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0标排长吴醒汉、徐达明、方维、陈伟、钟仲衡,也相应发动,占领蛇山。
测绘学堂学生,也临时参加起义,急至楚望台领械,驻守通湘门和楚望台。
第30标钟仲衡、卢雅卿等率队出中和门迎接南湖炮队,遂与炮队同驻楚望台,并分队到蛇山、黄鹤楼等处驻守。
马队8标徐国钧、黄冠群,也听到枪声便率队入城,巡逻各城门和传递战讯。
第32标代表单道康、孙昌福,也闻声率留守部队,由保安门入城,协同第29标进攻督署。
第41标第3营代表阙龙和胡培才、李文灿、邹栋、王世龙、顾鸿、梁栋、柳涤凡、李必胜、郑继周等闻声齐集操场,大呼站队,争取到队官胡廷佐。第2营廖湘云和姚钧,亦争取到队官李铭鼎。两营的管带分别逃走。两营由阙龙、廖湘云指挥,由长街协攻督署。
第31标代表江光国,见41标发动,亦率队分守宾阳门和忠孝门。
湖广总督瑞澂闻变召第8镇统制张彪商讨对策,用电话调兵,各标营无一应者,只有辎重第8营奉命分守各街口顽抗。
30标、41标急攻督署不下,阙龙受伤,犹力战不退。王世龙则以火攻督署前之钟鼓亭,炮队则开炮射击。起义军进攻总督衙门,瑞澂、张彪仓皇登上长江的〃楚秦〃军舰逃跑。
继而蛇山、凤凰山炮台合击清廷布政使藩署,官吏望风而逃。至此武昌完全光复。
11日晚和12日晨,汉阳、汉口的新军也举行起义。武汉三镇很快被革命党人占领。11日,起义军把藏在黄土坡的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搜出,带到武昌红楼原湖北咨议局。当天,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任黎元洪为都督,又推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为民政总长,目的是想借助他们的〃名望〃以号召民众,争取民心。
此次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蒋介石出山(1)
犹如武昌一声枪响,全镇立即响应一样,武汉起义的一举成功,也极大地鼓舞了华夏四方。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成功。各省纷纷响应。
10月22日,湖南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举焦达峰为都督。
23日,陕西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举张凤翙为都督。
29日,山西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举阎锡山为都督。
11月1日,云南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举蔡锷为都督。
2日,江西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举吴介璋为都督。
3日,上海革命党在陈其美、李燮和等领导下起义。4日,革命党占领上海。7日,上海军政府成立,推举陈其美为都督。
5日,江苏独立,推举原巡抚程德全为都督。
……
至11月下旬,全国二十五个省区,已有十五个省宣布独立。清朝政府处在土崩瓦解之中。
中部同盟会庶务部长陈其美接到武昌急电后,便积极准备上海和杭州的起义,电召在日本的留学生、同盟会员立即回国投入革命。大批在日本学军事的留学生积极响应,决心弃学回国奔赴革命疆场。这时,蒋介石得知此消息,异常兴奋。他已从东京振武学校毕业,正在高田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9联队当士官候补生,便毅然决然地弃学回国。因为他是清政府公费留日学生,学校是不会放他的。于是他便借故向师团长长冈外史请假回国,遭到拒绝。他很聪明,又向平时要好的联队长飞松宽吾请假。联队长说:〃我的准假时限最多是四十八小时,如果你在四十八小时内不归队,就要被当作逃兵,宪兵就要缉查你。〃
〃四十八小时就四十八小时。〃蒋介石说完当天便从高田乘火车到了东京,向同盟会浙省支部领取了回国路费。祖国在召唤。他脱掉了二等兵的军装,换上了日本和服,把军服和军刀从东京邮寄给高田野炮兵联队,以示不再归队。当晚,登上了回国的船。海风习习,吹着他的面颊,他似乎看到了一种希望。
蒋介石和陈其美是同乡,都是浙江人。陈其美家在浙江吴兴,蒋介石家在浙江奉化县溪口镇。两人在东京相识,蒋由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同盟会。10月30日,蒋介石回到上海,立即赶到陈其美处。恰逢沪杭两地的同盟会、光复会的革命党人已决定两地同时起义。陈其美即派蒋参与光复杭州的筹划工作。
蒋介石连夜起程到杭州,了解到政府新军中第81标和82标倾向革命,可以成为起义军的主力。蒋介石又和杭州的革命同志拟订了起义计划,然后回到上海向陈其美汇报。
〃干得漂亮!〃陈其美表扬了蒋介石后,又交给蒋介石军费三千六百元,让他组织一支一百人的〃先锋敢死队〃,由蒋率领赴杭州参加起义。蒋带队于11月3日返回杭州,将敢死队员分别埋伏在杭州城外的奉化试馆、仁和火腿店和革命党人李汉臣家中。当天深夜,传来上海革命同志已发动武装起义的消息,杭州革命党及时响应。4日深夜,蒋介石接到杭州起义指挥部的命令,率敢死队立即出发,由望江门进城攻打浙江巡抚衙门。敢死队员个个奋勇作战,清军溃不成军,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浙江巡抚曾韫被起义军活捉。革命党于当天成立军政府,推举汤寿潜为都督。
杭州光复后,蒋介石回到上海,协助陈其美整编革命军。陈又组建了沪军第5团,蒋为团长。
武昌起义后,正在上海的清政府公使伍廷芳,也宣布赞成共和,先后致信摄政王载沣和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劝告清帝退位。心急火燎之中,庆亲王劝载沣重新起用袁世凯。
蒋介石出山(2)
〃这不成!〃载沣摇摇头。1908年载沣要为哥哥光绪报仇,想杀袁世凯,怕引起军变,没敢动手,就以〃回籍养疴〃为名,把他赶出宫廷。这时袁世凯住在河南彰德府洹上村。
〃挽救危局要紧!〃
〃就这样定啦。〃载沣犹豫了半天,终于下了决心。于是任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冯国璋、段祺瑞的北洋军和湖北水陆各军。就在这一天,北洋军受袁密令,向汉口的革命军发起猛攻。
黄兴接湖北军政府电请,赴武汉〃以资镇摄〃。黄兴多次组织领导过武装起义,且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威名远扬。
10月28日,黄兴偕同夫人徐宗汉与宋教仁、刘揆一等乘江轮到汉口,旋即南渡武昌。黎元洪派代表及乐队、仪仗队在江岸隆重迎接。29日,黄兴以战时总司令身份赴汉口督师,设指挥部于歆生路满春茶园。11月2日,北洋军攻占了汉口。革命军退守汉阳,黄兴回到武昌。3日,都督府在阅兵场举行了盛大的拜将仪式,特建一座拜将台,各机关人员及军队官佐,并派军队一标,于正午会齐军政府参加仪式。台上四角树立军旗,中央挂着一面大旗,上书〃战时总司令黄〃。黎元洪在台上亲将印信、委任状、令箭授予黄兴。黄兴慷慨陈词道:
〃此次革命,是光复汉族、建立共和政府,无知虏廷仍无觉悟,派兵来鄂,与民军为难,我辈宜先驱逐在汉口之敌,然后进攻,收得北京,以完成革命之志。今日承黎都督与诸同志举兄弟为战时总司令,责任重大,实难负荷。但大敌当前,不敢不勉。因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艰苦奋斗为己任,兄弟愿从黎都督与诸同志后,直捣虏廷,恢复神州,虽捐躯献身,均所不惜。〃
黄兴当日即戎装出发,赴汉阳备战,将湖北军队编为第一军,分片划区,保卫汉阳,并准备反攻汉口。
袁世凯攻占汉口后,一方面源源增兵,一方面急欲与武昌军政府谈判。他派蔡廷干、刘承恩带着他的信件来到武昌军政府。呈上信文:〃如以承认君主立宪,两军息战。否则,仍难免以武力解决。〃态度之蛮横,间有讹诈,立遭斥责。革命党人把信文公开,民众团体也在军政府门外示威抗议。黎元洪虽心有动摇,但迫于革命党人和示威群众的压力,不敢公开表示什么,只是说道:
〃为项城(袁)计,即令返旆北征,克服汴冀,则汴冀都督非项城而谁?以项城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蔡廷干和刘承思在黎元洪卫队的护送下返回汉口。
在和平试探受挫后,袁世凯见软的不行,又来硬的,即令冯国璋集中三万兵力猛攻汉阳,企图迫使武昌军政府就范。汉阳民军只有一万二千多人,不及敌军一半。黄兴指挥民军奋勇抗击,但因敌我力量悬殊,敌军攻入汉阳。黄兴在城破之际,决心与城共存亡,经同志劝止才撤出汉阳,乘江轮返武昌。
〃丢人啊丢人!〃黄兴大呼。江轮渡至中流时,黄兴纵身投水,被左右救起,免予死难。当晚11时,渡江到武昌军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黄兴悲愤万分,深以为愧。他分析了汉阳之败,原因有三:〃第一,官长不听命;第二,军队无教育;第三,缺乏机关枪。〃黄兴主张放弃武昌,攻取南京,但被否决。27日,汉阳失陷,〃武汉人心,悲痛异常,甚至车夫、舟子皆相视对泣。〃
当时,最最使人忧虑的事是南北议和,此事在革命党内部呼声越来越高,暗中的进程也越来越快。
11月11日,江苏省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原咨议局议长和铁路总理)和上海都督陈其美联名致电各省军政府,建议派代表,像美国独立战争那样,在上海开各省代表大会,但黎元洪却通电全国,要各省代表到武昌组织临时政府。以后,虽然各省代表陆续在上海集会,组成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但公认湖北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同意到武昌组建临时政府,这样,就更使黎元洪有资格代表南方革命党人同袁世凯谈和了。
再者,各省革命党人在建立军政府时,大都效仿湖北的做法,把都督这一最高军政要职交给原来的巡抚或协统等旧官僚。这些旧官僚,在革命党人的枪口下,依然两怕:不摘下红顶花翎怕革命党;穿上都督服却怕半倒不倒的皇帝。可见,他们是一帮混在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接着,程德全致电各省军政府,建议公请孙中山回国组织临时政府。此时,孙中山正在美国为起义筹款奔走呼号。
南京光复后,在上海的三位都督:沪军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同各省都督代表举行会议,决定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并公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但是,黄兴由于汉阳之役受挫,在内部很遭一些人的非议,他自己也很沮丧,大有饮恨终生之意;再加上黎元洪反对推举黄兴为大元帅,结果黄兴竟然在上海为欢迎黄任大元帅而举行的大会上宣布:〃鄙人才力不胜,请各位容许辞此大元帅之职!〃全场一片哗然。
当然,宋教仁等同志是能理解黄兴的。这位忠勇的战将,同盟会的柱石,心地坦荡无私,他推辞不就的原因,除了以上那些消极方面,还有一条,就是他认为最高职务应当虚位以待孙中山。黄兴虽然也认为利用袁世凯逼清帝逊位,不失为一条策略,但他到底是希望孙中山赶快回来主持大局。考虑到局面的复杂性,如果黄兴执意不就大元帅之职,此职就毫无疑问地落入黎元洪之手了,但黎元洪是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无论如何信不过的。所以,宋教仁坚决主张在孙中山回国前,应当由黄兴来主持大政方针。经过多人劝说,黄兴总算勉强答应暂时担当大元帅之职,一俟孙中山回国,理应由这位同盟会总理执掌大权。
然而,黎元洪几乎立刻作出反应。他通电全国,反对上海方面推举黄兴为大元帅。与此同时,加快了南北和谈的步伐。12月17日,作为袁世凯的谈判代表,唐绍仪到达上海,同革命党代表伍廷芳谈判。
同日,在南京,一群江浙联军的军官聚众闹事,迫使各省代表改选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当副元帅。南京的立宪党人、旧军官自称拥黎派,排斥黄兴;而革命派中拥护黄兴的人,有些人激愤难抑,提出逮捕闹事军官,惩办改选黎元洪的各省代表。南京,处于革命军内部火并的前夜。亏得能干的宋教仁巧于斡旋,才使南京的政局得以维持。
好像混乱、争权夺利还不够似的,光复会的领袖、一代文宗章太炎竟然在这时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革命阵营内部的思想非常混乱。宋教仁面对这一切,他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孙中山回来。他相信,只有众望所归的中山先生回来,才能扭转目前的混乱局面。盼啊!革命党中有多少人像宋教仁一样,翘首以待他们的领袖孙中山早日归国。
接着,各省代表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开会三天。讨论的内容是成立中央政府,通过《中华民国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