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禧太后养颜长寿秘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一样?这普宁寺大乘阁内的观世音、殊像寺宝相阁内的文殊菩萨金容像,就是乾隆皇帝的模样,就是乾隆皇帝;而宝冠正中的无量佛像,就是康熙皇帝。  清乾隆皇帝弘历25岁即皇帝位。从乾隆元年至三十九年,每年的元旦和四月八日浴佛节,弘历均无例外地抄写《心经》一部,从未间断。


第六部分:修心养性观世音转世

  西太后信佛,对佛陀释迦牟尼非常敬爱。  佛教徒们对于佛祖释迦牟尼很敬重,像神一样的崇拜,尊敬地称他为佛爷。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西太后60大寿,她给自己加尊号徽号,自称为佛爷。从此以后,宫中值侍人员,都称西太后为老佛爷、老祖宗。  从40岁以后,西太后开始脱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秃了顶,只剩下一点鬓发和后脑勺的几根短发了。  喜好菩萨庄严相的太后,当然不能容忍以秃发老太太的模样,面对她所苦心经营才得到的治下之众臣民,怎么办?  用年轻女人的青丝,以红胶泥粘贴头顶心,再在两边粘贴发片,心中诵念阿弥陀佛。  西太后一生信奉佛教,虔诚地供奉佛祖,念诵佛经。  她在自己生活起居的寝宫遍设佛堂、佛龛、斋室、静心室,每天早晚都要燃香念诵,拈香礼佛。  每月初一、十五之日,她都要全天吃素,为佛斋戒熏香。  腊月初八是佛祖得道日,四月初八是佛陀诞生日,这两天,太后总要提前三天传谕斋戒,并让佛门厨师为她准备佛门素膳。  西太后自视为观世音菩萨转世,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以她的面目来统治这个世界。3)  佛装像  西太后有自恋之心,她喜爱观世音,常常将自己装扮成观世音菩萨的模样:她用朱笔抄写的佛经上画观世音模样的自画像,在太液池游玩的时候扮成观世音大士的样子,还让侍从照相。   西太后极喜爱乾隆时期在蓝色缎上用五彩丝刺绣的《观音像》。  清宫遗留下来的数十幅西太后画像,非常珍贵。其中,有数张是西太后扮观音像,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有三幅:  第一幅是《西太后观音像》——扮成观音菩萨的西太后,一脸庄严神圣的模样,身穿团花纹衣服,头戴毗卢帽和五佛冠,坐在正中。她的左手捧着圣物净水瓶,右手拿一串念珠。她的左边,总管太监李莲英扮成韦驮天尊,右手持金刚杵横护胸前,左手作合十念诵佛号状。她的身后,侍立着两名少女,一个捧着经书,一个捧着香炉。  第二幅是《西太后普陀山观音大士像》——西太后模样的观音大士,静坐在莲花盛开的一泓池塘之前,菩萨的庄严模样掩蔽不住她那苍老的容颜。她身穿肃穆的佛衣,头戴毗卢帽、五佛冠——五叶莲花冠上,每一叶花瓣上奉一尊神佛,代表五方五佛,代表天下四海。五佛冠上垂挂着长长的白丝带,上书六字真言:嘛呢叭。  一脸疲惫却故作安祥的观音装扮的西太后,左手拿着净水瓶,右手拿着柳枝,平视着荷花盛开的池塘。她的身后,是一片山石翠竹和佛寺,竹丛之中悬挂着一幅云头牌,正悬挂在西太后像的观世音菩萨身后头部上方,牌上书写:普陀山观音大士。  西太后的左边,是大太监李莲英装扮的护法韦驮天尊,佛衣打扮,头戴武士帽,双手合十,两个手腕上各挂一个佛尘。她的右边,是身穿莲花衣扮成善财的四格格。  清内务府档案记载:七月十六日,海里照相。乘平船,不要蓬。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棚。莲英扮韦驮,想着带韦驮盔、行头。三姑娘、五姑娘扮撑船仙女,带渔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着带行头,红绿亦可。船上桨要两个,着花园预备。带竹叶之竹竿十数根,着三顺预备。于初八日要齐,呈览。  第三幅是《西太后莲花观音像》——扮成观音的西太后,端坐在莲花台上,十分安祥,但安祥的观音完全是一副疲劳苍老的模样。她身穿团寿字纹衣服,头戴毗卢帽、五佛冠,她的左手随意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拿一串念珠。她的身后也是一片山石丛竹,竹枝上悬挂着云头牌,上书:普陀山观音大士。她的左右是两位近侍,都是头戴毗卢帽,身披袈裟,双手合十,手挂佛尘。  西太后喜欢长满荷花的荷池,那种飘荡着荷香的氤氲气息,令她沉静,也让她痴迷。  在她的寝宫之中,就有侍女们为她抄录的荷花诗:  《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飓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清宫遗闻》录有这样一首诗:      垂帘余暇参禅寂,  妙相庄严入画图。  一自善财承殿宠,  都将老佛当嵩呼。    

      诗后的注解称:  孝钦后(西太后)政暇,尝作观音妆,以内监李莲英为善财,李妹为龙女,用西法照一极大相,悬于寝殿宫中,均呼孝钦为老佛爷。


第六部分:修心养性参禅拜佛(图)

  西太后喜好参禅拜佛,还特地为参禅拜佛铸造了一套铜镀金七珍八宝。  什么是七珍?佛门所认为的七珍是什么?有两种说法:  一是七种珍宝,就是佛门所称道的七种珍贵宝物。  《法华经》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珍;  一是七种王者之宝,就是俗称的七珍。  《轮王七宝经》说: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唐诗人寒山这样吟咏:      我见转轮王,  千子常围绕。  十善化四天,  庄严多七宝。      《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时,这样说:太后又自加号金轮圣神皇帝,置七宝于廷,曰金轮宝、白象宝、女宝、马宝、珠宝、主兵臣宝、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什么是八宝?就是八种佛陀前的供器,每一件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八宝是:轮、螺、伞、盖、花、罐、鱼、肠。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覆盖三千净土。花代表圣洁,出浊世而不染。罐代表福田圆满,完美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众生一切劫。肠代表回环往复,一切通明。  法轮——法轮是对佛法的比喻,是说佛法能摧破众生烦恼邪恶,如同转轮王转动轮宝战车能辗碎山岳岩石。法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完满,万劫不息。  法螺——法螺是佛门的乐器,又称为螺贝、珂贝,是僧人做法事时吹奏的,长约0。3米,用清白、淡紫斑纹的海螺制成,磨穿螺尖作孔隙吹奏,音色浑厚,声音辽远,十分悠扬动听。   佛门常以法螺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天下众生。法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  佛曾谆谆教诲说:若加持螺语高望处大声吹者,四方众生闻螺声者,灭诸重罪。  清宫西太后时期,宫中特地铸造了一套铜墙铁壁镀金七珍、八宝。  这套七珍,高27厘米,宽9厘米,分别是:金轮宝、白象宝、玉女宝、神珠宝、绀马宝、将军宝、主藏臣宝。  这套八宝,也是高27厘米,宽9厘米,分别是: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西太后极喜爱这套七珍、八宝,有诗为证:      采旗八宝焕珠光,  浴佛新开内道场。  昨夜慈宁亲下诏,  妙高峰里进头香。      诗后注解说:京师西山,亦名妙高峰,上有天仙圣母庙。每年四月朔日开庙会。孝钦(西太后)曾为穆宗祈痘于此。先期予诏庙祝,必俟宫中进香后始行开庙,谓之头香。  西太后能够跳出繁忙的政务,将自己置身于自己营造的佛光氛围之中,寻找一片安宁的乐土,这在内忧外患的国难时期,真正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她却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错,人也保养得很好,这也是她人生之中的成功之处。  西太后喜欢清风,常常对风自吟。  她喜欢宋玉的《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她更喜欢唐代诗人王勃的富于禅趣的《咏风》:       肃肃凉风生,  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  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  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为君起松声。


第七部分:美容美饰宫廷发饰(1)—(图)

     

    

      1)  宫廷发饰中国古代,男人和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他们的头发,都要在头上打结。男人们的头发打结,称为束发,束发以后的男子,就表示进入成年。男人束发以后,通常要戴上帽子。帽子的质地、造型不同,称谓也很多。如皇帝戴的帽子,有叫通天冠、刘氏冠的,有叫白帽、暧帽、凉帽、雨帽的,有叫幞头、折上巾、翼善冠的。     女人们很少戴帽子,但并不是说女人们不注意头上的变化,恰恰相反,女人们一生之中,最重视的地方之一,就是头发,讲究发型、发饰的变化。     

    

  特别是宫中的女人们,她们每天都花费大量的心思和时间,来梳妆打扮,所以,历代宫廷之中,女性的发型,总是花样翻新,千变万化。     古往今来,女人们都很重视头发之美,发美一直是美色的重要标志之一。     秦始皇时期,皇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髻,九嫔梳参鸾髻,宫女们梳黄罗髻。     汉代的宫廷之中,流行奉圣髻、堕马髻、瑶台髻、十二鬟髻,汉代的皇帝们都很喜爱美发。     当年,一身豪气的汉武帝,第一次见到歌伎卫子夫的时候,不是被她的美丽容颜倾倒,而是被她那一头富于光泽的乌黑头发所深深吸引,看之爱之,喜不自胜,于是,就纳入后宫。    

    

  东汉的著名马皇后,初入宫的时候,就是以一头绝美的头发令后宫佳丽们暗然失色,凄惨落泪。据说,她把又长又黑又多的头发,做成四个大髻盘在头上,头发还有许多富余,她用这天然的头发变化各种发型,令皇帝为之倾倒。     魏文帝喜欢百花髻、芙蓉归云髻。他的甄皇后,发型发式一日一换,据说每天是从口含赤珠的灵蛇姿态中获得灵感。  隋宫盛行归秦髻、奉仙髻、朝云近香髻。    

  唐宫女人们的发型发式,令人眼花缭乱,真正是花样百出,千变万化,主要有乐游髻、归顺髻、回鹘髻、反绾髻、愁来髻、望仙髻、飞天髻。    

    

    飞天髻是在佛教兴盛的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这一发型一直到明代,在宫廷中长盛不衰,深受宫中女人们的喜爱。  明清时期,宫中的女人们较为保守,没有什么创新,基本上是吸收前朝宫廷中女人们喜爱的发型发式,略有变化。2)  太后发饰    

    

  清末时期,西太后临御天下,喜爱发型、发式之美的太后,讲究生活质量,对于头发几乎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在稀少或者近乎秃项的头上,要做出千姿百态的花样,真正是难为了她的近侍太监和宫女们。     清末太后近侍太监信修明说:  慈禧之头面,向不易梳。四十岁之后,发已脱落,仅存鬓边和后脑短发,修饰唯仗技巧。否则,俨然一位秃老太太。     

    

  太后喜庄严,顶心一束假青发,是红胶泥粘的,两边贴的是发片。大两板头,为满洲之官妆,最怕碰脱,极须小心。  刚入宫的兰儿,头发乌黑发亮,看上去健康美丽,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   她的头发发质,一直很好,保养得也不错。执政以后,讲究仪容的太后,更是懂得保养头发。     西太后保养头发的秘决之一是:用核桃、侧柏叶子,泡精心采集的雪水。   她常常为掉了一根头发而怏怏不快,身边的宫女、太监们每天诚惶诚恐。    

    

  聪明过人的太监李莲英,出现在她的身边,她那颗爱美丽而又烦躁之心,终于可以安静下来:李莲英懂得太后的痛苦,明白太后惜发如金的心思,他的手十分灵巧,梳理头发,轻松流畅,有条不紊,收束有序,放而不乱。     李莲英不仅能够梳出一个个全新的、变化莫测的发型,还能够做到不梳断一根头发,不脱落一根头发!     他手脚很利落,人极勤快,知道如何保养每一根头发。     他每天为太后一日三梳头,细梳、勤梳、精梳,交替进行。     

    

  他轮流用不同质地的梳子为太后梳头,主要是象牙梳和黄杨木梳,各梳子的大小、粗细、疏密都有不同。     他心灵手巧,十分心细,能够做到一个月内,发型不同,同一种发型、发式还能够不断翻新,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西太后保养头发的第二个秘决是:护发养发秘方。      

    

   中医认为:肾和血液,都与头发密切相关,肾好、血和,则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