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怎样塑造成功者-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或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也不加追究;而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就惩罚孩
子,把孩子作为出气筒。

二、父母应该知道,奖励是使相同或类似的行为继续出现或得以保持。
从奖励中儿童学会了该如何去做。而惩罚使某一行为的出现受到抑制,从中
儿童学到不该做什么,但孩子可能仍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因此,虽然被惩罚
的某一不良行为被抑制,但取代它的却可能是另一不良行为。所以,父母在
养育过程中要以鼓励和奖赏为主,尽可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加以鼓励。

三、惩罚时一定要使孩子明白,父母不喜欢的是他的某一行为,而不是
他本人,不能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感觉。这就是说,父母不能将
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的不满迁移到孩子的其他行为上。

四、孩子哭闹不应该是受惩罚的理由。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有时孩子哭闹或捣乱可能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有时可能身体有某种不
适,但自己既无法描述又无法消除。成人有时也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需
要发泄,孩子也一样。所以,在孩子哭闹时先要弄清楚为什么哭闹,如果没
有原


因,那就应该让孩子有发泄的机会。例如,孩子睡觉后可能没有完全睡
醒,这时孩子可能会哭闹,父母的劝或哄可能都无济于事,如果父母因此而
对孩子发脾气或惩罚孩子,那就太不应该了。明智的做法是对孩子说:“妈
妈(爸爸)知道你现在情绪不好,如果你想哭就哭一会儿,等你不想哭了就
告诉妈妈(爸爸)。妈妈(爸爸)就在你身边。”过一会儿他就会不哭的。
这时最忌讳的是父母设法讨好孩子,给孩子种种许诺,这样只能教会孩子以
更强烈的哭闹来对付父母。

五、奖励和惩罚同样可能导致孩子的说谎等伪行为。前者是为了获得父
母或师长的欢心,后者则是为了逃避惩罚,少受皮肉之苦。因此,父母在行
使奖赏或惩罚时一定要有根有据。

六、做家务不能作为惩罚的手段。否则会使儿童产生“做家务”与“不
好”联系起来的观念。在其他时候再希望孩子做家务时,他会产生“又要受
罚”的念头,以后会逐渐讨厌做家务。

七、只有通过主观努力得到的成果才应该加以奖励,同样,不是故意造
成的错误也不应该受到惩罚。

幼儿园里朋友多

人是社会的人,儿童从小就应该有集体生活的体验。

儿童长到3 岁左右时就该进幼儿园了。虽然,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水平参
差不齐,父母对幼儿园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说来,幼儿有机会进
幼儿园是有好处的。

幼儿园是一个专门为幼儿设置的机构,它的目的是帮助和保持儿童身体
健康和体格发展;为幼儿提供扩大与人交往接触的机会;为他们的生活、思
维和学习提供丰富的环境;为他们日后的读、写、算打好基础;给他们提供
扩大使用语言这一交流和表达的工具的机会;扩大他们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
了解;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审美经验;以及为儿童提供养成责任感的机会等。

归结起来,孩子入幼儿园有以下优点:

一、在幼儿园里,虽然不进行正规的教学,但我国的幼儿园都要按照教
学大纲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幼儿园的教师也常常设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儿
童的认知发展,他们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经验,因此,孩子们就可以从
具体活动中学到许多东西。有的幼儿园还常常给孩子们制订丰富而又面面俱
到的计划,它可以刺激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例如,通过音乐、美术
和其他教具或玩具材料,如粘土、颜料、水、沙和积木等,培养儿童的观察
力、好奇心、迸发的创造力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等等。幼教老师往往在日常的
游戏安排中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让他们学习诸如空间、时间、年龄、
大小和人与物之间的许多有关的概念。他们鼓励儿童解决来自各方面的问
题,如智力方面的问题、与人交往方面的或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等。

二、在幼儿园里,孩子在和其他儿童一起游戏时,他们就有许多机会为
达到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合作,形成理解他人的看法和感情的初步意识。而当
合作变力争吵时,他就学习如何对付挫折、生气和受到创伤的感情。幼儿园
的经验可以帮助独生子女学习如何与别人——成人和儿童——友好相处,初
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等。在这方面,幼儿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儿童在幼儿园,为了使老师和小朋友们能理解自己,他只好放弃那
些自我中心的语言。

四、幼儿园通常有基本固定的作息安排,这可以使幼儿的生活逐渐变得
有规律,从而养成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五、由于在幼儿园里孩子开始有机会接触书本和学习方式,并对此日益
熟悉,这样就使他们对将来上小学时比较严肃的正规学习逐渐有了准备。尤
其到了幼儿园大班,幼儿园往往比较重视使儿童为以后读一年级作好准备。

六、幼儿园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经历所能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可能还在
于它在这几年里使孩子获得了那种感情,即对学校的感情,认识到学校是有
趣的,学习可以使人感到满足,他们也能胜任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使孩子们
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尽管上幼儿园对孩子,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有许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幼
儿到了这个年龄都能顺利习惯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在家里常常没有什么时间
约束,而在幼儿园,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作息规定。独生子女在家往往是家
庭的中心,家长围着孩子转;而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不可
能只围着某个孩子转,因此,孩子可能会产生被冷落的感觉。总之,进幼儿
园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为了使孩子能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父母应该在孩子入幼儿园以前帮
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例如,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幼儿园的事,告诉孩子
幼儿园是个什么地方,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于些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在孩
子该入园前的几个月里,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或在幼儿园外观看其他小
朋友们的游戏等,如果能使孩子有机会认识幼儿园的部分老师就更好,这样
可以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的认识,产生对幼儿园向往的感情。

新人园后的前几个星期,幼儿的哭往往是难免的。此时,父母的决心和
对孩子人园的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多提及幼儿园好的方面,而且,在与亲
朋好友谈话时闭口不提“×××就是不爱上幼儿园,一去就哭。。”之类的
话。如果有条件,可邀请同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一会儿,并相约一起上幼儿
园。这将促使孩子早日平静下来,形成爱上幼儿园的习惯。

是父母也是朋友

做朋友比做父母更难。

朋友是具有友谊关系的人,而友谊关系是指一种亲密、友好、平等、能
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敞开内心世界、相互信任、相互需要和帮助的关
系。朋友之间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志向、兴趣。朋友关系可以不受年龄、
地位、贫富制约,虽然,年龄相似、地位相近、贫富相差不大的人之间可能
更容易建立朋友关系,但能否成为朋友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平等,能否相互
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

我们现在有许多父母尽管在思想上也知道要像朋友一样对待孩子,真正
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平等处事。但一到遇事出现意见不一致或发生争论
时,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站在权威的立场,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想法或顺从
自己的愿望。

做为父母,在对待孩子时要真正像对待朋友那样,确实是很难的。因为,


朋友之间必须能平等,但从父母的含义来看,父母是长辈。既然是长辈,就
必然不同于小辈。另外,要保持父母与子女的平等,事实上有这样几个困难:
首先,成年人的朋友观与青少年的朋友观不同;其次,在家庭关系中所处的
地位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再者,父母的思维方式与子女的不同;还有,
所做的主要事情不同,父母的主要事情是工作,而青少年的主要事情是学习。

要成为朋友,难在父母。这是因为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总觉得自己是义
不容辞的教育者、指导者,甚至是治疗者,同时又认为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被
教育者、被指导者和被治疗者。这从道理上讲或许无可非议,特别是对年龄
幼小的孩子。由于他们受到自己知识经验的贫乏、对问题认识的肤浅和价值
观发展水平的低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孩子常常会表现出偏激、感情用事、
对错不分和以自我为中心等弱点,因此需要父母时时关心、指导和纠正。但
作为父母如果因此就形成一种定势,认为自己总是正确,而孩子总是需要纠
正的,那就错了。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也有正确的时候,而父母也有出现失
误或考虑不周到的时候,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
终有一得”吧,况且,孩子们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判断能力也会
逐步增强,他们正确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做父母的必须认识到这一事实。

其实,要求父母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子女,并非要求家长完全与子女平
起平坐,而只是希望做父母的在思考问题或与孩子讨论事情时,更多地考虑
子女的想法,尽量减少先人为主的想法,给孩子多一些表明自己观点的机会。
这样,可以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比较家长和他们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在比较
中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考虑得更周全,更成熟,让孩子在接受家长的观
点时心服口服。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的想法会更有经验些,更加切合实际
些;但有时,子女的想法可能更有创新性。因此,通过讨论,可以使双方的
想法得到互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这种或是心平气和,或
是热烈争论但朋友式的讨论,一方面,可以使父母与子女的心理得到更好的
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处理问题的方法更为妥善。而且,因为解决问题
的方法得到了家长和子女的一致认可,还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

来客人了

“人来疯”或许不是孩子的错。

客人来了,玲玲躲在妈妈的身后,看着爸爸、妈妈同客人们寒暄。“这
是叔叔”,“这是阿姨”。一一叫过之后,玲玲似乎完成了她的使命。妈妈
忙着倒茶,爸爸紧着让坐。大人们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开始了他们的谈笑,
谁也顾不得玲玲了。开始玲玲是安静的,她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但没多久,
在最初的胆怯与新奇之后,大人的那些让她似懂非懂的谈笑已不能再吸引玲
玲的注意了。她开始觉得没意思,很想让妈妈去陪她画画,可妈妈正忙着,
挥挥手让她自己去玩。她又想让爸爸给她讲故事,可爸爸却不能像平常那样
有求必应,还要同客人谈话呢。她看上了床上的大枕头,每晚睡觉时,她都
抱着它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总是很开心的。但平常妈妈从不让她上床玩。
现在没有人干涉她了,她穿着鞋就爬上了床,抱着枕头站在床上唱了起来。
终于赢得了所有人的目光。客人们没有注意到她还穿着鞋,只觉得她样子可
爱,唱得也不错,于是就投来了赞许的微笑。爸爸、妈妈虽然有些恼,但态


度绝没有像平常那样坚决,爸爸说了几句制止的话,妈妈走向前想抱她下
来。。。“人来疯”就这样开始了。

许多孩子在幼儿阶段都有类似的“人来疯”的表现,这确实使不少父母
感到窘迫,并且也有人称之为孩子的“不良习惯”。但我们以为,与其把这
种现象当成孩子的不良习惯去加以纠正,倒不如把它看成是孩子社会性发展
过程中的自然表现。其实,它是孩子的一种人际交往的需要。如要我们再仔
细地分析一下“人来疯”产生的原因,明智的父母恐怕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
的良策了。产生“人来疯”的原因大约有这样几种:

第一,客人的到来或多或少要改变小家庭原有的生活节奏,平添许多新
节目。这种改变足以使年幼的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了,而这种大脑的兴
奋不可避免地要从孩子的行为上反映出来。

第二,随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日益明显,不
再自甘寂寞,越来越多地想参与到成人的世界之中,希望成为被注意的中心,
希望别人常常关心他,而不是被冷落在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