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宫旧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可愿左右看看,却是一脸倨傲,“我乃杭州书生陈可愿,你方才请进来的‘陈先生’就是了。既说请,应该以礼相待,为什么一进来就象刑讯犯人?日本只是中国的附属国,别说天朝来使不拜下国诸侯,就算一般朋友,至少也要有把椅子,你这算什么待客之道?”
  
  徐海一愣,接着大笑,对徐洪等人道:“曹懿选的这两人,一个比一个有趣,倒是对我胃口。”他笑眯眯地看着陈可愿,“你真是牙尖嘴利,可惜用错了地方。小子们,给他把椅子。我请问陈先生,桐乡指日可下,杭州也在我掌握之中,胜负已分,败军之将,有什么可谈?”
  
  “我来给你们指条生路。”陈可愿也仰头笑,“徐首领以一万二千精兵与官兵会战,一个月内十损三四。桐乡虽小,八百官兵坚守九天,未见疲色,能否攻克还属未知。七天之后山东、湖广、福建三地五万官兵将陆续抵达浙江。到时你困守穷城,陷入重重包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这胜负已分四个字,从何而来?”
  
  徐洪不屑地哼了一声:“你就吹吧,七天之内五万官兵?怎么桐乡不见一兵一卒前来救援?
  
  紫衣胖子更是把脸板得一丝笑容都没有:“曹懿这人诡计百出,不知又在打什么主意,他的话,一个字都不能相信。徐二哥,不用多费唇舌,攻下桐乡后以巡抚阮鄂和县令金燕为人质,有什么条件不能与朝廷谈?”
  
  陈可愿淡淡道:“你们不愿相信,我也不勉强。曹提督有七省直接调兵权,调檄文书二十天月前已发往各地,三省纠集五万官兵,应该不算难事吧?何况圣上已下旨征剿,保定、河南、河间、涿州等地将近二十万兵士,已经集结待发,随时奉命前往江浙。两个四品以下官员的性命,比起朝廷的脸面,孰轻孰重?”
  
  徐海的目光在陈可愿身上转了几转,对他的话,倒是信了六七成。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数目,可朝中奉旨督剿,各省大征军伍这件事,今天已从内线得到确切消息。他想了想,忽然笑了:“你们听听,好象我们要夺他朱家天下一样,居然调动二十万兵马,嘉靖真瞧得起我们。”他问陈可愿:“这外无援兵几个字,你又从何而来?到时候杭州、南京都进了我手,就算八十万军队,又能怎样?”
  
  陈可愿脸上笑意更盛:“如果你指的是汪直,那我告诉你,这援兵你不用指望了。”他目视徐海,从怀中取出一封书简,将信封有字的一面朝向徐海,缓缓道,“请徐首领屏退左右,我有密事相告。”
  
  徐海目光忽地一变,一把推开王翠翘两人,对众人道:“都去阿洪帐内暂避。” 
  
  王翠翘出帐前担心地看着他:“阿海,你当心……”
  
  徐海不耐烦地说:“一个读书人,杀鸡的力气都没有,他能做什么?”王翠翘指着周彦:“还有他呢。”
  
  周彦绕有兴趣地盯着她,微笑道:“不用怕,我跟你走。”
  
  徐海看过汪滶的书信,沉默良久才问道:“老船主真的降了?”
  
  陈可愿点点头道:“汪直连年入犯中国,侵我边疆,原是罪不容死。如今遣子前来归顺,朝廷已赦其罪孽,令建功立业,以赎前罪。徐首领与汪直唇齿相依,何不乘此机会解甲自谢,投顺中国,从此戴罪立功,大则异日名标青史,小则今生封官加爵,荫及子孙。” 
  
  徐海狐疑地看着他:“有这样的好事?我与明廷作对多年,木已成舟,就算有心归顺,朝廷也未必容我。” 
  
  陈可愿身子前倾,凑近他诚恳地说道:“我奉曹提督之命,专为抚君而来,务必要推心置腹,陈明厉害。你可知每年征剿倭寇,朝廷要破费多少?无底洞一样的军费开支,已经变成朝廷和皇上的最大心病。如能招安诸位海上领袖,既省掉了耗尽国库的连年持久战,又有了为国效忠守卫千里海岸线的大将,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换了徐首领,你做还是不做?”
  
  见徐海闭着嘴不说话,陈可愿继续游说:“这些年你奔波海上,屈身倭酋之下,连累家眷也跟着你颠沛流离,为什么不作大明的官吏,放心在内地安居?”
  
  徐海终于开口:“这次是三路人马齐进,尚有陈东、麻叶的部属,由不得我一人指挥。” 
  
  陈可愿轻笑道:“徐首领真是厚道。不瞒你说,陈东与朝廷早有默契,如今唯一忌讳的就是你。徐首领想想,三里桥一役,你损失了多少,陈东损失了多少?” 
  
  提起三里桥,徐海胸口的伤处顿时疼痛起来,想起这些日子陈东借口士少兵弱,总是自己的部众冲在最前面,三里桥如此,攻打桐乡亦是如此,原来竟是有意消耗自己的实力。他按着伤口咳嗽了几声,禁不住怒火上升。
  
  陈可愿还在火上浇油:“陈东身为中国人,甘与倭人为奴,萨摩王对他的信任,远在你之上。他虽言投顺,曹提督却深恐其中有诈。徐首领纵然连年劫掠海疆,却从未做过叛国之事,所以命我前来深谈,利害得失,请君自择。”
  
  徐海站起身道:“让我想想,明早答复你。”
  
  “愿闻佳音。”陈可愿做了个揖,慢慢退出帐外,心中无限欣慰。想起临行前的彻夜长谈,曹懿反复叮咛的四条请君入瓮之计,果然令徐海一步步入了彀。 
  
  ---------------
  陈可愿被带往其它营帐休息的时候,才注意到徐海的帐外,密密麻麻围了将近二百海寇,却是鸦雀无声,火光下只有兵刃的寒光在隐隐闪动。他忽然明白了刚才所处的险境,立刻结结实实出了一身冷汗。但凡有一句话说错,此刻恐怕已身首异处,
  
  徐海在帐中焦躁地走来走去,想起这些日子损兵折将的损失,一口气顶在胸口顺不下去,忍不住要与陈东当面理论,当即派人去东门营地相请,只说商议明日攻城的方案。
  
  陈东却早已得到线报,知道他营中进了官军的说客,正在一个人喝闷酒生气。见到徐海的信差便勃然大怒,抓起酒壶砸在那人身上,恶狠狠地道:“让他去死!老子不跟他趟这个混水,明天就退兵回柘林。”
  
  信差带着一身酒气回来,向徐海如实禀报。徐海气得浑身发颤,大力捶着桌子对徐洪道:“阿洪,你听见没有?我原还半信半疑,谁想竟是真的。我瞎了眼,和这样的小人共谋大事!”
  
  王翠翘和绿珠抱着他苦劝:“你伤还没好,当心伤口迸裂。”徐洪皱着眉道:“二哥,你冷静一下,小心落了圈套,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蹊跷。”
  
  徐海瞪着他,怒火不可抑制:“你知道个屁!陈东在萨摩王跟前挑唆,说我已生异心,以为我不知道?他这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这一夜,徐海失眠了。七八年前几乎被遗忘的往事,又一件件浮上心头。那个法名叫做“普净”的少年和尚,被人引诱后闯下大祸,从虎跑寺中出逃后,东渡日本投奔了叔叔徐惟学。徐惟学那时跟着汪直从事海上走私,正苦于手中银钱周转不灵,见到侄儿喜出望外,将徐海当作人质抵押给了萨摩州君大名岛津氏,凭此借得大笔银两,载满香料、衣物等细软货品,兴冲冲地前往中国,却在广东沿岸被守备墨孟阳剿杀,货物尽数没收。徐海为偿还借款,被迫拜在萨摩王麾下,开始了烧杀抢掠的海盗生涯,并逐渐组建起一支数万人的海盗队伍,成为仅次于“徽王”汪直的“小明王”。
  
  见他翻来覆去地不停折腾,睡在身边的王翠翘睁开眼睛,柔声道:“阿海,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翠翘,你怎么想?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现在的日子。”徐海搂紧她问道。
  
  王翠翘犹豫了一下才说:“相公,我已是你的人,生生死死只随了你,可是我讨厌天天提心吊胆。只想学西施范蠡,和你泛舟西湖,再不想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
  
  徐海哈哈大笑:“到底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如今是给自己挣命,降了可就要替朝廷卖命了。”
  
  绿珠也被惊醒,抱着他的臂膀娇声道:“那不一样啊,你做了朝廷命官,我和翠翘姐也能穿上凤冠霞帔,到底不枉跟了你一场。”
  
  王翠翘坐起身,脸上有些愠色:“奴家是没什么见识,不过在坊内的时候也接过一些做官的,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前程和性命。所以奴家想着,这些杭州的官儿,会在大队兵马到达浙江之前,尽快让我们退兵。”
  
  “晤?”徐海支起身体看着她,“你说说,为什么?”
  
  “如果是朝廷军队解了围城,哪里还显得出他们的本事?所以只要我们肯受招抚,他们什么条件都肯答应的。”
  
  徐海沉思着仰面躺下,搂紧自己的两个女人,叹口气道:“好吧,我就给你们挣两套凤冠霞帔。”
  
  第二天一早,徐海回复陈可愿,先谈退兵,招抚另议。并在退兵的条件下附了三个要求:第一,退兵后无功而返,众将鼓噪恐弹压不住,需三万两白银暂充军费,以安定人心;第二,随众前来的日本酋长,隶属萨摩王属下,须曹懿设法另行安抚;第三,周陈两人中必须有一人留下作为人质。
  
  听完这些苛刻的要求,陈可愿和周彦沉默着对视一眼,一时都没有说话。
  
  徐海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人:“如果觉得不可谈,二位请回,我派人安全送出桐乡。”
  
  周彦踏前一步抱拳道:“徐爷,这些事不是陈先生能做主答应的。我留下,请陈先生速回杭州回复曹提督。”
  
  徐海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说道:“不是不相信你,而是你功夫太高。既然留做人质,只能委屈你几天。”随即吩咐左右,“下了他的剑,绑在中军帐里。”
  
  “那是自然。”周彦神色未变,自己解下佩剑,将双手背在身后,几个海寇立刻上前将他牢牢绑缚在帐中的柱子上。
  
  陈可愿顿时急了:“周哥儿,这怎么行?”周彦向他眨眨眼道:“徐大将军不会为难我的,你快去快回,就是帮了我大忙。” 陈可愿还要说什么,已被众海寇推出了大帐。
  
  听了陈可愿的叙述,胡宗宪心里暗骂了声娘,没想到徐海比汪直还要难缠。汪直不过是期望着解除海禁,这个徐海则是赤裸裸地欲壑难填。从五天前接到朝旨,他心里就极其不自在,揣度着到底是谁在撺掇嘉靖,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大军一旦南下,动辄百万军饷就砸了水漂。而且二十万军队汇集浙江弹丸之地,只怕又要变成兵匪扰民,犹如蝗虫过境。他只想快快了结此事,却被徐海僵住,进不得退不得,此刻示弱,下一步就会被人层层牵制,后患无穷。
  
  他摇着扇子想了半天,愈发觉得天气潮热难耐。而曹懿因多日辛苦,中了溽暑,水米难进,已经连着两天不能理事,此刻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让师爷把陈可愿带回来的消息誊成公文,派人送至提督府。没想到提督府的回执很快返回,除了公文上例行公事的回复,中间还夹着曹懿的一张手单,写着简单两句话:“弟惟兄命是从,银钱无忌,但求退兵。请调俞大猷领湖州、吴江水兵,驻守松江海口,卢镗暂代其职壁护杭州。” 
  
  那两行字看上去散漫无力,与平日的字迹大相径庭,胡宗宪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支开俞大猷,他隐约明白曹懿的意思:俞大猷在招抚这件事上,一直钻着牛角尖认死理,对海寇深恶痛绝,他留在杭州,说不定会节外生枝。但是热战正酣的时刻,调离大将驻守海口,又是为了什么?不过相处日久,他早已适应了曹懿的做事方式,此刻虽然不解,还是立刻着人传令安排。
  
  对徐海的答复,他却一点不敢怠慢,此事稍有失误,就会酿成东南大祸。和几个师爷仔细筹划了半日,才各自领命自去筹备。

第十三章 抚酋
  沈襄从徐渭处回府的时候,带进一封粘得结结实实的书简。曹懿翻来覆去看了半晌,雪白普通的信封,上面没有一个字;捏捏里面,大约一指的厚度,竟象是一本册子,他一头雾水地看着沈襄。
  
  沈襄摇摇头,“不知谁家的小厮,穿得花红柳绿的,在后门外候了两个时辰,司阍替他转交都不肯,一定要交给公子身边的人。我问里面是什么,他又死活不讲,只说公子看过就会明白。”
  
  曹懿见他眉毛拧着,一脸没好气的表情,知道又在徐渭那里受了气,笑里多少带了点揶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