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辑年收入在二三万元,而中高级编辑收入则为5至12万元。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编辑需具备新闻、通信、英语、中文等专业的大学学历。尽管这项统计中并未列明时尚类杂志编辑记者的待遇和要求,但基本上与此相仿。
在香港,杂志的记者工资月平均为3至4万港币,普通编辑为2万左右港币,总编辑为10至12万港币。在英国,杂志的编辑(中级)工资为月平均4000英镑,主编为8000英镑以上。在美国类似VanityFair(《名利场》)的大刊,总编年薪一般不低于50万美金。据报道,托马斯?弗洛里欧(ThomasFlorio)在《纽约客》担任出版人时的年薪是60万美元,当1998年他跳槽到康迪纳斯特的《旅行者》时年薪已是涨到80万美元。
国内编辑的工资上升幅度始终不大,大概与这个行业的门槛过低有关。有些杂志的主笔干脆放弃原来的身份而转投目前比较热门的财经杂志或报纸。据说,那里的主笔一般月薪不低于15000元,好的可达到20000元。我的一位朋友Christina原来在上海的一本英文DM杂志Quo担任主编,两年后跳到一本管理类刊物《东方企业家》,甘愿做名资深编辑。2001年夏天我请广州的黄爱东(笔名“黄爱东西”)在上海吃饭,叫来了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陆新之。当时听说《三联》尽管对编辑的要求严格至苛刻,但给出的工资相当阔绰,主笔之类月薪能达2万,暂且不谈税前税后。可惜,陆兄不久即离开这本知名刊物,转投热门的《经济观察报》担任华南区的首席记者,2004年9月再见时才知他又辞了财经记者之职,转而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2005年4月我们互通短信,才知他现为东方早报《全球经济观察》周刊首席观察员。但愿这次陆兄如愿以偿。
此类跳槽原因之一是想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对抗将来的职业变迁。这种以“变抗变”的行为从一个侧面窥见了中国媒介产业的嬗变——专业化、人才的分类、产业链的各自形成。
《时尚先生》原主编逄伟接触过很多国际传媒公司的高层,他认为,百万年薪对中国的媒介工作者来说,起码在5年内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2004年9月25日我受丰田公司邀请去上海观看F1大奖赛,偶遇原凤凰卫视的编导、现旅游卫视的节目中心的一名主编,谈及工资待遇,他说还是凤凰开出的价码高,起码像陈鲁豫这样的一些主持人,年薪在70万以上没有悬念。如果把陈做的广告也算进去,她显然可以过百万。
《时尚-幕后的策动》 酷儿一代:工作即纵情你需要怎样的技能?
你需要怎样的技能?
10年前我的写作分几类,其中一类是最容易对付的,就是给各家报纸、杂志撰写约稿类文章,几乎是批量生产。当时,听说不少写小说的作家如叶兆言、苏童等也被类似《知音》一类的杂志拉去写稿。因为没有独家版权的限制要求,有些作家部分就大搞“八大军区”式的普降大雪。文人批量生产的客观现实与中国的文字版权不受保护以及稿酬过低有着自然的逻辑关系。
1996年我买了1台586PC台式电脑,花费人民币1万元,不过1年不到这个成本就收回来了。电脑的“复制、粘贴”功能为我规模化写作铺平了道路。当时的时尚类杂志需要的稿件大多类似,甚至连组稿方式也很雷同:出差抵达你所在的城市后与你喝上一杯或者请你吃顿饭,饭后就要拿出选题要求、栏目设置,与你商谈如何炮制。
那一段时间的选题似乎集中在“办公室同事”“100元如何炮制浪漫”。杂志一出来,10个标题中有9个长着孪生兄弟般的嘴脸,诸如“办公室同事文化”“20招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圣诞节”。
大抵是反感于这类所谓时尚类的话题以及编造过程,我在《创意》杂志写了一篇题为《时尚是如何制造的》讽刺文章,以一个时尚记者参加某产品发布会为由头状写了该产品所引发生活方式变动的全过程。具有黑色幽默的是,当时我还根本不是任何时尚杂志的编辑、甚至连特约记者都不是,而我对这个行业的想像在10年后被证实绝非杜撰。
2002年在时尚为《时尚健康》(男士)招聘编辑的时候,我对招聘的要求不断发生怀疑,甚至对某些被我招聘来的编辑究竟能否胜任也是一头雾水。
创办该刊的初期,我对原来招聘的员工不太满意,便开始着手做两件事:一是请我的好朋友,长期从事写作的安妮宝贝担任本刊的主任编辑(安妮在她的《二三事》一书中也提及了这段经历);二是招聘专题编辑和时装编辑。
招聘过程让我在短时间内目击到国内教育体系的种种弊端以及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的尴尬。感谢时尚对我的信任,让我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直接参与创办了两本国际版权合作的刊物,同时也丰富了我的招聘经验。
2002年10月份,我收到一份求职信,这位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后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女性希望成为一本男刊的服装编辑。她说自己目前是《北京青年报》某版的编辑。我让她做了两个选题。1个月后她来信几乎是责问的口吻:“我实在想知道,你们的编辑究竟是怎样的三头六臂。我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应聘等了这么长的时间。”
事实上,我当时在选择这位员工时最大的犹豫就在于她的审美基础。相比于其他编辑,她的视觉基础多少是有依靠的——大学里学的是《服装史》,编辑过类似的图书,文字虽然一般,但在整体技能中尚能被其他因素平衡掉。
惯性思维、经验思维、模仿思维等等均是大量同质化刊物的典型病症,而发病的原因与身处其间的编辑显然相关。我对时尚编辑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要具备特异的思维方式,反传统的精神。
11月份的某天,我在时尚的咖啡厅里接待一位来应聘的女孩。她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行政助理,来应聘时尚仅仅是喜欢做编辑这行当。我当时就给她泼了一桶凉水:“你没有写作经历,如何去编辑他人的文字呢?”,女孩并不气馁,反戈一击:“请问您心目中的编辑有什么标准?”
我当时虽然堂皇应对,后来仍有骨鲠在喉。顺便一说,这位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女孩杨晶后来还是被我招进,且成为该刊的中坚力量了,当初她合我意的地方恰恰是她对应聘角色的反传统做法(应聘人未必总是处于一个被拷问的角色)。
在一个以汉语为生的国度里,媒介的从业人员难道会说母语、具有一定的情商人、会写一些应时应景的文章就可以胜任吗?在一个以时尚生活方式为诉求的杂志里如何保持新鲜的思想、先锋的姿态,坦率讲这比你会写文章要重要一百倍。一个习惯了把自己绑起来的作家(封闭写作)如果进入时尚杂志,首先面临的就是心态转型。
2004年3月我在为新刊《男人装》招聘专题编辑时就遭遇到作家进入一本专业刊物所面临的客观障碍。
某日,我接到一家女性杂志编辑的电话,我与她素味平生,并不相识。她说反正是同行——现在的女孩子真是了得,一上来就用八卦给你的身份彻底解构了——你现在暂时不要用主编的口吻跟我说话,我们现在都是媒介中人。接下去,她向我推荐了一个作家,说对方愿意来我们刊物做一名编辑。越过人事部直接找到我的人不在少数,但如此这般通过同行来活动的倒是鲜见。
被描述成作家的Z来了。他先介绍说自己前段时间某畅销书的作者,应聘时送了本他签名的新书(纪实类作品)。按照我招聘的惯例,他需要尽快提供2个左右的选题。为了帮助他找准选题方向,我阐述本刊的风格和人群定位。
2天后,Z发来电子邮件,我一看就傻了:这哪是什么值得做的选题啊?分明是一个简单的采访提纲。更糟糕的是,内容基本是在炒冷饭。更糟糕的是,他并没有提供视觉运作的结构。而视觉恰恰是诸多作家型编辑难以逾越的技能障碍。
今天,当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认真思考“编辑素质”的概念。尽管手头上我已有人事部提供的新人招聘问询技巧之类的材料,但其义不在话下。
每一位来时尚应聘的人都想知道,“你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编辑?”每一次我也都不厌其烦地阐释一遍,最后归结到四个字:“综合素质”。如果你只是某个子项目里的单项冠军,那你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时尚杂志社副社长刘江经常向他的员工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否还在重复自己?《时尚》杂志不允许有平台期。话语之中多少透露了该传媒集团11年来不断走向成功的秘诀。
《时尚-幕后的策动》 酷儿一代:工作即纵情贫庸、弱智摧毁了什么?
贫庸、弱智摧毁了什么?
2004年的春天某日,我约了安妮宝贝一起吃饭。她比我早一年来北京,原来我们在上海一起共过事。她在北京基本以写作为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里多少要谈到一些与文字有关的话题。知道我仍然在招聘专题编辑,安妮就问我的要求。我一时没有正面回答。她谈到一些杂志对她进行访问,不少编辑不知道怎么提问,问题多愚蠢而无当,她有时担心对方歪曲自己的意思,就亲自动手修改问题并征询对方意见。
“编辑的感觉非常重要,有时可以从他(她)所提问题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能力。大部分编辑在混事”。安妮说自己的《蔷薇岛屿》从封面设计到内文图片,甚至到其中的名信片的设计,她都是盯着做的。受制于黑白材料,其图片的质地已经无法去做更技术化的判断,但拍摄的景别、景深的选择还是透现了她敏锐且敏感的直觉。她拍摄到的越南下龙湾,呈现出封闭、原始的生命在阳光下的无力释放,有着令人错乱的向往。图片为该书赋予了她一如既往的气质。在这个层次上,安妮充当了《蔷薇岛屿》写作者和最专业的编辑。
审美感觉曾经是任何文艺类作品都容易受到诟病的一个线索,但随着媒介语言霸权逐渐被媒介的编辑、记者们抢夺之后,这个词就沦为堂皇的御用工具,随时用来献媚或攻击设计中的对象。
在我所进行的数次招聘中,我曾就杂志中的一些个案问应聘者,我注意到,大部分时候他们都主动地隐藏着自己的好恶,或者试图在最初的几分钟内摸清你作为主管的好恶,然后投怀以抱。这是多么可怕的功利!
“只有庸才的领导,没有庸才的下属”这种说法虽不失其合理的部分,但终究矫枉过正。普遍的事实是,编辑如果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流水线,他(她)会本能地偷懒,以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方式对待材料。平庸的杂志为什么几年死一本,连书报亭的卖报人都能说出一二:没什么特色,一看封面就知道他们在内容上彻底没戏了。
流程编辑等于半个主编
“流程”(lines/coordination)一词是工业化的副产品,它描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特征——环环相扣。如果要谈及中国杂志的工业化的话,我以为要首推时尚类刊物。由这类杂志所衍生出来的“四轮驱动”理论如今已经成为媒介市场新策略的重要依据。所谓“四轮驱动”,意指编辑、发行、广告和市场推广四只轮子同时转动才能让杂志真正滚动起来。
具体到某本刊物,其流程编辑就几乎是整本刊物的信息源,她(他)的职责内容非常庞杂,包括:协助主编做好日常行政工作;协调编辑与设计部、编辑与主编、主编与印厂、广告部与编辑部、社内与社外等等的各类关系;做好每月的稿费登记发放;错别字、语法错误的统计及处罚执行等……这个看起来不过类似秘书的工作事实上相当于半个主编。流程编辑是杂志运转中的一个最敏锐、最日常的链条,它一旦生锈,就有可能导致整部机车瘫痪。
由于这个职务需要具备相当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Word排版、Excel图表统计)以及耐心和细心,能成功应聘的多为年轻女性。
流程编辑的重要性也直接引发了部分时尚杂志高层变动中的小插曲。2003年,一刊物的主编辞职,她同时带走了两名编辑,一是时装编辑,另一个就是流程编辑。有人开玩笑说,流程编辑简直是主编的管家了。日子长了,彼此就有了感情,谁也离不开谁。
《时尚-幕后的策动》 酷儿一代:工作即纵情另一碗青春饭?
另一碗青春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