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人处事不可做太绝,这个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世上每个人皆依赖众生才能生存,只有在和谐平衡的情形下,方得以向前发展。我们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一个效应,也就是“距离效应”。由于现实世界上的一些原因,我们会产生一些距离感,这些距离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当这些距离出现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些手段,把相互之间的距离缩短,相互之间的感情不但不会出现隔阂,反而会加深。
“距离产生美”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和周围的人出现矛盾的时候,不妨退一步,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隔一段距离去看对方,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秘密和隐私的,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给对方留够空间,不要让自己没有隐私,也不要轻易去打探对方的隐私。如果我们越过这条线的话,就很可能为之后的人际关系埋下祸根。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如果与对方靠得过近,对方的心里肯定开始紧张,并开始防范你、拒绝你,因为他的私人领域受到侵犯。在应酬中如果我们准备加入别人的小圈子并与其交谈,先要判断你与该圈子里人们的亲密程度是否一致,然后再看这个圈子是否对你开放,千万不可以贸然行事。
第四部分:聆听社交课堂礼让为先
问:两个人为一点小事正在吵架,本来互相礼让就没事了,可结果却越吵越凶,你会
这样吗?
答:不会,我可是通情达理之人。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在京城做官的张廷玉家人在桐城建相府时与邻居发生争执,两家为了三尺宅基地互不相让,官司一直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连忙送信给张廷玉,盼望他给县令写信通融。张廷玉见到家书后,回了这样一封信:
千里求书为道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谁见当年秦始皇?
接到张廷玉的信之后,家人领会了张廷玉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于是决定让出三尺地。邻居看见张家退让三尺,也随即后退三尺。经过这样一调节,两家不但化解了恩怨,而且为过往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方便了邻里乡亲。
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可能和别人和睦相处。其实如何与别人交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一辈子来学习。
做人中最核心的、最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要懂得礼让,一切以礼让为先。
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日新月异、变化无穷,我们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我们切不可忘记也不要忽视“礼让”。
试问一下,我们有谁喜欢一直都生活在一种激烈竞争的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我们又有谁愿意和那些“满心城府”的人成为朋友呢?而又有谁习惯在生活中和别人保持一种互相欺骗和隐瞒的交往方式呢?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曲解的、不正常的人际处理和交往方式已经让我们难以承受了,大家都想尽快改变这种状态。大家真正希望的就是一种互相之间的信任和支持,与别人建立一种互动和友善的关系。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迈出真诚友善的一步,给对方一种真正的爱的感觉,对方肯定就会有所反应,你的身边也会多一些知心人,多一些可以说话的朋友。
利益的冲突是人们产生矛盾的根源。当我们和别人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应该多为对方想一想,互相之间都退一步。当我们以德相让、互相礼让的时候,那些可能发生的冲突就会烟消云散,大家也就很乐意跟你合作,事业发展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礼让是一种双赢。“妥协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最高途径”,我们只有互相都退一步,才有可能让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只有那些懂得珍惜、懂得礼让的人,才可能真正赢得身边朋友的心,我们人生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第四部分:聆听社交课堂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问:你整天板着脸,对人处处设防,别人还会喜欢你吗?
答:不会,这样相处很累。
每个人不可能随时都快乐,谁都有不顺心的时候,谁都有情绪低落之时,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去,更不要让这种情绪影响到别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吧。
也许,我们只要做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可以让你的形象在别人的眼中大为改观,让大家都喜欢你。
☆ 你可以不帅,也可以没有气质,但你可以每天保持微笑。
☆ 我们与别人交流和说话的时候,少用一些“我”,多用一些“我们”,这样就很自然地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 见到别人的时候,可以主动伸出我们的手,在握手的时候有一些力度,让相互之间有一个实际上的接触和交流。
☆ 不要正面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反对,当我们决定对某一件事说“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考虑一下,换一种表达方式,不妨对别人说:“我还需要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给我一点时间”等等。
☆ 在别人的背后说人坏话,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在别人的背后说人好话,不要以为那些话他们听不到。
☆ 我们也不要随意向我们的朋友借钱,有的时候这会让他们很难堪。如果借了钱,一定要尽快归还。
☆ 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先给朋友倒茶和倒酒,付钱的时候,一定要抢先。
☆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但绝对可以做到让尽量多的人喜欢我们。
☆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尊重,不管是传达室的阿姨还是看楼的大爷。
要想很好地对待别人,首先要很好地认识自己,善待自己,喜欢自己。
第四部分:聆听社交课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问:磁铁是异极相斥,同极相吸吗?
答:错了,刚好相反。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世界,我们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也会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佛学上讲究因果关系,撇开这些世界观的差异不谈,客观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对自己、对别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影响。
古阿拉伯的那句谚语很经典地表述了这一观点。“播种一个行动, 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不仅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如此,对于整个社会,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来说,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是存在着的。
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和做事都是有选择性的,我们对于那些喜欢的、有共同语言的人会很亲切,我们很乐意和他们交往。而对那些性格与自己差异很大、价值观不同的人,我们就会有一种很自然的排斥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希望和别人有直接、真诚的交流。但事实告诉我们,这些并不总是如你所愿。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抱怨,认为是别人对自己不了解,其实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我们非公平地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不可能很公平地对待我们。我们希望别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首先就应该把自己培养成那样的人。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的行为和思想,也一定会在别人的身上有所体现。
很久以前,孔夫子就说过这样一句为人处世的经典话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首先不要想别人能给自己什么,而应该想到自己到底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我们自己希望怎样生活,首先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我们同样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第四部分:聆听社交课堂善于聊天
问:你会说话吗?
答:笑话!是个人都会。
那些善于聊天、善于说话的人,并不一定知识渊博,也不一定需要有太多的号召力,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真诚地对待别人,把每一个听众都当成自己的朋友,同时,还要很好地当一名听众。
“善辩不如善听”,这句话是提升我们交流能力的最好的座右铭。那些口若悬河的人往往抓不住客户的心理,而且还会让对方感到反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倾听对方谈话,时常注意对方的喜好与需求,发现对方有不太了解的地方时,再仔细地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功败垂成。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很可能听不懂,也很可能根本就不感兴趣,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很仔细、很认真地听下去,而不应该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而且,当我们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话题的选择,要找一个让对方最好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而展开话匣子。有些人在和别人聊天之前,自己会在脑子里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令人兴奋刺激的事情。人的确很爱听奇闻轶事,但却更加愿意和朋友们谈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普通话题,比如,小孩要进哪一所学校比较好,哪一种牌子的家电用品比较好用,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等等,这些都是良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兴趣。
因此,当你的脑子里并没有奇闻轶事的时候,也不必保持缄默。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可以谈话的题材,只要你能时常留心,就不难找到使大家都感兴趣的谈话题材,打开话匣子就是从闲聊开始的。
此外,人们还有一种误解,以为必须谈一些深奥的、很有学问的题材,才能受人尊敬。有这种误解的人,常常想和别人谈一些很抽象的哲学理论,或是什么相对时空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即使你准备很充分,也很难找到与你有同样兴趣的谈话对象。因此在大多数场合,你将会觉得无话可说。
在交际场合互通姓名以后,第一句话通常是很不好开口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他的性格、嗜好和品行,又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做了解和考虑,同时也不能冒险提出特殊话题。
“今天天气……”这句经常被运用,但除了在甲板上或是在沙滩上散步时不妨用用之外,在别的场合中说这句话会使人感到近似敷衍,而且很难引起对方的兴趣。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得体。就地取材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来觅取话题。比如,如果相遇的地点是朋友家中或是朋友的喜宴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就可以作为第一个话题。
无论人的内心怎样复杂难测,也都会在行为、语言、表情上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怒发冲冠”、“手舞足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可以通过说谎话假话,以口头上的言辞来否定事实,但人的行为表现却很难像舌头那样容易随心所欲,表情和动作所说的才是实话。
当我们有了这些了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到一些办法和技巧,对对方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对方说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你们之间的交流就不会再有什么困难了。
第四部分:聆听社交课堂理性对待不公平
问:回忆一下你经历过的,衡量一下你得到的和你失去的,想想是否公平?
答:这个世界很公平,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所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给你。
有一天,寺庙里铺在地面上的一块大石头抬起头来对正上方的佛像说:“我们原本来自于山上的同一块石头,可现在我躺在这里,灰头垢面,受万人践踏,而你却坐在那里,高高在上,受万人膜拜,世道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呢?”佛像说:“是的,我们来自深山的同一块石头,但我经过了几个石匠数年的打磨,才站在了这里,而你只接受了简单的加工,所以就只能铺在地上给人垫脚啊。”
同样是石头,能不能被雕成佛像,差别真的很大。生活中,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谁又比谁差呢?可命运女神注定要把我们分成坐车的、赶车的、造车的和修车的。在同一个院子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以后注定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有的会成为一个在小气候里呼风唤雨的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