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禧太后养颜长寿秘笈-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没看见大旗上写着,杀桂祥!  众人一看,方才明白,不禁暗笑。  桂祥立即派人回京,前往恭亲王府,请求将他撒回。  桂祥夫人也派人前往恭亲王府,再三请求将他撒回。  桂祥进宫谢恩。  西太后哭笑不得。


第六部分:修心养性静室打坐(图)

  1)   素雅的静室  西太后美容养颜的秘方之一,就是心静。心静的前提,是有一个幽雅安静的环境,有一个素雅整洁的静室。  西太后很喜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养生安眠诗》:      目昏思寝即安眠,  足软何妨便坐禅。  身作医王心是药,  不劳和扁到门前。      这是一个每人都应该做到的日常功课:当你有睡意的时候,就自然地应当去睡觉;当你感觉到体力不支的时候,就自然地应当去休息。想睡觉就睡觉,脚软了就坐禅,一切从心,一切随体,只要这样,不需要神医前来就可以身体健康,高枕无忧了。    

    

  一切随心。只要心静,就能神安。  西太后很重视居室的幽静,她所生活的院子,从来都是万籁俱寂,没有一丝杂音。她的卧室一尘不染,她的更衣室十分整洁,她的修心静室更是素雅温馨,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兰香。  西太后对于兰花真正是一腔痴情。  她让侍女抄录了不少有关兰花的文句和美诗,如:    

  寸心不大,自香多香;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芳草春已歇,素心将遣谁?  清风摇玉环,凉露滴苍玉;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等等。    

  她的寝宫,因为她的缘故,常年飘荡着兰香。    

    

  兰花品种很多,主要有春兰、建兰、秋兰、墨兰、蕙兰等兰花。  春兰是春天的兰花,迷人的清香掠过春天的原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秋兰、建兰是秋天的兰花,又称官兰、燕兰、八月兰,以素心兰为上品。  《本草拾遗》说:    建兰有长叶、短叶、阔叶诸种,其花备五色。色黑者,名墨兰,不易得,治青盲最效。红花者,名红兰,气臭浊不入药。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青色者,唯堪点茶或蜜浸,取其甘芳通气分。素心者,名素心兰,入药最佳。    

       西太后喜爱兰花,更痴情于素心兰,于是,宫里宫外,都想尽千方百计去弄素心兰,一旦获得,便喜不自胜。  史书关于兰花的记载很多,也有很多讲究和说法:    

    

  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  兰花露,乃建兰花所蒸取者,气薄味淡,食之,明目舒郁;  草兰,叶短而狭小;春花者,名春兰;秋花者,名秋兰;皆一干一花;有一干数花者,名九节兰;其萼中,无红斑点色纯者,名草素,尤香。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兰之香,在茎叶,可束而佩之。今春兰香在花,不能佩。      明代大诗人张羽这样描述兰花:      能白更能黄,  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  容得许多香。      西太后几乎每天都要到静室中打坐,烧一柱香,默待良久。    

     

  她的静心方法很多,写字、画画、赏花。  她一生都喜欢写字、绘画。她为了书画之好,还特地命江南织造,选择善于书法、绘画的女性入宫。  这样,一个叫缪嘉蕙的女画家,就走进了皇宫,走进了她的生活。  她喜爱书法,能写一手好字,她留传下来的福、禄、寿字,就很有一定的功底。最为奇特的是,她的身材不高,却能用大笔写很大的字。    

     

  她的绘画也很有特色,指头画、墨画、朱笔画,都别具一格,时人视为珍品。她喜欢画牡丹、兰花等物。  她还喜欢照相、听戏、赏花、养宠物、下围棋等,这些对她修养身心大有益处。  她喜欢流传下来的《水清诗》:    

     

    水清澄澄莹,  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  万境不能转。  心若不妄起,  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  是知无背面。      有的时候,从朝堂回来,心中忧烦,她就把玩《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2)  写经  中国的汉文佛经典籍,卷轶浩繁。  中国历代皇帝、太后们所喜爱的,只是佛经中的一部分经典,内容上主要是智慧、修持、觉悟、真如一类的典籍,包括《般若经》、《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圆觉经》等,基本上都是大乘佛教所尊奉的经典。  这些经典,不仅皇帝们喜欢,宫中的太后、皇后、嫔妃们也很喜欢。    

     

  大乘佛教是公元一世纪形成的印度佛教派别,后传入中国,影响极大。其梵文的音译是“摩诃衍那”,意思是大道路,声称能够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达到菩提涅的彼岸,修成佛果。  大乘佛教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两者的不同是:  大乘倡导三世十方有无数佛,众佛神力无边,主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以建立佛国净土为最高目标;小乘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以个人的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  大乘尊奉的经典是《般若经》、《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圆觉经》、《无量寿经》等。  《般若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经典之中,出现最早的佛经。它并不是一部独立的单一佛经,而是一类佛经的总称,称为般若类、般若部经。这一类佛经篇幅大小不等,所以,中国出现了不少的不同版本的译本,统称为《般若经》。  般若,就是智慧之意;波罗蜜多,意即到达彼岸,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以佛的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  般若,就是大乘所讲究的六种修为方法,就是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前五种是基本的修行方法,而般若则是达到了最高的修行之境,是一切诸菩萨的智慧所在,是诸法性空之化境。    

    

  诸法,就是一切万法,就是一切事物,就是人们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  性空,就是一切诸法,本性皆空,空无所附,空无一物,空无所有,空空如也。  诸法性空之说,就是指一切万事万物,因缘和合生成,是假而不实的,没有常一自在之自性,本质上都是空的,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这就是性空;一切诸法虽然性空,但是,诸事之因缘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诸法虽空,但并非绝对虚无,只不过是幻化不实而已,这就是诸法幻有。  诸法性空说,是大乘般若经的核心,也是一切佛教思想的基础。因此,有人甚至说,大乘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大乘,大乘与般若无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出:般若是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慈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汉译佛经之中,最短的一部佛经,简称为《心经》,又称为《多心经》。它是般若类佛经全部经典的纲要,是般若类佛经的精华和核心。心,就是核心之意,《心经》,就是佛经般若之纲要。    

    

  《心经》篇幅短小,只有260个字。但它们却是高度精炼的文字,简要概括了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它宣称,明白了般若,就可以波罗蜜,就可以认识和认知诸法性空,就可以灭除一切苦厄。进而,宣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和生、行、识、触、受、爱、取、有、无明、六处、名色、老死十二因缘以及苦、集、灭、道四谛,从而认识世界,一切皆空,诸法性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由缘而起的,一切诸法都是空相,都是无所得,都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也就是《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心经》是一切佛经之精华,古往今来,有许多僧人,刺舌血以抄写《心经》。  敦煌遗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中称:若有人清心澡浴,着鲜洁衣,端身正坐,一诵五百遍者,除九十五种邪道,善愿从心,度一切苦厄!    

    

     西太后喜欢《心经》,她曾亲笔抄写,这就是清宫中最珍贵的女皇御笔本:清光绪三十年西太后朱笔写本。  西太后在中年以后,开始喜欢做各种佛事,其中之一,就是抄写佛经。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朱笔抄写了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经抄完之后,她命如意馆宫廷画师,依照自己的模样,画一幅观世音菩萨像,放在经书的封二之上。    

    

  西太后御容的观世音画像完成后,她觉得很为满意,厚赏了画师,并让内务府将此像放在经书封面内,经书由内务府装订成册。此经一直珍藏在养心殿内,后存于颐和园,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第六部分:修心养性自比观世音菩萨(图)

  1)  佛心天子们  清帝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顺治皇帝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就对佛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顺治皇帝说:朕虽然尊崇象教,但不知道有宗门耆旧之说,知道此说,则是从憨璞大师始,憨璞大师真是大有造于祖庭啊。  顺治帝请求高僧给自己一个法号,想正式成为佛门弟子,而且提出要取一个丑一些的字眼。高僧拟了十几个字,顺治皇帝选了最丑的一个字:痴。按照佛门排行是行,于是,顺治皇帝法名行痴。他很喜欢这个法名,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翰墨之娱中经常使用。他还兴致甚浓地刻了几方印章:行痴、懒翁、痴道人、尘隐道士。顺治皇帝真的有些痴了。  顺治皇帝曾自语地说:我想前身的确是僧,今每到佛寺,见到佛家窗明几净,总是留连忘返,舍不得离去。什么财宝、妻子,是人生中最放不下的。我对于财宝从不在意,至于妻子,觉得不过是风云聚散,也没甚关情。如果不是念皇太后挂念,早就随大和尚去了。  顺治皇帝饱醮笔墨,写道:吾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王家?  康熙皇帝是位博学多才的皇帝,又是一位理性而睿智的皇帝。  有一次,大臣熊赐履讲论古今治乱之道,谈到佛道,康熙皇帝郑重地说:朕生来不好仙佛,所以,向来尔讲辟异端,崇正学,朕一闻便信,更无摇惑。  清康熙皇帝虽然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仙佛,但是,他老人家却很喜欢热河行宫,并在避暑山庄修建了两座佛寺:溥仁寺,溥善寺。乾    

隆皇帝喜欢佛法,通晓佛经,他在避暑山庄又大规模地修建佛寺,先后建造了六座寺庙: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宗乘庙,殊像寺,须弥佛寿庙,广源寺。这六庙和康熙时的二庙,合称外八庙。  普宁寺大乘阁内,供奉着三尊佛像,正中是主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慈眉善目,神态安祥,头戴宝冠,完全是一幅君临天下、救苦救难的圣人模样;他的宝冠上,是一尊无量寿佛像;而他的两边,就是与他形影不离的善财、龙女。  康熙皇帝虽不信佛,但他常以无量寿佛自居,说自己是无量寿佛的化身。  康熙皇帝一生之中,亲手抄写过数十部佛经,其中,最精美最珍贵的御笔写本之一,就是墨笔楷书白绫精抄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雍正皇帝直传了顺治皇帝的血脉,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佛门中人。  他自号破尘居士、圆明居士,自封为天下释主——雍正五年,宫中举行庆祝活动,恭贺黄河水清。群臣们欢天喜地,举杯庆贺。蒙古王公也连夜赶赴京师进觐,请求诵经祈福。  雍正皇帝非常高兴,自得地对蒙古王公们说:如果蒙古地区因为做佛事人畜兴旺,那是受朕之赐,朕即释主!  他自比和尚,自称野僧,他在《自疑》诗中写道:      谁道空门最上乘?  谩言白日可飞升。  垂裳宇内一闲客,  不衲人间个野僧。      乾隆皇帝是位佛心天子,他很有佛性,于佛教有很深的缘份。  传世的乾隆帝《佛装像》,很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位佛心天子一心向佛的礼佛情形。  乾隆皇帝信佛、爱佛、尊敬佛祖,他则以观世音自居,认为自己是观世音菩萨转世。有时,乾隆皇帝又觉得自己才华盖世,想必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有时,他又觉得自己多子多福、多情长寿,想必是虔母菩萨转世?  如果仔细研究乾隆年间经书上的佛像、佛画上的像尊和寺庙的佛像,就会发现,这些观世音菩萨,如何与乾隆皇帝长得一模一样?这普宁寺大乘阁内的观世音、殊像寺宝相阁内的文殊菩萨金容像,就是乾隆皇帝的模样,就是乾隆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