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快乐么么茶-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很多人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疲于奔命,但是这样也许会有很大的冲击力,却无助于取得真正的成就。要达到人生的圆满,必须学会化解矛盾,与别人、与外界进行必要的缓和与协调。    
    林肯当总统的时候,陆军部长斯坦顿有一次气呼呼地诉苦说:他被一位将军指责偏袒某些不称职的人,这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林肯听完,建议他写一封尖锐的反驳信来骂那家伙一顿。斯坦顿听了以后十分高兴,马上就写好这样一封信,并拿给林肯看。林肯读了以后,拍案叫绝:对,就应该这样骂他,你真是写得太好了。    
    斯坦顿兴奋地说:“我这就把它寄出去!”    
    林肯问:“寄给谁?”    
    斯坦顿回答说:“当然是寄给那个侮辱我的家伙了。”    
    林肯连连摇头:“你别胡闹了,现在你已经解了气,这封信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你要做的是把这封信烧掉,回去再写第二封信吧!”    
    也许林肯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就是靠了这种化解自己的对立冲动,而不是用它来攻击别人的涵养与胸怀吧。林肯对于政敌的态度,就是努力与他们交流,甚至交朋友。他的这一态度引起了很多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林肯身为总统,应该把从政府里消灭他们。    
    林肯听了以后只是微然一笑:“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我不是已经把敌人消灭了吗?”    
    我们即使有足够的把握一拳把对手的鼻子打歪,但能够因此达到消灭对手的目的了吗?恰恰相反,他会以三倍的力量报复,或者等我们转过身去的时候攻击我们。    
    我们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锋为例来说明,应该如何化解那些攻击。    
    比如说有人来推销一种我们不喜欢的保险,卖保险的人对我们说:“你想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你遇到车祸后忍受贫穷吗?”    
    我们能怎么回答?如果回答是“当然不愿意”,那我们就已经在对方的面前俯首称臣了。因为对手会进一步诱导性地问:“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值这点微薄的保费吗?”    
    这时,我们的罪恶感已经开始让我们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战斗了,我们不得不许诺:“为了我的孩子,我什么都愿意做。”    
    好了,我们败局已定,等着掏钱罢。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对方缴械,放弃攻击:“老实说,我死后家里人会怎么样,我一点也无所谓。”    
    对方会尴尬地咽一口唾液:“你真无情。”我们可以耸一耸肩膀“也许是吧。”    
    化解攻击的关键在于:不要抓住它,而让它从身边走开。抓住是战斗,放手就是战胜自己。所以,对于别人的攻击,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化解,而不是反击。    
    


第一部分第四章 以无为追求有为(2)

    以轻取重的智慧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    
    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    
    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    
    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它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琴瑟各自有调,在没有乐手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模式。遵循规律做事,就象好的乐手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调出和谐完美的韵律一样自然。只有懂得事物内在的“道”,然后按照“道”去行动,才能顺理成章地成功。    
    要以轻取重,必须做到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物来则应之,只有如此才能超越于万物之上,不论有无法则,总能因时而变;不论有无联系,总能顺应事物,从而事半功倍,显得轻松自如。    
    战国时,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    
    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他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却发现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用的方法是只用自己的力量,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顺应外部情况变化,当然安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说明,要想享受轻松成功的人生,必须具备以轻取重的智慧。    
    一般人经常为了得到仁爱之名就要广施恩惠,为了让人信服就要善加劝导,为了让人感到威严就要声色俱厉,这是试图用自身的力量推动别人。这种做法不仅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暴露无遗,而且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以轻取重,不仅是我们在做具体事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更是对整个人生进行经营中所必须懂得的。    
    以轻取重的效果就象提起一张渔网上的总绳,所有的网眼也就随之张开了。我们在从事任何事情之前,只要抓住了事情的大环节,小的环节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有一位居士去拜见一位大师,可是临行前忘记了带礼物。    
    见了大师以后,他再三解释:“师父,对不起,我这次临行匆忙,没有带什么礼物给您。“    
    大师平和地说:“那你就放下吧!“    
    居士奇怪地说:“我什么䭯;都没有带,你叫我把什么放下。”    
    大师看着他说:“那你就带回去吧。”    
    这位大师本来说的是一句禅理很深的话,让客人把那份计较心放下,可是客人再三不懂,大师也就只好让他“带回去”了。    
    以轻取重的境界,应该是只言片语就能让人信服,恩惠不施就能让人感到爱心,脸色不变就能让人感到威严。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师法自然的自在精神,掌握人心人情规律,抱持一颗平常心。    
    逍遥而治的无为    
    汉朝曹参继任丞相后,一切遵守萧何原来的法规办事,他自己只是日夜饮酒作乐,没有出台什么新举措,来访的客人们都想跟他谈些事,一到他那里,就被曹参招待喝酒;其间想谈事,又被一个劲儿劝酒,直到被灌醉方才罢休,到底也没能说成什么事。    
    汉惠帝刘盈怪曹参不治理政事,就让曹参的儿子曹窟私下里把自己的意思去问一问曹参。曹窟回家劝谏曹参去治理朝政。    
    曹参正在喝酒,听了儿子的话以后勃然大怒,命人抽了曹窟二百鞭子。汉惠帝听说以后更生气了,把曹参叫来质问道:“你为什么要打曹窟呢?这是朕派他去劝你的。”    
    曹参取下帽子行礼谢罪说:“陛下自已掂量掂量,陛下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    
    惠帝说:“朕怎敢与高帝相比呢?”    
    曹参又说:“陛下看臣的才干与萧何相比谁更强?”    
    惠帝说:“你似乎比不上萧何。”    
    曹参说:“陛下所说的很对呀。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全国,法令已经订得很清楚了,陛下无为而治,臣等谨守职分,遵循着既定的法令不脱离,不也就行了吗!”    
    惠帝明白了曹参的想法,沉默了半天后对他说:“那你就回家休息吧!”    
    惠帝与曹参的这番对答所反映的,就是黄老哲学中无为而有为的思想。庄子说:“天地有伟大的美德,四季有严格的界线,万物有各自的规律,但它们都不说话。圣人无力,更高的圣人寂然不动,他们都在效法大自然的规律啊!”    
    自然界中,万物都自觉向往冬天的太阳,夏天的阴凉,并没有什么人让它们这样做啊!这就是自然。如果都等目光的示意,号令的指挥,它们才这样做,就已经违背了自然的道理。    
    古代时,皋陶是个哑巴,但他作为大禹的最高法官时,天下没有酷刑,犯罪的人却很少;战国的时候,师旷是个瞎子,但他作了宰相后,晋国政治清明,从来没有乱政。象这样不言语就发出了命令,不观望就无所不见,最终达到“我无为而人自化;我好静而人自正”的境界,就是能够顺其自然,无为而有为的结果。    
    在佛陀那里,无为是与有为的对立,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完全否定了有为人的价值。而入世的无为,并不是就叫也不来,推也不走,什么事也不做,整天坐着不动,而是无所不为。它以虚静无为作为根本,顺应事物本身,因势利导。由于它随外物而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准则,因此能够穷究事物的真实面目。    
    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之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时时需要这种无为的智慧。    
    美猴王孙悟空纵使一个筋斗云八十万里也好,仍是翻不出如来老佛的手掌,而如来老佛看上去又根本役做什么,任其去翻筋斗,驾云雾,无为反治。    
    能达到这种逍遥而治的境界,需要一种无为而有为的人生智慧。    
    人生的钝刀之术    
    徒弟对师父说:我学射箭已经超过了前人的境界,请让我下山吧。    
    师父问:你射得准吗?    
    徒弟:您让我射天上的飞鸟的左眼,我决不会射到右眼。    
    有一只鸟从师徒的眼前飞过,师父说:射它的左眼。    
    徒弟拉箭上弦,却又放下了:师父,这只鸟是从左向右飞,我射不到左眼。    
    师父点点头,又问:你的臂力如何?    
    徒弟:七石的弓我能拉一个时辰不松手。    
    师父说:拉给我看。    
    徒弟拉开一张弓,搭上箭,坚持了一个时辰。    
    师父说:把箭射出去吧。    
    徒弟把箭射出去,师父随手拿起一张小弓,也射出了一箭,比徒弟远得多。    
    师父说:强弓也要虚的时候多,满的时候少,才能维护弹性,成为强弓。总是拉紧的弦,是不能射出有力的一箭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贪多求快,虽好像已经使出全部的力量,但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或许比那些从来未用力的人更愚蠢。    
    正所谓“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我们经常感觉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某项事业,却最终也没有成功,反面伤痕累累,这时就要用这个原则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太用力了,太紧张了,所用的刀是不是太锋利了,以致超过了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    
    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达不到这种境界,也要在竞争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只有不急不躁,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在某大学里,一位老教授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认为学生中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只有这两个人。    
    可老教授没想到这两个学生日后境遇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十多年后,其中一位出国后成为了一家国外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人才尖子,由他领头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