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本直向余大成使了个眼色,余大成道:“大人,办法倒是有,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袁书生急急忙忙的道,“说啊,都什么时候了,还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大人,我们可以与后金讲和!”程本直一语惊吓天上人。
“什么!讲和!”袁书生也吓了一跳,愣了半晌道:“你们该不会是耍我吧,后金与我朝争斗了这么多年,双方战死的士兵都可以把辽河给填平了,你们叫本大人去给他们讲和,他们会听么?”袁书生火冒三丈,差一点气晕了头。
“大人,与后金讲和,也不是不可能,之前余大人就尝试过,后金皇太极的态度很是暧昧,不过小的认为,后金只是一群鞑子,他们打仗只是为了抢夺珠宝和银两,或者是过冬的粮食,我们许之以黄金、粮食,或许可以使得他们退兵也说不定!”程本直分析道。
袁崇焕转念一想:是啊,后金这群夷蛮哪次打仗不是为了多抢点珠宝和过冬的银两,这些野蛮人只要许之以金银,再送些粮食,或许真的可以使得他们退兵也说不定呢!若当真如此,则朝廷十几年用武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今天一下子说不定就可以让我袁崇焕给解决了,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袁崇焕想到这里,不禁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大人,这也是有风险的。”余大成道。
“哦,风险,有什么风险?”袁崇焕不解道。
“我们讲和,朝中大臣或许会反对。”程本直道。
“哦,你是说朝中大臣啊,没关系,没关系,崇祯皇帝对本大人很是信任,朝中大臣,自有皇帝扛着,不成问题,不成问题。”袁书生拍着胸脯道。
“大人,还有……”
“还有什么,快说,快说,你们知道本大人的脾气,最不喜欢看到部下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的。”袁书生道。
“还有,大人,东江的张善羽……”
程本直说道这里,袁书生也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是啊,东江的张善羽可是一股独立的力量,朝廷尚不能完全调动张善羽的部队,历任辽东的官员都管不到张善羽那边去,张善羽也不听他们的,张善羽这厮,甚是会打仗,如果自己前面跟后金在讲和,张善羽后面在给皇太极动刀子,那讲和是铁定不能成功的啊!
第八卷 第六章 金汗
更新时间:2008…11…2 23:45:59 本章字数:2317
据《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虑,卿以是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限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
……
后袁崇焕杀左都督、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毛文龙将军之时,曾对崇祯皇帝上奏章曰:“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杀文龙者诛杀臣。”时人曰:袁崇焕杀毛文龙,无异于自杀也。后奴破关(嘉峪关),陷落昌平,五年平辽化为泡影,袁崇焕果为崇祯所磔杀。
……
明朝这边派了个书生驻守辽科东,妄言五年平辽,后金这边到底在干什么呢?那现在就看看皇太极这个家伙,自等位后,自诩为天聪汗。
皇太极这个汗位,完全是从兄弟之间抢过来的,努尔哈赤这厮一共有十六个儿子,其中有希望竞争汗位的有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还有十四子多尔衮;另外两个侄子(舒尔哈齐之子)——阿敏和济尓哈朗也较为出色。天启六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一命呜呼,同年,皇太极争得汗位。
为什么是皇太极呢?原因很简单,这个家伙很阴险,手段毒辣,笑里藏刀,深藏不露,非常不简单。
本来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最有希望或得汗位,只可惜这厮太老实,被皇太极视为眼中钉,在征讨叶赫的时候,皇太极设计陷阱将自己的哥哥害死,这件事情半得非常秘密,连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兄弟姐妹都不知道。
解决了最大的障碍之后其它的就好办了,努尔哈赤的两个侄子阿敏和济尓哈朗,当然被英明果断的皇太极排除在外了,这两个家伙是没有希望与皇太极争夺汗位的,愿意很简单,谁叫他们投胎的时候不投准,成了舒尔哈齐的儿子呢?
接下来就是三贝勒莽古尔泰了,这个家伙是个十足的莽夫,只会用刀子不会用头脑,在围困朝鲜义州的时候,皇太极与东江张善羽秘密协议,皇太极放走了张善羽的八千士兵,反而污蔑是莽古尔泰的正红旗办事不得力,努尔哈赤一怒之后将正红旗直接划给了皇太极,就这样,莽古尔泰也失去了争夺汗位的机会。
最最最有几乎几乎与皇太极一比高下的代善也输给了皇太极这个卑鄙龌龊的家伙。《满文老档》记载:天命五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三月,努尔哈赤小福晋告发代善和继母大福晋关系暧昧:“大福晋曾二次备办饭食,送与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饭食与四贝勒,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贝勒家,如此往来,有同谋也!福晋自身深夜出院二三次之多。”小福晋又造谣说,每当诸位贝勒大臣在汗的家里宴会之时,大福晋首饰金银,锦缎,与大贝勒代善眉来眼去等等等等。努尔哈赤派皇太极去查明真实,很快皇太极就告知父亲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结果代善就这样的挂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四贝勒皇太极的阴谋,皇太极先买通小福晋,让之诽谤大福晋与大贝勒如何如何如何,然后又请求父汗努尔哈赤让自己去查实这件事情的真假,当然,不论真假,只有是皇太极去才查,那就是铁板上订钉的事情,没有也能搞出有,于是皇太极得以大败所有对手,一举夺得汗位。
皇太极这厮,夺得了汗位之后就开始改变祖制,剪除异己,收回八旗,独揽一切军政大权,美其名曰“新政”。
首先,皇太极将自己的心腹、爪牙、走狗范文程提升为大学士,这个家伙在明朝只考上一个秀才,连居然都不是,可惜后金这边缺少文人,做文章就像放狗屁的范秀才,到了皇太极这边倒成了香嬷嬷。
提拔了一般心腹之后,皇太极还是觉得手上的兵太少,于是又创建重军。所谓重军,就是投降后金的一帮伪军罢了,就像是我们八年抗日期间投降日本人的那些汉奸一样。这样的军队,皇太极居然将之命为重军,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后来皇太极被自己的弟弟多尔衮一倒刺死,多尔衮这厮最看不惯这些乌七八糟的垃圾军队,几次说要解散,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保留了下来,不过重军是叫不成了,就成了汉八旗,也就是镶白旗,不过每次多尔衮打仗都先让镶白旗上,不是因为其勇猛无敌,而是为了当炮灰消耗明军弹药罢了。
解决了军队问题之后,皇太极觉得自己老子留下来的制度于明朝一比较实在是太落后了,干脆一股脑的搬过来算了,于是皇太极仿效明朝,设立内三院、六部、两衙门,形成了所谓的“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框架,总算还像个政府的样子。
搞完了之后,皇太极得之东江军主力入京,紫禁城内讧,张善羽重伤的消息,于是皇太极就纠集了一般虾兵蟹将进攻宽甸,被左都督毛文龙的部将击败之后转而进攻朝鲜,朝鲜的军队根本就不叫军队,一帮农民罢了,怎么抵挡得住皇太极的流氓军队呢?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率领众贝勒大举进攻朝鲜,大军渡过鸭绿江,占领了义州,攻陷了平壤,兵锋直至朝鲜王京汉城,朝鲜国王害怕,派人向皇太极的军队投降,双方在王京之下杀白马订立盟约,皇太极摆酷,说是兄弟之间的会盟,朝鲜国王李琮也敢怒不敢言,只好默认,于是有了所谓的“兄弟之盟”。
打完了朝鲜之后,皇太极得之张善羽的伤还没有好,东江军主力还留在京城,于是皇太极放下胆子,准备大举进攻辽南,被狗头军师范文程劝住之后改而进攻漠南,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
蒙古这时已经与六百年前的蒙古大不相同,分崩离析,互相攻讦,被皇太极的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仓皇逃窜,皇太极三次用兵,自以为强悍,于是愈加猖獗。
第八卷 第七章 兵变
更新时间:2008…11…4 21:34:22 本章字数:2329
边军进京期间,辽东基本上无兵驻守,后金新汗皇太极得以上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指东打西的,搞得辽东乱成一窝粥。
天启七年,辽南侯、掌銮仪卫事大臣兼右都督挂将军印、殿阁大学士兼辽东总兵大人张善羽于紫禁城下负伤,昏迷不醒达三个月之久,尔后,镇守山海关的袁书生也被天启皇帝罢官,迫不得已的袁书生,决定回老家种田,辽东的兵没人管了,于是发生了一场在当时影响相当恶劣的兵变,史称“宁远兵变”。
宁远这个地方,是袁书生冒了极大风险崛起的地方,这里的军队素质也比较高(与那些素质特别低的部队相对而言),战斗力也马马虎虎(经受住了后金军队的二次打击,据说或得的胜利,不过第一次斩首五十,第二次斩首二百,总共交给兵部一百八十首级,其中七十可能是半路上遗失了,不过兵部很客气,还是给了袁书生二百五的赏银)。
按理说,这支看上去不错的军队应该不会发生兵变这类恶性事件的,但很不幸的是,兵变确实发生了,而且是在崇祯皇帝上任,启用辽东巡抚袁崇焕之时。
原因很简单,军饷已经欠了八个月了,士兵们已经穷得比乞丐还不如了,没饭吃,谁还给你打仗啊?当然要兵变了。
袁书生很幸运,兵变的当天边,他还在京城去山海关的路上,袁书生不知道他的防区宁远已经发生了恶意的兵变,正踌躇满志,在半路上吟诗做赋呢!
此时的辽东巡抚是毕自粛,这个家伙很倒霉,上任还没有三个月,就被兵变的士兵给扣押了。
哗变是从外地调来的士兵先发起的,当时有两个家伙闹得最激烈,一个叫杨正朝,另外一个叫张思顺(张善羽的老本家)。
这两个家伙本事仍就人群就找不到的流氓下民,用贾谊的话来说就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伊顿之富有;涉足行伍之间,掘起阡陌之中”,这两个“迁徙之徒”,却率先兵部,从而引起了骨牌效应,整个宁远的驻军都依次兵变了!
兵变先从四川、湖广的部队开始,进而波及到十三个营地,全宁远的驻军,事态不断扩大,影响迅速蔓延,哗变的士兵涌入巡抚衙门,将辽东巡抚毕自粛、辽东总兵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函淳等等官员从衙门拉出来,捆得似乎粽子一般,并且拿鞭子狠狠的抽打。
辽东巡抚毕自粛,被叛军逼迫从银库中拿出银子,结果打开银库,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于是毕自粛倒霉了,被叛军打得满头大包,狼狈不已,幸好兵备副使郭广及时赶到,毕自粛看到郭广,大声呼救,郭广与毕自粛交情颇深,于是郭一边用身体护住毕自粛,一边通哗变的首领杨正朝、张思顺谈判。
这两个家伙说要十万两白银,其中杨正朝和张思顺要从中拿二万两平分,其余的分给叛军,郭广说要价太高的,拿不出来,杨正朝和张思顺不理他,喝令士兵继续鞭打辽东巡抚毕自粛,郭广无奈,设法筹集了二万两白银先给了叛军首领杨正朝和张思顺,这两个家伙拿到银两,一分也没有发给手下的士兵,自个走了,结果剩下的士兵仍然不肯放掉扣押的士兵,郭广无奈,只好向商人贷款三万两银子,发给叛军,才将巡抚毕自粛、通判张世荣和推官苏函淳等救出来。
毕自粛被救出来后,自觉得很没有面子,一个堂堂的辽东巡抚,正三品的大官,居然被一群流氓士兵扣押勒索,于是在自己的屋子里自缢而死。
此事,《明史》中有记载:
“是月,四川、湖广兵戍守宁远者,以缺军饷四月大燥,余十三营起应之,缚巡抚毕自粛、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函淳于鼓楼。毕自粛伤重,兵备副使郭广至,躬翼毕自粛,括抚赏及朋二万金以散,不厌,贷商人五万,乃解。毕自粛引罪,走中左所,自经死。”
此时,袁书生正好赶到山海关,错过了好戏部分,只好善后。
袁书生是怎么善后的呢?很有意思,本来像兵变这样的恶性时间,应该及时剪除首恶,羽翼不记,而袁书生刚好的做法刚好想法,首恶不记,剪除羽翼。
“召首恶杨正朝、张思顺至,宽言抚之,二凶唯唯。”
然后将次恶田汝栋等十五人抓起来,磔,即凌迟处死,说可以产生威慑作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