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个心理上的“认同结”,从来没有向爱理生提起过。研究班结束以后,有一次在校园里碰到他,他突如其来地对我说:“我不大了解中国人,不过你这个人,我好像还可以和你交流似的。”说毕扬长而去。我至今不得其解,他是指我太过西化,还是他早已看出我内心的问题?
三、《老残游记》
如果照爱理生的说法,求学时代是一个认同的“延偿期”,那么我在美国竟然也“延偿”了八年之久,待学成任教的时候,不觉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美国有一句俗话:“不要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在这个以青年为中心的社会里,我不禁大受其影响,颇有“一雨便成秋”的感觉,三十岁一过,不管别人说你怎样年轻,自己心里是明白的:迟早是步入中年了,心境与以前也有显著的不同,甚至对于自己年轻时的行事风格也有点不信任了。
人总要为事业而奔波,我又喜欢旅行,所以干脆假公济私,“逐鹿”于欧、亚、美三大洲之间,曾三游欧陆,在香港任教一年半,东亚各地也都跑过,美国的几个大城市更成了我足迹常经之地。去年偶然因授课的需要重读刘鹗的《老残游记》,读后不禁百感交集,不忍释卷。这位铁云先生岂不正是一个喜欢旅行、足迹遍天涯的“同路人”?他的心境岂不也是一个中年人的心境?
我第一次读《老残游记》是在高中的时候,也可能是在初中,老师在课堂上讲老残听黑妞和白妞唱书,现在还记得“大珠小珠落玉盘”那一段,其他就记忆模糊了,这一次重读,发现这本小书实在寓意深远。老残的“游记”,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老残的山水之游,刘鹗以细腻亲切的笔触描绘出华北的风光,这是中国游记的传统;第二是老残的“社会”之游,晚清社会的人生百态,从老残个人的眼里看出去,非但收晚清社会谴责小说之效,而且在艺术的技巧上,更加深了一种“主观”的视野;第三是老残的“心灵”之游,刘鹗本人的学术思想(譬如他师从三教合一的太谷学派,以及他对于义和团及国民革命的看法等),在本书中处处露其端倪,而且,令我最欣赏的是,书中还有一种哲学的意境,这在第八回到第十一回中申子平登山遇虎,进入道家仙境而与贤士谈心这一段表现得最精彩。一般人觉得全书这中间一段最难懂,而我却为之走火入魔,直觉得自己也变成了申子平,在有灵性的老虎引导之下(老虎在山下的凶恶之性是后生的,所以社会上有所谓“苛政猛于虎”,但在山中的老虎却复其本性,与高山大泽的灵性连成一气),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好一个恬淡深远的美境!我觉得比“桃花源”犹有过之,读后顿觉在美国学术界所受的世俗怨气都一扫而空了。这第八回至第十一回在结构上恰居全书之“中”,不知是刘鹗有意安排,还是随心所欲而写的。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心路历程上的三本书(4)
这三种层次——山水、人物与思想——的交流,使得全书精彩绝伦,令人回味无穷。老残实在是一个“有心人”,他所处的风雨飘摇的时代,不正与我所处的这个时代颇相契合?——刘铁云所塑造的这个角色显然是一个游侠型的人物(这是老友刘绍铭的卓见),不过他不是“武侠”,而是“文侠”,他饱学多识,又习得医术,目的当然是在济世,然而却生不逢时,又如何济世救民?这种“知识分子”的困惑却以高雅的情操表现了出来,老残的游山玩水实在是“有心”之游,所以往往不知不觉地探出了卓绝的意境。欧洲著名汉学家普实克曾特别指出本书艺术技巧上的层层“抒情画面”(lyricaltableaux),这种艺术上的抒情,也显然反映出刘鹗本人心胸中的抒情意境(留美学者高友工先生曾创出一个非常贴切的英文名词来形容这种哲学融于文学中的艺术视界,叫做“lyricalvision”)。因此,最令人神往的是老残所经历的几个“抒情时辰”(lyricalmoments),譬如那一段最有名的白妞唱书,真是写到声画合一,人景不分,如入仙境。当白妞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的时刻,也就是使老残——和读者——难忘的“抒情时辰”,刘鹗对这个时辰的描写极尽功力,实在值得背诵:
那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二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然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见第二回)
如果把《老残游记》拍成电影,这一段正是使用“蒙太奇”技巧的最好机会。这是一种动的描写,而静的抒情画面和抒情时辰更是比比皆是,这第二回的开端就有一段静的意境,由静而动,相得益彰。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宫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分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丛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这个静的画面当然是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的,铁公祠所纪念的那个铁铉,与铁云先生在名号中共有一个“铁”字,刘鹗于有意无意之间,可能也点上一笔“于我心有戚戚焉”。这种抒情视界当然是诗的境界,所以刘鹗的文章里也有诗:
老残心里想道:“如此佳景,为何没有什么游人?”看了一会,回转身来,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写的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老残游记》中写景最感人的一段,是第十二回的“寒风冻塞黄河水”,原文太长,不便引用,这当然也是家传户诵的名文。刘鹗把自然与社会这两个层次交织而写,触景生情,他借重古诗中“北风劲且哀”中的那个“哀”字,就由月明星稀下的华北苦寒景象而联想到岁月如流、国家多难,不觉流下泪来,在归途中用手在脸上一摸,却不料因为天寒,“原来两边着了两条滴滑的冰”。这种“收敛”的描写手法,实在是出类拔萃的,晚清小说中无出其右者。这些都是较短的“抒情意境”的例子,书中最长的一个“抒情意境”,就是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中申子平登山遇仙的故事,使我们由凡世而进入一个心灵与哲学的境界。作者用了申子平这个并非举足轻重的角色,似乎是有意把老残与申子平分开,申子平也可以作为读者的代表,冒冒失失地被引进老残——也就是刘鹗——所幻想的境界里,也可以说是作者的心影,这样,刘鹗就可以畅所欲言了。这正如孙悟空在佛手中翻了几个跟斗,以为到了天边,却原来还逃不出佛手一样,申子平在山上的境遇,也逃不了老残的心灵之境,读者当然也被作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如要分析这几回的哲学意义,恐怕必须引经据典,写一篇学术论文,我目前尚无此能力。但重读全书之后,却深深地佩服刘鹗胸襟之广,老残确是“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实践者,然而他在徘徊于山水、修身于乱世之余,还是忍不住像游侠一样,沿路拔刀相助,全书后半部的那一个谋杀案子就是靠老残之助才解决的。故事虽然也曲折离奇,但对我来说,终比不上书的前半部,也许,刘鹗也未能免俗,走上了公案小说之途,全书结局似嫌草率,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我看刘鹗仍然脱离不了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好习气,虽然不能——也不屑——在仕途中为国效力,但他还是在江湖上打抱不平,而且还仗义助人,收了一个妾。(夏志清先生在《清华学报》上发表过一篇论《老残游记》的英文文章,论点精辟,他特别举出书中第十二至十三回黄人瑞邀宴,老残听翠花、翠环自道身世的一节,认为是中国文学中吃得最久,描写得也最淋漓尽致的一顿饭。)
老残毕竟是遨游中国的领土,眼观的是浩瀚的黄河,耳听的是山东大鼓,嘴吃的是北方人精制的炖鸡和火腿。在美国的电视机、牛肉饼之畔重读《老残游记》,也有一种“心向往之”的“哀”感,然而这种悲哀的背后是历史和文化;在这个西潮汹涌的时代,读刘鹗书中的意境,真是感触万分。这是一个“非英雄”、“非浪漫”的时代,我们又如何去做“游侠”?没有李小龙的武功,岂可在西方社会打抱不平?感伤无用,唯有坚守一己的岗位,在学术上为中国文化竭尽绵薄之力。至少,也可以多做一点深思内省的功夫,在中西文化之间求得一点恬淡的意境。
我重读《老残游记》之后,本想以“新老残游记”为题写一部“旧式小说”,来描述这一代的世态炎凉,也希望刻画出一个新的老残式的角色,来探索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境。我在去夏三度游欧的时候,在巴黎的咖啡店里,在马德里的街头,在格蘭纳达的山顶上,也偶尔想起老残和这部“新老残游记”,当时所感到的是一种强烈的“荒谬”意味:试问世界上还有比在西班牙的斗牛场中追思白妞唱书——“拔了一个尖儿,抛入天际”——更荒谬的事吗?在“西潮”中重悟中国文化,也竟有如此的困难。
然而,这种心情岂不正是余光中近年来的新诗里所经常出现的主题?而且,有一位“二殘”先生也已经在写他的“二殘游记”了。吾道不孤,这一代的中国留学生群中毕竟还是有不少的“有心人”;在这个漫长的“自我认同”的旅程中,我已经不再感到寂寞了。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象牙塔”内的臆想(1)
“象牙塔”内的臆想
——我的“书房”
一
我的书房很小——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打字台、一排书架,疲倦的时候想睡在地上,可惜几平方公尺的斗室竟然容不下我这不到六尺之躯。然而,这小小斗室就是我的世界。
我的书房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五楼的一角,原是为了教授“避静”用的研究室(不受学生干扰,没有电话),可是我特别喜欢它。记得申请的时候,我只提出一个条件:书房一定要有一个窗子,否则我会窒息,精神上像坐监牢一样,没有自由,这样我是写不出东西来的。学校本来分给我一个图书馆地下层的研究室,面积相当大,但是没有窗户,我拒绝接受,又等了几个月,终于等到了五楼角上的这间书房。
记得我开门进去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书架,书架旁边是一个落地长窗,把窗帘卷起,芝大的中古式楼房一览无遗,特别是洛克菲勒教堂的钟楼和学生活动中心的高塔,一后一前,耸然而立。不论芝加哥气候如何坏(芝城是有名的风城,以气候变幻莫测闻名全美),这些看来古老的建筑物似乎永远那么宁静、那么超然,我遂常常痴望窗外,臆想重重。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文学理论书,本来艰涩难懂的句子竟然豁然贯通了。于是我一句句地读下去,脑海里时而映现窗外的钟楼和高塔,又不禁感受到不少芝大学术上的游魂——当年在芝大赫一时、而今已作古的名学者——在楼畔徘徊,于是我又好像得到一点激励似的,继续读下去。一直到夕阳西下,腹饥难熬的时候,才想到该吃晚饭了,于是怅然关了灯,搭电梯直下“人间”,出了图书馆的大门,又进入尘世。有时候看书看得兴起,干脆省了晚饭,到楼下买一块洋饼、一杯咖啡,提神之后,回到斗室再读下去。
我这个小小的读书世界是我生活中最充实的一部分,我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其乐无穷。这种感觉,只有鲁迅的一首旧诗中最后的两句可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