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288-原子弹演义-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默维尔将军忽略了一件事:把格罗夫斯的任命的事事先征得布什的同意。布什么事后知道这一任命后火冒三丈。    
    这一下子苦了格罗夫斯。    
    格罗夫斯不了解内情,在办完三个A级的第一优先地位之后,喜气洋洋地带着自己的助手尼科尔斯去拜访这个上司。结果,他受到了布什粗暴的对待。    
    格罗夫斯感到莫名其妙。    
    只是,布什很快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愤怒,在格罗夫斯和尼科尔斯离开之前恢复了常态,并平静地送走了拜访者。随后,布什去找萨默维尔。    
    萨默维尔带着歉意接待了这位怒气冲天的来访者。    
    布什在后来回忆录中写道:    
    “我告诉萨默维尔,我简短地见到了格罗夫斯将军之后,怀疑他是否具有足够的机智来完成这一工作。萨默维尔的看法是:那个人生硬些,可能还有点粗暴。但是,他的其他品质会补此不足而且有余……唐纳德·纳尔逊向我列举了格罗夫斯上任之后的种种表现。我听了之后感到,如果萨默维尔将军所说的全是事实,这个格罗夫斯也许正是我所需要的那号人……”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事情真的干起来了

    百万富翁的气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价值,副总统的权威    
    1942年的9月23日,格罗夫斯奉命参加在陆军部长办公室举行的军事政策委员会的首次会议。这个委员会是布什千方百计弄起来以加强自己权势的。参加者有陆军部长史汀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布什、科南特、萨默维尔将军,当然还有格罗夫斯。会上,格罗夫斯讲了一番他的打算。史汀生提议成立一个九人委员会加以监督。格罗夫斯提出了一个更为可行的三人方案,并得到了与会者的同意。    
    讨论继续着。    
    突然,格罗夫斯站起来请求大家谅解:他要赶一趟火车到田纳西去。他解释说是为了去视察“X场地”。主持会议的陆军部长史汀生对格罗夫斯的举动表示出了吃惊,但还是同意了。于是,格罗夫斯离开了会议室。    
    在场的萨默维尔和布什都被弄得目瞪口呆。等格罗夫斯回到华盛顿,萨默维尔和布什见到他,萨默维尔称赞他道:“你使人看上去气度上像一个百万富翁,价值上像一个诺贝尔奖桂冠获得者……”    
    布什接下来说:“权威上至少像一位副总统。你走后我曾告诉他们,事情如果让你来管,就真的会动起来。”    
    事情真的动起来了。2当“国王”的背景    
    生活中总有这种情况:一个与众多的生产单位联系广泛的部门,它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做大或做小,完全决定那个部门的头头,尤其是在那些相关的生产单位需要支持而这种支持不容易得到的情况下。有奶便是娘。谁支持他们,他们就靠向谁。这样,那个与众多的生产单位联系广泛的部门的头头,便有了出头的机会。他可以借这个机会频频出击。他的所到之处,便一个个成为他的领地。    
    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的美国,想干出一番事业而又精力旺盛的格罗夫斯将军就抓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他负责的陆军工程兵团工程处是管土木工程的,把原子弹开发所需要的土木工程按照要求建起来,他就完成了任务。充其量,他也只能是:由于手中掌管的大量物质,由于工程的工期可长可短,他以此使其他单位的工作受到影响。    
    但格罗夫斯不以此为满足。他心比天高,他脚比地大,他的那两只手伸了开来……问题在于,格罗夫斯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事,同时知道自己将用什么手段把包揽下来的事情干好。到工程处来上班,从只是服从到全心投入,整个过程的转变时间很是短促。他很快地理解了制造一颗原子弹对于美国的重大意义。而一旦他看到了这一意义,他便全身心地投入了。从此,为了尽快把原子弹造出来,他不但出色地干了他本应该干的事,而且“毫不客气地”干了与他的本职有关的种种“能干就干的事”。就这样我们看到,一个掌管“曼哈顿工程”土建的人,最后竟成为整个“曼哈顿工程”的总管。原子弹开发的事,从研制到生产,他无处不问。原子弹开发的所有场所,他无处不到。格罗夫斯的这种品质肯定会受到罗斯福总统的赞赏,与罗斯福治下的战时美国的特殊环境高度合拍。因此,在这位将军的努力下,很快地,原子弹开发事业成了一个独立王国,而格罗夫斯将军,便成了这个独立王国之中的国王。    
    上任后不几天,格罗夫斯将军出现在了西博格领导的“冶金实验室”。这里是负责第94号元素的生产的一个环节——研制冷却系统。    
    格罗夫斯将军发表了讲话。    
    这个讲话立即被西博格奉为金科玉律,因为“冶金实验室”的冷却系统引起了争议。技术委员会肯定另外一种系统,而对“冶金实验室”系统正在审查。就是说,“冶金实验室”的冷却系统面临夭折的危险。格罗夫斯来了。他支持了“冶金实验室”。于是,西博格立即把格罗夫斯的讲话概括为“格罗夫斯公式”,用以鼓舞室内的同事们。其实,所谓“格罗夫斯公式”,无非是几句逻辑性较强的话:“陆军部认为这个计划很重要。对能迅速产生结果的实验不应该加以反对。如果两种系统中一种是好的,另一种看来是有希望的,那么,就不存在进行选择的问题— —两种都要建造。”    
    他的“公式”最后虽然落在了“建造”上,但从口气来看,格罗夫斯代表的绝对不仅仅是土建单位。    
    格罗夫斯要求把关于冷却系统的决策权至迟于星期六晚上放到康普顿手中。他限定了时间,而且表面上把决策权交回了康普顿,实际上他在指挥康普顿。当时是星期一,康普顿必须在一周之内做完这件事。    
    格罗夫斯的这个要求没有引起人们任何反感,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辩论了好几个月,是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    
    随后,格罗夫斯与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同样收到了“冶金实验室效应”。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罗夫斯的精明

    剩下的问题是确定承包商,建造钚生产反应堆。上任后第二个月的月初,格罗夫斯的助手尼科尔斯向格罗夫斯发出警告:特拉华州的化学和炸药生产商E·I·杜邦公司拒不接受建造钚生产堆的合同。按照格罗夫斯的想法,是让这家公司把钚的生产全部接管过去。这意味着,要把工业化学家们更为广泛地卷入战时需要。杜邦抵制了这种进逼。公司的理由是充分的。杜邦曾派了一个八人小组到 “冶金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物质操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困难,因为公司在核物理领域缺乏经验。另外,“冶金实验室”的那种生产法在可行性方面还有许多疑点,缺乏经过证实的理论,一些技术设计数据还是一片空白。小组怀疑这一钚计划是几个当时正在开发的方法中前途最为渺茫的一种,甚至可能会失败。如果出现那种后果,便玷污了公司的名声,如此等等。    
    尼科尔斯的报警一点也没有引起格罗夫斯的恐慌。相反,他看到了合同最终签订的巨大可能性,而且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对“曼哈顿工程”将是一个“最合算的合同”。    
    原来,格罗夫斯了解到,上述种种确是杜邦公司不想签订合同的理由,但那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理由公司并没有讲出来,那个理由是:公司对把自己同一种大规模破坏性的秘密武器连在一起感到不安。在第一次大战中,美国参战之前,这个公司因为卖军火给英法而受到国人的普遍谴责。这一事件公司领导人记忆犹新。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战时,公司与政府签订军事合同是天经地义的,但钚的生产却不是常规的。谁能保险这种非常规的大规模破坏性的秘密武器最后一旦公开会是一种什么情景?这个理由肯定是不能公开拿出来的。战时,在军工生产方面,如果没有理由拒绝签订合同就是拒绝为战争服务。这不但是一个名声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问题。这样,公司列出了上述种种理由,而那个重要的理由却隐藏着。    
    分析到这一层,格罗夫斯觉得自己手里有了打开杜邦那把锁的钥匙。他告诉杜邦公司的执行委员会说,德国人正在努力工作,而对付纳粹原子弹的惟一防御办法,是美国有自己的原子弹。他还以一种他自己认为能够钉死的论据说:“如果我们能在时间上取胜,我们就能缩短战争,这样就能拯救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国人免于伤亡。”    
    11月份的第二个星期里,杜邦接受了合同,并把利润限于一美元,以避免军火商的污名。    
    格罗夫斯的两项估计都变成了现实。    
    六、要做一件大事:成立一个中央实验室    
    格罗夫斯还酝酿着要做一件大事。    
    他出差到伯克利,与奥本海默同在一个车厢。两个人这是第一次见面。对格罗夫斯来说,奥本海默的名字早已是如雷贯耳。格罗夫斯近来名声大震,奥本海默自然也早已听说。两个人谈起来,而且谈得甚为投机。奥本海默在谈话中提到了中央实验室这一概念,格罗夫斯立即抓住了它。    
    一段的工作过后,格罗夫斯深信,目前的原子弹开发工作需要有一个重大的变化。他并没有形成中央实验室这样的概念,但他的心目中对它已经有了一个轮廓。需要有这样的一块地方,在那里,科学家们可以自由地相互交谈。理论上的想法,实验中的发现,可以彼此影响。在那里,现行的许多被分隔的实验研究中造成的浪费、挫折和失误,可以被消除。在那里,人们能够开始掌握迄今尚未考虑的化学、冶金、工程和军械等方面的问题……    
    对格罗夫斯来说,事情还会更进一步:他考虑那块地方变成一个“军事机构,把主要人员任命为军官”。    
    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都曾产生“相见恨晚”之感,并且“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中央实验室,这是一个好主意。就在与奥本海默交谈时,格罗夫斯已经下了决心,把这样的一个“实验室”建起来。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让奥本海默当主任

    事实是,当时,只要格罗夫斯想要干的事,几乎没有不能干成的。    
    中央实验室的计划被批准了。但这个实验室主任的提名却被搁置。格罗夫斯提的是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将成为新的实验室的主任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第一,实验室将基本上专门从事实验和工程,而奥本海默是一位理论家。第二,更糟的是,计划的重要成员许多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本海默却不是。第三,还有要命的奥本海默的“残根”——他的左翼背景。格罗夫斯想从陆军反谍报机构手里夺得对曼哈顿计划安全方面的控制,而那个组织则顽固地加以抵制,最后保住了自己的权利。它以自己的权利拒绝通过一个前未婚妻、妻子、兄弟和弟媳妇都曾经一度是共产党员——也许现在仍然是不过转入地下而已——的人的保密审查。    
    将军无论如何要奥本海默。他的陈述理由很简单:奥本海默是一位天才,一位真正的天才。他说:奥本海默知道一切。他能回答你提出的一切问题。在陈述这一理由的时候,格罗夫斯开了一个玩笑:“当然,这句话不十分确切。我猜想有几件事他是不懂的——他对体育运动就一窍不通。”    
    格罗夫斯并不着急。他心里有底。他任军事政策委员会其他成员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几个星期过去了,事情变得很清楚,人们不会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了。    
    奥本海默最后获得了批准。很清楚,在上述情况之下,“政审”也被通过了。    
    科学家们对这项任命各有各的看法。拉比就对人讲:“从格罗夫斯将军方面来说,任命奥比真是天才的一击,尽管一般并不认为格罗夫斯本人是一个天才。”    
    1942年10月19日,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在华盛顿共同会见了万尼瓦尔·布什。那次长时间的会晤对“曼哈顿工程”的全面启动,尤其是对“中央实验室”的启动显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第五部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寻找实验室建筑地

    接下来的问题是,新的实验室建在哪里?    
    这个“实验室”得有几个应该具备的品质。第一是隔离。早在伯克利同奥本海默第一次会见提到“中央实验室”这一概念时,格罗夫斯就曾强调隔离的需要,不管将聚集在新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多大程度上被允许相互交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