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这段文字很好理解。逼得太紧了,对方就会负隅顽抗;而若一直跟着,既不试图去捉他,又不让他逃出手掌心,直到他累得筋疲力竭,意志逐渐瓦解,灰心绝望全无斗志之时,再生擒活捉,不费一刀一枪,没有什么伤亡。至于“需,有孚,光。”则是周易的需卦,意思是飘然事外(云升空中为“孚”)、不涉险地、不冒险行事,静观其变,等待敌方露出破绽,己方不迷糊,不做蠢事。
很多人大概都有过这种经历,当你追求心上之人时,可能你追得越紧,他或者她逃得越快,不如暂时放慢甚至停下脚步,他们说不定会反过来接近你。但最好的策略,则是一直阴魂不散地跟着她,直到她把理由找够,道理讲透,而你仍然执着追求,使她知道怎么着也不能摆脱你的时候,你就接近成功了。这是一种消耗战策略。说白了,就是看谁能耗过谁。如果你没有时间和精力,一定要速战速决,否则对双方都是损失。
为了革除公司内部陋习,先不要管它,等其充分暴露,再动手不迟。员工抽烟,老板一来,赶快揣起来。那么老板就先藏起来,不要来出来得太早,等他把烟点着,正抽得过瘾地时候,再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就算他有时间往口袋里藏,也来不及熄灭,把工作服点着,自作自受,下次就再也不敢偷偷地抽了。那些不法的小商不贩,跟城管捉迷藏,也可以采取欲擒故纵之法,等大家占好地盘儿,摆好小摊儿,挤在一起,跑不起来,执法人员再如神兵天降,将其一网打尽。
此计 还有一用,即当与别人争论,对方出现出现口误时,先不要打断他,让他说,他说说说,说得越多,漏洞越多,直到漏洞百出,甚至自相矛盾,你不攻他自破。
放长线钩大鱼,也是一种欲擒故纵之法。只是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只能得到蝇头小利,而若站得高看得远,该出手时再出手,则可以大获其利。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欲擒故纵”,就是当前采取行动,有所顾忌时,就要等事态发生变化,无所顾忌时,再擒之。比如投鼠忌器时,等老鼠吃光器皿中的食物,离开那宝贵的瓷器时,再用石头砸死它。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用类似的东西去诱惑敌人,使其蒙在鼓里。大人骗小孩子的时候,常常使用这种把戏。比如给小孩子一块糖果,引诱孩子说出实话——那可是比玉还要贵重的,与之相比,那糖果连砖头也算不上。
现在有许多骗子用这种抛砖引玉的办法骗取财物,他们欺骗的对象却常常是老年人。当骗子知道某老人家里有金表时,会假装高价收购金表,吸引老人注意,待老人回家取出金表,前来交易时,骗子假装验货,趁机用原先准备好的假表(镀金的)调包,却借口身上带的钱不够,溜之大吉,待老人发觉上当,贼已消失在人海之中。
类似这类抛砖引玉的骗术有许多。后来发现,这种骗术原来是唐太宗的御史萧翼发明的。具有贵族血统。唐太宗酷爱书法,四处搜集晋代书法作品。当他自萧翼那里得知王羲之的《兰亭序》在永欣寺的辨才和尚那里时,便叫萧翼前去索取。萧翼带着唐太宗提供的道具——王羲之的其它几件真品,乔装打扮成一个落魄书生,来到湖南永欣寺。萧翼用计 得到辨才和尚的信任,与之相谈甚欢。一次假装无意谈起书法,并拿出王羲之的字贴给辨才看。和尚一见果是右军真迹,但却不屑,说这个比不上他所收藏的得意之作。萧翼假意问是什么得意之作,和尚说兰亭序,萧翼冷笑说真品早已失传,和尚那里定是假货。辨才一赌气,便将兰亭序取出给萧翼过目,萧翼吹毛求疵,指指点点,说得和尚半信半疑,将兰亭序与萧翼带来的那几件真品放在桌上,每日比对。几天之后,萧翼趁和尚外出,便将兰亭序盗走了。这就是太宗御史抛砖引玉计 盗兰亭序的故事。想不到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江湖肖小手中,被用来欺骗小老百姓了。
但现在“抛砖引玉”,却经常被我们用来自谦,表示提出一种不成熟的一般想法建议,供大家借鉴,以提出更好的方法。在许多企业,老板为了鼓励员工提出宝贵的合理化建议,也常常采用这个计 策。当有员工提出建议时,不管是有关大事小事,只要被采纳并见了成效,就给予奖励,其它员工受到刺激和启发,群策群力,头脑风暴,就会冒出许多好主意。一方面加强了员工的参与度,提高主人翁精神,“爱厂如家”,另一方面确实创造出许多效益。
当开展新业务时,大家没有经验,缩手缩脚时,老板可以鼓励有一定经验的员工先示范一下;当某事有些棘手,大家都不愿意抻头时,老板可以先做个表率;甚至在表演节目时,为了避免冷场,主持人可以自己先放开破喉咙引脖高歌……等等,带头做某事,都可以叫做抛砖引玉。
大家一起接龙,有人先写个引子,叫抛砖引玉;为了引诱母鸡在鸡窝里下蛋,在里面先放一个“引窝蛋”,也是常见的抛砖引玉之法。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摧毁敌方精锐之师,直捣中军帅帐,使其阵营大乱,四分五裂。犹如群龙失首,四处乱窜,陷于旷野,穷途末路,必败无疑。
在公司里,老板是否运用、能否成功运用擒贼擒王之计 ,至关重要,切记切记,千万千万。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打蛇打七寸。擒贼擒王,对老板来讲,有两层意思,一是战略层面,管理策略,你的中间管理层,经理人,管理人员,能不能够管好。二是战术层面,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上、具体的事情上,要抓大放小,抓住主要问题,主要矛盾。
一个企业的好坏关键在老板;一个部门的好坏,关键在部门领导。员工是基础,员工需要领导。上梁不正下梁歪,千古至理也。比如,如果你规定上班打领带,如果你不做,部门经理就不做,更别说下边员工了,这样你挖空心思写的长篇大论的规章制度等于写了一大堆费话。如果你安排某个员工做某件事情,其直接上级虽然不反对,但却不安排时间,或者把他的其它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当员工不能完成工作时,责任应该是其直接上级。同样,在项目管理或团队合作时,某个部门的某个员工的表现如何,也取决于其直接上级——部门经理的支持程度。
与员工谈话布置工作,员工心存顾忌,总是遮遮掩掩,老板就应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直取要害,快刀斩乱麻。当员工集体违反纪律,法不责重时,应找到“带头大哥”,按规定进行处罚甚至开除,“杀”一儆百。当几个人被别人利用,做下不法之事,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替死鬼身上,而应该揪出幕后主使,施以重罚。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火力太猛,难以相敌,可以避其火锋,找到火源,将其消灭,则火情自减。釜底抽薪,立竿见影,扬烫止沸,倍事半功。与“不敌其力则消其势”同理,是“不敌其外而消其内”。要从内部找到根本原因,找到根源,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当发生火灾,只有找到致火因素,才能有效来灭火,是电路着火还是油路着火,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灭火措施;当发生漏水事故,仅仅用密封胶去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到泄漏点,找到泄漏的根源,才能彻底防漏。
攻击敌人,攻心为上。打击他的信心,哀莫大于心死,其心既死,则战斗力就没有了。断粮草断水源,切断供应,自然后继无力,难以为继。一方攻城,另一方死守,攻城的一方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守城的一方,全是老弱病残,难以支撑,唯一的指望就是援军友军的到来。这时攻城的一方就会另派伏兵,将援军堵在外围或消灭在半路,同守军立刻就会失去斗志,束手被擒。
新媳妇做饭,往往被釜面的沸腾吓得手足无措,而忘了去抽出釜底的柴薪,结果弄得灶台一塌糊涂,被婆婆一通责骂。没有经验的人,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常常不知“薪”在何处,结果问题越闹越大,最终不可收拾。
员工在内部网传播小道消息,甚至造谣生事,影响极为恶劣,网管道高一尺,黑客魔高一丈,老板于是下令移走他的电脑,注销他的帐号,他也就再不能散布言论,也无颜再呆下去了;某员工被炒鱿鱼,老板提前一个月时间通知他,此后天天上班没事,上网聊天看黄片,或者四处闲逛,搬是弄非,在员工之间产生很坏影响,于是老板下令搬走他的电脑,注销他的帐号,收回他的门禁,他也就不能上网,也不能随意走动,乖乖地办完手续,灰溜溜地走了。
当员工发生骚乱事件,老板一定不要立刻卷入其中,千万不要跟着火冒三丈,火上浇油,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情形变得更为糟糕。而应沉着冷静,查明原因,对症下药,问题必然迎刃而解。这种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认真寻找“薪”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这段注解的前半段不难理解,后半段却颇费思量,不过我们不必去咬文嚼字刨根问底,因为“混水摸鱼”这四个字及其所表达的内容很是浅显易懂,也是许多人都有过的生活体验:捉鱼的时候,如果水很清,则鱼儿就很机敏,很难捉到它;而当你使个坏心眼,把水趟混,则鱼儿就变得晕晕乎乎,到处乱窜,甚至有的会钻到你的裤裆里,被你逮个正着;有的因为缺氧,探出脑袋到水面上呼吸;有的干脆直接跳到岸上,大口大口喘气,似乎哪怕是干死,也被憋死强……结果全部被你逮住,一顿美餐。
如果把员工比做鱼,老板是刀俎,员工任老板宰割的,老板完全不必大费周张地去“混水”然后再“摸鱼”,完全可以明目张胆地“摸鱼”——即压榨员工追求利润或剩余价值。但这种雇佣关系,目前仅存在于一些非法的、不规范的、短期行为为主、置劳动法于不顾的小型私营民营公司内,在大多数公司公司里,老板还是有所顾忌不能为所欲为的,应该讲究一些策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追求长远利益、追求互惠互利的正规公司来说,做老板的,不仅要追求自己(公司)的利益,还要追求为员工带来好处,甚至可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使员工也受益。
混水以利摸鱼。跟趁火打劫一般无二。只不过前者是主动制造骚乱,后者则更多地是内部发生动乱。
把水搅混了,把情况弄乱了,把别人弄懵了,从而打乱对方布署,乱中取胜。后周的梓州知府冯赞曾用混水摸鱼之计 ,以少胜多,打败判军。当时三千判军决定夜半三更时在城外集结,偷袭州城。冯赞让更夫们将转更时间缩短,因而还没到三更时,更夫就打了五遍更鼓。判军在城外尚未集结完毕,听到五更鼓,都以为天快亮了,而冯赞突然率兵出击,被吓得四散而逃。冯赞乘势追击,大败判军。
大概是跟冯赞学的,周扒皮也用混水摸鱼之计 ,半夜学鸡叫,引得鸡鸣狗跳,害得员工们平白无辜地多干了好几个时辰。现代社会,人人都有了先进计 时工具,想借乱打更鼓或者利用叫鸡来延长员们们的工作时间已经不可能了,同时信息工具发达,老板能得到的消息,员工也能在同一时间得到。这个混水摸鱼之计 ,似乎已经过时了。
在网络论坛上,经常发生版争。所谓版争,就是在某个论坛发生规模可大可小的斗争。比如有人支持古龙,有人支持金庸,为了替古金争长论短,两派版友各不相让,一开始可能引经据典,据理相争。忽然就会有人口出污言秽语,大展粗口,被骂者不甘示弱,也以粗口相向,互相人格侮辱、人身攻击,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发展到数十人上百人的“群骂”。作为论坛的版主(可以算是老板吧),怎么处理呢?当然是锁贴(即让大家没有办法再骂)、封ID(就是取消表现最恶劣者的发贴权限)……这本来没什么吧,然而立刻,压制言论自由、管理无方、以权谋私等等帽子就扣了过来,倒版(要求版主辞职或将其撤职)的贴子铺天盖地。在版争中,那个暗中挑起事端,引起版争,从而达到让版主下野并且取而代之者,就是混水摸鱼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