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酝酿成立一个全国性组织来适应未来的工作。由于布什对华盛顿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在这项工作中就成了主要角色。
布什要使这个组织具有独立的权威。他认为这个组织不应通过军方渠道而应该直接“通天”——向总统汇报。它还应该有它自己的资金来源。
他起草了一份建议书,然后安排请人把他介绍给了通天人物哈里·霍普金斯。
哈里·霍普金斯原来主管庞大的公共事业管理局,后任商业部长。随着战争的临近,罗斯福就让他住进白宫,成为总统在非常时期的最亲密的顾问和助手。霍普金斯在白宫的地下室有一间办公室,但却经常在他那乱七八糟的卧室套房里——林肯卧室——工作。这个卧室就在罗斯福卧室所在的走廊的另一端。
卡内基协会会长是赫伯特·胡佛的崇拜者,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而霍普金斯,这位总统助手却是一位开明的民主党人。可他们一见如故。霍普金斯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发明家委员会,布什则对应地提出了他的国防研究委员会。霍普金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肯定了布什的职责更为广泛的国防研究委员会。
6月初,布什拜访了华盛顿许多的敏感部门:陆军、海军、国会……
6月12日,霍普金斯和布什去白宫见总统。这是布什第一次同富兰克林·罗斯福见面。他在一张纸的中间仅以四个小段写出国防研究委员会的计划。整个接见只用了不到10分钟。
结果,布什带了著名的“OK—FDR”俚语,“OK”为“同意”,“FDR”是罗斯福缩写的签名。走出椭圆形办公室。
所有的轮子都开始运转起来。
国防研究委员会立即把铀委员会吸收了进来。这也是布什决意成立国防研究委员会的一个原因。布里格斯是一个小心翼翼而又节俭的人,他的委员会由于没有独立于军方的资金来源也缺乏权威性。布里格斯将继续负责裂变研究工作,但他要向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布赖思特·科南特负责。罗斯福批准建立这个新委员会后,科南特就成了这个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科南特的使命
此后不久,国防研究委员会向伦敦派出了自己的代表,科南特光荣地担当了这一职务。英国方面也向华盛顿派了自己的代表——欧内斯特·卢瑟福女婿拉尔夫·福勒成了“莫德”的代表。
英国和美国核能开发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詹姆斯·布赖恩特·科南特奉命于1941年冬到伦敦,建立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与英国政府之间的一个联络处。他是战争打响之后到这个受围困的国家访问的第一个政府级别的美国科学家。他后来把这次出行看做他“一生中最不平常的一次经历”。他在他后来写的自传中这样写道: “我被看做是一个希望的使者而受到欢迎。对我自己,我看到的是一个在轰炸下勇敢无畏的国民。我看到的是一个顽强抗争百折不挠的政府。几乎每个小时我都可以见到或听到一些事情,它使我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种族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
科南特,哈佛大学校长、联络官员,当年47岁。他受到欢迎,不仅是由于他同大学的关系,也不因为他是国防研究委员会成员。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孤立主义。仅凭这一点,英国人就有理由欢迎他。
在这种背景下,一次活动使丘吉尔犯了难。他被安排同这位哈佛大学校长共进午餐。丘吉尔的下属把丘吉尔的“不愉快”透露给了客人。丘吉尔曾问下属:“我跟他说些什么呢?” 丘吉尔的下属对科南特说:“首相以为你是一位只会大谈学问并拘泥于学术礼仪的白胡子老先生。”
结果,在唐宁街10号地下防空室中吃中饭的时候,面对这位美国人亲英的好战观点,也由于他穿了一套粗呢西装而使人感到随便,首相终于变得热烈起来,因此在这位“拘泥于学术礼仪的白胡子老先生”面前发表了一通丘吉尔式的独白,其中一再重复他近来创造的那句精辟之言:“ 只要给我们工具,我们就能把事情做完。”
跟万尼瓦尔·布什一样,科南特是一个相信应将先进技术用于战争的爱国者。
在1920年时,科南特就立了三大心愿。那时他27岁,对自己人生未来的轮廓已经看清。那时他正追求他的未来的妻子,她是哈佛的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子量测定的先驱者T·W·查理兹的独生女儿。他的心愿就是向他的未婚妻透露的。他的三个心愿是:一、成为美国领先的化学家,二、成为哈佛的校长,三、成为一位内阁成员,最好是内政部长。对他的这种宏愿,他的未婚妻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是儿戏。因为她本人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到他出使英国的1941年,科南特的三大愿望可以说逐一实现。他早已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领域中均取得国际上的声誉。即使他算不上美国有机化学的最高权威,也是其中之一——美国领先化学家的愿望已经实现。
他的第二个愿望也于1933年实现,他成为哈佛大学校长,当时他正好40岁。在职期间,他创建了具有卓越的奖学金制度的现代哈佛,这里要么发表著作要么消失,要么升上去要么离开。
科南特的第三个雄心也在战事发生后基本得到实现,他在伦敦的职务虽然比内阁成员级别略低一些。
见了首相之后,他会见了英国政府的其他领导人物,谒见了英王,在剑桥得到了一个荣誉学位,然后在学校后面花园中散步观赏正在盛开的报春花。重要的是,在使馆美国陆军和海军武官们的敌意下,他为国防研究委员会代表机构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办公场所。这之后,他和丘吉尔再次共进了午餐。
这期间,从国内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西博格发现了钚,并实现了钚的裂变。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它使可用的核材料又增加了一种。
但是,随后又传来了另外一方面的信息:劳伦斯与核事业领导的官僚主义发生了冲突。
另外,联络处这边也有人带来了令科南特立即做出反应的信息。
科南特来伦敦时,他带来了一些科学家,其中包括回旋加速器专家班布里奇。这些人的使命,是在权限范围之内,与英国人交流各自专业上的问题。因为班布里奇懂得核物理而且还曾研究过同位素的分离,于是,英国人让他参加了一次正式的“莫德”委员会会议。班布里奇意想不到地发现,这个委员会对临界质量和炸弹的装配结构有非常好的想法,回来向科南特做了汇报。
另外,这期间,英国以“莫德”的名义给了科南特一份备忘录。备忘录通报了英方核研究的新进展,重复了弗里希—派尔斯备忘录对原子弹研制前景的估计,并明确希望美方加快步伐。备忘录最突出的内容是:鉴于英国处于战争环境,鉴于英国实力有限,它是没有力量最终完成这一事业的,因此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身上。
科南特正想把这些情况向国内报告之际,便又了解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丘吉尔发出指令
美国有一个齐拉特,有一个萨克斯,英国则有一个林德曼——他现在是彻韦尔爵士了,一位男爵。彻韦尔一直仔细关注着“莫德”委员会的工作。他尊敬汤姆生,西蒙是他的老朋友,弗里希为人可靠,派尔斯也是值得信任的。他相信这些人的判断力,于是,着手把弗里希—派尔斯备忘录缩短为一份简短的报告呈交丘吉尔阅读。他知道,丘吉尔喜欢给他的文件都不超过半页。因为这个报告内容重要,彻韦尔无法迁就丘吉尔,便把它写成了两页半长。他认为研究工作应继续进行下去。他认为同位素分离工厂不应建在美国而应建在英国……虽然面临人力不足和德国轰炸的危险——或者“最坏”也要建在加拿大。他这个结论同“莫德”委员会的结论是不同的。他写道:“赞成建在英国的原因是,可以更好地保密……而且最重要的是,哪个国家有这样一个工厂,哪个国家就可以向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发号施令。”他说:“不管我如何信任我的邻居,我却很不愿意把我的面包放到他的篮子里去。因此,我不愿意请求美国人来承担这项工作。”
丘吉尔于收到彻韦尔的报告后三天,便通知他的军事顾问,语言简单而明确:按彻韦尔爵士所建议的那样采取行动。
看来,关于原子弹,丘吉尔增长了知识。科南特通过某一渠道了解了这一情报。情况变得复杂了起来。科南特做出判断,决定回国一趟,向有关方面汇报。
这期间,英国“莫德”的代表拉尔夫·福勒在美国找到了劳伦斯。早在30年代,他们就建立了友谊。福勒到伯克利见到劳伦斯,老朋友嘛,无话不谈,福特在劳伦斯面前严厉地抨击了美国核事业领导机构的官僚主义。
曾在伦敦的班布里奇已经回国。他与劳伦斯也是好朋友,见到劳伦斯后,便把他在“莫德”会上听到的告诉了劳伦斯。
班布里奇还带来了马克·奥利芬特给劳伦斯的一封信。奥利芬特与劳伦斯同样是老朋友。信中,奥利芬特也抨击了美国核事业领导机构的官僚主义作风。
劳伦斯的情绪进一步被激发了出来。
正当这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太平洋战争爆发(1)
1941年12 月7日清晨,罗斯福被紧急叫到了办公室,沃特将军向他报告说,三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率海军参谋长正在来白宫的路上,有十万火急的军情报告。
马歇尔等到达椭圆形办公室向总统报告的是珍珠港受到了日本突然袭击的事。从太平洋舰队司令报告到袭击结束,共持续了110分钟,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港内停泊的8艘战列舰中,3艘完全沉没,1艘正在沉没,1艘搁浅,其余3艘受到了重创。另外还有3艘驱逐舰被打得七零八落。有250架飞机被摧毁,官兵共伤亡3400余人。
罗斯福痛心疾首,很快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行动之一,是让沃特给国防研究委员会主席布什打电话,了解国防研究委员会领导下的美国铀研究有了什么新的进展。
布什接到电话最初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后来知道了珍珠港事变的消息,便立即理解了总统过问核研究一事的重大意义。随后,委员会中的“ 三巨头”碰面,评估事态发展对核能的开发所带来的影响。不管怎么讲,有一点他们的认识是清醒的:前两年,是欧洲爆发的战争促使美国加快了核能开发的步伐,而现在,刚刚发生在太平洋的战争,也必将使这种开发的步子加快。
当然,最先要做的,是商量如何给总统一个答复。
就在这时,布什收到了汤姆生发来的一份通报。通报是“莫德”一份新的备忘录的抄件,备忘录一开始就写道:我们现在已经得出结论,认为制造一颗有效的铀弹是可能的。这颗铀弹将含有约25磅的有效材料,在爆炸力上相当于 1800吨的梯炸药,而且还将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一座每天生产225磅铀235(或者说每月三颗炸弹)的工厂造价大约500万英镑……尽管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费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产品的破坏性——在物质方面和士气方面的破环性——是如此之巨大,因而,应该尽一切努力来生产它……
第一颗炸弹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在1943年底生产出来……即使战争在铀弹制造出来以前就已经结束,那么,除非出现全面裁军这种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努力也不会是没有回报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承担不掌握这种破环威力的武器所带来的风险……在结论和建议方面,报告旗帜鲜明地列出三点:(Ⅰ)委员会认为发展铀弹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很可能对战争导致决定性的结果。
(Ⅱ)委员会建议,把这一工作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并以不断扩大的规模继续下去,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这一武器。
(Ⅲ)应将目前同美国的合作继续下去,而实验工作领域中的合作尤其应该扩大。看到这份备忘录,布什感到美国核能开发的组织工作落后了。
七、劳伦斯向科南特摊牌
科南特十分烦躁。自己带来的情报与突发的太平洋战争的消息交织在一起,越发使他感到不安。老约翰牛要搞什么名堂?不愿意把面包放到别人的篮子里,英美之间还合作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