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了。半晌后才清醒过来,有些感慨地对王石雷说道,“赵宋统治中原几近四十年,根深蒂固了,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占据地西北之地,朝廷的影响力是最小的,而以我们所树立下地名声,以及近年来在建设与生产上所取得地成就。足以令西北父老们衷心地拥护我们!”
“是啊——”王石雷颇有感触地回答道,“西北虽然民风彪悍,人心却也朴素,你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以真心相报,侯爷多年来地经营,使得西北民生远胜江南,根基已经坚若磐石。”
“呵呵——”我失声笑了起来,“不要光说好话!发展的速度一快,就容易滋生各种问题,地方吏治的问题尤其关键,石雷你一定要多加留意,切不可因为一些贪官腐吏们毁了我们的大好前程。”
王石雷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我虽然是抱了隔岸观火的态度来看皇位之争,却也没有想到过能够真的置身事外。
没过了多久,蜀王就干出一件震惊朝野地大事来。
同年九月,蜀王就提出平西大将军镇抚西北多年,劳苦功高,侯爵不足以表彰其功绩,再加上嵩山之事在民间造成的恶劣影响,对朝廷多有不利,因此力主朝廷册封平西大将军为平西郡王,位在三公之上,以便全面统御西北各方势力,以解大宋西北边疆的危困。
蜀王的提议一出炉,就在大宋朝野里面掀起了极大地反响。
本来太宗皇帝以阴险的手段谋害大臣,就是很令人不齿的恶行,再加上朝廷历次北伐,都是有赖天波府诸将才得以不败,后来我更是平地西北之乱,威慑北方契丹不敢轻举妄动,善战之名天下共知,因此朝野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西北被逼到反对朝廷的一方去,就连拥立太子的潘美也认为当以和为贵。
帝位久悬未决,朝廷大事都由太后也就是原先的李贵妃住持,此人将门虎女,倒是很有些一些主见,只是太子与蜀王都不是她生的,所以在帝位的问题上面,她却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听任辅政大臣们商量,不过这其中,有没有挟太后之名暂时摄政的意图就很难说了。
蜀王提出册封我为平西郡王以后,太子一党觉得非常被动,在拉拢我的步伐上显然是落后了,不过他起码是占了储君的名义,因此便也大张旗鼓地支持朝廷通过决议,促成了此事并派出了使者前往西北宣布朝廷的册封,顺便探一探这里的口风。
而受朝廷委托,担当宣慰使的不是别人,正是天波府的亲家太师潘美。
此中也有个小插曲,就是众人在商议册封我的时候,向来与我交好的吕端竟然持了反对的意见,得到消息后,家中众人都有些不解。
我却对众人说道,“这才是真正的能臣,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当初结交于我,纯粹是个性使然,对我的品行有所认同,且出于对朝廷的忠诚,要在年轻一辈中寻找可以培养的将领,因此不怕别人诟病,折节下交,推崇于我。而现在我的存在,或者说是西北这股势力的存在,已经对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他身为大宋的重臣,就不能不考虑这个利弊得失了!封我为王,固然是希望我可以为大宋安定西北,支持朝廷的决议,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来看,这是对地方割据势力的纵容,后患无穷!”
又过了几日,朝廷的使团终于到来,我亲自出城迎接,见到潘美之后,我跟他都有些感慨,他感慨的是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成了影响大宋政治走向的重要人物,而我则感慨当日一力促成四郎与潘家的婚姻虽然成功了,却依然没有经得住老天的考验,老四依然身在辽邦。而潘美却依然走上了打压天波府地老路上,虽然这一次他是为了代表朝廷册封我为郡王而来,骨子里面却仍然是为了帮助太子登基。
若不是太宗皇帝暴死。潘美肯定会不遗余力地继续打压我们,直到将天波府的势力彻底清除出去,这也是他为了扶持太子登基。保证家族是势力占据强势的既定方针。
“恭喜王爷千岁了——”潘美见我地时候。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硬邦邦的山羊胡子一翘一翘地。
“老大人何必如此见外?”我笑着将潘美迎到了上座,吩咐手下上茶上点心,准备酒菜,然后客气地说道,“潘杨两家既是世交,又是姻亲。小侄多蒙老大人提携,方能有今日地一点点成就,岂敢如此托大?”
“礼不可费——”潘美假正经了一番后,郑重其事地宣扬了朝廷地旨意。将我正式册封为大宋平西郡王,简称平西王,并赐下了丹书铁券和节仗符印等物。
平西王!这个名字可不好听!我很是腹诽了半天,这不是大汉奸吴三桂的封号嘛!幸亏此时还比他早了六百多年,否则的话,我一定借口朝廷侮辱我的人格,跟他们理论一番!不过能有一个王爵的封号,办起事情来就很是名正言顺了,对我加强在西北的统治却也是一个强有力地帮助。
举行了册封仪式以后,我在平西大将军府中设下酒宴,招待随同潘美一道前来宣慰的官员们,众人纷纷献上礼物,一时之间府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热闹非常。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酒至半酣,潘美忽然当着众官员的面,醉醺醺地指着我问道,“王爷!如今先帝猝然离世,诸位藩王依仗先帝赐下的权柄,漠视朝廷地法令,觊觎帝位,将有不利于太子殿下,如之奈何?!”
我眉头微皱,心知这是潘美企图在众人面前让我许下承诺,以达到将我套牢的目的,但是以他的心思,又怎么能知道我心中的真正想法,于是便来了个顺水推舟,将面前的酒杯一推,猛地站了起来,慨然答道,“国之储君,社稷所重!朝廷法令,自当遵行!寡人蒙先帝之德,多方照应,方有今日之成就,虽然先帝后来为小人所蒙蔽,几欲将寡人冤杀,但是寡人知恩图报之心,拳拳报国之志,昭昭天日可见!太子身为储君,自当继承大统,以正视听!”
说罢一招手从旁边的侍卫手中吸过来一只长戟,随手折为两段,然后大声喝道,“如若有人胆敢犯上,寡人定当起兵勤王,率大军破之!如有妄言,当如此戟模样!”然后将那断戟掷于地上,当啷作响。
“好极了!”潘美在旁鼓掌称赞道,“我大宋有平西王这样的股肱之臣,何愁皇室不兴?何愁四夷不来臣服?老夫回朝,定然以实情上告,号召天下臣民都以平西王为榜样,效忠皇室!建功立业!”
其余的官吏们纷纷叫好,大殿里面觥筹交错,唾沫横飞,众人的情绪激昂无比。
我支持太子的口风被潘美放出去之后的当夜,蜀王的军师阴明雨就亲自夜访王府,前来见我。
“王爷怎可出尔反尔,置我家主公于不顾?”阴明雨一见到我,就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先生少安毋躁!且听寡人细细道来——”我也不生气,拉着阴明雨坐了下来,然后开始对他展开忽悠大计。
我很诚恳地告诉阴明雨说,对于太子,他占了朝廷正统的优势,不可以正面力敌,只有通过其他的手段来拖他的后腿,让他自动下台,对于蜀王来说,目下正是积蓄实力,从这一场风波中争夺最大的权利的时候,不能公然争夺皇位,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阴明雨赞成我说的不宜过早与朝廷对抗的建议,却不能认同我公然支持太子登基的说法,最后还是在我答应以西北特产的装备来为蜀王武装一只骑兵以后,方才达成了一致,继续维持了同蜀王一派的同盟关系。
蜀王与太子两派在争夺了一个月以后,终于达成了协议,太子即皇帝位,赐封蜀王为辅政亲王,专征伐之事,封地扩大到湖广及陕西南部一带,并特设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用来安抚蜀王。
争夺了近两个月之后,大宋皇帝终于产生了,新皇即位,为先帝大殓,庙号太宗。
在这次的皇位争夺中,我意外地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幌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第十六卷 天倾西北 第四章 西北方略
更新时间:2009…7…3 17:25:58 本章字数:5181
当了王爷之后就是潇洒,在西北的地头儿上想咋就咋,看谁不顺眼就扁谁,想欺负谁就欺负谁,便是整个西北的官吏,也要经过平西王府的同意才能够履任,但就目下而言,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修建王府,并设立文武百官。
目下西北的军政重地算是在绥德一带,然而放眼日后的发展前景,似乎不能再拘于一隅,因此大部分人都希望将王府修建在长安城里,以符合我统御西北的身份。
“这怕是有些不妥——”王石雷对此提议却不是很赞同。
“石雷有什么意见,不妨说来听听?”我已经将王石雷内定为王府丞相,自是要在众人面前确立他西北文臣第一的正面形象。
王石雷犹豫了一下后,开口说道,“在长安城修建王府,其实好处不多,弊端却不少。长安虽然是数朝旧都,但是自唐末以来,屡次遭兵火侵袭,已然不复昔日的威盛景象,如果选择长安建府,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去修复旧城,凡四周城墙连绵数十里,岂是朝夕之间可以建成的?此其一弊也!且一旦建府长安,就意味着王爷有了东出潼关,顺流而下的意图,这对于朝廷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势必会激起反对势力对西北的攻击,得不偿失啊!”
王石雷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在长安建府的弊端,顿时将众人地热情给打击了下来。而我此时要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作为统御一方,有实力也有雄心横扫六合囊括天下的强势人物,我所要考虑地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同时也要兼顾军事以及人心。长安虽然已经破败,却始终是西北人民心中的首选建都之地,恢复汉唐旧貌。重使万邦来朝。这依然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且长安地地势也在西北举足轻重,雄关要塞环绕,军事意义重大,否则也不可能屡次被帝王们在此定都。
我在西北推行地一系列政策,已使整个西北地面貌焕然一新,人心思定。相对与面临外敌侵扰的中原河洛地区,以及被皇位之争搞的充满变数的南方来说,西北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吸引了不少来自其他地区的人民迁徙至此。钢铁工业地飞速发展,为西北提供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农业的集团化操作也使得抗旱防害的工作更为有效,文化产业地发展更是远超国内各地,大量西北制造的纸张和印刷机械源源不断地流传到东南各地,为西北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
即便是长安旧城,也在渐渐地恢复元气,城郭虽然还是老样子,里面的居民却已经逐渐向当初繁盛的时候靠近,长安府城丁口已经突破了二十万户,算是西北第一大城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必须要表现出一定的强势特征来,以稳定西北的人心,吸引更多的移民和商贾,使得西北的发展速度可以持续增长。朝廷那边,自然也是要敷衍一下的,也不能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我命人将西北地图展开,对众人说道,“长安城是一定要建的,但是长安城也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我们的步子不妨放的缓一些,一年的工期可以变成两年,或者三年,我们不着急!关键是要让民众心里知道,我们稳定西北的决心。在建府的意见上,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没有必要非得将王府放到一个地方!绥德那里的建筑是现成的,这可以作为一个王府,长安这里可以慢慢修着,先把城池恢复了,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里——”说着将手指的方向一移,指向图中一点。
“向西发展?”包括王石雷在内的众人都是一愣,目光落到了西方一点上,那里正是当初李继迁建立新城的地方。
“这里怕是有些不妥吧?”王石雷对李继迁新城被黄河之水淹没的事情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地问道。
当初我故意装神弄鬼,搞了一张神授之图留给李继迁,就是要他消耗人力物力,将大笔的金银耗费在修建新城上,确实收效显著,到了最后又被我的部将引来黄河之水,将新城给淹了个尽,使李继迁元气大伤,不得不依附于辽国的羽翼之下。
想起这段故事来,众人都觉得新城虽然有李继迁修建的基础,却终究太过危险,光是黄河之水就是一个大隐患,一旦住进去,保不定哪天又会重遭共工之灾!更何况过于偏西了,很容易流于异族,因此很多人都不赞成我重新修建新城并作为王府所在地。
“呵呵,诸位不必担忧。”我知道众人的心结,便笑着解释道,“新城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