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润智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杜文,曾担任新疆德隆驻京办事处主任。北京润智投资有限公司在2003年1月从新疆屯河受让新疆金融租赁3。13%的股权,巧的是,北京润智的办公室与新疆德隆驻京办事处恰好都在亚运村汇宾大厦。
南京重实中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实业在2002年的6月28日和2003年的6月30日分两次为这家公司与两家银行签订的总额为7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其中1400万元贷款用上海创基所持的1100万股新疆屯河股权作质押。重实中泰将这些贷款都提供给重庆实业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00年6月,北京万新达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万新达”)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后,德隆国际37个自然人之一的张万军股权由10%增加到48%,成为第一大股东。另一位新加入的个人股东杨利持股46%。原第一大股东北京吉吉迪斯科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所持股权由75%降为6%。原持股15%的第二大股东唐万川则从北京万新达退出。北京万新达1998年至2001年为沈阳合金的前十大股东。北京吉吉迪斯科娱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下设北京JJ DISCO广场,是唐万新一手创办的。
德隆的“私生公司”(2)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北京绅仕达投资有限公司,1998年1月由自然人注册成立。清华大学毕业仅1年的王琦出资800万元,占总股本36。2%。白薇、杨益各出资700万元,分占总股本31。9%。白薇在1997年10月就被选为沈阳合金股份第三大股东北京万新达的董事长。唐万新曾为北京万新达的第二大股东,张万军在2000年6月后持有48%的股权。
2001持有沈阳合金8。46%的股份,北京绅仕达科贸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
北京绅仕达投资有限公司,2001年至今持有沈阳合金8。46%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陕西恒业投资有限公司,2000年4月18日登记注册,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三位股东为丁光平、富庶、张龙。富庶现金出资2000万元占40%的股份,张龙和丁光平各出资1500万元持有该公司30%的股份。富庶是重庆实业的董事长。张龙兼任北京中经四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光平任德隆国际副总裁。富庶为陕西人,而张龙和丁光平为新疆人。陕西恒业曾与天山股份和湘火炬发起设立东方人寿,并同天山股份一起参股德恒证券。
上海创索投资管理公司,2001年12月29日由林培钊、陈炜等五位自然人每人出资4000
元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为陈炜。陈炜是德隆国际投资管理部经理、德隆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副总经理。2002年德隆收购昆明市商业银行的过程中,上海创索同步跟进。此外,湘火炬曾与上海创索、钱江集团共同投资温岭市隆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分别投资3000万元、4000万元和3000万元。2003年5月,湘火炬以3000万元的价格把温岭市隆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0%的股权出让给了上海创索。
德隆“神话”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作为一个企业,德隆的目的与其他企业并无二致,无非赢利而已。
作为一个投资控股型企业,德隆追求赢利的方式,与其他投资公司也无不同:通过投资取得回报,而不是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以获得利润。
作为一个金融控股型企业,德隆与其同类更无区别:以金融为核心,以实业为工具。
德隆进行资本运作的手法,美其名曰“产业整合”,其实不过是传统的、广为人知的并购法。
因此,德隆毫无稀奇之处。
那么,德隆又为什么这么引人关注呢?
因为它创造了“神话”。
所谓神话,是指出乎人们一般经验和超越人们想像力的事情,认为决无可能之事,就发生在眼前。而德隆的“神话”更是登峰造极,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德隆的神话由两部分组成:
一、“老三股”的股价涨幅惊人。沈阳合金6年来累计涨幅达2597%,而湘火炬、新疆屯河的累计涨幅也接近1000%。这种罕与其匹敌的市场表现,即使在大盘从2200点跌到1400点以下的漫漫“熊”途中,仍旧逆风飞扬。无论持续上升时间或年度涨幅,“德隆系”的“三驾马车”都创造出了中国股市的吉尼斯纪录。使2000底的中科创业、亿安科技到2001年的银广夏、东方电子乃至今年的世纪中天、正虹科技、徐工科技,这些曾经创造出无数神话的牛股,黯然失色。
二、通过并购打造了漫长无比的产业链。水泥、电动工具、机电设备、汽车零部件、重型卡车、精细化工、金融、保险、信托、租赁、农业、畜牧业、种业、矿业、林业、纺织业、食品、果蔬、饮料、糖业、旅游、文化、体育等。控股参股公司多达177家。这样庞大的“产业帝国”,使我突然联想起,1997年,一位实业家——深圳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在阿塞拜疆的巴库参观时,看到的一个传输设备厂,大得令人吃惊,有多大呢?只要这个厂投产,全世界都用不完。
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么漫长的产业链,其产生效益的速度,可以与股票价格的上涨速度同步,而德隆“做”到了。
“善庄”“恶庄”之争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关于“德隆神话”的争论,空前激烈:
一种观点毫不客气地指出,德隆就是一个“庄家”,而且不是一般的“庄”,是“恶庄”、“中国第一庄”。理由是德隆的一些迹象,符合“用拆借的钱节节炒股;用所得收益再注入上市公司。在尽可能保证业绩的同时; 又能支持二级市场股价”的庄股特征。如果庄股真的支撑不住;只要资金充沛;股价也不会塌陷。这种说法,实际上把德隆推向了违规者的角色
——操纵二级市场。市场的这种呼声愈演愈烈,2001年股市暴跌,市场开始流传一句谚语:“德隆不倒,跌势不止”,结果“德隆系”股票不跌反升,于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站出来评道:“该跌不跌,必为庄股!”
而经济学家则把德隆称作“战略投资家”、“产业与资本整合的典范”(经济学家魏杰语),去过德隆新疆“老家”的董辅(造字,示字旁加乃字)先生就说过:“有人指责它是‘黑庄’,大多也是由于不知。”经济学家钟朋荣的观点是:“德隆做的是价值,而不是价格。无论股价上升1200%,还是1500%,都不是炒作上去的,而是企业价值上升的结果。”“德隆不是在瓜分财富,而是在创造财富。” 《中国经济时报》的文章《再探“德隆系”列报道?种业篇——德隆:抢先一步抢得10亿商机》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今年(2001年)4月份在上海采访时,记者曾在德隆国际CEO唐万新那里见过一份长达数十页的《中国种业调研报告》。报告将国内所有主要的种子公司以2000万元、4000万元的年销售额划线,依次排成三个梯队,每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经营范围、业绩和财务指标、与德隆的合作意向等等都标得清清楚楚。”钟朋荣引用了这个例子借以说明德隆在产业研究上所下的功夫,决非仅仅为了维持股价。他说,为了做这次调查,德隆与报告中所列的2700家种子公司一一进行了调查和谈判。前后费时4年,耗资3亿元,“有关材料能堆上半屋子”。德隆在进入一个产业前进行研究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的确出乎一般人的想像。
反对者则用财务分析方法,对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批驳,指出,新疆屯河、沈阳合金、湘火炬历年来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学者们回击道:“整合的利润是渐渐看到的,当年看可能是亏损,因为财务费用升高了。作为投资人,一定要有长远眼光,拿到市场还怕赚不到钱吗?”
德隆国际CEO唐万新的说法更是霸气十足:“不仅是相符的问题,而且是被严重地低估了。”他用“市盈率” (市盈率代表市场对公司的共同期望指标,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看好。但过高或过低的市盈率都不是好兆头——编者注)来说明他的观点:“要看企业在什么样的企业家手里,在有的企业家手里30倍也太高了。在有的企业家手里100倍也不高。”
但是,这样的说法,不仅没有使质疑者温和起来,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怀疑。就在2004年4月14日,德隆“老三股”全线跌停的当日,有好事者在网上发了一篇“黑色幽默”式的“讣告”:
“伟大的民营资本代表、改革开放以来爆炸式敛财的先驱,传说中的第一善庄——“德隆系”旗下的N只股票于2004年4月14日上午因病医治无效,全体跌停,享年8。88元。德隆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为中国股市的超常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老人家出道以来空手套白狼,先后与N家上市公司有染,没有他不敢上的产业,没有不想被他上的公司。在德隆患病期间,多佳股份、凤凰股份、国际实业等诸多生前好友前往跌幅榜前排探望。探望期间,他们为表示对德隆老大的景仰,纷纷表示下水送他一程。德隆的遗体将在跌停板上保留7天,以供大家瞻仰。德隆永垂不朽!!!”
双方争论的焦点,最后僵持在“老三股”的业绩和股价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上。不过,据我的分析,深层次的不信任,既不在于股价高企,也不在于业绩中的可疑之处,甚至也不是德隆是否操纵市场,因为并没有人掌握了这方面的证据。真正的怀疑和德隆的业绩实现方式——并购有关。并购作为一种企业经常采用的经营手段,本身并没有问题。德隆的问题是并购规模过于庞大,速度过快。人们很难不发生疑问:这么大规模的高速并购,是不是真能产生德隆所展示出来的业绩呢?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企业层面看五次并购浪潮(1)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就并购模式来看,摩根时代所采取的横向并购,是一种最初级的模式。它从企业经营的层面,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企业竞争的方法和水平,尚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而五次并购浪潮的演进,清晰地描绘出企业竞争能力一步一步提高的过程。
我们来看,摩根时代的并购基本集中在钢铁、煤炭、石油、矿石、铁路、制糖等基础产业和能源产业。这两种产业,维持生产的总成本中,固定成本(如土地、机器设备、人员、
渠道等建设成本)所占比重比其他产业要高得多,因此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的办法,可以明显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由此获得阻击竞争对手的能力,并把新进入者挡在产业门槛之外。不过,横向并购加强生产集中度的做法终究有一个极限。像摩根时代那种一个产业中几乎只有一家企业垄断的事情,毕竟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摩根的美国钢铁集团和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被政府“肢解”,就说明了这一点。“赢家通吃”,只是工业文明初期的时势使然。
所以,当超大型企业被分拆成若干个企业之后,横向并购的方法已经不再是最有效竞争手段。不过,竞争并没有消失,相反由于企业的增多,产业内的竞争重新有了活力。竞争的焦点逐步转移到了生产流程的效率上来。
第二次并购浪潮实际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改进。这一次的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纵向并购同样关系到生产成本的降低,因为纵向并购可以节约通用为设备和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产流程上的效率。如加强生产过程各环节的配合,利于协作化生产;可以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运输、仓储和资源等。当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被整合成为一个企业集团后,其中的上游企业、中游企业本质上变成整个集团的事业部,通俗一点说,就是为下游企业提供配套企业。其并购的目的,在于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节省各种成本,加速生产周期,最终达到终端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的相对竞争优势。
不过,纵向合并的危险在于导致垄断寡头集团的形成。因此,这种并购也是有限度的。
第三次浪潮的出现,是很有意味的。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全球经济处于恢复期,企业竞争还停留在以上两种方法上,竞争的激烈程度使企业的风险意识普遍加大。为了分散处于一个行业所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对经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一些企业把多余资金用于收购那些产品和服务没有关联的企业。
这一次的浪潮实际上把企业间的竞争从生产环节推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