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越雄关》 嘉陵江畔的搏击剑门关,被踩在了红军的脚下(4)
鏖战江油、中坝,围城打援。红军从天府之国取得大批粮食、物资。朱德在懋功会师时说:“我还吃到你们从中坝带来的腊肉呢!”
剑门关一战,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的江防支撑点和江防工事。红军乘胜前进,数日之内便排除、打破了嘉陵江西岸的所有江防障碍及纵深屏障。仅仅八天,红军共歼敌八个团又一个营,攻占了阆中、南部、剑阁、昭化四座县城,控制了近200公里的沿江地区。
“红军过了河,羊子奔索索(四川土语,形容杨森欲逃不能),冬瓜遍地滚(田颂尧绰号冬瓜),猴子摸脑壳(邓锡侯绰号猴子),矮子挨鞭打(李家钰绰号李矮子,又是边防军),刘湘怕活捉,请问委员长,看你又如何?!”这是四川人民在红军突破嘉陵江后流传的一首歌谣。它热情地歌颂了我军的胜利,辛辣地嘲弄了四川军阀的失败。
敌沿江防线被红军突破后,残敌溃退到盐亭、梓潼、江油、中坝等地,企图构成新的防线,阻止红军西进。方面军总部以取得战役全胜为目的,决定兵分三路,横扫沱嘉流域的敌人,把战斗推向纵深,集中主力,歼灭梓潼、江油之敌,并伺机向川甘边发动进攻。为此,总部令三十一军主力推向三磊坝、羊模坝地区,包围广元;四军南攻梓潼,阻止绵阳方面可能来援之敌;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领八十九师出青川、平武,阻击胡宗南部南下;红九军主力和八十八师由徐向前总指挥直接指挥,向江油、中坝展开猛烈进攻。
江油,位于成都盆地的西北边缘,土地肥沃,山青水秀,是川北的富庶之地。当时的县城武都,东临涪江,西面、北面紧靠崇山峻岭,南面为一片丘陵,城虽不大,但城墙坚固。中坝在武都以南约20公里处,更为富足繁荣,自古以来就是川陕甘三省的粮油、药材集散地,为江(油)、彰(明)两邑精华所在,不仅是成都的北方门户,而且素有“小成都”之称。武都到中坝之间为南北走向的丘陵地带,西面的大山到东面的涪江间隔不过五公里左右。古人称江油“属巴蜀之上游,通松龙之要道”。相传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伐蜀,率精兵三万,自甘肃阳平翻山越岭突袭江油关,蜀将马邈猝不及防,举关投降。江油一失,蜀军防线开始全面崩溃,魏军长驱直入成都,蜀国遂亡。
自古以来,兵家都很重视江油、中坝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蒋介石和刘湘也不例外。他们令邓锡侯重兵防守。邓特意委派他宠信的得力部下杨晒轩率所谓的“精锐之师”一师一旅盘踞县城,凭险固守;又命所部特科司令游广居率四师孙礼旅、一师卢济清旅,以中坝为据点,沿江构筑工事设防。邓锡侯本人则亲率重兵坐镇绵阳,以作策应。
按照方面军总部的统一部署,4月7日前后,红八十八师由昭化,九军由阆中、南部一线同时出发,疾指江油。从昭化到江油约150多公里,沿途多为山地,道路崎岖,沟壑纵横。部队连续翻山越岭,常常是饿了啃点干粮,渴了饮口泉水,有的战士疲乏得边走路边打瞌睡,可谁也不说累,谁也不叫苦。时值春季,沿途一片郁郁葱葱,花红竹翠,豌豆青青,芳草溢香。但明媚秀丽的春色,留不住红军战士的脚步,他们每日行军50多公里,昼夜兼程。
红军一边向江油、中坝急进,一边广泛宣传群众。红军经过的许多地方,山坡岩壁、村庄院墙、桥头树桩,都留下了“迎接中央红军北上!”“打过涪江,活捉邓锡侯!”“打倒军阀,铲除封建势力,为争取独立自由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战!”“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做好扩大红军的工作!”等标语。沿途刚刚遭过残敌洗劫的穷苦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欢迎红军。有的老乡拉着战士的手说:“邓猴子、田冬瓜这伙龟儿子,兵匪一家,可把我们坑害苦了,你们要狠狠地打,替老百姓报仇雪恨!”
4月10日左右,经过两天多的急行军,红八十八师同兄弟部队先后抵达涪江东岸。涪江是嘉陵江的一大支流,虽然江岸不像嘉陵江那样陡峭险峻,但当时正值桃花水汛季节,水深流急,江面又宽,没有渡河器材是过不去的。而沿岸的船只和所有渡河器材,在红军来到之前,已全被敌人劫掠或毁掉了,敌人又占据对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坚守,所以要渡江是十分困难的。红九军的先头部队首先过江,歼灭了对岸的守敌,抢占了南塔坡等制高点,将敌杨晒轩旅团团围困在江油(武都)城内。由于九军已为后续部队开辟了登陆场,并送过来一部分渡河器材,加之沿岸群众热情相助,纷纷从家里拿来拌桶、竹条、麻绳等物,协助部队临时赶制了一些简易木船、竹筏,红八十八师、九军二十五师等部队,迅速从几个不同的地方渡过涪江,乘胜向中坝发动攻势。与此同时,在东线,红四军已攻占梓潼,开始进击彰明。
敌驻守中坝的孙、卢两旅正因县城被围而惊慌失措,又见大队红军突破沿江防线,以排山倒海之势压来,一时难以招架,无心恋战,纷纷沿公路向青莲渡方向溃退。原配合孙、卢两旅据守江防的八县联团司令蹇幼樵率领的地主武装,也闻风窜向安县一带。红军占领中坝后,迅速横扫周围残敌,攻占了观雾山、公子坪、陈塘观等高地,开始对县城紧缩包围圈。龟缩进城的杨晒轩,一面依仗坚固的城墙和工事顽固据守,一面向邓锡侯告急呼援。
至此,江油守敌已是坐困愁城。敌人拆除了城墙四周的民房,以便开阔视野,一到晚上又在城四周燃起堆堆大火,以防红军偷袭,并壮胆气。敌军戒备森严,守城待援。由于红军当时尚无大的火炮等攻城所必需的武器,致使该城久攻不克,双方出现了对峙局面。
早在我军突破嘉陵江,攻克剑门关时,邓锡侯已感到面临的威胁,而惶恐不安。眼见红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中坝、梓潼,围困江油城,深入到自己的防区腹地,直接威胁成都、绵阳,自然更慌了手脚。在蒋介石和刘湘的责令下,邓锡侯急忙不遗余力地拼凑了18个团的兵力,由自己亲自率领,从绵阳出发增援,妄图解江油之围。
连日来,徐向前总指挥在江油城南的临时指挥所里,一直亲自指挥这场围困江油的鏖战,并思索着打破对峙局面的良策。在获悉敌人援兵的动向和企图后,一个“围城打援”的新方案便立即在脑海里形成了。徐总指挥当机立断,令九军二十七师继续围困江油守敌;令八十八师、九军二十五师疾速向江油以南之南塔坡、鲁家梁子一带隐蔽集结,布阵于公路两侧的起伏地待机,在四军十师、十一师各一部的配合下,于运动中歼灭援敌。
《跨越雄关》 嘉陵江畔的搏击剑门关,被踩在了红军的脚下(5)
围城打援,是红四方面军的拿手好戏。早在鄂豫皖时,徐总指挥就常用这种作战方法。1931年的黄安大捷,全歼敌六十九师,活捉师长赵冠英;1932年的苏家埠战役,歼敌三万余人,俘敌总指挥兼七师师长厉式鼎,用的都是这样的打法。在当时的条件下,红军没有炮兵,连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也很少,弹药更不足,硬攻设防的城镇十分困难,因此多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围城而引敌援兵出动,然后在运动中予以歼灭。徐总指挥在此时此地作出集中主力在运动中歼灭邓锡侯援军的决定,是十分英明、正确的。
围城打援的“口袋”,设在江油和中坝之间的鲁家梁子一带。鲁家梁子北靠观雾山,南连中坝平原,东临涪江,西有官渡河,地形连绵起伏,恰似一道天然的城墙,将江油与中坝隔开。江油、中坝公路恰如一条蜿蜒的带子,从鲁家梁子与南塔坡之间穿过。控制了这道山梁和遥相峙立的南塔坡,就卡住了中坝至江油的唯一通道。就地形来说,整个梁子高高低低,几十条沟岔纵横交错,是十分理想的打阻击和运动歼敌之地。看过阵地的同志高兴地说:“嘿,这回该叫邓猴子好好尝一下红军的厉害了!”
邓锡侯在四川军阀诸路头目中,向来以“能战”闻名,既老谋深算,又有那么点亡命之徒的架势。据说,每到战局的危急关头,他总爱亲临前线督战,给部下打气壮胆。如今,为解江油之围,他就像快要输光的赌徒,不惜血本,气势汹汹地率领大队人马沿公路蜂拥而来。4月16日,邓部抵达青莲渡,即会同溃退到此的孙、卢两旅,开始向中坝外围的红军警戒阵地发起攻击。一经接触,红军即佯作败状引退。邓锡侯当即占领中坝,连夜将兵力分三路部署展开,决定次日一早开始发起全线进攻,以求同杨晒轩会师。可他哪里知道,红军早布下罗网,张开“口袋”,正等着他来钻呢!
17日早上,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敌人就出动了。只见公路上,河沿岸,油菜地和麦地里,敌人黑鸦鸦的一片接一片,气势汹汹地朝县城方向扑来。
太阳爬上山巅的时候,敌人的先头部队进入红八十八师的预定作战地域。邓锡侯的确是够狡诈的,在行至岩咀头附近快进谷地时,他先用一部兵力搜索前进,企图在与我接触后先进行局部战斗,抢占有利地形,然后掩护主力前进。方面军指挥部此时命令红八十八师,只以小部分兵力边抗击边转移,以诱敌大队深入。
急于向县城方向推进的邓锡侯见先头部队进展顺利,便自以为得计,即令大队人马以梯次密集的队形,沿岩咀头至水沟庙一线前进。
“打!”约近中午时,指挥部下达了出击的命令。红二十五师由北向南,红八十八师由西北向东南,像两只下山的猛虎,直向敌群扑去。隐蔽在各个山头和沟岔中的红军战士,一齐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步枪、机枪、冲锋枪吐出了一道道火舌,一颗颗手榴弹嗖嗖地飞向敌群,战场上硝烟滚滚,火光闪闪,喊杀声在山谷回荡。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红军占据着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士气高昂,有必胜的信心。可敌人毕竟兵多势众,武器装备明显比红军强,不仅拥有大批新式机枪和火炮,弹药充足,而且还有飞机助战。这一带的山头又不是很高,敌人的火力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如果同敌人硬拼,全面开花式地打,势必伤亡很大。为此,在压下去敌人第一个冲锋浪头之后,红军便及时调整了战斗部署,一方面加强了阻击敌援军的兵力;一方面尽可能将部队摆开,将敌人截成数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然后聚而歼之。
战斗进行得十分紧张、激烈。敌人仗着武器精良和纵深配置,一次又一次地反扑,波浪式地冲来。每群敌人后面,都跟着持手枪的督战队。后来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的旅、团长曾给督战队下令:凡是往前冲的赏银元,往后退的一律当场枪毙。在他们的恫吓、威逼下,被打退下去的敌人又掉转头,猫着腰,向红军阵地硬攻。
但是,在这里打援的红军部队也都是以打硬仗出名的。就拿八十八师二六五团的团长邹丰明来说吧,他肩宽体壮,此时像历次打恶仗那样,背一口大刀,提着驳壳枪,一边指挥进攻,一边朝敌人射击。团政委黄英祥,也是个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做思想工作耐心细致,打起仗来又总是冲在前面。战斗发起前,他对部队作了有力的动员,反复检查了各营、连阵地的准备工作。战斗打响后,他一直随一营坚守在前沿阵地,站在离敌人不到200米远的岩石旁指挥部队。尽管身边子弹嗖嗖地飞,可他是那样的沉着、镇定。敌人攻上来一批,被打退一批。水沟边,坡坎上,草丛中,大路旁,到处躺着敌人的尸体……
江油方向,也不时传来阵阵密集的枪声。被围困在城内的杨晒轩旅为配合他们的援兵,正在组织突围。有一股突围出城的敌人,冲出城门不到两公里,就被我军拦腰截断,前堵后围,全部被歼。
看来,敌人不到彻底失败是不肯罢休的。而红军既然已经“咬”住敌人,当然也不会轻易松口。从太阳当头一直鏖战到太阳偏西,火红的旗帜一直在炮火硝烟中飘扬。红旗打到哪里,勇士们就冲到哪里。
急于解江油之围的邓锡侯将其先溃退下去的一个旅的兵力,并入中路,在飞机的掩护下,组织了更加凶猛的集团冲锋。机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呼啸而来的炮弹把无数碎石、树枝掀到了半空,不少前沿工事被打得面目全非。太阳快落山时,敌人仍盘踞在红八十八师左翼阵地与红二十五师接合部附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