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弯的夏天-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他在踢足球。这个该死的!老大爱臭美,才十六岁的小丫头片子,成天闹着要买新衣服。穿什么穿!一家老小,喝老娘的血,吃老娘的肉!……    
      我听着笑了起来,很惊诧她对街巷生活如此谙熟。她说,我丈夫就生活在这里头,刚结婚的那会儿,我在胡同里也住过一阵。    
      不是穷。她说,我也过过穷日子,我知道那是怎么回事。穷也可以穷得奔放,穷到极处,就开始变通,生出希望。可不是这样子的,寒缩,揪心,太平……一年年地忍受下去,暗无天日。每花一笔钱都要记下来,生怕厚待了自己。人活着是为什么?不就是一口气吗?这口气要吐得舒展,穷也要穷得舒展。    
      我笑道,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穷就是穷,穷怎么能舒展?    
      她理屈,咬着嘴唇,朝我抱恨地笑笑。她说,都是大同小异的生活。好一些的,有份儿体面的职业,夹着公文包,有人巴结奉承,整天忙得兴兴头头的。或者坐在办公室里,一杯清茶,    
      一份报纸……可是突然间抬起头来,几十年过去了!人老了,这一生平庸而健全,也不太能记住什么。    
      那真是恐怖的,她突然唉叹了一声,声音尖细,像在呻吟。那一瞬间,我也顿了一下,打了个寒战。我完全能够明白,那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老实平安,而且强大。人在其治下生活,被生下来,长大,一年年失去了幻想。眼睁睁地看着躯体在衰败,可是没有能力。都曾有过新鲜的血肉,也许不羁过,抗争过,可是又能怎样呢?到头来老了,那几乎在瞬息之间,    
          
    


第二部色彩斑斓

    犹如白驹过隙。生命就是这样邋遢,无知觉。    
      她说,我父母就是这样老去的。我小时候,就看见他们在衰老。怎么说呢,他们那时都年富力强,正忙于各自的事业,上面还有一个老太太罩着;逢着星期天,一家人围着饭桌坐着,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各说各的事情。——她扭过头去,顿了顿,似乎是看见了什么,也许完全是无意识的。    
      我在等她说下去。    
      就是这些,我看见他们在衰老。我那时有六七岁了,还没有念小学。真是奇怪得很,怎么就看见了这些?这日常场景里背后的东西,所有人都神不知鬼不觉的,可是我看见了,非常清楚。——也许姥姥也看见了,她是过来人,对一切已明察秋毫。我跟她讨论过,我说我害怕。她说你害怕什么。我告诉她,我看见母亲在做家务活,捋着袖子。在院子里和隔壁的董阿姨切磋毛线衣的针法。她在阳光底下坐着,打着哈欠。风吹进她的衣衫里,她抱了一下肩膀,她感到冷吗?……姥姥不知我在说些什么。她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吗?我说我看见了一样东西。    
      她问是什么。我没法回答。很多年前,我不知道那是时间,它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背后,一天天地睁着眼睛。我看见了它的眼睛。    
      阿姐不说话了。我看着她。    
      姥姥比我有承受力,她坚强。隔了一会儿,她又说,现在我也坚强,很多关节我已经打通了。但是对于日常生活,我还是害怕。没有道理可讲的,现在我一个人过活,吃饭,穿衣,睡觉,打扫屋子,和我母亲没什么两样;可是也不能说就没有区别。区别是有的,但我不知道在哪里。    
      我说我知道。    
      她噢了一声笑道,你倒知道!    
      我笑了。我知道一个人正在老去,像所有人一样;她也很平庸,死后没有声名;她甚至更堕落,以诈骗为生。但是不同的是,她反抗规律,反抗一切按部就班的东西……比如日常生活。她不沉迷于此,拒绝无知觉地服从。她的性格决定如此,她怎能隐忍于市井呢?她虚荣,    
      贪欲,爱慕钱财,追求享乐……她敏感,脆弱,没有平常心——世俗性。她不在日常生活里。    
      她笑着咕哝道,我父母怎么把我养成这个样子?她轻轻地皱着眉头,很无奈的样子。    
      总之,你也看出了,后天教育在她身上没起反响。那就如一粒石子落在湖面上,石子沉下去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少女,最终没能成为“共和国的建设者”,也拒绝做庸民。——在她看来,这两者也无区别。她按着自己的意愿生长,胸怀很多梦想,正如“色彩斑斓”。    
      她八岁了,就读于东城区的一所胡同小学。认识了很多字,也会说一些成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同学中有一些人来自底层,其中一个叫陈打铁,和她是同桌。他祖上是拉人力车的,解放以后,父亲进钢铁厂当工人。他这名字由此得来。家里孩子多,底子薄,五六张嘴嗷嗷待哺。这陈打铁一身寒素,两套蓝、灰卡其布衣服年年不败地穿着。短了,那是捉襟见肘;长了,那定是他父亲的改制的。    
      一个秀美的孩子,可是邋遢,含糊,迷迷瞪瞪的。成绩也不好。在学校里受欺负,常常就哭了。“阶级”一词就这样进入一个八岁的小姑娘的意识里,和书本里的不一样。她回家把这事跟父母说了,她说,不是解放了吗?穷人不是翻身做主人了吗?谁解放了?谁做主人了?    
      她父母相视一笑,沉默了。她把陈打铁领回家,和他一起作业,把大院里的小伙伴介绍给他认识。她做这一切小心谨慎,生怕伤害了他。有时她也是随意的,拍他的肩膀,和他生气……完全拿他当自己人了。    
      然而她知道自己是不安的,她觉得愧疚。这个愧疚就是贫富的差别,等级制度。即便1962年,严控食品配给,她们家还过着庸常的生活,吃米饭馒头。她记得小时候吃过猪肉炖粉条,    
      姥姥偶尔也喝上杯牛奶,不知是不是此时。她母亲拿回来一份内参,一边看着,一边和父亲议论道,四川农民开始吃树皮了……声音非常小,别的内容也未听清楚。    
      陈打铁并不领情,他对她冷淡了许多。也许,这友谊从一开始就是脆弱的,它有很多问题。    
      她知道这问题的根源所在。然而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坐着,腊梅树在冷空的气流里开出羞涩的花,她知道自己是吃饱的,因而也是幸福的。她珍视这幸福。    
      物质给予人的好处,从来不在物质本身,而在于它给身处其中的人们造成了一种幻觉。这幻觉是华美的,像裘皮大衣里包着的冬天,温暖,且名贵。这是面子。面子很重要。还在于它    
      把一类人群和另一类人群有效地区分开来,造成了某种尊严。说到底,物质就是尊严。陈打铁也是尊严的,然而穷人的尊严没有底子,内向,瑟缩,不踏实。像煤油灯的芯子,微弱地    
      跳着;像寒冬夜行人。    
      刚学会“富丽堂皇”这句成语时,她回家描述着:一间窗明几净的屋子里,铺着毛茸茸的地毯,有电话,钢琴,电冰箱。花瓶里插着鲜花。窗外阳光灿烂,佣人正在花圃里忙碌。所有人都长得美,神情倜傥,衣衫华贵……钱是用不完的。一家人都笑了起来。姐姐纠正她说,富丽堂皇是形容建筑的。然而她很固执地以为它是用来形容生活的。    
      母亲认为她有小资产阶级倾向,价值观大有纠正的必要。她告诉小女儿,首先这种生活是不存在的,新社会讲究平等,财产共分。即便姥姥那个时代,富贵人家过日子也是算计的,钱花在明处,那是漂亮;算计在暗处,那是隐忍。    
      她听着,有点似懂非懂。她抵赖说,我也只是打个比方。    
      母亲继续说,我知道你在为陈打铁抱屈,人穷,遭坏孩子欺侮,这只是暂时现象。而且我们家的钱也是用得磕磕绊绊的,你小孩子不知道罢了。记住:一个人不能太贪图享乐,我们的社会不提供这样的土壤。你只有靠自己的奋斗,才能受人尊敬。母亲又举例说明她在延安时代,穷是真穷,可是因为有理想和信念,“精神头十足”。什么是朝气蓬勃,什么叫意气风发……这就是。可见,物质只是物质本身,它并不能带来什么。    
      很多年后,阿姐也不知道这席话在她身上是否产生过影响,那一年她八岁,聪慧伶俐。自小,家里就有两种空气,一个是姥姥的,一个是母亲的,这两种空气混杂在一起,对立又相融。总之,每个人的话都是对的,有源头,有历史,有亲历的事件做证据……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然而这些已经来不及细说了,1966年来了。春天。大院里的杨树长出了新绿。人们脱去冬装,在大街上走着,说笑着,回过头去看着,折进胡同口的一家粮油店顺便称两斤面粉。什刹海一带有人在晨练,春寒料峭,水面上结了层薄薄的冰。傍晚的少年宫里传出合唱团童稚的歌声。……人们不知道这一年会发生什么。那些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每天都是“日新月异”的,人们已见怪不怪的。本以为这一年会平安地过去;再不济,运动来了,还是要过去的。什么不是这样过去的呢?一些人倒霉,另一些人走上前台,然而老百姓还是安生的,过着他们简素的日常生活。    
    


第二部70年代初的浓阴底下

    阿姐说,1966年到底是怎样的一年呢?按迷信说法,是有点神秘的。现在很多人拿它做文章,写小说,写回忆录,我看没什么必要。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青年人是误入歧途,浪费了大好青春……全是扯淡。    
      她笑道,我是不说的,我相信沉默是金。——眼风稍稍瞟过来,自得地笑。——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连说话的愿望都没有。真是懒得去说了。我喜欢事实被掩埋起来的感觉。你体会一下,真的很好。——她把眼睛闭上,立在空气中微笑着,像一座雕塑。她常常这样装腔作势的;我知道,这是因为她心情好,她拿我当小孩子逗呢。    
      这一年,她哥哥二十四岁,北大历史系毕业,在某社科研究所工作已三年了。他长得不错——她把眼睛看向前方,愉快地笑了。这是她的回忆方式。她讲起某个人时,不管相不相干,都要先从相貌说起。她从小就喜欢这个哥哥,他比她年长许多,她还是孩子时,他已是个青年。长得好——也谈不上漂亮标致,是那种粗枝大叶的、疏朗的男子的美,长得高高大大的,气质极为清爽。    
      他很有女人缘的,她笑道,高中时代就有男女同学来家里小聚,坐在院子里谈马列主义,常常就争论起来。他引经据典——口才很好的,语气果断,言简意赅,不容置疑。我记得当时他穿灰色的半高领毛衣,脖子上套上一圈黑围巾,流苏垂下来,很随意的样子,有点五四青年的味道。——她突然停顿下来,空气像是狠狠地抽一下,她的脸色变得端凝了。隔了半晌,她才说,他那时多年轻呵,春天的院子里,他的黑围巾,流苏一晃一晃的。嘴唇张合的频率很快。……这一切就像在眼前。人群中有两个女生,正在看着他。我在看着她们。我们都很喜欢他。    
      这个兄长,在她的一生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她是愿意承认的;承认它,也主要源于感情的联结,他待她很好。家族里,只有这两个孩子是气脉相通的,有野心,朝气蓬勃,有 “共同的悲剧气质”。很多年后,阿姐是这样认为的。她父母死后,她随哥哥一起生活,住在军区大院里,这是1970年,她哥哥已成为一线人物,重权在握,手下兵将无数。他是她的英雄。    
      她父母死得早。父亲因病逝于1965年,她哥哥还是个默默无闻的青年,读哲学和历史,发文章,记笔记。她母亲死于1968年,职位被免了,家被抄了,她瞬间成为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太太——那时哥哥已离家出走,踪迹不明。她随母亲住在一户破平房里(姐姐已结婚,与家庭划清界限)。晚年的母亲神经质,神情惊恐,夜里常常一跃而起,下床踱步,嘴里念叨着什么。睡觉时打很响的呼噜,而且便秘。她常常就发脾气了,拍桌子骂人,动辄就躺倒在地上。平心而论,实在也不是个招人待见的老太太,心疼当然是心疼的。    
      这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的她也未能目击。母亲突然失踪了,一连好几天,没有她的消息。她慌了,去她的原单位探问。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生生涩涩的,见人不敢说话。好不    
      容易看见一个面相温和的穿军装的人走过来,她上前问了,说不了几句话,就哽咽住了,泪如泉涌。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