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17-品牌战节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u 消费者的价值观是什么?    
    u 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方式如何?    
    u 消费者的偏好兴趣?    
    u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什么?    
    u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何形成?    
    只有透析了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品牌定位才能正确。所以说:正确的品牌定位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想法”的定位,一定是消费者最喜欢的。    
    第三节  品牌测量:你的品牌价值是上升还是在下降    
    企业的短期销售额等数据在上升,但是否能保证品牌价值成正比例积累上升?如果企业的品牌价值没有上升,销售额的上升就不会持久,还要影响到品牌价值。所以,在看数据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品牌价值是否也在上升。    
    市场数据≠品牌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俨然进入了数据营销时代。各行各业都爱用“数据”说话。官员用GDP的增长、用本地品牌的数量来标榜政绩,企业用“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来彰显实力:媒体则借自身的“覆盖率”和“收视率”来赢得客户的青睐……数据营销大行其道,风靡全国。然而,数据真如人们想象得那样灵验吗?    
    有的老板会说,只要我的市场销售量上去了就行了,数据的多少不就代表了我的品牌价值的大小吗?显然这样的老板没有真正认清品牌价值是什么。市场数据与品牌价值完全是两回事,它们之间不能划等号。品牌价值高能带来好的销售状况,但一时火爆的销售局面并不意味着品牌在增值。市场销售额只是企业生存状况的一个表现指数,品牌价值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品牌不只是一种标识、一种形象、一种符号意义,它更是一种无法复制的个性、一种人性化的灵魂。提到IBM,人们马上会想到蓝色巨人形象,会想到它的可靠性;谈到海尔,人们会将它与“高质服务”联系起来;谈及奔驰,会不自觉地将其与豪华划上等号。品牌是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联合体,是企业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精髓所在。品牌价值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    
    从战略的角度讲,品牌价值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有的企业一旦创出名牌后,就自以为万事大吉,只等坐收超额利润,表现为目标和行为短期化,而这恰恰是品牌竞争的大敌。


《品牌战》 第四章 品牌战略之诊察篇《品牌战》 关注自身的品牌价值

    对企业而言,不应该把市场数据作为惟一的考核标准,而更应该关注自身的品牌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品牌价值的具体效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持久的市场占有率。一时的市场占有率不能代表品牌价值的大幅度提升。企业要通过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促使其长期重复购买,提高并持续保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的上升才能实现。企业通过市场的拓展可确立品牌的市场地位,又可通过品牌的市场地位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品牌与市场占有率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2。 品牌溢价。品牌价值背后包涵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性,对品牌文化内涵的向往。消费者愿意为自己购买的品牌支付更多的货币,从而使该品牌产品得以溢价销售,企业因此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3。 品牌延伸。品牌形成后,可以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来增加原有的生产线,使品牌的产品组合得以扩展和延伸。扩展与延伸后的产品可以作为原产品组合的补充,同一类品牌的产品,其新品上市后可在短期内享受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实现品牌溢价的市场待遇,从而体现品牌的更高价值。    
    实例分析:品牌价值是支撑市场销售数据的根本    
    这几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在成倍增长,2004年每百人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5。9部。中国国产手机2002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是19%,到2002年下半年就涨到了30%,2003年则突破了50%,然而近两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却开始急剧下滑,诺基亚、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凭借雄厚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又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手机市场的变迁告诉人们:只追求短期的销售数据,迷信数据,而不提升品牌价值,来左右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这样一旦有风吹草动,脆弱的数据就会改写,市场也会在短期内被竞争对手蚕食。    
    蒙牛初创之时就开始在央视做广告,尽一切可能提升蒙牛的品牌价值。借助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广告投放资源,稳稳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形成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品牌价值有了,市场销售也随即跟上,短短六年,蒙牛牛奶便荣登中国乳业“领军者”之位。    
               
    蒙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世上只有妈妈好篇》影视广告在央视隆重推出    
    蒙牛的发展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品牌价值就会有市场销量,品牌价值可以转化为市场占有率,而且是长久的市场占有率。    
    本土品牌如此,那么洋品牌呢?再来看一看麦当劳和肯德基在美国与中国的不同表现。    
    在美国快餐业市场中,麦当劳以221亿美元的营业额,13 609家的开店数量稳居第一;肯德基的营业收入是49。36亿美元,餐厅数量为5 524家,全美排名仅为第七,远远落在了麦当劳的后面。    
                     
    “肯德基”和“麦当劳”争夺中国洋快餐“老大”,不同品牌战略导致的不同竞争局面     
    而在中国市场,肯德基力挫麦当劳,成为中国洋快餐的“老大”。目前肯德基已在中国开了1 530家店,麦当劳仅为716家。


《品牌战》 第四章 品牌战略之诊察篇《品牌战》 肯德基中国力挫麦当劳

    肯德基中国力挫麦当劳    
    两个洋快餐品牌的经营模式基本相同,何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肯德基比麦当劳提前3年进入中国(肯德基1987年,麦当劳为1990年),提前在中国做广告、做品牌宣传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2005年2月,“苏丹红事件”发生之后,肯德基就产品问题向消费者道歉并表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进行赔偿。麦当劳则一再声称其产品未用“苏丹红”,并为近期产品的调价行为做辩解。两大品牌对同一事件截然相反的反应,也折射出两大品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现在尽管麦当劳的广告量平均比肯德基高30%,仍没有迹象表明麦当劳能在短期内赶上肯德基。    
    肯德基在中国的胜利不是偶然的,靠品牌制胜,借一切有利时机,提升品牌价值正是其成功的关键。    
    实践表明:一个品牌必须要有自己核心的品牌价值,比如可口可乐给消费者传达的是快乐、让人振奋的感觉;百事可乐则张扬活力,是新生代的选择。企业不仅要让品牌具有某种价值,更要将顾客因为此种价值而愿意与品牌建立紧密而长久的关系,让顾客乐于购买,形成品牌忠诚。企业在对品牌价值进行管理时,就要潜心维护这个关系,不断增加品牌的价值,这样才能让企业充满竞争力而且经久不衰。    
    企业的品牌价值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是每个企业家必须时刻并且长期关注的问题。    
    第四节  塑造品牌忠诚:谁是你的品牌粉丝(FANS)    
    “二八理论”告诉人们:20%的消费者所带来的利润占去了所有消费者带来的利润的大部分(80%)。这个20%的消费群体就是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现在,人们习惯对某位偶像的忠实歌迷或影迷常冠以FANS的称谓。FANS可以说是对心目中的偶像喜欢到了极致。FANS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搜集和购买一切与偶像相关的东西。偶像走到哪里,忠实的FANS就跟到哪里,FANS的忠诚精神让人难以捉摸,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那么,谁又是你品牌的FANS,谁会是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你是否了解自己的FANS(消费者)?是否知道消费者喜欢你什么,喜欢的原因何在?    
    在一个消费者至上的年代里,找到并拥有自己品牌的忠诚消费者(FANS),将是品牌满足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关键。而不关心自己的消费群体、不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的产品或品牌,在市场经济法则下最终只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看看消费者的庐山真面目    
    就像许多FANS喜欢偶像的原因互有不同一样,消费者购买品牌的理由也会不同。这就要求企业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找到消费者忠诚于品牌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    
    迪士尼为什么能成功?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兄弟罗依,于1923年在好莱坞开始了他们的影片制作生涯,五年后闻名全球的米老鼠卡通问世。华特·迪士尼的确有过人之处,公司的定位既不是制造卡通影片,也非主题乐园,而是“为人们制造欢乐”——一下子抓住了消费者的娱乐心理!无论是儿童主题乐园、迪士尼家族的探险学习假期,还是电影和各种品牌活动,迪士尼给大家的品牌承诺,紧紧地绑住了消费者的期望,正是这点成就了迪斯尼今天的辉煌。


《品牌战》 第四章 品牌战略之诊察篇《品牌战》 拥有忠实消费者

    2005年09月12日香港迪士尼隆重开业    
    可见,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给消费者一个喜欢的理由,自己的品牌就会拥有忠实消费者,他们将成为品牌成长壮大的强力支持。    
    为此企业要换位思考,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品牌,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他们的购买成本如何,他们的购买心理是怎样的,如何进行购买决策等。企业能否长期持久地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品牌与消费者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为了创造这种融洽的关系,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想法,不断壮大自己的忠实消费群。    
    第五节  品牌环境说:你的品牌是否去了不该去的地方    
    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在好的环境中,一个人会跟着学好,而在一个坏的环境中,这个人则可能变坏。所以,孟母择邻而居有三迁之举,就是希望孟子在优良的环境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品牌形象的传播需要传播的方法和路径,也就是品牌传播的通路。品牌传播就像“买房子,选邻居”,在哪种媒体、哪个时段、哪个地方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必须要有严格的分析和思考,这样才能使品牌走对地方,传播也才有效。稍有不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品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会造成传播的浪费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中国媒体宣传通路的特点    
    在现阶段,品牌传播仍然主要靠媒体,这就需要研究媒体的特点。在中国的媒体很特别,拥有几大鲜明的特点:    
    广告通路极其复杂    
    我国的大众传媒和全世界都不太相同,我国是世界上广告通路最复杂的国家。仅以电视媒体来分析,全国的数量最多时超过3 200家电视台。我国电视实行的是“四级办电视、混合覆盖”的分层次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结构体系。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区)、地(市、州、盟)、县(旗)四级均开办电视机构,其覆盖网络还延伸到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社区)。但各电视台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也基本没有商业经济关系,是一种较分散的协作体。这就是中国广告通路的特点,广告主很难全面整合我国的媒体资源,任何一位想开拓全国市场的品牌必须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和智力,综合运用“全国性广告”(National AD)与“本地性广告”(Local AD)策略。    
         
    中国电视广告通路结构图    
    媒体的影响力层级不同    
    在中国,媒体的影响力与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具有天然联系。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电视媒体是一个宣传与经营的混合系统。一方面,它依托于各级政府而存在,一级媒体代表一级权威,是各级政府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我国没有商业台和公共台之分,基本上,二三千个频道都可以播放广告。由于不同级别的媒体,代表不同层级的行政权威,它们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级别的广告传播平台。对于品牌传播而言,媒体级别决定品牌传播的起点,决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层级。所以,很多企业选用中央电视台做全国性的品牌传播,进行渠道和形象建设。而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