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回归线-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digression)、“罗列”(catalogue)、“叙事方式转换”(shlft of modes
)、“过度描述”(extravagancy)、“亵读神圣”(profflnatlon),“神圣化
”(sanctification)等。

  《北回归线》中梦呓式笔触可归于某种“自动写作”(automatic writing)
。“自动写作”原指“在不受意识控制的状态下写作”,由于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它实际上只是指在人工的或人为的催眠状态中或药物(兴奋剂、幻觉剂等)作用下
写作。在认识论根源上,“自动写作”似与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
)的直觉主义哲学有牵连。柏格森认为只有本能或直觉方可认识真理或真实,才能
创造和欣赏美,在文学渊源上,“自动写作”是包括亨利·米勒在内的超现实主义
文学家、艺术家的法宝之一。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弗洛依德关于人的意识层次的划分、作为文学流派的
像征主义的兴起都对超现实主义理论的建立起过不容忽视的作用。一般认为法国像
征派诗人兰波、马拉梅等人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1917年,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在
其滑稽剧《蒂蕾齐娅的乳房》前言中首次用了这个词。1924年,法国青年诗人安德
列·勃勒东(1896—196)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为其下定义:“一种纯粹的
心理无意识化……这是一种不受理智的任何控制、排除一切美学的或道德的利害考
虑的思想的自动记录。”这一文件标志着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它寻求的是超越或处
于现实之内、被掩盖的现实,通常通过摈弃意识、理性、美学或道德对人的束缚,
表达其潜意识中的思想感情而实现。天生性格叛逆、具有无政府主义政治倾向和虚
无主义人生观、身居超现实主义故乡法国巴黎的青年米勒自然成为美国作家中的首
批超现实主义者之一。米勒在《北回归线》中身体力行地体验了勃勒东等人的理论
,几乎表现出超现实主义的所有特征:催眠中的“自动写作”,梦境与幻觉的解析
、入睡前似醒非醒状态下思维活动的再现、“旋转下降”(勃勒东语)至不为人知
的诡秘心灵深处去探究与日常行为大相径庭的古怪言谈举止,等等。

  米勒的文学观同他读过的书一样,也显得纷乱而无头绪。存在主义的荒诞人生
观,人生若梦的虚无主义思想以及同一切现存伦理规范、社会秩序和制度唱反调的
不合作态度使他成为“反潮流”的斗士、美国文学史上最偏激的作家之一。

  在米勒那里,西方文明以至人类文明引以为豪的一切都是他冷嘲热讽、泼口谩
骂的对像。他在《北归回线》开卷处开宗明义地写道:“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
,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读,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
、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踹上的一脚。”

  关于文明,他说:“文明是毒品、酒精、战争发动机、卖淫、机器以及机器的
奴隶、低工资、腐败的食物、低级趣味、监牢、感化院、疯人院、离婚、性变态、
野蛮的运动、自杀、杀害婴儿、电影、骗术、煽动、罢工、停产、革命、暴动、殖
民化、电椅、断头台、破坏、洪水、饥荒、疾病土匪、大亨、赛马、时装表演、狮
子狗、中国狗、逼罗猫、避孕套、子宫托、花柳病梅毒、神经失常、神经病,等等
,等等。”他所罗列的这一大堆风马牛不相及的抽像概念和具体事物均暗示现存人
类文明束缚了人(尤其是艺术家)的才能,不符合人性,所以他主张个人应尽力摆
脱荒诞的人生之羁绊,避免人性的共性化或异化,因此,他笔下这些毫无信仰的人
,丧失希望、爱心甚至“人生”的人,堕落透顶的人,几乎完全失去人的特性的人
也都是言之成理的人、自然的人。

  批评界对米勒的贬抑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既有言之成理的批判,也存在很深的
误解。最主要的误解源于他对两性关系的随意态度和赤裸裸的,近乎病态的性描写
。的确,性这个个人讳莫如深的话题在米勒笔下竟如一股一泻千里的流水,无处不
到。书中以来勒本人、范诺登、卡尔及菲尔莫等人为轴心的一切人与事均直接或间
接地与性有关。其实,性描写只是手段,米勒并不同子为写性而写性的色情文学作
家。他并无意挑逗读者的情欲——这一点是西方司法部门辨别一部文学作品是否“
淫秽”的标准。六千年代未勒、D·H·劳伦斯及其他一些作家的著作均依据此原则
在美国解禁。

  米勒的性描写是为他的人生哲学及政治观点服务的,充分表现出现当代西方人
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米勒在二十年代未开始文学创作,恰好赶上以旅欧美国
作家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的步伐。在承继性、教育背景以及审美情趣上,米勒
与这些作家并无多少共同之处,但将他们共同怀有的虚无、绝望的情绪以另一种方
式表现到极致——尽情满足人的动物性需求,在放纵的性交往和通宵达旦的宴饮狂
欢中忘却苦涩的人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后,一代雄心勃勃、抱负远大的青年发觉自己已丧
失了人生的目标,在动辄便会降临的死神面前一切努力和拼搏都已变得毫无意义;
于是,在荒诞的、由摇篮到坟墓的短暂一生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变得合理而又合法
,“善”与“恶”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却已沦为人为的空泛概念了。海明
威的亨利(《永别了,武器》)在女友困难产死去后冒着雨沿街蹈蹈独行,永远告
别了残酷的战争和甘美的爱情。试问“君欲何往”?我们会很自然地、符合逻辑地
想到在战后布满断垣残壁的瓦砾中心灰意冷的亨利之流可能也会加入米勒和他的伙
伴的行列,在烟花巷中、酒吧间里消磨这被辜负的青春。那不正是他的必然归宿吗
?尽管多数人对于一件令人开心的事的反应是哈哈大笑,个别人却有可能以截然相
反的方式——如号啕大哭,来表达类似的情感。米勒正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极端方
式来表达“迷惘的一代”类似的茫然、失望的感受。

  巴黎,这个以“现代巴比伦”著称的西方文化之都是近现代史上无数青年艺术
家。文学家向往的圣地,朝拜缪斯的神殿。

  对于亨利·米勒是如此,对于斯泰因、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阿那依斯·宁等
人亦是如此。这个崇尚浮华的城市既为美国作家们带来创作灵感,也增强了包括性
能力在内的体验生活的能力。

  美国作家观赏异国风光、畅饮美酒、从事性冒险,这些经历无一不成为他们创
作生涯的一部分,也绝不是米勒独有的。海明威在五十年代写的《漂移的盛宴》中
表达了对于最终把自己造就为名作家的巴黎的终生眷恋之情,在第一章中,他叙述
了自己在一家咖啡馆里写作的情形,承认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性憧憬。由于身边有
一位迷人的姑娘,“故事自己跃然纸上,我只是很艰难地竭力跟上它……每写完一
个故事我总感到空虚,既悲哀又快活,仿佛刚刚做过爱……”菲茨杰拉德在《夜色
温柔》中写了一位迪克,他刚刚同妻子发生过性关系便同年轻漂亮的电影明星接吻
。后来这位登徒子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变得柔弱无能,先后被情人和妻子抛弃。他的
性无能最终导致其事业上穷途潦倒、一事无成。在米勒的挚友兼情人、为《北回归
线》作序的女作家阿那依斯·宁的日记(The Diarv of Anais Nin,1931—1934)
中,作为一种原始生命力的性能力多次与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力相提并论。她在日
记中记述了1932年3月应米勒的建议一同去巴黎一家妓院看女同性恋者表演性技巧
之事。

  宁的纷乱的性纠葛及她试图写一部研究D·H·劳伦斯的专著的计划使她觉得重
新发现了自我,变得更加才思敏捷。在日记另一处,她写到同米勒做爱:“对于我
,在米勒的旅馆房间里度过的最后那天下午像一只炽热的熔炉。在此之前我仅具有
白热化的头脑和想象力,现在获得的却是炽热的血、神圣的完美/”《北回归线》
中的米勒和他的伙伴们同海明威及其笔下的众多人物、菲茨杰拉德及其迪克以及宁
本人一样体验到这“神圣的完美”——创造力与性爱的认同:性能力是艺术创造力
的表现形式,艺术创造力因性能力而释放。倘若在性观念上米勒同别人有所不同,
那只是他更直率、更坦诚。抛开一切伪装,在烟花巷中、酒吧间里寻找慰藉的米勒
、范诺登、卡尔们比同时代人看得更“穿”。“哀莫大于心死”,米勒等的悲哀早
已超越“迷惘”的程度,他们的心灵早已麻木、绝望。在《北回归线》中米勒写道
:“就在此刻,就在新的一天到来的这宁静黎明之际,这个世界不是充满着罪恶和
悲伤吗?可曾有哪一人类天性中的成分被历史无休止的进程所改变,根本地、重大
地改变?”“我找到了上帝,但上帝也无济于事。我只是在精神上死了,肉体上仍
活着,而在道德上我又是自由的……如果我是一头狗,我准是一只瘦弱、饥饿的狗
……”作为客体的上帝仍活着,但已成为摆设;作为主体的“我”却已死去,成为
一具行尸走肉,一条四处觅食的“狗”。

  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返朴归真,既然子虚乌有的上帝本来只是作为人的天敌
的一整套社会价值观与道德取向而存在的,与之相对立的人的精神幻灭使其存在变
得毫无意义。可见米勒这番话也就是尼采“上帝死了”这一断言的翻版——在尼采
那里是“上帝”死,在米勒这里则是“我”死,它也使我们看出笼罩在未勒身上的
源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虚无主义阴影。“生活是一个黑暗的格言”(克里皑郭尔语)
、“出生也即被逐出伊甸园”(奥托·兰克语)、“人是生来自由的”(萨特语)
,这些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大师们的论断均可在米勒那儿找到注脚。性、食物、
酒精及写作给米勒们带来暂时的欢悦感及幸福感,是麻痹其过于敏感的心灵、使其
逃避忧患和自我的麻醉剂。加缪“二律背反”式的命题认为西绪福斯的悲剧在于他
知晓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但是,“人们必须假定西绪福斯是快乐的”
,因为正是他的知晓使造成痛苦的境遇消失,“他的命运属于自己,他的巨石是他
的财富。”同理,以流浪汉兼恶棍面目出现的米勒这个现代西绪福斯也是“快乐的
”(他在书中自称是“活着的最最快活的人”),因为他也有自己的“财富”,可
以依赖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

  米勒对人类性行为的渲染当然是消极的,但他的本意是要抨击虚伪的西方基督
教文明,撕去它罩在文明社会中人类性关系上的伪装,要通过性经历将自己造就为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坛上的许多思潮和流派中均有米勒的影子——“垮掉
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非虚构小说、黑色幽默、个性化诗歌……米勒的创作观影
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作家。围绕私人琐事的新闻体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写作”、“
自白”与“剖析”相结合的写作技法。人生若梦的虚无主义思想倾向及肆无忌惮地
发泄颓丧情绪的自我表现使不少美国作家为之心醉。他算不上主流作家,他的激进
观点也并不新颖,但他的独特文体风格却在杰克·凯鲁亚克、约瑟夫·海勒。诺曼
·梅勒、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等当代小说大家的代表作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小说会逐渐让位于更感人的书——日记和自传”(爱默生语,《北回归线》题
跋),众多的《北回归线》式小说的问世使我们不得不赞同爱默生的预言。米勒曾
称自己为“文化暴徒”,作为一种文化现像的痴人、怪人、狂人米勒及其作品的意
义主要体现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其文学价值当然也非一般名家所可比拟。

  1991年是米勒的“整日子”——诞生一百周年,为此美国出版了记述他的生平
的两本传记,此举再次在美国文坛上掀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波澜。昔日桑田今为水
。抑或米勒终究有一天也会像爱伦·坡一样,成为超越其社会学价值的文学史上的
旷世奇材?

  译者孤陋寡闻,学识浅薄,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对原作风格的把握更不可企及
,诚恳希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是为序。

                                    袁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