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哪怕自己只有七年的受命,天启皇帝也要将这个世界变一个样子。

“陛下,臣觉得现在还不易实施这样的改革。”孙承宗虽然心里不愿意承认,可是却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天启皇帝其他的改革政策,孙承宗都没有问,因为那都是水中的月亮,根本没有办法实施。

让孙承宗没有想到的是天启皇帝居然没生气,在他看来,这位少年天子雄心勃勃。第一次提出的想法就被自己否定了,想来也是很不高兴的。

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有些无奈的道:“先生,朕什么时候说要现在就进行改革了,此时的大明是个什么情况,朕的心里有数。朝堂尚未肃清,边关尚且不稳,朕哪有那个精力进行这样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需要军队做后盾的,朕可不想到时候出兵平叛的时候无兵可派。”

轻轻的松了口气,孙承宗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笑着道:“是臣想错了,陛下虽然年轻,却是思虑周全。”

“先生别这样的说,朕只是想知道,这样的改革是不是有必要。如今知道了先生的态度,朕相信,有了先生的支持,朕一定可以将这江山变一个样子。”天启皇帝的脸上满是憧憬,看向孙承宗的眼中满是希翼。

重重的跪在地上,孙承宗面容严肃的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生快起来,这些事情朕也就是这么一说,眼前还是要将辽东的事情解决了。熊廷弼被押解回京,朕相信后金那边一定会有所行动,不知先生怎么看?”天启皇帝将目光落到了那副地图上,伸手指了指辽东的位置,回头问孙承宗。

轻轻的皱着眉头,孙承宗轻声的道:“陛下,渡过眼前的危机并不难,无论是将熊廷弼调回辽东,还是在派遣一位能臣干吏,辽东都可以保证无忧。”

见天启皇帝轻轻的点头,孙承宗接着道:“臣想的是日后。”

“先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在,朕会考量。”见孙承宗犹豫,天启皇帝笑着道。

“陛下,臣不是不敢说,只是这些事情臣思虑的还不是很完整。”孙承宗看了一眼天启皇帝,见他笑着看着自己,摇了摇头,接着道:“臣,曾经将大明的境遇和历史上做了对比,历史上出现这样的朝代很多,可是能够化解这样危机的朝代却是不多。”孙承宗有一句话却是没说,那些没能化解危机的朝代,基本都已经灭亡了。

“先生请讲。”天启皇帝办了一个凳子,做到了孙承宗的身边,笑着道。

“那些没有解决危机的朝代就不说了,解决了且解决最好的有两个朝代,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汉朝。唐朝的时候,唐太宗面对的是强大的突厥人,那个时候唐朝国力雄厚,又有百战雄师,打败突厥却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孙承宗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唐太宗虽然打败了突厥,也征服了高句丽,可是后来的唐朝却依旧被突厥困扰了很多年,直到武则天的时候,突厥与大唐之间还是战火不断。

今天还是一章,出差刚回来了,好累。这章是在火车上写的,也没怎么修改,大家将就看一下。

明天开始,更新恢复,每天三更依旧。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

第九十二章隆中对四

孙承宗很高兴天启皇帝能够听的进去,便接着道:“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分封着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这样的制度在天下初定的时候,并没有暴露什么样的弊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越来越有尾大不掉的趋势。”

见天启皇帝听的认真,孙承宗便更有兴趣说下去了,兴致勃勃的道:“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说道这里孙承宗看了一眼天启皇帝,这个自己面前的少年天子倒是一样,只是不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位是否会有汉武大帝的作为。

将自己纷乱的心绪压了压,孙承宗接着道:“在这之前,汉朝有了六位皇帝。虽然文帝景帝都是少有的英明皇帝,为汉武帝留下了一些家底,也平定了七国之乱。”孙承宗不禁哀叹,这里明朝和汉朝就不同了,天启皇帝虽然和汉武帝一样十六岁登基,可是他的上两代可不是英明的皇帝。

“可是整个汉朝却依旧是岌岌可危,内部有藩王割据,其中代表就是淮南王刘安。在外部,北有强大的匈奴,那个时候的匈奴带甲之兵六十万,能征善战。在南方,有不时作乱的百越,东方则是朝鲜、百济、新罗组成的高句丽,西方则有葱岭和大腕。汉武帝登基的时候,整个天下虽然稳定,可是却也是内忧外患。”孙承宗经过这么多年的考量,他发现大明这个时候和汉武帝时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的外患,内部虽然没有藩王之乱,可是朝廷之上党争严重,地方官员腐败无能,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话他听在天启皇帝的耳朵了就更不同了,他知道历史,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大明可谓天灾不断。淮河水灾,陕西大旱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在天启皇帝看来,孙承宗这是在为自己树立目标,树立一个榜样。他告诉天启皇帝,此时的大明朝和汉武帝时期很像,天启皇帝是可以成为汉武大帝那样的皇帝的。

“先生,这些朕都知道,能不能请先生直奔主题?”孙承宗的想法,天启皇帝自然是明白的,可是他不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这个偶像就不用树立了,他的目标可是很远大的。

苦笑着摇了摇头,孙承宗知道自己想错了,这位陛下可不光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现在看起来已经是颇有明君的风采了,而且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是陛下”,有些歉意的看了一眼天启皇帝,孙承宗接着道:“臣要说的是关于兵力的问题,当年的汉朝,汉军和匈奴的军队力量对比非常的悬殊。汉朝的军队虽然数量不菲,可是在和匈奴作战的时候,却没有什么优势。虽然凭借城关据守,可是每次都是被匈奴人攻破关隘,杀掠人口。”

伸手指了指地图,孙承宗接着道:“这就和我大明的情况有些相似,大明的北方有蒙古人,东方有后金人,这些就相当于匈奴人。我大明就相当于汉朝,所以汉武帝对于匈奴的策略,我们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大明虽然和蒙古人暂时平安无事,可是这不是长远的事情,只是为了对付后金而已。整个战场上有三股力量,这第一股就是我大明,第二股是后金,第三股则是蒙古人。”看了一眼天启皇帝,孙承宗接着道:“臣为陛下说一下,三方的军事力量构成是不同的。蒙古和后金主要是以骑兵为主,能够快速的穿插于塞外,任意攻击我大明的边境。我大明的边境很长,要守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明军主要是步兵,可是步兵不利于塞外作战,塞外广袤的草原,非常适合骑兵奔驰。所以我大明的军队只能守在城里,这样我们先天就占据了弱势。每次战争之后,就算能够将后金打退,甚至是死伤惨重,可是凭借抢来的奴隶牲畜,后金很快便可以恢复元气,大明则是疲于应付。”轻轻的叹了口气,孙承宗心中也有些无奈,自己的这样的想法多少年了,可是谁愿意听自己说一说啊!

“这就和汉朝的时候差不多,汉军据守城池,匈奴人每次来都是劫掠。这样战争就成了消耗战,没完没了。草原大漠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就将大明当成了随时可以来劫掠的地方,我大明也就成了他们的粮仓。时间长了,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周围的这些藩属国都会这么办,那可就是烽烟四起了。”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孙承宗心里微微一松,既然天启皇帝喜欢听自己说,那这次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看了一眼地图,又看了一眼孙承宗,天启皇帝面色凝重的道:“如果大明没有内患,这样的消耗也没什么,毕竟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是此时却不行,这个天下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会将大明的东西卖给敌人。总是在挖大明的墙角,就像当年的大宋一样迟早会将塞外的人养起来,难免不在出现一次蒙古人入关的情况,甚至是五胡乱华啊!”

“陛下英明,所以要采取一种策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孙承宗见天启皇帝认识的如此深刻,便轻轻的点了点头,赞同的道。

“先生接着说吧!既然说到了这里,想来先生是有什么想法的。”天启皇帝自然不会以为孙承宗只是说说而已,这位是真真正正的实干家。

重重的点了点头,孙承宗接着道:“当初的汉武帝就是这个想法,所有他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对付匈奴。其中虽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远征骑兵,建立一只能够和匈奴人打野战的骑兵,敢和匈奴人面对面的骑兵。”

“爱卿觉得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天启皇帝似乎明白了一些,不过这和他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同,他想要建立的是一只后世的火器部队。又想想似乎二战的时候还有骑兵,这个好像也并不冲突。既然孙承宗有想法,那就不妨听一听了。

今天三更,谢谢大家的支持。这几天出差,昨天刚回来,那一章也是在火车上写的。弄了一个那么大的乌龙,不过看着书评区这么多兄弟提出来,心里还是热呼呼的。这是今天的第一章,厚着脸皮,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三章隆中对五

孙承宗对于自己的想法自然很是了解,说起来也是滔滔不绝,天启皇帝既然露出这样感兴趣的样子,他自然也是说的更加详细。

“陛下,短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住辽东的局势,一来是稳定的军心,二来稳定住辽东的民心。辽东乃是京师的门户,有着水草丰美的辽河平原,如果朝廷想要建立一只有战斗力的骑兵,那么自然离不开马匹。辽东就是必不可少的养马之地,大明不可或缺。”伸手指着宽大的地图,孙承宗的神情颇为激动,建立这样的一只骑兵是他一声的梦想。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心中不断的思索着,历史上就是孙承宗在辽东的时候,整个辽东的局势才有了好转。也是自己面前的这位孙承宗,在辽东建立了一只骑兵队伍,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宁铁骑,大明的最后一只堪战的骑兵。

“稳定辽东的局势,巩固边防,建立强大的骑兵,这些都是军事上的措施。辽东乃是偏远之地,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可以在辽东实行政改。那里地处偏远,阻力相对会很小很多,相信应该没有问题。就算是有些披露,军队就尽在咫尺,也能尽快的解决问题。朕相信,一旦局势稳定下来,朝廷下拨银钱,建立马场,恢复辽东的生产,问题应该不大。一两年之后,辽东的局势稳定钱粮就会很充足,供应辽东的大军应该就不成问题了。”天启皇帝低着头,一边喃喃自语的说道。

一边的孙承宗见天启皇帝沉思,便不在开口说话,只是听着天启皇帝的话,他的心里顿时颇为激动。天启皇帝不但赞同自己的意见,而且似乎还将改革辽东的制度,这样原本那些掣肘和牵绊就不负存在了。如果得到天启皇帝的全力支持,孙承宗有信心在三年之内,将辽东变一个样子。

缓缓的跪在了地上,孙承宗的脸色颇为严肃,大声的道:“陛下乃是英明之主,辽东之事臣请前往,一定将陛下的希望达成。”孙承宗将自己的意见也全部归给了天启皇帝,这样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那些人的攻讦就不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走到了孙承宗的身边将他搀扶了起来,有些为难的道:“爱卿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这个时候去辽东,朕心不忍。何况先生乃是朕的老师,让先生涉险,朕更加的不忍。”天启皇帝这就是在演戏了,正所谓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陛下,臣承蒙陛下不弃,能够在陛下的身边为臣。这是臣一声的梦想,哪怕为陛下战死杀场,臣也情愿。”孙承宗却没有起来,依旧跪在地上面色严峻的说道。

“先生先起来,让朕好好想一想!”天启皇帝现在非常的混乱,想法很多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实行,他是真的想静一静。

“陛下,如果不允许臣去辽东,臣自请辞官!”孙承宗虽然站了起来,可是口中的话可谓掷地有声,这样的机会他是一定不会错过。此时他也是头脑发热,这样的话也是脱口而出。

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有些无奈的看着面前的孙承宗,只好开口道:“好,朕让爱卿去!”

“陛下恕罪,臣失礼了!”孙承宗也觉察到了不妥,连忙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的道。

对着孙承宗挥了挥手,天启皇帝的眼光依旧落在地图上,回头对身后的孙承宗道:“先生,你看这里。”

沿着天启皇帝所指的地方,孙承宗看了过去,随之就是微微一愣,因为那个地方他很熟悉,哪里是山西和陕西啊!不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又想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