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音乐史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上为之一转形成高潮,借欸乃的橹声将作者内心的激愤一泻而出。五、
六两句(“合”)又回到原调变化再现了一、四两句的旋律,最后结束在不
稳定的宫音上,给人留下无穷的遇想。北宋大诗人苏轼曾赞叹说:“诗以奇
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引惠洪《冷
斋夜话》)。看来作曲者确是抓住了该诗的这一特色。


二、唐代大曲

大曲的兴盛

唐代大曲,筒称“大曲”。它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继承了汉
魏以来清乐大曲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型歌舞曲。

唐代大曲之所以兴盛,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唐代各族音乐的进一步交融为唐代大曲的发展,提供了最方便的
条件。前面已经提到,南北朝以来属于清乐系统的汉族民间音乐与各少数民
族音乐经过长期交流与融合,在隋唐时代已产生称为“曲子”的新民歌。唐
代大曲,实际上就是用这些“曲子”组合而成的一种大型套曲。与此同时,
西凉、龟兹、疏勒、高昌等少数民族音乐,吸收了汉族音乐的养料,在艺术
上有所提高,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已普遍突破了原有的歌曲、
舞曲、解曲的简单形式,创造了本民族的“大曲”。其中一部分、曾以“胡
部新声”的名义,在天宝年间(公元742—756 年)从河西(今甘肃)地区传
入长安一带,受到时人极大的重视。唐玄宗为此还公布了“道调法曲与胡部
新声合奏”的诏令(《新唐书·礼乐志》)。因此,当时大曲中的《胡旋》、
《胡腾》等所谓“胡部新声”在社会上风靡一时(图57)。

此外,地处祖国东南、西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音乐,如琉球(今台湾)
的一种“一人唱,众人和”(《隋书》)的歌舞音乐与南诏(今云南大理)、
吐蕃(今西藏)的民间音乐,都陆续传入内地,对以“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为特点的唐代大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祖国内地盛行的《破阵乐》、
《六么》、《凉州》等大曲,也在这时传入吐蕃与南诏,对当地音乐在艺术
上的提高,起了有益的影响。

第二,唐代统治者历来重视大曲。早在建国初期,即依隋制在宫廷里设
置了䜩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今中亚撒马尔罕)、安国(今
中亚布哈拉)、扶南(柬埔寨)、高丽等“九部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
年)又增入高昌一部,改为“十部乐”,在宫廷举办的重要庆典或宴会上进
行演出。九、十部乐演奏的乐曲,有一部分是唐初在汉族清乐基础上吸收西
凉或龟兹等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大曲。如贞观年间张文收作的䜩乐——《景
云河清歌》等。其余则是各民族或各国的传统乐曲,其中不少是大曲。唐玄
宗时,根据表演方式立奏或坐奏,称为“立部伎”或“坐部伎”。其曲目大
都是唐初及唐玄宗时大曲的新作。属于前者的有《安乐》、《太平乐》、《破
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
等八曲;属于后者的有《䜩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
《龙池乐》、《小破阵乐》等六曲。唐玄宗时,适应朝野尽情享乐的需要,
还设立了“千秋节”等节日。届时从中央到地方文武百官放假三日,欢宴歌
舞。这也是促使唐代大曲兴盛的一个原因。

第三,从汉末以来,随着正统儒学的崩溃,道教和从西域传入的佛教日
益受到统治者重视。唐代统治者鉴于隋代复亡的教训,实行佛、道、儒三教
并重的方针,把它们作为思想上统治人民的工具。在三教中,尤以佛、道两
教为重要。唐太宗本人并不信佛,他在《贬萧瑀手诏》中说:“至于佛教,
非意所遵。”但是他却大力提倡佛教,优礼僧人。例如他为了剃度当时最有
名的僧人玄奘,在长安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仪式。据《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记载,剃度之日,由太常卿率太常寺的九部乐,万年县令和长安县令各率“县
内音声”,分乘一千五百多辆“音声车”,随在玄奘、诸寺僧众及文武百官
之后,作为仪仗,场面十分壮观。一路上乐声震天,沿街观众达数万人。到
达大慈恩寺后,在大殿佛像前演出了九部乐及大曲《破阵乐》还有百戏等。

当时除用世俗大曲在佛前供养外,不少寺院都培养了一批以奏乐歌舞为
业的僧众。他们主要演奏用大曲的曲调或形式编成的宣传佛经教义的“法乐”
与一部分称为“法曲”的世俗大曲。例如唐初长安的清禅寺,水陆庄园、府
库充溢,是长安所有寺院中最富的一个寺院。该寺就有二十个专学“鼓舞”
的“净人”。每逢节日,即在佛前演奏。由于该寺“声伎之最,高于俗里”
(唐道宣《续高僧传》),所以观看如云,热闹非凡。唐代著名高僧少康曾
经说过:佛经好比是苦口的良药,“郑卫之声”好比是蜜糖。要使人相信佛
经的教义,只有用蜜糖涂口,才能使人易于接受(《续高僧传》)。他的话,
可能说出了唐代“法乐”(包括“法曲”)何以特别兴盛的原因所在。

唐代佛前演奏大曲“供养”的具体情景,现在敦煌佛教壁画中还可见到。
例如敦煌220 窟,北壁初唐“东方药师净土变”中的歌舞图,即其典型的一
例(图58)。

图中两边是伴奏乐队,中间有四个女性舞者,分为两组,各在一个小圆
毯子上翩然起舞。伴奏乐队共28 人。右侧上席有筝、排箫、尺八、方响(十
六板)、筚篥、琵琶(形制特异:曲项、槽近圆形、五弦、五柱、手弹);
下席有笛(二人)、杖鼓(三人)、拍板、钹、一人似在歌唱。左侧上席有
拍板、筚篥、尺八、笙、竖箜篌、铜钹,一人情况不明;下席有拍板、贝、
鼓三种、笛、一人似在歌唱、一人情况不明。这个乐队,从其乐器来看,似
为清乐、西凉、龟兹的混合乐队。从乐人的服饰、形貌来看,除部分汉族乐
人外,不少是西域的乐人。中间的舞者,有两人上身赤裸,头戴宝石冠,头
发散开,下身穿宽大的长裙,双臂挽着飘带,在作大幅度的旋转动作。据《维
摩诘经讲经文》“萧笛弦管,螺钹铂铜,齐声而竟演官商,合韵而皆吟法曲,”
“紫云楼上排丝竹,皇国庭前舞《柘枝》”的话来看,此图在佛前表演的有
可能就是《柘枝》这类来自西域的大曲。

在唐初,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曲创作最为突出主要有《破阵乐》、
《庆善乐》、《景云河清歌》与《鸟歌万岁乐》。《破阵乐》又名《秦王破
阵乐》或《七德舞》,它原是武德初年唐太宗军中创作的。其声调“粗和啴
发”(唐杜佑《通典》),描写了唐太宗四处征讨,建立唐帝国的功绩。白
居易《七德舞》诗说:“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舞时擂动大
鼓,“声振百里,动荡山谷”,确实能激昂志气,振奋精神。

开元天宝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繁荣,国势强盛;一方面朝廷纵情声色,
追求神仙,社会矛盾在酝酿、发展,所以大曲创作的思想内容也较为复杂。
有歌颂唐玄宗自潞州夜半入京,诛韦后,举兵夺取政权的《夜半乐》,有描
写唐玄宗游月宫见到仙女嫦娥的神话故事的《霓裳羽衣曲》;有《胡旋》、
《胡腾》等大量专供娱乐或脂香粉气、敌作媚态的作品,也有在一定程度上
对唐玄宗穷兵赎武不满的《伊州》,或描写沧州乐工何满子“愤懑”之情的
《何满子》等作品。

中唐以后,国势日渐衰微,地方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宫廷创作除《中和
乐》等少数作品外,其余如《定难乐》、《越古长年乐》、《继天诞圣乐》
等,几乎都是各地节度使命令当地“衙前乐”里的乐工创作的。在这个时期


的创作中,《南诏奉圣乐》和《葱岭西曲》是比较突出的作品。前者是南诏
王异牟寻(今云南白族)令人用南诏民间乐曲为素材创作的。此曲皮映了南
诏地区人民渴望“内附”,即归顺唐朝、实现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后者是
宣宗(847—859 年)时的创作。当时西域河、湟地区人民,不堪忍受吐蕃奴
隶主贵族的野蛮统治,在张议潮领导下举行起义。公元八五一年,唐宣宗正
式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公元八五七年,吐善将军尚延心以河湟二州降唐。
这首乐曲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表现了葱岭人民“乐河湟故地归唐”的愿望
(《玉海》引《志》)。

唐代大曲的艺术性,以清乐大曲为最高。唐大乐署规定,乐工学一曲清
乐大曲要六十天,而学习张文收作的“䜩乐、或西凉、龟兹、疏勒、高昌与
安国、天竺等大曲,只要学三十天。大曲中的“法曲”,因为接近清乐的传
统,其艺术性也很高。

大曲的曲式,一般由“散序”、“歌”、“破”三部分组成。“散序”
是一种散板的引子,以器乐演奏为主。“歌”又称“中序”,一般以抒情的
慢板歌唱为主,并配有舞蹈。“破”以快速的舞曲为主,有时也配有歌唱。
这三部分各由若干“叠”(乐段)组成。一般“散序”中有一称为“靸”的
过渡段;在“歌”中则有“歌头”、“。。”、“正。。”;在“破”中又有“入
破”、“虚催”、“滚遍”、“实催”、“歇拍”、“煞滚”等区分。其内
部结构与节奏、速度变化,要比六朝时期的清乐大曲复杂得多。唐代大曲典
型曲式的实例有《霓裳羽衣曲》(介绍见后)等。但是也有大量作品,在曲
式上育各种变化,有的只有“歌”与“破”两部分,如《水调》、《胡渭州》
等等。而且不同乐曲各部分“叠”数也可多可少,如《伊州》歌三叠,“排
遍”二叠。各叠所配歌辞,有的全为五言诗,如《陆州》:有的则五言、七
言并用,如《伊州》歌的前二叠为七言诗,后三叠全为五言诗(《乐府诗集》)。
各叠曲调,有的是原曲重复;有的是换头重复;有的是同一曲调的变奏;有
的可能男换新调。如《武媚娘》的“歌”共四叠,一至三叠为同一曲调重复;
“破”共两叠,是另一曲调重复(《五弦谱》)。与《武媚娘》情况大致相
同的还有《胡渭州》,此曲“歌”为《胡渭州》调,“破”为《回纥》调(《太
平广记》引《广神异录》)。又如《秦王破阵乐》前后两叠,是换头重复。
《韦卿堂堂》共六叠,可能是同一曲调的变奏(均见《五弦谱》)。此外唐
代大曲各个乐段还大量使用了“重尾”的手法,即各段均有一个相同的叠句
构成尾声。

唐代大曲主要是用同一宫调贯穿到底,但也较普遍地使用了“犯调”(即
转调)的手法。早在隋代初年,音乐家万宝常就已提出“八十四调”的理论,
即十二个半音,每个半音都可当作调首,每调可构成七种调式,共为分属十
二个宫的八十四种调式。但是除宫廷雅乐外,一般歌舞大曲实际运用的,最
多不过属于四个宫的二十八种调式。即“燕乐二十八调”或“俗乐二十八调。”
它与南北朝以来清乐大曲所用“清商三调”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
展。唐代大曲使用转调的乐曲有唐初武则天时期宫调转接角调的《剑器》大
曲。

唐代大曲的伴奏乐队形式多样。清乐乐队所用乐器主要有编钟、编磬、
琴、瑟、击琴、琵琶(阮)、箜篌、筑、筝、节鼓、笙、笛、萧、篪、埙等
十五种乐器。这些乐器里的击琴是南齐时创制的新乐器,其形状与琴相似,
但以管承弦,用竹片敲击发声,其他都是汉族的传统乐器。西凉乐队所用乐


器有编钟、编磬、弹筝、搊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曲项)、五弦琵琶、
笙、萧(排萧)、大筚篥、长笛(萧)、横笛、腰鼓、齐鼓、檐鼓、铜拔、
贝等十九种乐器。其中,卧箜篌的形制似瑟,七弦,用拨子弹奏。竖箜篌有
二十二根弦,竖抱于怀,其形制与希腊等地的竖琴(哈铺)相似,汉代已流
行于中原地区。琵琶即曲项琵琶。筚篥有大筚篥和竖小筚篥两种不同的形制,
是一种口上插有芦哨的管乐器。腰鼓是一种两头粗、中间细的鼓,用手拍击。
齐鼓状如漆桶,鼓面如麝脐。檐鼓状如小瓮。铜钹又名铜盘,以皮绳连接相
击发声,即今天的钹。贝即法螺,是一种吹乐器。这些乐器中,如琵琶、五
弦琵琶、大小筚篥、腰鼓、铜钹等都是龟兹乐队的特性乐器,它们组合起来
接近一个完整的龟兹乐队。钟、磬、弹筝、搊筝、笙、萧、长笛等又都是汉
族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