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6200 余辆,作战飞机7500 架。而柏林地域内的德军约有85 个师,100 万
人,10000 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300 架作战飞机。
可见苏军无论在兵员和技术兵器上,对德军都拥有压倒性优势。
柏林战役开始的时间是:1945 年4 月16 日。
3.奥得河在历史上就是从东方通向柏林的门户,而现在,它却成了
防御苏军的坚固堡垒
1945 年初德军在华沙至柏林方向连遭失败,被迫退守奥得河——尼斯河
一线以后,德军统帅部便考虑到苏军将很快进攻柏林。为了阻止苏军攻占柏
林,从2 月起便采取措施,着手进行坚守柏林的准备。
德军的防御企图是:首先顽强扼守奥得河——尼斯河西岸地区,在数百
公里宽大正面上和数十公里纵深内阻止苏军前进:如果一旦沿河防御被突
破,则以柏林及其周围有利地形为依托,阻止苏军突入柏林,从而赢得苟延
残喘的时间,以达到拖延战争的目的。因此,苏军不得不在一个广大地域与
德军作战。这一作战地域,东起奥得河一尼斯河,西至易北河;南起苏台德
山,北至波罗的海沿岸。这一地域的中央是柏林。
奥得河是一条大河。它发源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从南向北蜿蜒725 公
里,全河道都可通航,是重要的交通动脉。
中游从奥波莱市至科斯钦的河面宽100 至225 米不等,深2 米有余。下
游,由于有诺特奇河和瓦尔塔河注入奥得河,河面宽度加大到300 米,平均
水深3 米。春汛时,水深达8 米。
奥得河在历史上就是从东方通向柏林的门户,而现在,它却成了防御苏
军的坚固堡垒。
德军统帅部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强迫当地居民、战俘和外国工人
构筑工事,建成了纵深梯次配置的强大防御体系。这一防御体系包括奥得河
——尼斯河防御地区和柏林筑垒地域。
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是在奥得河和尼斯河以西构筑的,正面宽
400 公里,全纵深20 至40 公里。德军将领认为,柏林会战将决定于奥得河
的战斗。因此,该防御地区构筑了梯次配置的三道防御地带,工事十分坚固。
主要防御地带,即第一防御地带,是沿沃林湖东岸和奥得河、尼斯河西
岸一线构筑的,纵深5 至10 公里,有二至三道阵地,每一阵地由一至二道绵
亘的堑壕组成,前沿设有许多地雷场、铁丝网以及其它障碍物。在主要地段
上的布雷密度达每公里正面2000 颗。
第二防御地带距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0 至20 公里,纵深1 至5 公里,由
一至三道堑壕和大量的支撑点组成。泽劳费城和工事最坚固的泽劳夫高地组
成了第二防御地带的最强抵抗枢纽部,支撑点内集中了大量火炮和迫击炮,
高地前沿设有3 米深,3.5 米宽的防坦克壕和其它工程障碍,这一抵抗枢纽
部支撑着整个柏林防御体系,对据守柏林起着关键作用。
第三防御地带距主要防御地带和柏林市均为20 至40 公里,由大量居民
地和一至二道堑壕构成。战役开始时,该防御地带内的工事构筑尚未完成。
柏林筑垒地域从1945 年初开始构筑,它完全是充分利用城市周围的河
川、湖泊、森林以及市郊和市区的铁路与各种建筑构筑而成。该筑垒地域包
括三道环形防御围廓,即远郊防御围廓、近郊防御围廓和市区防御围廓。
远郊防御围廓距市中心25 至40 公里,以居民地为基础,兼以湖泊、运
河等天然屏障构成,部分地段与奥得河防御地区第三防御地带衔合。在主要
方向上挖了堑壕,通往市区的主要道路修筑了街垒,多数桥梁已被炸毁。
近郊防御围廓是沿柏林城郊构筑的,距市中心10 至20 公里,纵深6 公
里,是柏林筑垒地域中最重要的防御围廓。它以郊区市镇组成坚固的抵抗枢
纽部,每个枢纽部构筑3 道堑壕,并挖有许多防坦克崖壁和壕沟,工厂区修
筑许多永备人力点,工事坚固,是德军保卫柏林的主要依托。
市区防御围廓沿环城铁路构筑而成。城内以各街区、各大建筑群组成抵
抗枢纽部,并以坚固建筑物构成连、排支撑点。在通往市中心的街道上筑有
街垒,十字路口和广场上配置了火炮,埋伏了坦克,整个市区修筑400 多个
钢筋混凝土工事。
德军统帅部不仅在柏林方向上构筑了多道防御地带而且还以重兵集团据
守。防守柏林的德军有48 个步兵师,9 个摩托化师,6 个坦克师及其它一些
部队和兵团,总兵力约100 万人,拥有火炮和迫击炮10400 门,坦克和强击
火炮1500 辆,作战飞机3300 架。使防御兵力兵器密度达到平均每9 公里正
面一个师,每公里正面有火炮和迫击炮17 门。在屈斯特林至柏林方向上防御
密度最大,每3 公里正面一个师,每公里正面有火炮和迫击炮66 门,坦克
17 辆。
看来,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遇到敌人的顽抗,要突破德军防御确非易事。
4 月12 日那天,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突然去逝了。
这个惊人的消息是从英国广播电台的路透社快讯,被无线电监听到的。
当时是晚上11 点钟,德军大本营的人强烈要求庆祝,但英国皇家空军的狂轰
滥炸把这种兴致抵消了。
午夜刚过,戈培尔刚从奥得河前线回来,在宣传部门口听到这个消息时
满面红光、神采奕奕。
他兴奋地把他的助手和几个记者邀进书房,大叫道:“把最好的香摈酒
拿出来!快!快给我接通元首的电话!让他知道!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电话很快接通,戈培尔激动得说话都有些发颤:
“我的元首,我简直不知该怎么向您祝贺:罗斯福死了。我的元首,您
的星象图应验了。现在,不,今天我们的转折点出现了。”
难怪戈培尔如此乐不可支。原来早在1933 年1 月30 日希特勒就任总理
的那天,戈培尔就曾给卜抽过一签,这张星象图曾预言“1939 年爆发世界大
战,1941 年之前获得惊人胜利,1945 年最初几个月会遭到一系列挫折,紧接
着在1945 年4 月下半月取得压倒一切的胜利。。”
这是多么准确的预言啊!
电话线另一端的元首,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手抖得更厉害了。他说:“随
着这一非同小可的转折事件的发生,美军和红军的火炬很快就会越过总理府
屋顶进行交火了。”
电话总机的米施中士不解其意,其实希特勒的意思很明白,他指望西方
大国与斯大林之间的联盟从此破裂。
第二天,戈培尔在广播电台广播了这张星象图的预言。但这天恰巧是4
月13 日,对西方迷信的人来说,“13”,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
地下避弹室里正举行着一次特别会议。希特勒在会上提出了一项奇特的
拯救柏林的战略:德国部队向首都撤退,建立一个牢固的抵抗中心,俄国部
队必然会追踪而来。这样,其余德国部队便能摆脱俄国人的压力,并且能从
背后进攻布尔什维克。
“俄国人的战线过长,因此,我们能够打赢决定性的柏林战役,”他神
秘地说道:“这将把俄国人排斥在未来的和平谈判之外。”
至于他本人,他将留在城里,激励柏林守卫者的勇气。几名到会者催促
他到贝希特斯加登去,但希特勒不愿讨论这个问题,身为国防军总司令和全
国人民的元首,他必须留在首都。
会后,希特勒亲自起草了他最后一份告士兵书,写完就把它交给戈培尔。
宣传部长阅读这份草稿时,被这种浮夸的文笔惊得目瞪口呆,想用绿铅笔改
动一下原稿,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随手将草稿扔进纸篓,随后,他又拾起
原稿进行修改,戈培尔没有征求元首对最后修改稿的意见,就将这份文件散
发到前线:
东线的士兵们:
我们的死敌——布尔什维克主义——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它妄图
战胜德国,消灭我国人民。。
在未来的几天和几周中,如果东线的每个士兵都尽到自己的义务,亚洲的
最后进攻就会失败柏林仍然属于德国,维也纳将返回德国的怀抱,欧洲永远不
属于俄国。。
此时此刻,全体德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我东线的战士们,并且希望由
于你们的顽强和热忱,由于你们的子弹,布尔什维克将被淹死在血泊之中。在
命运之神使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犯罗斯福丧命的时刻,我们应该看到,这场战争
的决定性转折已经到来。
阿道夫·希特勒
4.近万门大炮在黎明之前齐声怒吼,向人们报告了苏军开始进攻柏
林的消息
4 月16 日晨5 时,柏林城里的人们,突然听到了来自东方的隆隆的炮声,
使市民们惊恐万状。整个城市慌乱起来,警察局监视所忙个不停,人们都给
这里打电话,想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奥得河畔,近万门大炮在黎明之前齐声怒吼,向人们报告了苏军开始
进攻柏林的消息。
在通常情况下,苏军是在清晨实施炮火准备,白昼发动进攻。这已经成
了苏军进攻作战的惯例,德军对此也习以为常。但是,这次白俄罗斯第1 方
面军的行动提前了,利用黎明前的夜暗开始了进攻。
4 月16 日莫斯科时间5 时,震天动地的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爆炸声,打破
了奥得河畔的沉寂,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开始实施进攻前的火力准备。参加
炮火准备的各种火炮、迫击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在20 分钟之内就把50
万发炮弹倾泻在敌人的阵地上。与此同时,航空兵实施了航空火力准备,对
当面敌军司令部和炮兵发射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遭到强大火力袭击的敌人,只进行了瞬间的抵抗,随即使受到苏军火力
的强烈压制,敌炮兵连一发炮弹也未能发射,防御火力配系被完全打乱了。
希特勒的军队被埋葬在一片火海之中,第一阵地内的敌人损失30—70%,已
不可能进行有力抵抗,慌忙撤退到第二阵地。
火力准备20 分钟后,天空中突然出现了数千发五彩缤纷的信号弹,地面
上间距为200 米的143 部探照灯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场面极为壮观。朱可
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1000 多度电光照亮了战场,它使人目眩眼花,它
从黑暗中露出我坦克和步兵的冲击目标。这是一个给人留下非常强烈印象的
场面,可以说,我一生从未有过类似的感觉随着各种信号弹的升起,苏军部
队转入了冲击。屈斯特林登陆场上的第3、第5 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 集团
军的部队顺着探照灯的光亮向德军防御阵地迅猛冲击,炮兵和航空兵随之转
入火力支援。炮兵先以双层徐进弹幕射击,继之以单层徐进弹幕射击的方式,
支援坦克和步兵向前推进。同时,航空兵也不断对敌人实施突击,战场上空
总有250 架飞机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交战的第一天里,方面军部队发射炮
弹123 万多发,相当于98000 吨钢铁砸在敌人头上,出动飞机6500 多架次。
进攻第一天,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从主要突击阵地向前推进了6 公里,
顺利地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进抵到第二防线防御阵地。但是当苏军推进
到泽劳费高地时,却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
这泽劳费高地,可说是一道天然防线。高地上部地势平坦,可高地的坡
面却非常陡峭,像一堵高墙横亘在苏军进攻部队面前。只有攻下它,才算打
开通向柏林的大门。德国人利用这里的自然地势,派重兵设防,试图把它变
成攻不克的堡垒和“柏林之锁”。
下午3 点,朱可夫打电话把部队在泽劳费高地一线受阻的情况向最高统
帅报告,并表示加强突击力,再投入两个坦克集团军,到明天日终前突破泽
劳费高地。
但是,当天剩下的时间组织的几次进攻仍无效果。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
突击后,苏军的作战地域内变得十分拥挤,步兵和坦克的战斗队形相互错乱。
由于地形限制,冲击时不能投入众多兵力,因此冲击力不够,但遭到杀伤的
程度却挺大。尤其是德军顽强扼守每一地区、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散兵坑,
苏军都得逐个争夺。德军知道高地正面遭到炮火轰击,因此,在高地的背面,
修建许多火力点,而且伪装得相当巧妙。当苏军好不容易登上高地,准备向
纵深扩大战果时,这些隐蔽的火力点便枪炮齐发。从背后消灭一心向前冲的
苏军部队。就这样,反复冲击了几次,苏军都被迫撤回到出发阵地,形势严
峻了。
晚上,朱可夫再次拨通了斯大林的电话,向他报告,今天日落前可能拿
不下泽劳费高地。斯大林的语气一下严厉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