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使郭英乂、关内节度使吕崇贲等不过是新设之节度使,缺粮少械,其军新募,尚多不全,实力有限。

  而此时西北之地,尚不象现在黄土满地沙漫天,一个号称“阡陌万里,而牛羊如云”相当繁华富庶所在,还有西域商路枢纽积累数代财富的凉州地区。但人要粮,马要草的,打起战来还要兵甲器械牛马的保障,西北朝廷供应大军起来,也是相当的吃力。

  叫人来勤王,总不能让将士饿着肚子保卫朝廷,于是西北朝廷最近经济用度就有点紧张,肃宗以身作则,大举省俭宫室用度,就不可避免了,据说那位肃宗皇帝连他最喜欢七宝鞍上的金珠都拆下来折做军资,那新宠张良娣更是以素衣为校,连带着太子府也相效而行,闻季这些内官也被连累吃了不少苦头。

  因此,对蜀中的粮草和蜀境输送的江南财赋的依赖一天,就不得不仰仗成都朝廷的鼻息。

  然后那位肃宗皇帝,却多有所闻我在成都优游自在的养兵打战,安民置产,经营实业,还有空闲派人到敌境杀人放火,居然对我做的这些东西不免也产生了兴趣,所以借这千秋派人过来考察,顺便讨论一下推而广的可行性纭纭。

  不过这个口诏中所谓的诸葛法,也是拉虎皮做大旗的东西,是我为了行事方便牵强附会出来的东西。

  但也不是豪无来由根据的,根据三国志,经历刘焉、刘鄣、张鲁的拉锯奔战,蜀汉得到的是一个地方残破民生凋敝的益州,诸葛亮治蜀,实行“收流民,兴水利、修道路、促工商,抑豪强、劝农桑”强国诸策,特别是鼓励工商一策,通过对商家的优惠举措和促进商业流通的手段,较短时间为蜀汉聚拢大量必须的财富物资,是以蜀货物产,行供天下,短短十数年蜀国便市面繁华,货殖充裕。诸葛亮能够以一州之地独抗曹魏九州之力吗,还能有余力七次北伐攻魏,绝不是偶然,与这诸葛兴蜀策,奠定的基础密不可分,

  所以硬要牵扯起来,和我所行之政,也有不少相近之处,因此对外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安抚使行事的这些东西,不过是效前人良法,萧规曹随而已,诸葛孔明是什么人啊,相比突兀的搞出个树大招风的梁氏新法,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也不易不致招至传统力量反弹。

  至于为什么有些挂羊头卖狗肉不一样的地方,那也与时俱,毕竟古时的东西,并可能过了几百年到了现今还是一成不变的,要因地制宜嘛。别人要做文章的余地,也小的多。

  当然了,这种革弊始新的风头我是不会去出的,一切源头,都被推在无辜的替我善后的成都长史郑元和身上,反正他投靠我以后经受的东西多了,也不在乎多背一些骂名和怨恨了,要想做我部下,自然要有替上司顶缸和承受风险的觉悟。至于我是谁,不过一武夫尔,出点馊主意还可以,但怎样变成切实可行的措施,还得仰仗他。

  不过西北朝廷能直接找上我也不希奇,这似是而非的东西也就哄哄大众,面上有个说的过去的名头而已。瞒不过知道内情的人,要是西北朝廷那位,没在我的龙武军里下点功夫,那也太失败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客似云来

  又曰:

  “太子喻,梁某人,素有博见,可中外事以咨。”

  “建宁殿下曰,听说老大生意做的很大,顶得上半个节度使,不知小弟可附翼否”

  半个节度使,这话听得我微眉轻皱。

  这两天来第二次有人这么说我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由我开个头创立了各种体制,龙武军不知不觉已经膨胀,自我增殖一个庞然的怪物了。两卫三军,还有倍半的附属编制,已经超出寻常仪仗内卫的范畴了。

  相较原本龙武左军的万五编制,不晓得旁长了多少倍,还有流民大营等相应的工场体系支撑,以及一个大府的钱粮产出作为后勤保障,已然形同自己自足一个小型的内循环体制,实质上已经和后世割据一方对抗朝廷的某些藩镇相去不远,这对任何想加强集权的统治者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过好在这只队伍的组成成分实在太多太杂,连我这个主将亦要号称三不知,(不知道部下有多少,不知道编制有多少,不知道产业有多少),上头还有个老皇帝直接坐镇,实在难说能对朝廷形成什么作用,要不然早象前上司陈玄礼一般,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踢到哪里去高升?

  “咱家的话都到了”

  闻季泯了口茶

  再次感叹起来,“老奴倒有些羡慕老张公公了,太子府上没几个人,上下眼色却盯的紧,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就被言以事……哎,要不咱家倒想到军上门下来讨些生活”

  “那我不成了挖太子墙角的古今第一人了”乃一笑而过。

  别看这家伙很不省心,喜欢大发牢骚摸样,可扯了半天关键地方口风还是把的紧要,知道什么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丝毫不露底,这也是宫廷里基本的生存之道把。

  突然水榭外远传来下一声通报,一名值日参军,匆匆进来见礼,耳语一阵后,我乃对道,“将作监的军二所内抓到一位可疑人等,自称宁之远,说是是来使的随员”

  将做监辖下的军二所,仅次与军器监所属的军一所,保密系数要低一些的单位,所研究的产品也是军械以外,与后勤民生相关的军民两用产品,压缩口粮烘培、伪装披风制染、军用药酒调制,冬季行军用的简易手炉等都是其产物。

  现在正将大规模将民间收罗来的各种食材,烹制脱水加工更成耐久便携的干货。在大量运用临时招募人手情形下,被有心人渗透进个把也不免。只是这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我还巴不得多流传的更广一些呢。怎么还有这么苯被抓住的。

  闻季听在耳中,不免面上一阵扭曲,很有些愤恨的心中暗道,这厮果然还是对自己这个正使阳奉阴违的,不听训诫还是暗中去刺探人家的私禁,这梁剥皮的名声,可是那么好相与的。不过,这也未必是坏事,

  随又皮笑肉不笑的嘿嘿然,“无妨,此人是内侍监李公公的人,与咱们不是一路,军上尽管处置,咱家就当什么都没听到好了”

  “哦,哪个李公公”

  “就是那位李静忠,今上赐名辅国的李大公公啊”

  “恩”我心中暗然,果然是这家伙,他的手倒是伸的好长啊,看闻季幸灾乐祸的态度,这其中似乎有值得挖掘的东西啊,显然我当初埋下一些东西,也开始发挥了点作用。

  乃转头吩咐那值参道:

  “执拿的童子军暗哨第二队,警惕可嘉,赐食加餐,假一日,首先发现情迹可疑的那位队头,加赐新衣”

  待参值得令告退去。

  “老闻啊,想不想赚点零花钱”我突然笑咪咪的,让他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军上说笑了,老奴只会侍侯人,哪还懂得其他的东西”他似乎拿不准我的意图。

  “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家现在手头搞了点小生意,想走西域的路子,在西北那里还缺个分号什么?”

  他心中一惊,这家伙胆够大的,做生意做的居然打上太子府的主意,

  不过,他心中心中一动,突然想到这位北军大人很会搂钱。“善营治货殖”的名声,连老主子那里都有所闻的,所谓的“小生意”,可一点都不小,据说能和他沾点生意边的,现在都是身巨万的家伙,听说他还专门收容长安出逃的胡商,利用他们的关系和人脉组成商团,对西北所谋不小。太子门下的亏空,老是靠接受臣子的敬奉,也不是个长久办法。

  不过权衡厉害,这其中的利头大,干系也大,委实叫人难决的,不由他苦着脸说

  “军上不是为难老奴了,咱家好歹也是太子门下,这嫌要避的不是”

  看他患得患失的仍有些犹疑的意思,我再次笑了起来,“我知道你的意思,虽然本朝之制,太子府上是不能与民争利的,但是门下的下人何止千万,有个弄点小本生意补贴家用又有什么希奇,使个无关紧要的出头就是”

  “这个”他的表情开始松动。

  “你其实还可以拉上建宁殿下嘛,他好象欠我不少地”

  他心中略定,怎么还忘了个建宁王,暗道自己糊涂了,太子门下与民争利怕招找物议,但是作为普通宗王的风险就小的多了,太上的近宗五王,莫不是都有自己的产业,有他出面干系就小的多,

  我又掏出一堆质地各色的欠条,“貌似我还是某些人的大债主啊”

  “什么洛王、新平王、丰城王、临晋王、新蔡公、谯郡公、荣阳公……”

  他脑们上的汗,又下来了。

  计议必定,我摇了传唤手玲,“给我传温学士”

  “是!”

  随后那正在公关“公”的满面红光的温哲屁颠屁颠的进来

  “老温,东西准备的如何”

  “请军上过目”他呈了一叠礼单上来。

  作为一个长期混迹省台的老官僚,对各种人情事故分寸,看的很透彻,谁谁可能喜好什么,怎样投其所好,,什么样身份的人适合送什么样的东西,这类沉浮人事几十载,交际往来的学问,把握的很通透。怎样保持适当的距离,又能让对方满意,怎样以让人感觉到隆重,又不留口实和把柄,怎样以较少的付出,获得最好的效果,都能在礼物的样式和种类搭配上,体现出来。

  因此在钱粮物资上,给他一个自由掌握的额度。甚至是名下所出的各种新产品的优先适用,通过那些混过脸熟的老关系,金钱珍货开道,在西北朝廷里,也有了一点基础。

  西北朝廷的内外三省,六部九卿,内外官的诸院、监、司、使、署、局、坊。

  正好借这机会和渠道,让他和闻季商量着,补充了一些名字和项目,一起捎带过去,顺道一并打点了周全。

  然后。

  作为涉及军国政要的,他这个高级家奴出身的内臣,自然要回避,另有人来交涉。

  “这位是知秘书省章柳章大先生”,闻季为我介绍时如是说。

  只是光看闻季介绍一句,就自觉不自觉的要用眼睛暗瞟上两三道,就知道这号身份不低,似在暗示他可以决定名为正使闻季的交涉结果。

  章台柳,堂前燕,这都是古诗中常用的断句,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马甲,不过人家喜欢化名,不想透露身份,我懒得去点破这层。喜欢叫马上风也是他的自由。

  心理还是稍稍有点惊呀,作为一个上位者起码的观察力,这家伙并不在我对贺使随员印象中,更象凭空冒出来的,难道是来自别有任务的另一路人。看来这世上喜欢玩虚虚实实无间道的,可不止我一个。

  秘书省又称秘书监,兰台,与宫台省同为皇帝直属的内三省之一,秘书秘书顾名思义,其作用相当于皇帝私人顾问、文书、幕僚、智囊等多种职能构成,兼科举人才储备的复合体系,由于聚集常常在宫城北门下待旨听候,历史上又被统称为北门学士,可以与宫台省、内侍监的宦官们,并为皇帝身边最具有直接影响力的两大群体。

  作为皇帝的内务机构之一,其下还有宠文馆、丽正院,集贤殿、翰林院等众多皇家直属的图书、学术、教育、研究机构。

  同时也是国家人才储备的地方,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两段制,通过制科和常科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获得的举人、进士什么,只是让士子获得一个出身,也就是为官的资格,诸如可以混吃等死,当国家的米虫,因为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不用担心饿死。还有见官不拜等权利,但是要想做官,则必须通过吏部的考揭试(相当于岗前职业考试)合格,才能放官。

  而且即使通过了吏部的岗前考核,也不是什么什么人都可以获得外放官的机会,相当部分人就被安排到秘书省所属的这些馆、院、学、殿中去当任九品末流的修史、编书、校字闲职,(大致相当与现在的各级非行政单位编制的协会、顾问组,专家团、党史研究室什么),如果没有野心的话,这里就是混吃等死最好养老的地方,唐朝官员的工资收入虽然说不上高薪,但维持一个象样的生活,还是足够的,如果有上进的欲望,就要从最底层一步步做起,磨练上几年,然后找机会外放或者补缺,或者干脆熬到最基本的学士资格,才算真正仕途的开始,我家那位温学士,在翰林院就当了整整10年庶吉士,然后攀附上权贵才有机会挪了位置的。

  要说太监属于领导的生活保姆和日常勤务,北门学士就是国家领导的秘书团和书记处,这些殿、院大学士就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书记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