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生活情景。《圣母子》是他为数较多的圣母像中保存下来较好的一幅。康平所描绘的祭坛画,道具与空间似乎不属于一个体系,各自独立,他用饱满的色彩处理的只是具体的物体,这些东西在视觉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圣母子》中的圣母形象与怀中的耶稣形象很不和谐。不仅如此,圣母身上的长袍也没有按照圣母的形体画出透视关系,背景上的细节却刻画得精致细腻。在《耶稣诞生》这幅画中描绘了城堡、湖泊、道路和房屋等,这些风景大多是假想的风景。从这些风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成为独立绘画体裁的尼德兰风景画的端倪。
康平最著名的弟子是罗吉尔?凡?德尔?维登(Rogier van der Weyden, 1399/1400~1444)。维登出生在图尔奈,1432年在图尔奈获得画师称号,1435年迁居布鲁塞尔,在那里成为官方画家,他的主要艺术活动在布鲁塞尔。维登早期绘画所遵循的仍是康平所探索的道路,即非常注重人物的环境细节描写。但在肖像刻画上面不同于他的老师,他对整体效果的注意胜过对细节的注意。在维登的画中,细致优雅的造型与柔和的轮廓使画中的模特儿几乎都获得了一丝贵族气质。《一位女士的肖像》(图100)中的那位不知名的年轻女子端庄地将视线下垂,避开观者的视线,丰厚的嘴唇与紧握的双手传达了神经质般的敏感,修剪得极为整齐的指甲显现出她与身俱来的高贵气质。维登是继扬?凡?艾克之后最优秀的尼德兰画家,由于他的活动,提高了尼德兰画派在欧洲的影响,也为北方欧洲绘画树立了榜样。维登的代表作有:《下十字架》、《最后的审判》等。
德尔克?波茨(Dirk Bouts,约1415~1475)是尼德兰北方画派重要代表之一。他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绘制的祭坛画《最后的晚餐》被认为是尼德兰宗教绘画中表现世俗生活的典型例子。在画中波茨既没有根据历史传说,也没有按照宗教说教来展示事件发生的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景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住宅的餐室中,世俗气息十分浓郁。在刻画人物内心与描绘自然风景方面,波茨有他的独到之处,在《圣母拜访》(图101)中,悲伤的人像立于优美的风景之中。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布拉台林祭坛画》、《基督在西门家》等。
15世纪下半叶尼德兰的著名画家还有高斯、扬斯、梅姆林等。雨果?凡?德尔?高斯(Hugo van der Goes,约1440~1482)可能是扬?凡?艾克的学生。他是一位探求真理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包含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因素,晚年陷入矛盾和苦闷中,后进入了修道院。他的最大幅作品是《波提纳里祭坛画》(图102),除此以外,还有《牧人来拜》、《圣母之死》等。盖尔特根?托特?辛特?扬斯(Geertgen tot Sint Jans,约1460~1495)也曾受到扬?凡?艾克的影响,他笔下的人物与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结合。在《基督诞生》一画中,他对夜景的描绘是相当出色的,画面上明暗对比强烈,增加了宗教神秘感。在《旷野中的施洗者约翰》中,画家把约翰刻画成一位尼德兰农夫的形象。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约1430~1494)是一位肖像画能手,他的作品色彩柔和,线条富有节奏感,常以城市建筑作背景。他的宗教题材画较少表现宗教的虔诚,而是充满了市民家庭宁静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圣母子》、《马丁?凡?约?万亨像》等。
15世纪下半叶,尼德兰的反封建、反天主教的人民运动蓬勃开展,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繁荣阶段,此时的尼德兰文艺复兴也进入了繁荣阶段。16世纪的尼德兰,由于海上贸易的发达,商业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被不断地介绍进来,人文主义思想在尼德兰知识界广泛传播,反封建、反天主教和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人民运动更加高涨。所以,16世纪尼德兰美术作品中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倾向与当时动荡的时代有关,这个时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画家。
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约1450~1516)的艺术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尼德兰绘画中独树一帜。虽然博斯和达?芬奇几乎是同时期的人,但他的作品似乎远离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精神。博斯精通宗教、占星学、天文学及旅行文学,所有这些使他发展出一种丰富的想像力,他的作品《世俗乐园》(图103)确切的主题与原始的功能始终暧昧不明,16世纪末时它被称作《情欲》或《草莓图》。这幅三联画中间一幅代表大洪水前的世界,左边代表伊甸园,右边代表地狱。博斯强调的是人类的脆弱与缺失,而非高贵与美丽。在大洪水前的世界里,博斯描绘出的是一幅人间天堂的景象,男女毫无遮挡地欢聚、相爱,各种动物与人快乐地游戏。玻璃、蛋壳、水果等易碎物在中世纪的语言里等同于性,在博斯的绘画里这些象征着美与欢愉的虚幻与不堪一击。乐器对于乔尔乔纳和其他艺术家而言,象征着慰藉和天国和谐,但对博斯而言却是魔鬼的使者。在他描绘的地狱景象中,它们围绕在受诅咒者四周,其中一人还被钉在一座竖琴上。博斯的作品有象征性的哲学含义,学术界称他是对人生有洞察力的画家。在《圣安东尼的诱惑》、《背负十字架的基督》、《愚人船》、《干草车》等作品中,博斯同样独特的绘画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在文艺复兴时代并不多见的绘画风格。
16世纪,在尼德兰最早出现了完全摆脱宗教束缚的风俗画,这是西方绘画史上一大发展。昆丁?马西斯(Quentin Massys,约1465~1530)是16世纪初杰出的风俗画家之一。他出生在鲁汶,后在安特卫普工作。安特卫普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集中了许多银行和交易所。马西斯在《银币兑换商夫妇》(图104)一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商人家庭日常生活的情景:丈夫认真称量银币,妻子打开祈祷书无心去读,而是关心丈夫的举动。这是一幅典型的风俗画,可以说它开了近代美术描绘日常生活的先河,被称为尼德兰风俗画的佼佼者。
约阿希姆?帕提尼尔(Joachim Patinir,约1480/85~1524)是尼德兰风景画的主要代表,尽管在此之前尼德兰已经有了风景绘画,但帕提尼尔将风景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逃往埃及》就题材而言,是与宗教有关的题材,但全画以风景为主,人物已被缩小到最低限度了。帕提尼尔潜心研究风景、描绘风景,为风景画成为独立的绘画科目奠定了基础。
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是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约1525~1569),勃鲁盖尔既保持民族艺术的传统,又善于吸收意大利艺术家的经验,推动了尼德兰美术的发展。因为他有两个儿子都是画家,后世称他为“老勃鲁盖尔”;又因为他是欧洲绘画史上最早的一位表现农民生活的画家,后世又称他为“农民勃鲁盖尔”。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他与人民共呼吸,同战斗。他的早期作品多以民间传说和谚语为题材,受博斯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离奇幻想和辛辣讽刺的意味,如《死神的胜利》。1563年,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在那儿一直到去世的几年时间是勃鲁盖尔艺术的黄金时代。他常常以表现民间习俗场面和农民生活方式来表达他对农民的感情,如《农民舞蹈》、《乡村婚礼》(图105)等。
勃鲁盖尔为尼德兰独立的风景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565年,他按照季节顺序画了六幅田园式风景画,除第一幅已经遗失外,留存下五幅分别是《收干草》、《收割》、《牧归》、《暗日》、《雪中猎人》(彩图十一)。他的风景画并不是纯粹的风景,往往画面中都有人物。勃鲁盖尔的绘画技巧,突出地反映在他的全景式构图上,看他的画犹如在高处俯视舞台,远景延伸到画幅的上端,从而将人物间的距离拉开,使整个画面显得视野广阔。人物造型带有漫画式的夸张倾向,但线条简练,色块对比鲜明强烈,画风十分淳朴、厚实。1566年勃鲁盖尔完成了《伯利恒的户口调查》、《伯利恒的婴儿屠杀》、《施洗者约翰布道》等。这些画表面上是讲述圣经故事,实质上是借古喻今,以宗教画的形式暗示西班牙军队在尼德兰的横征暴敛与残酷屠杀的情景。勃鲁盖尔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568年画了两件著名的作品《绞刑架下的舞蹈》和《盲人引路》(图106)。
尼德兰的革命持续了几十年,1609年后,尼德兰正式分为两个部分,北方各省取得了独立,建立了联省共和国,而南方各省仍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进入17世纪,尼德兰南北出现两个画派,一个是北方的荷兰画派,另一个是南方的佛兰德斯画派。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15世纪中期以前,德国的文化发展是缓慢的。15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人民反封建运动的开展,德国人文主义美术开始出现,科隆、纽伦堡、奥格斯堡、乌尔姆世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成为美术发展的中心。受晚期哥特式美术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宗教祭坛画较为发达,这些祭坛画被安置在肃穆的教堂中,以增加庄严的气氛。但到了15世纪中期,德国的艺术家们开始背离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传统,对世俗生活和自然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热衷于描绘自然环境,以写实的笔调,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肯定人性,歌颂大自然。画家康拉德?维茨(Konrad Witz,约1410~1445)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的《基督履海》(图118)(又名《捕鱼的奇迹》),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宗教题材的祭坛画,却真实地描绘出了博登湖的景色,画面十分生动自然。这是在欧洲祭坛画中第一次描绘了实景,而且特别注意表现了光的变化及水中的倒影。马丁?施恩告尔(Martin Schongauer,约1450~1491)的《牧人来拜》也是一幅祭坛画,圣母端庄纯朴,三个牧人急切的心理和动态刻画得十分生动。
15世纪后期,印刷业发展起来,成为全欧洲最大的行业。印刷技术从中国传到欧洲后,在德国率先得到了发展,这为德国的版画(木版、铜版)创作兴起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6世纪初期,德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动摇了封建主义和宗教统治的基础,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对德国的政治、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强烈的社会风暴的冲击下,德国的文艺复兴美术从开始形成达到了极盛时期。肖像画和风景画开始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插图艺术得到了发展,版画艺术更是达到了当时欧洲的最高水平。
16世纪的德国出现了四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克拉纳赫、荷尔拜因。其中,丢勒最具代表性,成就也最为突出。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不仅是16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欧洲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达?芬奇式的人物,既是版画家也是油画家、建筑师,水彩画也很有建树。恩格斯称赞他:“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丢勒出身于纽伦堡一个金银工匠的家庭,早年从其父学习金银手艺,后来进入一绘画作坊学习绘画,少年时代的丢勒就显示出了惊人的美术天赋。学徒期满后,为开阔眼界,他曾到德国各地游历,并先后两次出访意大利,还到过尼德兰等地。丢勒继承了本民族的美术传统,又广泛吸取各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丢勒曾两次辞谢外国的重金聘请,他认为德国才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石。
丢勒在油画、版画等领域留下了丰厚的成果,以致德国美术史上称他所处的时代为“丢勒时代”。他的作品体现着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的特点:坚实、严谨、缜密,不仅气势宏大,而且富于哲理,画风严谨,素描精确,线条流畅有节奏感。
丢勒尤其精于版画创作,他在中世纪版画的基础上,将人体解剖学、透视远近法引入版画,以细密而劲利的线条表现形体的明暗和空间层次,使版画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丢勒数量众多的版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启示录》木版组画,其中《四骑士》采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反宗教情绪。这是丢勒在木刻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