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子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然而,在最近一次的皇位变更中,由于皇位由旁系亲属所继承,而小皇帝的父亲仍健在,这样,小皇帝的父亲要么就要自杀,要么就退休。光绪继承皇位,其父亲醇亲王就得辞官。醇亲王得病,其儿子光绪皇帝只能以探望下臣的名义探望其父。既是儿子的父亲,又是儿子手下的重臣,因此还需要有某种权宜之计。
如前所述,因循守旧的本能使得中国人过分地看重成规。但是正确地理解并谨慎利用中国人的这一本能,可以使之成为外国人的重要的保护伞,从而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与一个如此敏感、如此固执又如此守旧的民族打交道。外国人只需模仿中国人的做法,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装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在受到责难时为其辩护,并且想方设法坚持下去。因此,居住在内地和其他城市的外国人只要像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一样明智地采取一种墨守成规的方式,就不会有什么事。险恶的暗礁对于航船似乎是一种无法通过的障碍,但一旦穿过,便可进入一片神秘而又平静,不怕风吹浪打的环礁湖。
第十五章 随遇而安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中国人对于舒适与方便的不讲究。但这只是依照西方人而不足东方人的标准来说的。因此,本章实际上主要是谈论东西方人在所谓舒适与方便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首先看看中国人的服装。在前面谈到中国人轻视外国人时,我们已经偶尔论及西方人的服装式样几乎不能力中国人所接受。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中国人的外观打扮也会令西方人所难以接受。中国人在外观打扮上,把头的前半部位的头发剃光,让本应得到保护的部位暴露于外;当我们看到…个伟大的民族居然会有这样一种反常的打扮习惯,肯定会感到意外。如前所述,中国人是在刀尖之下被迫采取了这种削发方式,并以此作为忠诚于皇帝的标志,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对此作进一步的关注,而只要看到这样一种事实:中国人自己并没有感到这样做有什么不舒适,或许她们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恢复明朝的削发方式。
同样,我们也只能这样地去看待中国人几乎一年四季,尤其是夏季,不戴帽子的习惯。在炎热的夏季里,所有的行人都举着扇子遮挡太阳。其中也有一些人是用阳伞,但肯定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中国的男人常常因为是戴帽子而引起别人的讨厌。据我们观察,中国的女人只有装饰用的头巾,当然,在挑剔的外国人看来,这头巾根本起不到装饰作用。中国人认为,夏天带一把扇子在身边,就够舒服了。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苦力们光着膀子,拼命地拉着沉重的盐船逆水而上,一边使劲地扇着扇子。即使是乞丐,经常也是打着把破扇子。
中国文明有许多不可理解的现象。据说这个民族是最早的游牧民族,照理说,在利用这一天赐良机方面,他们肯定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他们却不懂毛纺技术。唯一的特例是,我们看到这个国家的西部有一些毛纺业。但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我们仍然看到成群的羊漫游在山野之中。
在棉花传人之前的古代,这个国家人们的衣服是用诸如灯心草一类的植物纤维制成的,这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整个国家完全是依靠棉花织布制衣。在那些冬季非常寒冷的地区,人们要穿好多件衣服,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小孩穿了这么多的衣服,若是摔倒了,常常是爬也爬不起来,就像是掉进了一个桶里。但我们从来没听说有人抱怨穿这么多衣服难受。既然要穿就不要怕难受。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愿意忍受这种束缚,他们会想方设法摆脱它。
与冬天穿那么多衣服形成对照的是,他们没有任何内衣。在我们看来,不穿那种可以经常换洗的棉毛内衣会坚持不下去。中国人没考虑过这种需要。他们用那么多衣服裹住身体,像套着许多层的袋子,但却有许多空隙,让寒风透过刺人肉体;而且,他们并不在意这种状况,尽管也承认这种衣服不理想。一位66岁的老人说他已经被冻麻木了,我们给了他一件外国内衣,并告诉他每天都要穿着,免得受寒。一两天后,我们发现他居然把它给扔了,因为他都快被“烤死了”。
中国人穿的鞋是用布做的,经常会渗水,稍一沾水,里面就潮湿。天气一冷,他们就会觉得脚底整天冷冰冰的,中国人的确还有一种上了油的靴子,是用来防潮的,但是,它虽好却很贵,使用的人也只限于极少数。雨伞也是如此。它们被看做是奢侈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被雨淋湿的人,他们并不认为应当把湿透的衣服换下来;他们觉得让身体来焐干衣服并没有什么不好。中国人说外国人的手套很好,但自己就没想搞一副;那种不灵便的连指手套,他们不是不知道,但即使在北方,也难得一见。
按照外国人的看法,中国服装最令人烦恼的是没有口袋。外国人一般都希望衣服上有许多口袋可用。他要在外衣胸前的口袋里装记事本,下面的口袋装手绢,衬衣的口袋放铅笔、牙签、怀表之类,还有其他地方要放小刀、钥匙和皮夹子。如果一个外国人身上还带有小梳子、折尺、开塞钻、靴扣、镊子、指南针、小折叠剪刀、弹子球、小镜子和自来水笔,这对外国人来说并不算什么稀奇事,这些东西是他经常所要用的,不能少。而中国人几乎没有用到这类东西;就算要用,也没有口袋放这些东西。如果他有一块手帕,他就把手帕塞在怀里;他若是带着孩子,他的孩子也是这样。如果他要带一份重要文件,他会认真地扎紧绑腿,把文件塞在里面,然后上路;有时,他干脆把文件往裤腰一别。在这些情况下,若是带子不知不觉地松了,文件就会丢失——这是常有的事。如果身上还要带其他什么东西,他们一般都把东西放在卷起的长袖里,或帽子的某个地方。中国人很难在身上找个放小东西的地方,可以把钱卷成小筒架在耳朵上。像钱包、烟袋和烟杆一类的小东西,为了保险起见,就系上带子,挂在腰带上。如果带子松开了,这些东西就有可能丢失。钥匙、梳子和一些古钱系在外衣的纽扣上,脱衣服时还得小心,以防这些东西丢失。
对我们来说,如果普通中国人的日常外衣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那么他们在晚上的穿衣方面就更是不必多言了,因为他们是脱光衣服睡觉的。无论是男人或是女人,他们都没有睡衣。据记载,孔夫子曾要求穿比身体长一半的睡衣,但据推测,他所要求穿的并不是普通的睡衣,而是他节食期间所穿的长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现代中国人并没有人仿效孔夫子穿这种晚礼服,也没人有意去节食。就新生儿而言,他们由于不知道婴儿对温度变化异常敏感,而不注意给婴儿盖好被子,甚至随意掀开被子,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孩子,仅凭这种荒唐的做法就足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中国婴儿满月之前会死于因突然受寒而发作的惊厥。当孩子稍大一些时,有些地区的中国人并不是使用尿布,而是用一种沙土袋。对于西方国家心疼孩子的母亲来说。只要有这种想法就足以令她们恐怖万分。这些可怜的孩子吊着个怪物,就像青蛙“背”着个铅弹,无法动弹。在这种做法流行的地区,若是一个人没有实际经验,就会被说成是还没脱掉“土裤子”。
中国人很能将就不仅表现在服装上,而且也表现在住房上,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必去说那些没自己房子的穷人,中国人并不在意在房子的四周种树遮荫,而宁可搭个凉棚。若是没这个能耐,他们本可以在院子里种一些遮荫的树木,这又不难。但他们不是种这种树木,而是种一些行榴之类的观赏性的灌木。酷暑来临,院子里热得受不了,他们干脆坐到街上去;再不行,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大多数的房子只有南门而没有北门,因此无法形成空气对流。若是能开个北门,也许还能凉快些。当问起这等方便之事为何没人做,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北门!”
北纬37。以北的地区,中国人一般是睡炕。炕是用砖坯垒起来的,中间烧火加热。若是没有烧火,冰冷的炕会令外国人无法忍受。若是火太旺,他会在后半夜由于身上被烤得厉害而醒过来。无论如何,炕的热度总不可能整夜都一直很适宜。一家人就是睡在这样的炕上。此外,这种炕由于其材料的原因,还会生虫,即使每年都更换砖坯,也无法保证能赶走这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因为整个房间的墙上都被它们占据了。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许多害虫会传播疾病,但是,并没有人去防治这些害虫。不少人家的墙角上挂着蜘蛛网而没有人打扫,据说,即使是城里人也很少有例外。苍蝇和蚊子的确是很令人讨厌的东西,偶尔烧一些有芳香气味的草驱赶它们,但这种害虫并不会惹中国人生气。
睡觉的枕头应该是怎么样才算舒适,这也反映出舒适标准的不同。在西方国家,枕头是一个装着羽绒的袋子,正好支承着头部。在中国,枕头是用来支承颈部的;有的是一张小竹凳,有的是一截木头,更多的是一块砖头。以中国人的方式,枕中国人的枕头,简直就像是在受折磨;同样也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在我们所使用的枕头上睡上10分钟。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中国人不懂毛纺技术。但更难以理解的是,他们似乎对家禽的羽绒也不感兴趣。尽管中国人非常节俭,但他们并不知道可以很容易地用羽绒制成被子,而让羽绒随风飘走,所以羽绒的价格很便宜,甚至不要钱。他们只知道羽绒可以卖给外国人,除此之外,就是把羽毛扎起来做成鸡毛掸;在中国西部,家禽的羽毛有时被厚厚地散布在地里,以免刚出芽的麦子和豆子被动物吃掉。
对西方人来说,理想的床是有弹性且坚固的。最好的床大概要数钢丝床,近年来,这种床已很流行。但是,当中国一家最好的医院添置这种高档用品时,居然有病人不躺这种弹簧床,而宁可躺在地板上,因为他们感到躺在地板上就像是在家里一样,这使得那位置办这些用品的好心医生十分生气。
中国人的房子到了晚上几乎总是很昏暗。当地的菜油灯发出难闻的怪味,而且灯光仅够用来照见东西。人们的确也知道用煤油点灯的好处,但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一直用豆油、棉籽油和花生油点灯,这纯粹是由于保守的惯性力所造成的,他们只是满足于仅仅能看见东西,而根本不在乎能进一步看清东西这种更高层次的舒适。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的家具既不灵巧又难看。中国人坐的长凳不像我们祖辈所坐的那种有靠背的宽大的长椅,而是一种没靠背又很窄的凳子;如果凳子的某条腿不牢固,或者凳子的一端没人坐,那么坐下去的时候,凳子肯定就会翘起来,这并不奇怪。在亚洲各国,中国人是唯一使用椅子的民族,但按照我们的看法,中国人的椅子是很难看的。其中有一种椅子的式样好像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或安妮女王时代所流行的,很高,靠背又直,非常呆板。还有一种比较多见,样子看上去很大,可以坐一个大胖子,但支撑力不相称,估计很快就会垮掉。
西方人对中国人住所最不满意的肯定是潮湿和冷。由于房子的地基随随便便,房子经常会潮湿。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房间里泥土的地面或用没烧制好的砖铺成的地面非常不舒适,而且对健康也相当不利。还有,房门松松垮垮实在是令人讨厌。这种门有两扇,根本关不密,四周透风,就算只有一扇门,而且用结实的纸把门缝糊好,也还是不能很好地抵挡住刺骨的寒风,因为中国人不懂随手关门,就是教也教不会。一位商人在他的办公室门上贴了一条告示:“请随手关门”,这在中国纯属一句废话,根本没人会随手关门。无论是房子或是院子,门框都做得很低,一般的人进门都要低头,否则就会撞在门框上。
中国人用纸来糊窗子,这种窗子抵挡不住风、雨、太阳、炎热,或灰尘。百叶窗不常见;就算有,也少有人用。
大多数中国人的家里只有一只锅,一口容量很大的大铁锅。但每次只能煮一样东西,煮饭的时候就不能烧开水。而且,还要有一个人蹲在灶口不断地往灶膛里添柴草。几乎每次煮饭都是这样。水汽和烟弥漫整个房间,若是外国人肯定会被呛得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