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才7岁,年轻得很嘛!正因为年轻,经验不足,我们的制度还不是完善的。我们要坚持那些对的,纠正那些错的,补充那些不够的。”“在共产主义运动中不出一点乱子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出多少乱子,我们的事业总会向前发展!”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80年代中期,邓小平依然不忘提醒全党——
【邓小平同期声】
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
第四章 风云胆识风云胆识(3)
在经历苏联、东欧历史巨变的关键时刻,1992年,88岁的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信念。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正是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赋予了邓小平独特的胆识和鲜明的革命风格。这种品格
,在战争年代,体现为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
从邓小平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16岁开始孤身一人远赴异国他乡开始,邓小平在他那个年龄能够出类拔萃,与他常常独当大任,作为一把手去开辟新局面有着必然联系。
1929年,他被派往完全陌生的广西开辟局面是如此。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他曾经一人独撑中共北方局、华北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党政军的大厦也是如此。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邓小平多次被委以开辟新局面的重任,往往是命令一下,他一个人,一匹马,加上一个秘书、一个警卫员,就匆匆登程,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也不可能有时间来仔细权衡利弊得失,只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勇气和果断。战机常常稍纵即逝,哪里容得了左顾右盼、犹豫不决。
从百色的惊雷,太行的霞光,中原的风雨,江淮的浪潮,一直到西南的黎明,邓小平走出了一条又一条充满风险的新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局面。
当然,最能显示他的勇气和胆略的,还是在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1947年,国民党在全面进攻失败后,转而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一时间,这两个解放区风狂雨骤,黑云压城。
二野虽然不是敌人的重点进攻目标,却处在两大战略区的中间。如果把敌人的部署比作扁担的两端,二野正处在这条扁担的中间,它要承担的任务,就是把这副扁担挑起来,把两边的敌人都吸引过来,以迟滞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
1947年夏天,毛泽东给刘伯承和邓小平发了一个绝密电报,电报上的三个大写的A字,表明了这份电报十万火急而又高度机密的性质。电报上只有寥寥数语: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是啊,以彭德怀的2万多军队,迎战胡宗南的20多万精锐,陕北解放区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中央给刘、邓的要求,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国民党统治的后方进军,威胁武汉、南京,拖住敌人,以减轻陕北的压力。
接到电报,刘、邓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回电表示,下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将在半个月内行动。毛泽东收到邓小平、刘伯承的电报后,万分高兴,马上复电称赞道:“刘、邓决心完全正确!”
十几万大军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作好千里行军的一切准备,困难是空前严重的。大别山区位于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没有根据地作依托,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后方,部队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大米、水网、山地和阴雨,吃饭、走路、睡觉都成了问题。伤病员得不到及时医治,抗战8年辛辛苦苦积攒的火炮和车辆不得不忍痛抛弃,还有强大的对手在前阻后追。
没有抱怨,没有讨价还价,没有软磨硬泡,大家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悄无声息地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作好出发的准备。
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军南征胆气豪。经过21天的急行军,二野从鲁西南出发,转战千里,终于从这里渡过了淮河,进入了大别山区,直插中原腹地。十多万大军如一根锐利的箭头,牢牢扎在了国民党的脊背上,一下子吸引了29个旅的敌军围了上来,同时也缓解了陕北和山东的两个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远在陕北高原的领袖们急切地关注着二野的行动,毛泽东得到二野进入大别山的报告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20年来,我们长期处于防御地位,自从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入了进攻。”
但刘、邓大军的困难也超乎想像。别的部队担心他们在大别山站不住脚,提出前来增援,邓小平回电拒绝了。
第五章 战略牌局战略牌局(1)
我们不搞政治游戏,不搞语言游戏。我个人爱好打桥牌,但中国在政治上不爱好打牌。——邓小平
1952年,邓小平路过四川内江,遇到了一位好朋友,教会了他打桥牌。
从此,和看足球一样,打桥牌成为他终生的业余爱好。尤其是在晚年,他把打桥牌当成
向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挑战的方式。
世界上不少重要的政治人物都喜欢打桥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英军已经参战的情势下,没有放下打桥牌的爱好;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在等待盟军在北非登陆消息的间隙,也不忘挤时间打一把桥牌。
桥牌,是考验知己知彼的全局意识和能否密切配合的智力游戏。
邓小平打牌思维敏捷,计算准确。洗牌、发牌、叫牌、打牌、记分,每一步都特别认真,处理得果断、迅速,一派大将风度。
他的老搭档聂卫平说:他打牌守得紧、攻得狠、叫得准、打得稳,每一步都特别认真,处理得果断。无论领先还是落后,都很有风度,不愧为一位桥牌高手。
遇到有争议,他总要弄出个究竟。
有一次,到点该收牌了。女儿邓楠对他说:“你刚才那张牌不该那么出。”他当时没吭气。第二天,大家一坐到台上,他就把头一天那副牌往桌上一摆,说:“你们说,谁错,谁对?”看来对女儿的批评,他还不大服气。
邓小平常说,“打牌要和高手打,输赢才有味道!”
他还常说:“惟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
他还说过:“身体健康,大概是我喜欢游泳,特别是在海里游泳最好,我还行呢!至于脑力方面,打桥牌最好;你的脑筋是否迟钝,一打桥牌,马上就明白。”
有时候,打桥牌也是一种同世界对话沟通的语言。
1988年7月,中国桥牌协会聘请他担任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
1989年2月26日,世界桥牌联合会授予他“世界桥联荣誉金奖”,并作出决定:不能有两人同时拥有此项金奖。
1993年6月,世界桥牌协会向邓小平颁发了“主席最高荣誉奖”,以“感谢他多年来为中国及世界桥牌运动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大概是邓小平生前获得的最后一项社会荣誉。
他曾经说:桥牌如同音乐一样是一种世界语言,理应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交流、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1989年,当世界桥牌联合会把第一枚荣誉金奖授予邓小平的时候,他登上世界的外交舞台才不过14个年头。
14年前的春天,1974年4月,邓小平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派出政府领导人参加联合国的会议,这是邓小平自1926年离开法国后第一次踏上西方国家的土地,这也是他第一次代表中国政府登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讲坛。
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对这样到国际舞台上“露脸”的机会,江青集团甚是嫉妒,极力阻挠邓小平出任代表团团长,直到毛泽东亲自写信给江青警告她“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小心谨慎,不要反对我的意见”,他们才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安排。
在准备参加大会的过程中,邓小平提议,要向国际社会传达我们党对世界形势的最新看法,也就是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
1973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来访的马里国家元首时第一次用了“第三世界”的提法:“我们都叫做第三世界,就是叫做发展中国家。”1974年2月22日,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完整地阐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但此时除了亲耳聆听过的几位外宾和外交系统的一些领导同志外,这个理论还鲜为人知。
1974年4月10日下午,邓小平面对着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开始了自己的发言。
邓小平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这个理论,代表了中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世界格局的基本判断。
邓小平还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这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什么叫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就是到处对别国进行侵略、干涉、控制、颠覆和掠夺,谋求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如果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必然会变成超级大国。过去几年内,在中国进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目前正在全国展开的批林批孔运动,都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保证中国永远站在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一边。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第五章 战略牌局战略牌局(2)
当邓小平结束发言回到中国的席位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纷纷涌过来表示祝贺,一双双热情友好的手,把中国与世界联在了一起。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经过邓小平的阐述,产生了长久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出席联合国会议的10天时间,每一天邓小平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会议期间,邓小平会见了许多国家的政要,世界各国媒体对来自东方的这个小个子给予了格外关注,有的媒体
评论说:“这个站在联合国讲台上的小个子的中国人,不仅代表着新中国的形象,还是周恩来总理的一个最好的代理人。”
频频来访的客人,意味着对中国,也是对邓小平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与尊重。
在美国,还有一个插曲。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开始时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个子中国老头儿的身份,他以为此人是中国代表团的顾问。当两人共进了一次晚餐后,邓小平处理事情的果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两人成了相知相敬的朋友。
的确,在参加这次联大特别会议之前,邓小平的主要国际活动经验是与社会主义阵营的交往,在全世界外交舞台上,他还是个新人,但这次会议后,邓小平作为重要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已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