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旦的包法利夫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墙打破,一点一滴的绿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逐渐逸出,和着校园里每年涌出的那些孩子。都说遗忘过去等于背叛,可怕的是,也许我们根本没有过去。曾经拥有的那些,连做一个梦都不够资格。大声朗读的学子、轻轻起舞的老师、夜尖上带着小露珠的小草、还有那些欢乐的鸟儿不时发出的声声脆鸣,原来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在梦中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并不快乐,可是梦醒了,却越添凄凉。    
    孤独一个人徘徊于园中时,是很可以制造一些可怖的肃杀气氛的。一块不大的草坪加上它的边界,假山很平常。有几个有点模样的石头立在那儿,孤嶙嶙的,没一点儿气势。也许就是这些,真正感动了我。在这个到处是车嘶灯闪、物欲横流的都市中,在那些日夜颠倒、变幻莫测的宿舍外,还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存在,让人感到寂寥。    
    巴赫金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在城市里,人的声音盖过了一切,欲望太多而理想太少,人的精神太忙碌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当人人都在为了现实的目标在努力的时候,唯有停下来的人是一个定点,作为坐标来衡量这个世界。也许我们是应该好好歇一歇,比如睡下来,在梦中听音乐。    
    每一次/小小的失误    
    都有可能让你跌入无底深渊/万劫不复    
    你听/筝的历音技法正在制造一个又一个旋涡    
    睡吧/像白痴一样的睡去    
    把失眠的耳朵交给箫、琵琶和筝    
    


第一部分 古典民乐系列《广陵散》之绝唱(主席像)(1)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我跟网友在复旦见面有一个固定的地点,校园中最有气魄的地方——主席像下,它目标大,容易辨别。现在很多人知道这个地方,可能是拜卫慧的《上海宝贝》所赐。倪可就是在像背后,被那个身高不足5英尺半,长相平平的男人所诱惑,开始她的性爱旅程。    
    在我入学的时候,主席像还没有被这样亵渎过,对我们那一代而言,它是一个神圣之地。主席像的背后是旗杆,虽然我从不看升旗,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升旗,可光那一种凛然的正气,就让人走过时不得不打个寒战,肃穆起来。    
    在以小资著称的复旦说这种话,可能要被人骂矫情,但我无所谓。像我这样冷淡的女子,早就听惯了别人说我是冷血动物、阅人无数,逐渐丧失了感动,更谈不上敬畏。忘了是哪个哲人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了敬畏之心,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了。    
    在得知我要远赴西藏的时候,中文系以说话幽默著称的傅杰老师对我有一个评价,说我是亡命之徒,但我非常惭愧的感到,我离他的恭维还很有距离。这表现在,我对某些东西,还不敢完全否定,比如主席像这样的图腾。    
    不管我怎么否认,我们这一代还是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从小戴着红领巾,参观烈士陵园,看解放战争的电影电视,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泡上十年,有些刻骨铭心的东西仍然无法改变。比如看见红旗,或者是这样的高高的一个伟人的塑像,心里的感受沉重而静默,有很多无法表达清楚的东西,慢慢的会涌出来。    
    在我的印象中,复旦没有太多的历史,满打满算只有百年。可“复旦”两字却出典久远,据说来自古书《虞夏传》。舜要将天下禅让给禹时,“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大家一起唱道: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当时的歌声一定响彻云霄。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意思是日月光辉、长久照耀,象征禅让将给天下带来无穷光明与福祗。由于《卿云歌》的特殊含义,它甚至一度被民国指定为国歌。复旦取典如此,自然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老校歌中所唱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大有意味。    
    在政治上,复旦有过点滴辉煌,这是搞校史的人要努力的方向,普通学子如我,是没有多大兴趣知晓的。复旦的传统是收敛,它很少以学生中出了多少政要名流自炫,也很少以多少名师曾在复旦传道授业而自夸。这是它的大气处,也是我喜欢它的所在。    
    


第一部分 古典民乐系列《广陵散》之绝唱(主席像)(2)

        我是一个落伍的女孩,尽管大家都说我穿上时髦的衣服更好看,但事实上,在本质上,我不认可那些东西。尤其对于音乐而言,我坚持不听外国歌曲,更不用说那些古典名曲。曾经有一个对我好感的男孩,为了培养我的素质,不辞辛苦的送来贝多芬的cd,坚持要陪我听完一遍。那一个多钟头,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折磨。除了阅读,我对国外一无所知。    
    我只喜欢一种音乐,就是古典民乐。最让我心醉神迷的,莫过于古琴。古琴的声音其实根本不好听,调子是单调的,但它有一种内在的魅,鬼蜮一般,激荡人的心。从表面上看,古琴是个高雅的艺术,但其实它的生命力来自民间。    
    《广陵散》早在东汉末年就已流行,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为父复仇的故事。在战国时,刺客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惊人的毅力,不惧生死也要达到目的。这是一首激昂、慷慨的乐曲,具有一种戈矛杀伐的战斗气息。它能够名噪一时,得力于“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他在临刑前索琴弹奏此曲,慨然长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成为绝响的远不只一个乐曲,而是那种英雄的精神。英雄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敢、坚强,更重要的是信仰,为之能放弃一切,牺牲一切的信仰。英雄在思想上引导人类,他们树立起一个遥不可及的榜样,在凡人的心中显现他们昔日的荣光。    
    而如今主席像下的人群在做什么呢?平时,这里是一个等人的标志;阳光明媚的时候是读书和活动的场所,经常举办一些练琴会或者是丢手绢的娱乐;夏天的夜晚,许多人在这里听虫吟,享受难得的闲适;到周日晚,那里就成为一个英语角,是想出洋的xdjm们巡逻的所在。    
    二千零二年九月,日月光华站的heart版有一件大事发生。一个id为教父的男生在被人戏弄后贴出一张决斗贴,声称要在午夜12:00,月黑风高之时,与他的敌人——亲爱的anonymous在主席像下决一死战。    
    那一晚据说是吸引了无数的复旦学子前往观战,还有无数的各色人等聚在bbs等待他人的现场报道,热血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激荡,在他们手下的键盘复活。最终,教父没能等到他的对手,很快他就又在网上出现了,他大声疾呼道:“你当这是儿戏么?你当教父的名号是人人都有资格自封的么?你根本玩不起这个游戏,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个懦夫!!!”    
    曾经有过的激情时代就这样没落了,还值得我们这样大动干戈的,只剩下了这些。为了女人或者说是爱情,为了虚荣或者说是自尊,为了私愤或者说是荣光,我们拼命要证明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将带给我们什么价值?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慢慢走到了主席像下,那里靠近大门,温暖的灯光一直笼罩着它。复旦的夜色真的很美,静谧,幽邃而迷人,抬头仰望,它的上空,有闪亮的星星,在寒夜中,分外醒目。我想起曾经听过的那首绝响一时的名曲《广陵散》,铿锵的乐声在我的心里激荡,那里是寂寞的家园。


第二部分 欧美音乐系列光荣与梦想(1)

        在90年代的许多人看来,复旦是以辩论成名的。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复旦大学队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这场狮城之战的著名辩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出其右者,是复旦,让大家知道了什么是辩论的精彩。    
    时隔十年之久,复旦园里仍有无数人在怅然怀想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一遍一遍的回忆昔日辩手们的荣光。当时,他们在场上是多么风度翩翩,四个人配合默契,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完美的体现了一种“流动的整体意识”。    
    当最佳辩手蒋昌建最后以高屋建瓴之势慷慨陈词时,全场的气氛被引向了高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昌建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以至于很多人知道顾城的这句诗仅仅是由于蒋对它的妙用。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众人的偶像。有人曾在网上撰文说:“尤其是那个蒋昌建,那时候我们模仿他的说话和表情,梦想有一天像他一样气势如虹,他影响了我们整整一批人。”    
    昌建的为人是低调的,印象中,他好象从来没有发生点新闻,好让大家把他重新想起来。他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追求一种平淡的生活。当年辩论队的同学,如今已是各有发展,只有曾经最风光的他选择作了默默耕耘的教师。    
    他的心态很平和,个性安静,除了上课,大部分的时间保持沉默。对他而言,10年前那次辉煌不过是生活中一个偶然,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回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闪光的一面,只是摄像机镜头没有对准你而已”。    
    So many quiet walks to take    
    So many dreams to wake    
    And we‘ve so much love to make    
    有很多路要走    
    很多个梦要醒来    
    我们有很多的爱要实现    
    


第二部分 欧美音乐系列光荣与梦想(2)

        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光环中走出来,要忘记自己的理想并不艰难,有时候只是需要稍微松口气。听老歌也就是听一个旋律,感受那些昔日的心情。斯蒂芬在歌中唱到,时间,我已用去许多时间,看火车来来去去,躺在沙滩上,看海鸥飞翔。    
    很多真相,在人们不断回想时逐渐浮出水面,需要的仅仅是一些时间。大学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每个人都只能在它有限的一隅飞翔,辩论也只是它文化内涵的一个方面而已。辩论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瞬间的集体才华的凝聚,而非个人的。    
    如今辩论赛早已是风光不再,辩论的目的本在于追求真知、探寻灼见,促进人们对问题更深入的认识,而赛中之辩只是一种程序化的表演。双方的辩题由抽签决定的,完全听天由命,别无选择,在特定规则的约束下,作为辩手更偏重于技巧,刻意追求语言的机智与现场效果。辩论已经退化为个人展示的舞台,变得越来越功利和表演化。    
    我曾经在学校看过一次辩论,学生的反应是反常的,每当辩手们做出一种常见的姿态或者是常用的口头语,大谈“对方辩友……”如何如何时,台下会传来轻微的嘘声。真理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谎言,那么我们的辩论呢,它还能支撑多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辩论在当时创造了一种大胆讨论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方式。著名的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来复旦的时候发表过一个名为“教授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的讲演,认为大学的工作者应该无条件地为大学以外的人说话、写作,要捍卫和保持自己无条件提问的权利,以抵抗形形色色想要侵蚀与征服大学的经济、政治、媒体、意识形态权力。    
    辩论场应该是模拟捍卫真理的剧场,尽管辩论的立场与真理无关,但辩手们却必须把辩题当成真理去捍卫。辩论不应是导致争斗的序曲,而应是逼近真理的前奏。在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种理论、观点如潮水般蜂拥而至,精神世界的不确定性,从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屏障,我们必须提倡以公心而辩,培养一种为真知而申辩理论的情怀。    
    世上最说明不了的不是那些貌似博大精深的问题,而往往是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在辩论之时,开口是金,沉默是土,而现实中则并非如此。“讷于言,敏于行”的人往往是理性的,他们以行动来捍卫自己的信仰,这也可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辩论。    
    在信息传播迅速,被称为知识爆炸的今天,思想的撞击与反弹空前激烈。人类如何通过各种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互换和交流,促进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对话,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反躬自问的一个主题。也许,在沉默中跟自己辩论,应该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了。    
    


第二部分 欧美音乐系列寂静之声(1)

    她们说看哪!    
    我光辉的一生/在无比幸福中度过    
    象一个鸡蛋在空中/突然翻转着倒了下来/让我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