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白话三国-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司马懿也不放过,将其收监后解送洛阳问罪。司马懿则安抚当地百姓后得胜回师。 
  孟达的兵败,是蜀魏交手的前哨战。蜀魏虽然还没有直接交锋,但上庸的彻底失去断送了蜀汉多点攻击的最后一线希望。从此,无论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只能反复从祁山等地孤军作战。这样的防守,对于魏国来说,轻松多了。 
  这个时候曹魏在长安的统帅,是曹操的女婿曹丕的妹夫夏侯楙。按三国志,他应该是夏侯惇的儿子,不知为什么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都说他爹是夏侯渊。仗着他皇亲国戚的身份,倒也官运亨通,年纪轻轻就成了安西将军(这可是夏侯渊拼死拼活三十年才拿到的职位)。他虽然不曾和蜀军作战被打得屁滚尿流,这家伙确实是个绣花枕头,这一点三国演义到没有冤枉他。魏略记载:“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经营家业,简单说,就是赚钱啦!)刚好和他老爸相反。夏侯惇传云:“(夏侯惇)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於官,不治产业。”夏侯楙大概看老爸财产太少了,才下定决心大大的经营一番来光宗耀祖。 
  这样的安西将军,当然是“威名在外”。诸葛亮在汉中召集大家商量北伐的具体安排时,魏延就出来自告奋勇:“夏侯楙这个驸马爷是个废物。您如果能给我五千精兵,再加上五千人负责后勤运输,我从子午谷(注2)偷袭,用不了十天就可以到长安。夏侯楙一定会惊慌失措屁滚尿流地逃跑,那么我趁长安群龙无首的良机收集粮草,抵抗东方的援兵二十天不成问题。您再从斜谷进兵,咸阳以西可以一举平定。”然而,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认为这个建议过于危险,没有听从。他认为从陇右走平坦大道就可以稳操胜券,不用冒险。这一建议的争议不少,难有定论了。不过,魏延的这个建议和后来邓艾的偷渡阴平不可相提并论。我将在写道魏灭蜀时加以评论。于是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先派赵云邓芝为疑兵,虚张声势要从斜谷攻打长安,魏国果然调大将军曹真率军进驻郿县相抗衡。诸葛亮则自己亲率主力出祁山。 
  刘备去世后,魏国对元气大伤的蜀汉相当的藐视。关陇一带兵力薄弱,也没做什么战备。诸葛亮则是养精蓄锐多年,兵强马壮的数万大军(按照街亭兵败后诸葛亮的自陈,七万左右是应该有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总兵力,大约有十万),一下子就让曹魏大吃一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连洛阳魏国的朝廷都或多或少感到了不知所措。陇右一带远离关中,但它在中国战争史上却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天水是祁山以北的一个郡,它城墙比较坚固,内政也是不错的,关键是这里盛产马匹。战国时秦国骑兵的战马有五分之一是天水提供的,因此如果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天水是一定要掌握的。这一点上,西凉则更加重要。陇右的骑兵是当时乃至以后决定中国这个帝国命运的军队。秦帝国向西扩地千里,得到了无比勇猛地楼烦骑兵,这是秦国平定天下的物质基础之一。天下无双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巨鹿那里得到了精锐的楼烦骑兵,才可以创造出三万杀退汉军联军几十万人的奇迹。汉帝国从那里出征西域,征服国家无数;威震天下的唐帝国在那里养马,可是一旦陇右一失,则唐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后来庞大的宋军无论如何也奈何不了小小的西夏,就是一个明证(注3)。诸葛亮将目光瞄准陇右,部分原因就是也盯上了那里尚武的人民以及天下无双的骑兵。这样的风水宝地,魏国怎能拱手相让?夏侯楙得宠于曹丕,却失欢于曹睿。他立即把这个废物解除实权(之后又曾任命他为镇东将军,但没有实权。曹魏对待这个“将军”的态度,是哪里太平往哪调,可见实际并不信任),而火速从荆州前线将官渡时就已经名震天下的左将军张合调来,以洛阳的五万御林军交赴。这个时候的魏国,已经明白了诸葛亮的真实意图,张合立刻率军猛扑陇右。曹睿自己也移驾长安,作出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堰的拼命态势。 
  诸葛亮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虽然不战而降,但陇西坚守不降。蜀汉兵临城下时,当地太守在城楼上挑明了此战的关键:“你们如果能够断绝陇道一个月使得东方的援兵到不了,那么兵不血刃就可以拿下这里。否则,尽管你们来势汹汹,势必劳民伤财前功尽弃。”可见,曹魏坚守蜀汉攻克陇右的关键,就是增援和阻援。以陇右局部的力量,又没有什么戒备,断然无法抵抗诸葛亮的进攻。因此,街亭这么个弹丸之地,作为曹魏增援的必经之路,就酝酿着一场大战。 
  注1 东汉到三国时的人口减少是相当剧烈的,从顶峰的五千多万一下子降到七百万。这么多的人口都消失在哪里?显然,只有当时人口最稠密战争最剧烈的中原才有可能。换句话说,一旦生产恢复,他们的人口恢复也将是相当快的。到那时北方再下西蜀江南,恐怕就真的是八十三万大军了。这大概是诸葛亮尽管不会不清楚双方实力差距,却仍然“一意孤行”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时间在魏晋的一边。 
  注2 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南秦岭山中,便有一个子午,子午谷、子午道,都是指这个地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此地有这样的注解:“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柏杨版通鉴的说法是这样的:“子午谷长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悬崖绝壁,栈道无数,极为险要。” 
  注3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将速度做过量化的解释,如果你的速度是对手的两倍,你所拥有的兵力相当于对手的四倍。这个平方的量化,实际上是基于部队在平面运动,相同时间内可以到达的地域是对手的四倍。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可见一斑。            
第二十七篇  空谈的马谡;盲动的曹休     
  鉴于街亭的重要性,面对的又是张合这样的悍将,大家都认为应该让魏延吴懿这样有经验的宿将来防守。然而,诸葛亮却提拔了一个三十九岁的马谡。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平时显得颇有才气。不过,刘备却看不起他,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诸葛亮却不太相信,不会吧,他在南征孟获时提出的“攻心为上”的主意还是相当精彩的嘛,因此诸葛亮仍然信任马谡,不仅任命他为参军还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他商量大事。这次,诸葛亮任命他为主将带领前军镇守街亭这个要地。而诸葛亮本人,仍然坐镇西城,远离街亭几百里。三国时对将领的破格提拔并不罕见,如魏延吕蒙陆逊等。大家虽然有异议,但也说不出来。 
  趾高气扬的马谡带着蜀汉的先头部队先张合一步到达街亭。看了周围的地理后,他自作主张,违反诸葛亮占据隘口的指示,将主力驻扎在小山上。部下的王平大吃一惊,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连连劝谏。王平是个一直在军队里摸爬滚打长大的老兵,实战经验丰富,人也很聪明。但这么一个人却是个大老粗,别说写,认识的字都只有十来个。自认为才高八斗的马谡哪会把这么一个标准的文盲放在眼里?兵书里“置之死地而后生”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这个不识字的家伙哪里能看懂?大概嫌他太罗索,干脆派他去别的地方扎营,自己就上山后等着魏军来围攻后来个“置之死地而后生”,要张合(连带着王平诸葛?)出丑。{cchere※ 电子赵括} 
  张合果然来了,但却没有送死。他看到街亭居然摆出了这么一副奇怪的姿势,先分兵把王平(只有约一千人)和马谡的联系切断,自己亲率主力包围马谡,并立刻切断了马谡军兵的水源。计毒莫过绝粮,其实最狠的还是断水。喉咙里冒火的马谡命令大家向下冲击,但就是冲不破张合的包围圈。马谡喉咙眼睛脑袋全都冒了火,头脑发热的他觉得天气怎么也越来越热,出营一看,张合的人马延山到处在放火!跑吧,现在已经是葡萄干了,再不跑,就要成烤鸭了。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熟”的马谡全军溃散,街亭被张合轻易夺取。他本人也知道闯了大祸,都不敢回去见诸葛亮,连夜逃回成都。听说街亭失守,诸葛亮顿时就蒙了:完了,失去了这么个屏障及前锋部队,自己已经无法打退张合的五万精兵,而魏国的援军随时将源源不断到来。无可奈何之下,他迁西城附近的一千多户百姓退回了汉中。回去后,他立刻将马谡这个罪魁祸首斩首(注1),同时提拔了这一战表现出色的王平。自己也上表自贬为右将军,但仍代理丞相一职。同时,在箕谷充当奇兵的赵云邓芝也被曹真打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这么以失败告终。 
  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第一次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刘备去世后,魏国对蜀汉的轻视无以复加,陇右一带毫无战备。遭此突然打击,其震惊及混乱可想而知,三郡不战而降(其中的安定远在北方,距离蜀汉前锋的街亭都有几百里)就是证据。至于陇右西凉,连魏国的地方官都认为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援兵,用不着诸葛亮来打,饿也饿死了。然而,这么有利的情况下,诸葛亮却遭受了历次北伐中最为严重的失败。其中最大的败笔,当然是任用了马谡这么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马谡的前军数量,大概是一个成建制的“整编师”,却损兵折将只有王平的一个“加强营”完整撤了回来(其他被打散的部队,不排除有零散回来的可能)。马谡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物,但这样的用法显然不妥。刘邦平定天下,运筹帷幄是张良的责任,金戈铁马是韩信的工作,从来不曾颠倒。诸葛亮也有他的张良韩信,马谡就是张良,魏延就是韩信,虽然尺寸小了点。这次却本末倒置,雪藏韩信后让张良上战场去对付魏国的“韩信”,当然是自讨苦吃。从这一点来说,诸葛亮事后自贬为右将军是他应付的责任。 
  魏国获胜的关键,就是增援的迅速。诸葛亮出兵时,张合还在荆州司马懿的手下。然而,他从荆州先到洛阳统率五万御林军后昼夜兼程,几乎和马谡同时到达了街亭。其中的原因,首先应该是魏国对诸葛亮真实意图的迅速判断。曹真的兵力有争议,但如果按照汉晋春秋记载,“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说明少于赵云,至少不会很多;而这次战役的最佳男主角张合(最佳女主角空缺)是从洛阳直扑陇右,可见魏国并没有被赵云的佯动所迷惑。其次,魏国内线作战,补给相对方便,其精锐的骑兵也可以保证增援的速度。与此相对的,就是蜀汉的迟缓。诸葛亮从汉中南郑出兵,西行武都郡出祁山,在崇山峻岭中绕了个大圈,其速度必然受牵制。除粮草外,诸葛亮的军队是三国时代最重视技术装备的军队,武器精良,其发明的十连弩等确实是杰作,但带来的是对后勤的严重依赖和巨大消耗。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张灵甫的整编74师全副美械火力凶猛,然而美械枪支弹药消耗量大,在被困孟良崮时两天就打完了携带的弹药,不得不依赖空投。诸葛亮的军队,其实具有同样的优势和“七寸”。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少量的精兵或许能够跑得快点,但几万大军尤其是粮草装备则不可能。这大概可以部分解释诸葛亮及其主力未能深入重地远赴前线街亭的原因(后来几次北伐,诸葛亮都没能跑那么远,连渭水都未能渡过)。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从正面看是科技杰作,从反面看是为了克服运输困难的无奈。从此后,后勤这个弱点被魏晋抓住后大做文章,一直困扰着蜀军。 
  诸葛亮兵败退回汉中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以图卷土重来,那反叛西蜀的三个郡自然又回到了魏国的手里。诸葛亮也没想到马谡败得这么快,连进入旁边已经投降的天水郡的机会都没捞到,里面的军粮钱币等等完璧归魏(心疼啊),只有一个参军姜维投降了诸葛亮。经此一战,魏国惊奇地发现,他们向来鄙视的蜀汉居然如此有野心和能量!从此,大将军曹真(绝非演义中的笨蛋)常驻长安,专门对付西蜀的“西北野战军”正式组建。曹真认为诸葛亮此次受挫于祁山,下次必定会从散关攻打陈仓,于是命令将军郝昭进驻陈仓作坚守准备。四月,魏明帝曹睿任命了新的凉州刺史务农积谷惩恶扬善,治理内政的同时又积极结交羌胡。从此,雍凉从软豆腐变成了硬骨头。 
  西北硝烟未尽,东南战火复燃。司马懿在斩杀孟达收复上庸后,回洛阳向朝廷汇报军政事务,述职。曹睿问他平吴灭蜀的方针,司马懿对灭蜀没有什么建议,平吴到发表了一通看法:“东吴向来轻视我们的水军,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