发显得寂静,下联写鸟鸣而山中更加显得清幽。有人说,蝉噪鸟鸣,林间山中哪来的静幽呢?其实,这正是这副对联的高妙之处,它的上下联都用了修辞上的反衬手法。试想,林不静山不幽,哪能清楚地听到蝉噪鸟鸣呢?例(2)上联赞徐光启在学术上治历明农,学究天地;下联赞徐光启在政治上出将入相,文武兼备。上下联一气相通,突出了其身兼科学家、政治家的卓越形象。2、反对。上下联意思相反。例(1):山海关孟姜女庙文天祥撰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例(2):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赵藩撰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以上两联,例(1)取秦始皇筑长城和孟姜女哭长城两个典故,分别写出了二者的不同结局。上联抨击秦始皇,说他虽构筑了万里长城,但强怔暴敛, 终为历史唾弃,留下的只是一片民冤;下联赞孟姜女,说她虽只留下片石, 却铭刻着一生贞操,为人民所怀念。上下联一正一反,经纬分明。例(2)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过。上联写诸葛亮善于用计,往往兵刃未接而敌已瓦解,   
深台攻心为上的用兵之道。下联写诸葛亮违背时势,六出祁山,皆遭失败, 以至功未成而身先亡,值得后人借鉴。上联赞扬,下联批评,中肯至极。(二)按对联的格律分: 1。严对。上下联完全符合格律。严对又称工对,它好比工笔画,鸟羽虽细,却笔笔落实。例: 丹心托日, 赤手擎天。杭州于谦祠联2。宽对。上下联不完全符合格律(往往间有重复字)。例(1):汉阳伯牙琴台联: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抚琴。例(2):南京陶行知墓郭沫若撰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上面两例,例(1)“志在”、“一客”两词分别在上下联中重复出现; 例(2)不仅“教”、“学”两词分别在上下联中重复出现,而且,“千”、“万”两词同时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上出现。另外,这副对联的结构也不对称, 上联的“求真”一词是动宾结构,而下联同一位置上的“真人”一词是偏正结构。所以,这两副对联都属宽对。(三)按对联的技法分: 1。嵌字联。嵌字联即嵌有事先确定的词语的对联(联中所嵌的字大多就是景观或人物的名称)。嵌在联头的叫“嵌头对联”,嵌在联腹的叫“嵌腹对联”,嵌在联尾的叫“嵌尾对联”。例(1):成都桂湖郭沫若撰联: 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例(2):杭州秋瑾墓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例(3):杭州岳坟秦磵泉撰联: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以上三联,例(1)嵌有“桂湖”两字,是嵌头对联;例;(2)嵌有“秋瑾”两字,是嵌腹对联;例(3)嵌有“秦桧”两字,是嵌尾对联。2。叠字联。叠字联即有一字以上叠用现象的对联。其中,有将一部分字叠用的,也有将联中各字都叠用的。叠字联的作用主要是增强节奏感,强化气氛。例(1):杭州九溪十八涧路边亭俞樾撰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例(2) :杭州孤山西湖天下景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以上两联,不同处是例(1)只将部分字叠用,而例(2)则将各字都叠用了。相同处是,通过叠用,都从字缝中生出字来了。不是吗,“高高下下” 比之“高下”增添了反复出现的含义,“晴晴雨雨”比之“晴雨”增添了瞬息多变的含义。这样,就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杭州山重水复、雨晴好奇的景致特点。3。谐音联。谐青联即利用音同或音近关系造成的对联。它一眼看去艰涩难懂,顺口读来单调枯燥。但是,如能按照汉字同音假借和四声关系去仔细辨析,一旦读通弄懂,就会生出无穷的乐趣来。例:山海关孟姜女庙徐渭撰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对联,上联的“朝”字和下联的“长”字各有七个,初读实不知所云,但按谐音关系细细分析,还是有规可循的,请看: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潮) (潮)(潮) 浮 云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消。(涨)(常)(常)(涨)(常)(涨)(常) 原来,这副对联上联的3、6、8 字应读作潮(cháo),下联的3、6、8 字应读作涨(zhǎng),4、5、7、9 字应读作常(cháng),这样,这副对联的意思就明白了,上联意为:海水来潮,天天早上来潮,早上来的潮早上便落;下联意为: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此时,你可想象早晨站在望夫石上望渤海的景象:波涛汹涌,时起时落;白云飘忽,时聚时散。。 4。顶真联。顶真联即上下联都用顶真这一修辞手法(以前一句结尾的词做后一句开头的词,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所造成的对联。顶真联用来顶真的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没有固定的限制。顶真联的作用,是揭示联语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紧密,语气一贯。例:北京潭拓寺弥勒殿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上联的“容”字和下联的“笑”字都是用来顶真的字。在名胜古迹对联中,顶真联是不少的,前举无锡东林书院顾宪成撰联亦是。5。回文联。回文联即上下联都用回文这一修辞手法(同一语句顺读倒读均通,语意相类)所造成的对联。它近似文字游戏,容易失却韵味,但做得好,不无回环往复之趣。例(1):浙江新昌南明山大佛寺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例(2):桂林阳朔斗鸡山联: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以上两联,例(1)不仅是回文联,而且是顶真联。例(2)则顺读倒读语序结构完全相同,不失为回文联中的精品。6。集联。集联即摘取前人诗文中现存句子而造成的对联。集联有宽严之分,严的必须集同一作家同一诗文中的句子,宽的则可取不同时代不同作家   
诗文中的句子。例(1):上海豫园一笠亭陶澍集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茂林修竹;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例(2):镇江焦山夕阳楼集联: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以上两联,例(1)上下联都集于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例(2)上联集自唐李商隐诗《登乐游原》,下联集自北宋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此,比之例(2),例(1)更严一些。   
第三节 记游诗“诗言志”。自古以来,中国的诗歌大多是士大夫阶层用来表达个人的政治倾向和为帝王歌功颂德服务的,加之约束繁多、格律严格,所以,不易力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历史悠久,作家辈出,在现存的数以万计的诗歌中,仍不乏清新自然、富有人民性的佳作,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记游诗。一、诗歌的特征(一)语言凝炼而跳跃。诗歌反映现实在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最凝炼的语言来体现作者跳跃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而不拘泥干事物的某些细节和过程。例:李白诗《望庐山瀑布》: 日智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首句写香炉峰团团白烟在红日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既抓住了高峰与香炉云烟缭绕的共性,又揭示了烟染变紫的原因,富有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二句静写瀑布,用一“挂”字,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整条瀑布在遥望中的形象。三句动写瀑布,用一“飞”字,写出了瀑布喷溅之急:用一“直” 字,暗示了山峰陡峭之险,画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四句轻笔一转,联想天外,自然而然将瀑布比作银河从天而降,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可谓“入人意中,出人头地”。总之,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有渲染、有描写、有想象,处处紧扣瀑布的特征。着笔轻重相兼,富有跳跃感。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无比喜悦的感情。(二)感情强烈而含蓄。由于篇幅短小,诗歌的感情必须更强烈、更含蓄,只有强烈,才能震动读者;只有含蓄,才能给读者留下回味。例:柳宗元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广阔背景,描写了一个自然景象:在下着大雪的江心孤舟上,一头带斗笠身穿蓑衣的老渔翁在独自垂钓。诗人为什么不惜用一半篇幅描写它的背景?老渔翁为什么一反常态胃雪垂钓?答案就是“孤傲”。背景越大,就越能反衬出主人公的“孤”;天气越寒,就越能反衬出主人公的“傲”。柳宗元曾参加过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运动,失败后,他被一贬再贬,但是,他愤世嫉俗,借歌咏山水寄托自己的不屈心志,这“孤傲”二字,正是内心感情的强烈而含蓄的体现。(三)韵律和谐而鲜明。诗歌是要读的。旧时用吟咏,即把诗句分为若干音节曼声延宕地哼;现在用朗诵,即用日常讲话的语气高声地念。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整齐之美、抑扬之气和回环之音,就要求诗歌讲究押韵、对仗、平仄等规则。二、诗歌的种类(一)按诗歌的产生时代分:   
1。古体:韵味自然,格律自由,唐代以前的诗一般属这一类。如南朝梁何逊诗《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晴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这首诗不讲平仄规则,但读起来仍琅琅上口,体现了古体诗自然成韵的特点。2。近体:刻意求工,格律严明,成熟于唐。如前引李白诗《望庐山瀑布》, 它押的是平声韵,平仄对称,比之何逊诗《相送》,读起来更和谐。3。新体:即自由侍,它“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鲁迅语)例略。(二)按“言”(字)分: 1。五言:五字一句的诗。2。七言:七字一句的诗。3。杂言:句子长短下一,但往往以某一字数的句子为主的诗,如陈子昂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画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恰然而涕下。(三)按句分: 1。律侍:一诗八句。如崔颢诗《黄鹤楼》: 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绝句:一诗四句。如王之涣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以上各类诗(新体除外),均可合起来称呼,如五言一句的绝句可合称“五绝”,七言一句的律诗可合称“七律”。三、诗歌的格律律诗(包括绝句)必须严格遵守格律。人们通常将律诗分为八句四联, 每两句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如杜甫的《望岳》: (出句) (对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首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颔联)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 (颈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尾联) 下面,以这首五律为例,说明几种主要的格律。(一)押韵。韵即韵母。汉字的读音,一般是由声母和韵母合成的,如“了”字的读音“liǎo”,就是由声母“1”和韵母“iao”合成的。律诗的押韵,是指律诗双句末尾一字须押同一个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三、七两句不能押)。如《望岳》一诗中的“了、晓、鸟、小”四个字押的都是“iao” 韵。   
(二)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律诗的对仗是指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称,不对称就不能称律诗。如《望岳》一诗,在颔联中,“造化”对“阴阳” (名词相对),“钟”对“割”(动词相对),“神秀”对“昏晓”(名词相对);在颈联中,“荡胸”对“决毗”(动宾同组相对),“生”对“入” (动词相对),“曾云”对“归乌”(偏正同组相对)。至于绝句,由于只有四句两联,所以,在对仗上无此专门要求(各联可对可不对)。(三)平仄。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普通话将汉字读音分为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它们的符号分别为“—、/、√、|”,其中的阴平和阳平统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统称为仄声。律诗的平仄,是指律诗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位置上的字的声调必须平仄相对(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区分平仄的方法很简单,第一步,用普通话念,将其中的阴平和阳平都标为平声,上声和去声都标为仄声。第二步,用各地方言念,将其中的入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