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拉美化,防外资,舆论炒炒是好的,给政府压力。但也别自己把自己说死了,以为就一定完蛋了。现实情况是,是我们去当“坏人”,到其它国家“掌控”它们的经济,这方面要有些手段。这个过几年就知道了,看看外资在中国混得如何,中资在外国混得如何。几年前谁信联想能把IBM 的PC部门给收购了?中石油悄不声的就变成亚洲盈利最多的公司,不在外面收购是不行的。很多人还是从前的弱者心态,总把中国当穷国,总不信政府如今大发了,还是穷人的思维。以前说中国的银行都是实质破产,建行上市硬是从2。35涨到3。6 港元去了,就得这样慢慢的用事实把人的思维扭过来。
现在正是中国发展的大好时机。企业在市场经济、全球经济里正经锻炼成长也就是十来年。就以做得不错的日本韩国企业而论,也得要时间才能成长起来。那一招一式都得自己摸出来。从态势上看,是时候了,锻炼得差不多了,得出成果了。自主创新,就是这最后一招。能这么快就摸到自主创新门口,我相当满意。
(三十一)从“出口导向”到“扩大内需”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国政府过去十余年搞活经济的关键是“出口导向”政策,我们前面对此已经有了不少分析。通过抓出口,政府取得了宝贵的激活资金,又靠各种来钱的项目滚动发展,发展出了巨大的财政实力。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中国的出口形势非常不妙,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肯定是不行了,事实上1998年的出口增长只有0。5%。 对比现在连续四五年20%30%的出口增长,就知道那时经济形势有多困难了。有句话叫“金融危机是个框,有啥困难都往里装”,公司业绩不好就把责任推到东南亚去。为什幺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这幺大?因为出口面向的是硬硬的“需求”,市场经济里最关键的推动力,经济运行最麻烦的因素。把世界的需求拿过来帮自己发展经济,是个很好的事,比自己封闭发展肯定要快得多,这就是“出口导向”的基本道理。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老朱推出了一个号称是“扩大内需”的应急政策,把经济增长撑住了。其实经济要最简单来讲就是“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增长就是“需求”或者“供给”不断成长。“外需”不行了,那幺把“内需”炒起来,经济增长还是可以维持的。教育产业化就是“扩大内需”的一个典型招数。如果我们拋开道德人伦天理仅仅从经济角度看此事,其实很简单。广大人民有“上大学”的需求,这是最真实的需求,不是政府强迫年青人上大学强行制造出来的需求。从供给角度来说,就远远不够。所以,大学扩招是一定的。教育产业化,就是说把这个扩招过程货币化。由于是官办经济讲利益,政府察觉人民有能力掏出一部分钱,所以就只配套了部分钱去做这事,并不自己包搞。当然,教育产业化是早几年就开始“摸”了的,但是大规模扩招确实就是因为1998年的经济形势。由于人民不习惯教育货币化,喜欢国家花钱培养小孩,对此骂声震天,也属正常。但以后会习惯的,谁来搞经济都是这一套,现实主义没啥道理好讲。
“大学扩招”其实起不了太大用处,但实在是着急了,管点用就用上了。还有“黄金周”,都是如此。真正管用的,还是政府强行“创造”出来的需求。老朱硬挺着发国债搞了一堆基础设施项目,确实拉动了经济增长,死命把“保8 ”撑住了。
这件事情影响深远。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完全是一句空话。最终老朱做的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中国特色经济危机”时会怎幺做,也大致界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下限。即使是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政府也弄出了7。8%的经济增长,这可以充分说明政府投资的威力。人们很容易把老朱的做法联想到凯恩斯主义去。然而,理论都是空的,做不出来再凯恩斯都没有用。中国政府从计划经济走过来,强行创造需求正好是特强项,比别人强是自然的。这肯定不应该是常态,能好好的经济增长,就不用这幺“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用市场经济的真实需求推动更好。但我们再想深一层,有这种“强行创造需求”的能力,不是一个坏事。全球经济增长好,那幺大家都繁荣发展自然好说。一旦有什幺事,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趴窝了,中国来个“强行创造需求”,就可以比别人多抢到一些时间发展。运行效率上,这种自己闷头整的政府投资当然会有问题,但抢到时间了意义更大。所以中国坏账可以比别人多得多,但发展也会比别人快得多。通俗地理解,我们做10件事只做成5 件,人家做3 件事成了2 件,坏账是我们多得多,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多。坏账就是人们假定另外那5 件事也该做成算出来的账,其实就白扔那不管了也没啥了不起,关键是做成的事得越来越多。全球化时代,就是比做事的时代,不是比谁账本干净。抢到了一块,就滚动发展,时机很重要,不能慢腾腾想怎幺抢好。
说是说要“扩大内需”,最后整的是“政府投资”。现在又到了一个转折时刻,又说要靠“内需拉动”,但这次不一样,是因为形势大好。
从发展“出口导向”上来说,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整成了一个大怪物,国际经济里确实就没有过。别人都是在国际产业链里各占一块,好的就一级级往上爬,看中国那意思,是要上下通吃,一级级全给占住。想想是可怕,一个十来亿人的国家,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由一个强力政党领导,也不闹民主或者革命,就一门心思搞生产挣钱,啥活都干。国际产业本来是处于游移过程中的,从这个国家跑到那个国家很常见。但是中国一来搞,就有些不一样了。以前是资本家挑地方,到处转移,现在也是如此,但有些行业就被逼不得不转移到中国。从产业角度来说,中国似乎整出了一套成本控制方法,相当了得。我以前提过中国可以靠这个本事到外国去包搞基础设施,不久前已经成为现实,印尼三分之一的电力基础设施80亿美元包给中国几个公司搞了,外国公司要价上百亿美元竞争不过。这就不是光人力便宜整得出来的。产业发展成本控制的综合因素相当多,要一定技朮水平,相关产业要综合配套齐全,要有财力人力物力土地供给,要有顺畅的交通通信设施与营销渠道,要有整合能力。这样权衡下来,人力便宜只是在某些简单产业还能管用。
由于中国选择了“出口导向”,在国内就维持了一个低价格体系。从基础设施水平来说,国际公认中国的消费水准至少相当于人均5000美元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如果要炒到人均5000美元去并不难。但中国政府就不炒,就维持低价格,把综合生产成本控制到全球最低。这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旋涡,把国际产业不停吸过来,别人确实就是竞争不过。理论上一个产业只要中国技朮与营销追上来了,能生产了,加上中国这套成本控制方法,立刻就是比较优势,国际产业就等着被中国吃掉。以前一些小国也搞“出口导向”,但是没有中国这套成本控制方法,只是局部产业聚集,没有形成吸引旋涡,产业经常是说转走就转走,没有形成生产基地。中国似乎已经不能用“出口导向”去理解了,我认为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对一个个产业进行“蚕食”,占住一个再图谋下一个,要成为全球实物生产力最强的国家。“出口导向”,开始说的是以外补内,弄些外汇,是比较狭意的。但后来指的是,产业发展的目标市场是全世界。既然中国能够把一个产业做到全世界比较优势最强,那么目标市场当然应该是全世界。所以,这是中国政府出血本加入WTO 最大的原因。
这个战略,最近几年出成效了,可以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国际原材料价格翻了几倍,中国好多项都是最大进口国。按照传统的理解,象中国这样没啥资源的国家,技朮又不高,怎幺混?结果2005年顺差上千亿美元,2006年只怕会更高。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厉害。你可以说中国企业这毛病那毛病,毛病确实多,但是中国的产业在国际上竞争力就是强,而且强得一般人无法理解。从全球经济来看,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变幻,某些产品的需求总是在那的,而中国能以最高的性价比满足一大块需求,这是一个铁的事实。由于中国还没有把份额占满,在吃份额的过程中顺差大涨就很自然了。其实产业的技朮需求各不相同,并非技朮高的市场就大。中国占住的几大块都是很大的市场,技朮上差距并非关键,再怎幺高技朮人也是吃饭穿衣。所以即使中国技朮和发达国家比并不算好,也可以在国际产业里大吃特吃。何况中国政府也知道搞技朮的好处,一些看似高级的产业慢慢被中国变成了中级初级产业,被挤得没活路了。
如果这么在国际上猛占产业,搞下去会怎幺样?假设中国政府就喜欢挣美元,就这么猛往外卖东西,生产的东西越来越高级,那顺差会涨到天上去。现在一年上千亿美元好象很多了,其实不算啥,还有很大潜力,只能算刚刚活动开,日本德国人比中国少多了,也有上千亿美元顺差。这是个好事,表明中国在地球上有了基本的生存办法,缺资源也没关系,现在没人会说“开除球籍”了。国际上有办法混了,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最大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不是就要这么猛挣顺差?这个问题以前没意义,反正也没几个钱,干了几十年加加减减的也才拢了2000亿美元,防灾防事的也不能乱花了,所以还鼓励去搞外贸挣顺差。但现在一年就能弄到这个数,这就成了个现实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面对过的问题。
如果我们要高速经济增长,我们可以去发展外贸,挣来顺差都直接算进GDP里面了,还有间接拉动。国际上产业还肥得很,我们还大有可为,好好搞技朮再突它几下,这条路还是可以走的。自主创新也不一定是说得那么难,我们干起来可能一会就突破了。就这么去抢产业,相信一定能抢来不少。出口增长连年20%30%四五年了,经济学家本来众口一辞说会消停会增长慢些,也没停下来,到底什幺时候增长降下来都不太敢说话了。但这条路不是说我们干不好,而是国际上不“和谐”。
我们是成本最低,人最多,综合条件最好,搞起生产来谁也干不过我们。我们要搞,是可以把全球产业都抢过来,中国人都搞生产了,别人产业给挤垮,卖原材料给我们。但这样干的目的是什幺?就为了把人挤垮,我们挣越来越多怎幺也花不出去的美元?我们的人在工厂里干活很舒服么?我们的环境给污染了怎幺算?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了。以前是没钱,没资格去想这些问题。但我们现在确实要想想了。
搞出口,最初的目的是国家太穷要挣钱搞活经济,闷头干。现在达到了这个目的,还超额了,那么又该为了什幺去干出口?答案是明显的:平衡。即然在国际上的钱够花了,就不用再去挣这么多钱了。但是也得进口些东西吧,不能吃老本,所以就搞搞出口,最好两者相抵平衡,要进口多少钱的东西就大致出口多少钱的东西,资本项目再加加减减最后弄个平衡。你出口多了,反正你挣来的钱又花不出去,等于白给人家送东西了。
说是这样说,但要把平衡弄出来,还真不容易。人家就喜欢上中国办厂,中国企业往外出口挣钱就是比在国内血拼要容易。搞外贸的说“不怕老外怕老乡”就是这意思。这出口的势头起来了,中国这么大个头要按下去就不容易,也怕操作不好弄翻了。最终得靠什幺弄出平衡来?靠“扩大内需”。结论和1998年一样,但原因就完全相反。那时是外贸太惨了,现在是外贸太火了。
这回和老朱整的口号型强扭的“扩大内需”是真的不一样了。老朱是外需没增长,内需也没有,经济增长眼看要完。外需是操之在人,只好自己操纵内需硬挺。这回经济增长是火得不得了,一不小心就双位数字了,需求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需求的分布,外需太旺,内需不够。我们要实现外需向内需的合理转变,企业一看内需也不错,就不抢着干外贸了,顺差就少了,平衡就实现了,经济增长也不会慢。这个好处还有很多。内需强进口需求就多,人家也高兴,贸易冲突会少。内需好,经济增长实在,需求开发出来了就在那长期存在,不象外需有点靠运气,运气不好就坏了。内需是国民内部的消费,一增长就是人民消费多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