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期。朝代屡换,战乱频仍,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残酷而野蛮,常有暴虐
杀戮,苦难无边。现实世界毫无公平和合理可言,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
灵,人们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得以逃避现实世界。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
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
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
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
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这是第一时期。第二时期是唐前期,此时社会和平稳定,于是对佛国的想望
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在石窟中,则佛像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而壁
画中先前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也消失了,代之以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
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被作者称为“幸福存梦想,以引
人入胜的虚幻颂歌”。第三时期起于中唐,当时经济上较为发达,政治上科
举制度确立,世俗地主势力大增,而中上层广泛追求奢侈享受。中国封建社
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这一历史变化到北宋完成。而这一切在敦煌壁画中体
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写真逐渐在壁画中占据重要位置,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
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而到了宋代,雕塑同样迥异于魏、
唐。它不是思辨的神(魏)或主宰的神(唐),而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
形象。这时的石窟艺术,其宗教意义已微乎其微了。石窟艺术这三个时期的
演变,正昭示着艺术的发展与变更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息息相关。

再如第七章《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想
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
它何以出现在这一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
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土,
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
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
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
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在政
治上,官阶爵禄日益代替阀阅身分,成为唐代社会视为最高荣誉所在。先前
的门阀士族被压制,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与扩大,科举制度的确立,
使得知识分子可由考试而做官,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突破了先前门阀世胄
的垄断,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他们开放,等待着他们去开拓。个
人、民族、阶级、国家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就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
和感受,憧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
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和欢乐。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
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
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
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
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
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
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
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时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
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
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精彩篇章推荐

1.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讲汉民族心理结构的形成及对后世艺术
与审美思想的巨大影响。
2.第七章《盛唐之音》讲盛唐艺术风神。
3.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讲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兴起与演变。
精彩语言辑录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
△具体的历史充满偶然,包括个人才能的偶然,从来不可能像理论
逻辑那样整齐。
△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豪华,顺应自然胜过人
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说禅宗)
△北宋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山水,变而为南宋精巧的、诗意的、
特写的山水,前者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后者以秀丽、工致、优美胜。
两美并峙,各领千秋。
△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魂
灵的心理学。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
《资本论》

作者:(德)卡尔·马克思
成书时间:1867 年
类别:经济学经典著作
版本推荐:人民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他所做的却影响了他身后的世界。”
恩格斯在他的葬礼上说:“正如达尔文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
马克思也发现了人类社会进化规律。”

马克思(1818~1883),这位思想巨人用他的毕生精力为整个人类社会
的前进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什么数字来衡量的。他所创立的马克思
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人说,影响20 世纪的世界进
程的思想家有3 个,一个是尼采,另一个是弗洛伊德,再一个就是马克思,
而马克思及其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这3 个人中首
屈一指的。直到现在,甚至到未来,他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思想仍具有巨大
的影响。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爱国的自由主义犹太律师家庭,犹太的血统使他具备
敏锐的思想、超常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与许多伟大的犹太人一样,马克思
独具一格的个性成就了他的事业。

在马克思庞大的经济学体系中,最为瞩目的就是家喻户晓的《资本论》。

1848 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英国,这时,他生活上的贫困真是惊人
的,他住在狭隘的贫民区内,除了零星写作的稿费和偶尔的馈赠之外,毫无
其它固定收入,他时时无钱买面包,房租更不用说。有3个孩子都因营养不
良而先后生病死去,女儿死时更穷得无以为殓。

这种生活曾使他自己一再感慨。但他深知,这是“贫困”在作祟。而贫
困的原因,乃是由于社会应该给与他的工作酬报,已经中途被人剥削。由于
这种切身体会,使得他更坚持自己的学说研究,终于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室
里完成了他的《资本论》。

《资本论》的问世,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在政治经
济学史上也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变革。

《资本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
的秘密。

达尔文收到马克思所赠的《资本论》后,写了一封答谢信,信是这样写
的:

“亲爱的先生:我谢谢你伟大的著作《资本论》送给我所给我的荣誉,
我诚挚地希望,我能更透彻地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深湛而重要的一些问题,使
我更为值得接受这本书。虽然我们的研究是十分不同的,但是我相信,我们
双方都在热切的企求知识的扩展;而这个,必定可以增加人类的幸福。”

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要真正了解人类或者你我的幸福,以及在经济活
动中更深层地探测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神秘关联规律,《资本论》是一本具有
永久性价值的名著。认真阅读《资本论》,就是静坐下来与这位巨人促膝长
谈。

内容梗概


像人一样地生活!这一要求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

面包是用来充饥的,而空气能让人自由地呼吸,为了表现内心世界,都
需要画笔,而面包、空气、画笔之所以成为有用之物,是因为它们具有能满
足人们不同需要的能力。这里的“有用性”,就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发
现是人类的历史行为。

这种历史行为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生活由物质劳动、物
质消费和精神劳动构成,而有用劳动则是生活的中枢,这是永恒真理。

“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
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有用劳动则由目的、方式、对象、手段、效果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劳动
方式、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者把目的变为现实,其效率叫做生产力。生产
力又由生产资料、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自然条件所决定。生产力高,就能获
得丰富的产品和丰富的使用价值,反之亦然。

有用劳动只生产使用价值量,而超过此限度以上的生产是“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可以保证劳动者的增大的欲望,非劳动者的生存、人口的扩大、有
用劳动时间的缩短和精神劳动时间的延长。生产力则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
人口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历史上最起作用的因素。

人类要由必然走向自由王国,必须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生产
力,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入“像人一样地生活”的理想状态,达到人类最
终目的。

使用价值生产的历史是以不同的各种经济社会结构的共同的发展阶段为
前提的。发展到使用价值的生产变为以交换为目的的私人生产时,商品生产
就形成了。

商品,即用交换的使用价值,商品除了使用价值的属性以外,还须具备
与其他使用价值交换的能力,即交换价值的属性。

如果把商品价值的实体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那么商品价值的大小便是
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劳动程度下制造使用价值所
需要的人类劳动的量来衡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
商品是被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相互异质的、没有关联的两个因素的统一
物。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的公式是:

50 公斤米=1 件上衣

在这里包含米和上衣的异质的使用价值关系,米和上衣的等价的价值关
系的两重性。在价值关系中,米的价值通过上衣相对表现出来。处于等式两
边的商品,由于直接以实物量来表现价值,给人以“天然具有等价形式”的
错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物为表现的价值渐渐发展成某一特定的“物”来体
现,比如贝壳、石头等,商品货币的不方便使其渐渐成为“货币”,商品关


系发展到商品—货币关系后,商品社会的矛盾也进一步采取新的形式展开。
于是从商品到货币、再从货币到商品的过度渐渐出现,发展了价值形态的转
化,形成了“W—G—W”的公式。这也是我们现在执行的商品关系。

另外,马克思在书中提出了精辟的剩余价值理论,总括为一句话,就是:
资本的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货币流通,而作为其主体的货币所有者是资本

家。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进劳动力,在生产资料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
作为买进的商品投入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价
值增值过程”的二重性的统一。

而资本的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如果以劳动过程作为手段,其方法有以
下两种:(1)延长劳动时间;(2)通过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的降低即劳动
力价值的降低,缩短价值增值过程的必要劳动时间即相对创造出剩余劳动时
间。这就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

精彩篇章推荐

1.工场手工业其中指出剩余价值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进步
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同时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
2.借贷资本与利息其中关于信用的理性分析是在我们实际社会经济
活动中所应始终尊奉的经典。
精彩语言辑录

△像人一样地生活!
△资本的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
△生产力一被解放,劳动就成了人类的需要。
△剥夺者被剥夺。
△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