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他在这里呆了有半个月,县里的事情一直是由县尉代管,再不回去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不仅是陈十三密切注意着码头,那些江宁府的官员和乡绅们也在密切的注意着。一打听到陈琦一家人已经下了码头到了客栈,立刻就有人前来拜访。

    陈琦见到几份求见的贴子上面有一份写着茅山书院侯翰山几个字,不由得动容。立刻让刘成将人请过来,至于其他人只是将贴子留下,礼物一概退回。

    “敢问侯兄可是侯仲遗之后?”刘成将人引到了租住的小院之后,陈琦问道。

    侯翰山听到他说起祖父名讳。不由得肃容,垂手而立道:“正是家祖名讳!”

    陈琦敬他家世代是读书人,忙请侯翰山上坐,侯翰山连连推辞说不敢,才分了宾主坐下。

    茅山书院说起来在宋朝赫赫有名,乃是六大书院之一,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天圣二年,位于现在的江苏句容的茅山脚下,南宋时迁到了金坛县,乃是江宁府非常有名气的私人书院。

    说起来意。侯翰山一脸的愧容。“蒙朝廷器重。家祖得了三顷地以充书院赡用。只是近年来,由于粮价走低,早已不足嚼用。原本就该请上任知府裁断,只是此事牵涉甚众,再加上两个月前朝廷来了原任知府调离的旨意,所以只能等新任知府来了再做裁断。”说着就将手里的公文递了上去。

    陈琦现在还没有接过知府的大印,在私下场合翻看知府的公文是不合法的。看到侯翰山一脸的愧容,心中不由得冷笑,你这愧容也不知是愧对祖先还是愧对我。

    正色道:“侯兄此言差矣,如此大的事情,岂能一拖就是几个月?学院中的学生无粮无米这岂不是害苦了学生?侯兄有难处有委屈,何不先越级找了知州?更何况我今日才下船。对江宁的事情实在一无所知。”特意将越级两个字咬的极重,根本不去接那份公文。

    自己还未上任,江宁府的书院就先给自己扔过来一个下马威。他们还真当自己年少无知吗?这份公文就不应该是茅山书院递给知府的,应该是先递给分管读书育人的文学,再由文学转到知府手中。

    陈琦挺反感书院参与政事,你一个教书先生不好好的在书院里教书,跑到这里来威胁我一个未上任的知府?若是冒然接了你这一份公文,转眼你就能出去对别人讲,到那时江宁府上上下下的官员还不都认为我是一个不懂事的愣头青?

    更何况,粮价连年走低,和不足嚼用有甚关系?粮价虽然走低了,可是田地产量却上去了,算下来你不仅没有亏钱反而赚了。当我家里没有种过地,当我这几年的新政都白搞的吗?

    侯翰山见到新任的江宁知府一脸的平静,没露出惋惜之色,也没有同情,更没有伸手接他的公文,便有些讪讪的,又说了一会子话就离去了,离去时故意将公文遗落在了客栈的桌子上。

    陈琦淡然一笑,道:“侯兄怕是遗忘了什么东西吧?”

    侯翰山一拍脑袋,“年纪大了,便有些丢三落四”讪笑着将公文取走。

    陈琦脸带得体的笑容,亲自将他送到了客栈门外。

    侯翰山的拜访一开了头,剩下那些人便纷纷跟着递贴子,陈琦只是让刘成出去应付,自己推说身体不好不肯见客。

    见茅山书院的山长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对读书人的礼遇。可是那些来投贴子的人,陈琦就没有必要再见了。

    过了一会,请的两个江宁府医士都到了,陈琦盯着他们给邹晨和孩子抓了药才放心。又让敬哥和纪明跟着过去拿药,他在客栈里借小炉子准备给妻儿熬药,一时间忙个不奕乐乎。

    侯翰山出了客栈没多久,便坐着马车转到了一条街中,进了一幢宅子里。

    几位老者见到他归来,连忙询问,侯翰山摇头道:“新任的知府虽然年轻,可是却不好对付啊!我的公文他连接都没有接。”

    一位老者拈须道:“他毕竟是在京中做了几年京官,又搞了几年新政,想必还是真懂一些为官之道。你们当初使的这个计策,我便曾说过不可行?新任知府纵是传出不稳重的名声又能如何?于他有何妨碍?”

    其他的几个老者听到他说这些话,纷纷站起来反驳。一时之间,屋里传出激烈争吵的声音。

 第四百一十五章家乡土

    第二日,陈琦先去向母亲请了安,又去看了看还在睡眠中的孩子,才坐上马车往知府而去。

    陈琦走后没多久,邹晨便醒了过来。她和孩子的病,说白了就是水土不服外加晕船所致。一旦到了陆地,病情就会很快的稳定。

    鹿氏看到邹晨脸色比昨天好了,便欣慰的笑笑,问起他们在路上的情景。

    邹晨就挑着有趣的事情和鹿氏讲了一讲,将鹿氏逗的满脸是笑。

    “你们呀,到底是年轻不经事。”鹿氏听到邹晨说没有从家乡带土过来时,不由得埋怨她,“离乡背井就应该随身带一包家乡的土,当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时候;把家乡的土煮了吃会有奇效。你们若是在船上时就吃了家乡土,岂会受这么大的罪?”

    带家乡土出门的事情,邹晨是知道的,她对此嗤之以鼻,当祖父和父亲送给她的时候,表面上接受可是随手就扔了。刘成倒是偷偷的带了,一上船就给众人熬了家乡土来喝,说是什么难离故土,邹晨觉得太脏拒绝喝还不让两个孩子喝。结果前面的路段一直好好的,可是快到六安时,邹晨突然开始生病,紧接着两个孩子也病,就想起这个偏方,可是船上那么多人早就分着喝完了。

    听到鹿氏数落她,不由得低下头,心里暗忖,有些老话虽然看着不科学,可是倒还有一定的道理,下次如果再出门的话,一定要捧一把故乡的土再走。

    “去把我床边的陶罐取出来。”鹿氏看到邹晨委委屈屈的。想着她也生着病就不好再说她,吩咐自己的妈妈。

    一会妈妈就捧着一个黑色陶罐过来,鹿氏小心的打开罐子,从里面抓出一小把黄土。“这是我们离家时,你们祖父送给我们的。这么多年,就指着这罐土过活了。你阿翁几时想起家乡来,就将一小撮泥土放进酒杯里喝下去,就什么病都没有了。”

    “去将这把泥土放进给她们娘仨熬的药里,等澄清了再端过来。”吩咐了站在院子里的刘成,让他赶紧的去熬药。

    “还是阿娘想的周到。”邹晨奉承她道。鹿氏被邹晨奉承的嘴角高高翘起,嘴上却还是一直在埋怨她。

    过了一会,就不停的有贴子往客栈里递,有给陈琦的。有给邹晨的。还有给鹿氏的。

    鹿氏将贴子拿过来。将给陈琦的放在一边,指着几份给邹晨的贴子介绍人物关系:“这是文学家的大娘子,是本地望族。轻易得罪不得,你以后待她做一个表面样子,证明琦哥还是尊重读书人的就行,不必与她过于亲近。”又嘱咐她千万不要在江宁置地置产,否则的话极有可能被人攻诘,如果缺钱的话,倒是可以租铺子做生意,邹晨一一记下了。

    婆媳间说了一会话,就听到外面玢哥过来请安。

    鹿氏还是比较喜欢玢哥的,听到他的声音。走到了外间见他。

    “我们从当涂一走,那几个不成器的叔伯也会跟着我们离开,不留给你们。”鹿氏让玢哥下去后,又回到内室和邹晨说话。

    邹晨心知这是鹿氏和陈十三体贴陈琦,忙替陈琦谢了。

    “倒是璋哥要跟着你们几年!”这次看到邹晨和孩子们的惨样,鹿氏吓到了,没和陈十三商量就决定把小儿子先留在江宁跟着陈琦读书,等到陈琦归京时再跟着他一起回去。

    邹晨忙道:“您就只管把璋哥放在我这里,断不会有一点差错!”

    鹿氏听到这话,指着两个孩子笑话她,“这还叫没差错?”刚说了这句话,突然想起这是自己的儿妇,万一开了玩笑人家却以为自己在责怪她就不好,就忙改口,“也是我这个做阿姑的思虑不周到,听到你们来的消息,就该嘱咐你们路上都带些什么。”

    邹晨心知鹿氏是一番好意,笑着说“记下了,以后再不敢犯!”婆媳相对一笑,毫无芥蒂。

    到了中午陈琦派了人过来回话,说是知州留吃午饭。邹晨就陪着鹿氏吃了饭,看到两个孩子的精神好了些,又陪着他们睡了一会,到了下午陈琦便从知州府里回来了。

    因朝廷给官员们准备的公舍,所以陈琦便和邹晨商量从客栈里搬出去的事情。

    又让刘成和知府里的小吏一起去公舍那里看了看,觉得还算满意,就在知府后衙的一条小街上。三进的一间宅院,上一任知府也是住在里面。虽然住的人多些,也不经常修缮,但是就胜在离府衙非常的近,只要打开后门就可以直通府衙,想必这是建造府衙的官司设计好的。

    在客栈中住了两三日,刘成便领着小厮仆妇们将院子给收拾干脆,又将带来的家具和行李都归置整齐,陈琦便带着邹晨和母亲住进了府衙后街中。

    陈琦初来,是非常的忙碌,每日要看公文,三日要上一次堂处理讼案,治理百姓,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还要和府衙中的刑名、捕快、书吏、主簿们磨合。由于官员都是外乡人,满了任期就会离开,吏员将自己视为衙门真正的主人,视官员衙门的过客。

    常言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说的就是地方官衙门里的现状。

    小吏们常用的手段,便是趁着官员上任之初,唆使许多当地人前来告状,把新官人搞到头昏脑胀。再趁着官员不熟悉案情之际故意把弄的冗杂繁复,令其对政务望而生畏,不得不倚仗小吏们来处理。这样,小吏们便将属于官员的事权,揽到自己手里了。甚至在许多州县里,官印都是掌握在小吏手中。

    陈琦初来,免不了遇到这些东西,幸好丁贤之随着文彥博做官多年,对这里面的门道非常清楚,稍微点拨一下,陈琦便明白了。

    有了丁先生,陈琦处理起政务来游刃有余,将小吏们敲打了几次,就再也不敢向陈琦使绊子了。

    邹晨等到孩子身体好了之后,参加了几次命妇们的聚会,命妇们见她小小年纪治家有方,又颇懂得一些诗词文章,便有些尊敬她,一来二去,她在这些命妇们中间倒是渐渐的有威信起来。

    朝廷体恤陈十三多年没和儿子见面,特意许他过完元宵节再离开江宁。

    于是,这是邹晨嫁进了陈家,第一次和公婆在一起过年。

    幸好鹿氏是一个知道体贴人的,性子又好,待邹晨极为亲近,没有找过她的麻烦。相反还经常能替邹晨出谋划策,帮她一起应付江宁府的贵妇。

    时间久了,邹晨倒是真心的喜欢上这个婆婆来。

    一转眼,过完了来江宁第一个元旦,到了元宵节时,陈十三领了儿子和孙子们出外观灯。

    眼见得儿子事业有成,孙子又听话乖巧,真觉得人生没有什么遗憾了。

    过完元宵节,陈十三便带着鹿氏和几个族兄弟离开了江宁,顺便将从六安带来的那个医士一起捎走,到六安时再放下。

    陈琦依依不舍的和父母拜别,带着妻儿回到了知州后宅中。

    父亲一离开,陈琦就陷入了各种公事中。先是处理了茅山书院的事情,驳斥他们的理由不充分,又将这几年土地差价粮食差价全部统计了出来,告诉他们一亩地现在比以前多了许多收成,为何还会不够?如果茅山书院连这种帐都算不清,那么知府不介意派一队帐房往茅山书院去帮着他们算帐。

    茅山书院看到陈琦声色俱厉,知道这个知府不好惹,就不敢再伸头了。

    几个月后,朝廷的旨意下来,江宁府开始施行裁兵制度。这时,江宁的人才知道陈琦是来干什么的。

    裁兵人人都喜欢,尤其是那些年纪轻一些的有一把子力气的,养到家里不仅可以做佃户还可以看家护院。再加上朝廷又愿意替老兵们请技术员,这样的兵裁下来后不请白不请。

    好不容易,陈琦瞅了一个空,清明时带邹晨和孩子们到野外去踏青,一来是拜祭在宛丘的先祖,二来也是让孩子们散散心。

    元哥很高兴,刚刚下了马车,便迫不及待的要往地上跑,邹晨急忙用一根绳子拉住了他,慢慢的牵着他往前走,元哥的乳娘两手空空的,委屈地跟在后面。晶晶则是拍着手鼓励弟弟多走几步路,又揪了一丛青草递到弟弟手中,看到元哥往嘴里塞,一家人都着了急,立刻去抢。

    元哥气愤的看着父母和他抢东西吃,张着嘴哇哇大哭。

    晶晶歪着小脑袋道:“弟弟是牛!会吃草”

    “胡扯什么?”邹晨听着女儿清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