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认识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终究导致对生命意义的怀疑。
人应该找回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命。人生是一出戏,在自己生命的舞台上,我们是制片,是编剧,是导演,更是主角。我们是这出戏的中心,四周的人,充其量都只是配角而已。
卢梭说: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对于自己确是全部。
了解真我,能时时保持着这个真正的自己,才能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只有把“心”稳住了,在生命的汪洋大海里,才能平稳地驶往我们的目的地。
一、 做自己
“我是谁?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是我自己?”
——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得娄
“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做你自己。”神学家坎伯在《坎伯生活美学》这本书里开宗明义说了这样一句触动人心的话。19世纪的浪漫主义代表,小说《金银岛》的作者罗勃·路易斯·史蒂文生也说:“做我们自己,并尽其所能地发挥自我,是生命惟一的目的。”
·自我的迷失
在古代,铝非常罕有,因此铝成了妇女们贵重的饰品。后来,当人们懂得从土中提炼铝,铝被大量生产后,铝也就不值钱了。钻石、黄金为什么贵重呢?不也因为它们罕有吗?所以凡是高贵的东西,都一定是罕有的、独特的。那么同样道理,你的高贵,也因为你的独特性,你的个性。如果你丧失了独特性,也就丧失了你的高贵。
现在保护珍稀动物很重要。如果一只大熊猫被人枪杀了,大家会感到愤怒,为了拯救濒临绝种动物,人们会捐款、捐助,表现爱心。有一句广告辞这样说:地球是生命的天堂,但生命并不是人类才拥有。媒体的宣传,动物保护者的亲身历行,使我们认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但对于人种、文化的保护呢?不论怎样的民族,不论她是多么弱小,文化多么原始、落后,她都是我们人类大家庭的一员,都应该得到尊重,获得发展空间。但我们往往并不如此。由于偏见,由于缺乏理解,我们会有种族歧视,会嘲笑别人的文化,这正是人类妄自尊大,最野蛮的劣根性的表现。我们知道动物种群丰富,世界才精彩,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同样道理,我们的人种、文化多彩多姿,世界才能交融,才丰富多彩,才不至于单调、僵化、死板,才能在各种习俗中得到启发。悉尼奥运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澳大利亚人民对土著的热情。从开幕式上富有民族特色的土著舞表演,到澳大利亚著名土著运动员的400米赛跑,全澳大利亚人民为之而疯狂,甚至连最荣耀的开幕式点火仪式也选择了土著运动员。澳大利亚人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日益被同化的土著文化,表达对土著民的尊敬。同样,很多去西藏旅游的游人,回来后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希望保护西藏的文化,不要被汉化,不要丧失了西藏民族的特色。
在交通、资讯越来越发达,地球就像一个大村庄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希望各民族都能保持自身的特色,不要被同化。现在不是强调多元化的社会吗?因为这样的社会才有创造力,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我们在保护动物物种,保护民族特色的同时,是否忘了保护我们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单元——个人的特色呢?而这才是丰富世界,让世界充满各式色彩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我们吃着同样的食物,受着同样的教育,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但并不能因此而抹杀我们每个人的个性,也就是独特性。如果大家都被培养成了完全一样的人,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创造力。就好像一支足球队,即使11名队员全是马拉多纳,也不一定能赢得比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个性,也就意味着世界的多姿多彩,也就意味着世界的变幻无穷。就像一个球队,要有踢前锋的,还要有中场,有后卫,有守门员,这才完整。而社会的复杂性远胜于一个足球队,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能力,都能在社会中去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样的世界才是完整的,才是富于变化的,才是拥有无穷的生命力的。
但是现代,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已越来越失去了自己。自我的概念已从“我是我所有”转变为“我是你所需”。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人,仅仅成为了一种商品,成为了别人的需要。“我”已不是我的主导,“我”仅成了社会中的交换价值。我能将自己换得一个好价钱,就是成功;如果我不被人需要,交换不出去或者交换不到一个好价钱,就是失败。比如所学的专业将来是否有好的回报,求职报酬是否高,做的生意是否能赚到更多的钱。人关心自己,仅是关心自己是否能在市场上获得最令人满意的价格。个人是否成功的概念,也仅成了在市场上是否成功,自己是否能在商品社会换到优越的物质享受。
人们的行为和感觉也越来越像机器,每天按部就班,从未真正体验过自己的任何事情,我们所体验的自己,完全是别人认为我们所应该是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快乐。活着仅只是活着,失去了纯真,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创造力,拘谨取代了幽默,僵死取代了活跃,人人脸上扮着严肃,却忘记了欢笑,忘记了顽皮。
我们逐渐地迷失在这个社会中,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尊严、丧失了自由的意志,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快乐,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就是我自己呢?就像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得娄说的:“我没有身份,根本没有我自己,我不过是他人希望我是什么的一种反映:我是‘如同你所希望的’。”
我们像一个酱菜缸里泡出的泡菜,全都一个味,我们丧失了自己,这种丧失的结果必然导致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如果我不能肯定自己的身份,只能假定自己是什么人,那么“我”是谁呢?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得娄在他的戏剧中,曾说明了现代人的这种感觉。他提出这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是我自己。”如果你已经丧失了个性,丧失了自由的意志,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快乐,那么,你还有什么证据来证明,你就是你自己呢?
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你自己而真正地生活过,那真是一种悲哀啊!
有位老教授告诉我:“人开始是人,逐渐就变为虫了。”
我们生来是人,但随着长大,生存的需要,我们开始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我们开始迎合人、讨好人,在社会中学会圆滑,变得八面玲珑,于是我们越来越失去自己,由人变为了虫,由有个性、有思想的自己,变成了仅为适应社会而生存的虫。
人不应该是虫,应该顶天立地,做世界的主人,我自己就应该是我生活的中心。
人们并不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感觉、意识去体验生活,而是根据他们的想象去体验生活。就像一个受催眠的人沉溺于对催眠师的屈从,他的思想感觉都受催眠师的指挥,甚至当他从催眠中苏醒过来后,他还是遵从着催眠师的示意,虽然他以为此时是他自己在判断,他是一个主动者。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的思想和感觉都在无形中受着社会的某些习俗或舆论的左右,但我们还往往以为是按自己的意识和信念在行动。
有次听一位作家的讲座,他说作家应该是社会良知的代言人,所以他们不应该盲目地服从于任何人、任何权威,他们只应该听从于自己的个性、理性和良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个性、理性和良心正是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3盏神灯。
个性是证明我们自身存在的惟一特性。实际上越是勇敢、坚强、有智慧的人,便越能在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个性、思想,不容易为他人、为社会所利用、左右。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体现着人性。虽然,我们在智力、健康、才能各方面有所不同,但我们都是人,谁也不是谁的上级和法官。
我相信,人只有实现自己的个性,永远不把自己还原成一种抽象的、共同的名称,不能用一个“人”字涵盖了我们全体,我们每个人才能为人类这个整体做出更大的贡献。人一生恰恰是既要实现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要超越自己的个性,为整个人类做出贡献,完成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任务。
要点:
健全的人应该只听从于自己,听从于自己的个性、理性和良心。
第二章 认识自己做自己(2)
·发现自我
现在大家都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但如果没有了独特性,又怎么能有创新呢?没有了独特性,就意味着大家都一样,也就意味着平庸,意味着你对于这个社会可有可无。你与别人一样,那别人就可以代替你,社会就可以没有你的地位。
其实这个世界上能成功的人也都是与众不同的人。所谓与众不同,也就是不随大流,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见解,自己的生活方式。
通用汽车公司、IBM花了近百年才创下的基业,比尔·盖茨仅用十数年就完成了。李嘉诚在传统经济领域耗了大半生赚来巨额的财富,李泽楷在几天内就做到了。世界真奇妙,中国排行榜上前50位的巨富,已有多人只有20至30来岁。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赶上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在这个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能超越众生,要能捕捉住机会,就必须有个性,有丰富的想象力。
成功的道路万千条,只有个性强烈的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没有个性的人,只会随波逐流。
但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什么时候是真正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真正做了自己呢?
出生的时候,父母带着喜悦将我们当成了他们独特的宝贝,但以后他们将我们送进了学校,我们就成了学校这条流水线的一个产品,从小学直到高中,和其他同学一样,都在接受着同一个模式的铸造;高考后,终于能按自己的意愿挑选专业了,但那其实也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因为有分数的制约;大学毕业了,可以工作了,但工作也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因为有专业和用人单位要不要你的问题。
从小我就喜欢看战争片,幻想着自己能像一个真正的将军那样做出重大的战略决定。现在虽然已不可能有那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战争,但我可以对我的人生,这个重大战役做一个决定。
我喜欢在台上像个英雄般地被众人鼓掌,而不喜欢坐在台下为台上的英雄鼓掌。我不是生活的观众,我是生活的主角,我的生活应该由我来安排,应该由我自己来决定,而不是由别人、由环境来决定。我要驾驭自己的生活,按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过。
我这一生都没有为什么事而奋斗过,那为什么不能为内心的梦想而彻底地奋斗一次呢?
人的自我认定往往是受经验影响或者只是听从了别人的看法,但其实人的自我认定并不受限于个人经验,而只受限于你对这种经验的诠释。你要怎么来认定自己,只是取决于你的决定。到底你想将什么套在你身上,你给自己贴上怎么样的标签,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怎样认定自己,你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懒,没有毅力,在那次全国订货会后,货订出去了,但书还未完成,于是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写出了两本书。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作,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我感觉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勤奋和顽强,我认识到自己并不懒,也并不缺乏毅力,以前的感觉,其实只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没有感受到从工作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成就感、自我价值感,没有找到从工作中焕发出的那种热忱和喜悦。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对自己的看法也许是不真实的!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快乐,走出习以为常的生活,走出平庸,改变自己,挑战自己,这是人一生的任务。
要点: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走自己的路
中国道教的核心思想是“无为”,但有次看书,发现西方有位学者的观点很新奇,他认为道教的无为思想只是为了提高效率。
老子也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不是真正的“无为”,只是为了排除干扰,将精力集中在真正的“有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