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杀-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来到枫树坪。这里大约只有百十户人家,住得也比较分散。在一个相对平坦开阔的山凹下,有一排破旧的小屋,里面传来琅琅读书声,那便是枫树坪小学。走近一看,果然有两间教室已经倒塌,地上到处是废砖乱石,泥土中隐约可见被塌墙砸坏的课桌椅,甚至还可看见一只小孩的鞋子。毫无疑问,陌生人提供的情况是真实的。姚小琪拿出相机,以很快的速度拍下这些镜头。
  刚收起相机,有个男子来到他们身边,问他们是不是记者。他们不想过早暴露身份,就说自己是来旅游的。那男子打量着他们,狡黠地说:“我注意你们已经很久了,你们不像旅游者,旅游者不会对破房子感兴趣。”姚小琪感觉他的声音很熟,像是打电话的那个人,一问,原来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姓李,那天的神秘电话就是他打的。
  李校长领他们来到一间简陋的小屋,热情地沏茶让座,一边介绍有关情况。原来,枫树坪是个很穷的山村,学校从来没有真正的教室,孩子们上课的地方其实是村里的几间仓库,房屋破损不堪,刮风时门窗和墙都会透风,下雨时房顶会嘀嘀嗒嗒漏水。学校多次给县教育局和乡政府写信,反映这里的困难,请求建一栋真正的学校,让孩子们安心上学。但信件寄出后全都石沉大海。直到王伟良局长上任后,提出消灭危旧校舍,把枫树坪小学也列入改造范围,他们才喜出望外,以为多年的夙愿有望实现。不久教育局果然拨下一笔款,由村里负责施工。但他们很快发现,校舍改造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彻底,相反进行得极为简单,只是把墙表面粉刷一番,个别破损严重的门窗稍作修补,真正影响安全的墙体没有加固,屋顶腐朽的房梁也没有更换,所谓的改造充其量只能说是粉饰,外表好看了些,骨子里并无任何改善。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修缮得很好,真正了解房屋结构的人却明白,把破损的地方掩盖住,反倒让人对房屋的危险性失去警惕,实际上潜藏着更大的危险。李校长质问为什么不彻底改造,施工人员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钱拿什么来改造?李校长不知道上面究竟拨了多少钱,只好徒唤奈何。
  这天上午孩子们正在上课,天空突然电闪雷鸣,旋即就下起倾盆大雨。没多久,李校长发现墙上往下淌水,很快墙土就松了,泥土和着雨水往下流。片刻功夫,房梁就往下塌,几块瓦片掉下来砸在课桌上。李校长一看不好,大喊一声“快跑出去!”外面还下着大雨,出了教室必然被雨淋湿,孩子们有些犹豫,没有立即逃跑。正在观望之时,只听一声闷响,一垛土墙轰然倒下,房梁、屋顶也随之倒塌。李老师又喊一声“快跑!”话音未落,一根房梁砸在他脑袋上,他觉得眼前一黑,随即不省人事。不知过了多久,李校长被哭喊声惊醒,发现自己被埋在土堆里,身上压着一根沉重的房梁。雨还在下着,刚刚粉饰一新的教室已坍塌大半,有几垛尚未完全塌下来的墙也土崩瓦解,马上就要倒。几十个学生有的整个被埋在土堆里,有的被压在木头下面,门已经损坏变形,出去很困难。孩子们恐惧地哭叫着,乱着一团,拼命往门口挤。
  离学校六七十米远就是村部,正常情况下村干部应该能听到这边的呼喊。但因为下雨,雷电轰鸣,暴雨如注,雾气蒙蒙,大家都躲在室内,老师学生呼喊很久他们都没听见。后来一个逃出去的学生冒雨跑到村部,报告这一消息,人们才赶过来营救。大家七手八脚,搬开倒下的房梁,清理堵住门窗的杂物,让困在里面的孩子们逃出来。但一切都已晚了,两名学生在第一垛墙倒下时就被埋在底下,当大家扒开砖土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经死亡,另有十五名孩子程度不同地受伤。死去的两名学生,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表现也最优秀的学生,李校长曾希望他们小学毕业后到县一中去,将来考北大清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他们的希望化成泡影。
  在这场暴雨中,全村只有学校发生房屋倒塌,校舍质量问题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也说明校舍改造工程根本没有消灭房屋的安全隐患。校舍改造工程是由村支书负责实施的,村里向乡里汇报时,对工程质量问题只字未提,却把事故归结为纯粹的自然灾害,结果死伤孩子的家庭没有拿到分文赔偿,村支书也未被追究任何责任。更不可思议的是,村支书因为参加抢救,还受到乡里的表扬。枫树坪的山民都很老实,不愿意得罪村支书,孩子死了就死了,哭一阵,伤心一阵,事情慢慢也就平息,谁也没想到抗争。但李校长清楚问题的实质,多次向乡里、县里反映,请他们对校舍改造工程进行调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但反映几次,始终毫无反馈。李校长无奈之下,赶二十里山路跑到乡里,找了个公用电话,悄悄给姚小琪打电话,希望报社进行调查。
  听罢介绍,陶永和姚小琪又来到倒塌现场,掏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2
  正在拍照时,四个壮年男子突然从村部跑过来,为首的一个冷冷质问他们是干什么的。陶永说是旅游的,那人根本不信,说:“谁到这穷山僻壤来旅游?既然来旅游,怎么不见你们看风景,倒是围着破墙烂瓦转个不停?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你们不说我也看得出来,你们是记者!告诉你们,未经村委会允许,这里不让采访,不让拍照,马上把相机交出来!”
  姚小琪反问他们是谁,为首的男子没有解释,旁边的人说,这是我们的支书。到了枫树坪,就得听我们支书的!快交出相机,否则别想走!
  四个男子来势汹汹,看样子不交出相机,他们不会罢休。但好不容易拍到的第一手资料,岂能交给他们。陶永与姚小琪相互交换一下眼色,突然拔腿就跑,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离开学校。
  四个男子怔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村支书一招手,几个人就朝他们追来。陶永和姚小琪沿着山路拼命跑,四个人在后面玩命追。山里村民常年翻山越岭,身体强健,跑山路的速度很快。如果一直沿着山路跑,迟早要被他们追上。陶永灵机一动,趁着拐弯的功夫,示意姚小琪躲进树林。
  这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枫树林。树叶大部分已经脱落,厚厚的铺在地上,踩上去像踩一层棉花。俩人翻过一个小山包,陶永让姚小琪躺在地上,在她身上盖满枫树叶,示意她不要出声。然后捡起一声石头,往远处一扔,弄出些声响,制造他们已经逃往远处的假象。随即自己也躺在地上,往身上盖满树叶。厚厚的树叶将他们盖得严严实实。树林里光线昏暗,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地上有人。刚躲藏完毕,几个人就追上过来。往树林里张望一眼,发现失去了目标,只好站住。仔细听听,听到远处有些动静,就往那边追去了。
  两人见他们已经走远,轻轻爬起来,抖落身上的树叶,往另外一个方向逃去。走在一个多小时,确信已甩掉他们,心里才安定一些。这时树林里光线越来越暗,天已经发黑了。
  他们原本打算在枫树坪老乡家借住一晚,发生这样的意外,回村里住不安全,天黑之前赶到乡政府则来不及,两人决定在树林里过夜,等天亮再走。借着黄昏微弱的亮光,他们在山凹下找了块背风而且平坦的空地,停下歇息。
  天完全黑了,一轮明月在山巅冉冉升起,银白色月光透过树梢流泻进来,森林里如梦如幻,诗一样的朦胧。俩人依偎着,透过纵横交错的树枝欣赏天上的星星,紧张的心渐渐松弛下来。陶永问姚小琪害怕吗?姚小琪说有点,陶永便搂住了她。姚小琪似乎早就期待着这一刻,与他紧紧拥抱在一起。渐渐地,陶永感到心头有一团火在燃烧,忍不住伸手解她的衣扣。
  姚小琪没有拒绝,像只温顺的乖小兔,羞涩地低着头。陶永一件一件地脱去她的衣服,当脱去最后一件内衣,姚小琪裸露出洁白的胴体时,他整个人都颤栗了。月光下,姚小琪像一尊森林中女神,安详圣洁、朦胧飘渺,每一个曲线的起伏,都像一首优美的抒情曲,令人迷醉。忽然间陶永闻到一股奇特的幽香,飘飘忽忽,似有若无,一时他有些疑惑,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香味,不是树叶的清香,也不是香水的浓香,蓦地他明白了,这是姚小琪的体香。
  陶永原本渴望与姚小琪亲近,这时他心里反而有一种惊悚感,不敢靠她太近,仿佛靠得太近就会亵渎她的圣洁,会使梦境般的一切变得世俗。但他体内热血沸腾,激情奔涌。终于,俩人再也抑制不住,紧紧融合在一起。森林里只有他们俩,世界是他们的。他们在水银般的月光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无拘无束,畅快淋漓,尽享欢愉。这是他们俩第一次做爱,陶永曾多次幻想与姚小琪做爱,但他没想到,第一次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
  这一夜他们几乎没怎么睡,几乎一直在缠绵,直到黎明时分才迷迷糊糊合一会儿眼。树林里负离子极为充足,尽管睡眠时间极短,醒来时却精神焕发,丝毫不觉疲倦。天亮后,他们来到小溪旁用清凉的山泉水洗了把脸,吃了些干粮,往山外去。
  按姜沙白事先的交待,他们此行的任务只是核实枫树坪小学校舍倒塌的情况。如今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完全可以打道回府。但姚小琪说,既然来到山南,就要多了解一些情况。于是他们又以旅游者的身份,暗访了石林乡的其他几所学校。
  他们发现,凡是经过改造的学校,房屋都被粉饰一新,远远看去确实让人眼睛一亮,拍成照片也煞是好看。但走到近前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有的墙出现了大裂缝,有的屋顶漏雨,有的墙角因为风吹雨淋,已开始出现塌毁,如不及时修理,塌毁面积会越来越大,很可能会重演屋倒人亡的悲剧。当地老师说,这些房子改造前就是这样,改造后仍是这样,有的甚至比改造前更危险。老师们对此无不忧心忡忡。暗访中他们还了解到,这些校舍改造工程,基本上是乡村干部的亲属承包的,谁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离开石林乡,他们又一鼓作气走访了山南县的其他几个乡镇,结果情况大同小异,校舍改造工程根本没有消除安全隐患,豆腐渣工程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行为。
  姚小琪一一拍下照片,留下证据。
  3
  回到枫城,他们把情况向姜沙白汇报。姜沙白指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写一篇调查手记,揭开山南校舍改造的真相。稿子由姚小琪执笔,她仅用一个晚上就写出了三千多字的稿件。
  刚开始曾牧野犹豫不决,不太想发这篇稿件。他担心迟翰章看了不高兴,因为一般的地方官员总是希望治下太平无事,不愿意看到丑闻的发生。如果迟翰章看了不高兴,必然影响对他的评价,从而影响他的前途,这是他所不希望发生的。但姜沙白极力主张刊发,曾牧野只好勉强同意。第二天,题为《山南危旧校舍是否真的消失》的调查手记在二版醒目位置发了出来。姜沙白对版面做了精心处理,配发了一组照片,使枫树坪校舍倒塌真相和山南危旧校舍改造状况真实展现在读者眼前。
  报纸一到读者手中,人们就抢着看。尤其在山南县,枫城日报成了当天最抢手的东西。看到那触目惊心的现实,人们无不感到震撼和愤怒。
  曾牧野紧张地关注着迟翰章的反应。不久,迟翰章在当天报纸上批示,严厉谴责山南弄虚作假的行为,要求对此事进行严肃查处,不管涉及到谁,职位多高,问题多重,都要一查到底。
  曾牧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匆匆召集编辑记者开紧急会议,传达迟翰章的批示。会后他亲自执笔写一则新闻稿,《市委书记重视舆论监督》,刊登在次日报纸头版显著位置。
  根据迟翰章的指示,市里组织了一个由纪检、公安、教育等部门组成的专案组,由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带队,开着警车,配带枪支,浩浩荡荡开赴山南,直插枫树坪村,对校舍倒塌事件展开调查。专案组级别之高、阵容之大,在枫城历史上是少有的。
  专案组查出,校舍改造项目开始后,有关乡村纷纷提出申请,都想趁此机会把当地的校舍列入改造计划,争取到一些经费。按规定程序,村里只能向乡里申请,乡里汇总后统一向县教育局申请。枫树坪小学房屋破损程度比较严重,人们以为,申请递上去后很快就能引起重视,得到批复。事实恰恰相反,申请报告交上去好些天,却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村支书问乡长,乡长提醒说,要钱的人太多,竞争很激烈,不打点打点办不下来。
  按照乡长的授意,村支书拿出八千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