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唐在一边解释,而我则笑他仍然那样会算小九九。
〃我哪能跟你比,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你离开报社后,报社的骨干更少了,我这个副总编成天做校对工,一步都离不开。所以只能吃一千来块钱的死工资,这社会主义干的!〃老唐还是老样子,干起工作一副革命老黄牛样,说起话满嘴半〃反动〃。
〃说说,这回怎么舍得花大钱住高级大饭店?是为了千金成凤不是?〃我揶揄他。
他笑笑:〃是你嫂子下的决心。她说她单位上有个同事去年就是用了这个办法,结果孩子参加高考考出了好成绩,上了名校北师大。所以你嫂子说,在孩子紧要关头,舍得花一两千块钱,要是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不就都有了嘛!我一琢磨她讲得有道理:要是这几天不能让孩子休息好,考试差上几分,一旦考得不理想进不了大学就不用说了,即使考上了,好校与差校含金量差别就大了去了。以后大学毕业名牌学校人人抢,次学校、次专业,求姥姥告奶奶也找不到合适工作,到那时就不是赔一千两千的事。我一想对呀,一咬牙就全家搬进了这家离考场最近的饭店。〃
看来孩子的高考也让老唐变得精明起来了。〃一家吃住在此,感觉与家里不同?〃我问。
〃当然。〃老唐像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似述说起来:〃先说这房间,别看它像一个个笼子似的,它隔音呀!互不影响。不像你去过的我们住的那个大杂院,隔壁人家放个屁你这边都能猜得到是谁放的。这儿好多了,孩子说困了倒下就能入睡,空调一开要啥温度就啥温度,省去了我到处着急的份。孩子学习累了,把热水一放,泡上个把小时,舒舒服服。早上也不像在家怕误时弄得全家人睡不踏实,你嫂子一个电话,让人家饭店小姐来个'提醒服务'!哈哈,我现在知道过去你们几个记者为什么老把我按在家里,把出差的美事全都独吞了,原来出外住饭店宾馆就有这么好这么舒坦啊!就是饭菜太贵,也不合口味,这不,你嫂子回家给孩子做饺子去了。要不还真想写一篇'高考进住宾馆就是好'的文章呢!〃
想不到一个出于无奈的做法,竟使一向观念守旧的老唐也茅塞顿开。于是我想到为什么这几年每逢高考来临时,一些原本生意清淡的宾馆饭店又红火起来。原来它确实使考生和家长们方便了许多。在告别老唐后,我顺便采访了他所住的〃假日饭店〃经理,问问到底有多少是高考生包下的房间。
至少在三成吧!
三成?就是说约有一百多个考生在你这儿订了房间?
是的。去年最高峰时多达二百零三人。今年天气凉爽,相对少了些。
我对经理提供的数字大为惊叹,因为这样大的客流量能在以往宾馆饭店生意极其清淡的夏季出现,对老板来说简直是喜从天降。
从什么时候形成了〃高考客源〃?无人知晓。现在各宾馆饭店把争取在高考期间接待考生这一特殊客源,几乎作为大家的共同竞争目标了。经理介绍说,尤其是近几年,不管家里条件好的或者不怎么好的市民们,都愿意在高考那几天把家搬到宾馆饭店里来。考生和他们的家长都认为,在宾馆饭店生活可以相对放松许多,如不用做烦心的家务和打扫房间一类的杂活,如果条件允许连饭都可以不做。这样,考生、家长都能省下不少时间,集中精力备考。
那宾馆饭店又如何相应做好接待这个群体的服务呢?
对于我的提问,经理的话就更多了,他说他们〃假日饭店〃从前两年就开始订出了多种相应的服务措施:如在客房里安排不同的灯光和书桌,供考生学习;在开放原有的游泳池与桑拿外,还添置了按摩、催眠等项目;饮食部特别推出了早中晚不同的〃考生套餐〃和〃状元营养套餐〃及〃状元宴〃、〃金榜桌〃;还安排了短途考生接送专线。
真是生意人,换着花样赚钱呀!
〃你何先生说对了一半。〃〃假日饭店〃的经理狡黠地一笑,说:〃我们宾馆饭店,只有把消费价格定在最适合的档位,而把服务水平提到最理想的位置,才能吸引广大'高考客源'。〃
我想也是。不管怎么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越来越清楚〃高考〃这场决战对一个考生和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意味着什么,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合理地利用和分配好时间与精力,显然是明智之举。
1999年7月上旬,我所到过的北京金台饭店、京西宾馆、和平门饭店等几所附近有中学考场的宾馆饭店,所看到的进进出出的考生与他们的家长之多,应该说是当今高考和以往高考有所不同的一个新景观。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景观不仅仅在一些大城市有,那些富裕的或者还不富裕的地方,也有同样或相似的景观。
在苏南某城,我随99级考生家长蔡坤走进了他的〃新家〃说〃新家〃是因为蔡坤自己的家并不在这儿。这位搞服装的小老板自己在乡下的家是栋三层小洋房,气派非凡,据说光装修就花了三十多万元。蔡坤入住这个市郊的〃新家〃已经两个多月了,这儿离他在省城中学读高三的儿子的学校仅几百米,十分方便。他告诉我,儿子在班上成绩中游,为了让儿子能考上大学,他在三个月前租下了这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三百多元租金。儿子本来在学校宿舍住,但由于临近高考,复习时同学之间多少会相互受影响,睡眠也不是太好,所以做父亲的采取了〃租房独住〃的措施。
〃效果好吗?〃
〃肯定好。〃蔡坤非常得意地告诉我,他女儿在两年前能考成江苏文科状元与此法有关:〃我的大孩子的成绩在全校一直名列前一二名,但临近高考前由于压力太大,身体不太好,当时老师和我们都为她着急,可又帮不了什么忙,我和她妈都只有初中文化,想了想,能做的就是让她睡好吃好呗!这一想,就想到了给她单独找个吃住的地方。那年我们给她找的就是宾馆,一共住了十来天,她妈天天陪着她,慢慢地孩子身体和精神缓了过来,高考时发挥正常,考了全省文科第一名,现在在南京大学读书。我儿子比起他姐成绩差多了,处在龙门的门槛边。差是差点,但也得保他考上大学呀!所以这回我特意给他临时租了个'新家',能让他有相对长一点的时间安心复习和参加考试……〃
〃你不是在做生意吗?有时间给他做饭买菜?〃
〃有。〃蔡坤说,他每天第一件事是把儿子的早中饭做好,然后下午再过来为儿子做好晚饭。儿子的母亲则利用白天或晚上来帮助洗洗涮涮。
临近傍晚,蔡坤的儿子蔡志军从学校回到〃新家〃,打开书包边做题边等父亲做晚饭吃。
当他拿起饭碗时我问他这个〃新家〃的环境较之学校有什么好处。
〃至少安静和放松多了。〃他说。
我想不用多问,对一个临战的考生来说,能有这两点好处,就足够了。
〃有信心考上大学吗?〃
〃有吧。〃说话就脸红的蔡志军低下头瞅了父亲一眼:〃考不上也对不起他们呀!〃
不错,后来我知道小伙子考上了军校。蔡坤来信告诉我,他的〃新家〃很快又被另一个考生家长包租了……
今年高考又将来临,又有多少考生的家庭已经开始了〃大迁徙〃呢?不用说,这一景观将更精彩,而且无论在城市还是比较富裕的农村,许多家长已经把这种高考前的家庭〃大迁徙〃视为一种〃短平快〃的投资效应。〃你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读了十二年书,还不是为了这高考一搏?家长也不轻松呀,十二年陪着孩子度寒窗,为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到了高考的最后时刻,这把火候掌握好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这当口下点本钱是绝对值得的。〃一位家长道出了已经在各地形成的高考前考生举家〃大迁徙〃的缘故。
第三章 目击高考现场目击之三:警笛声声
秦校长告诉我,他们以往并没有专门在高考时特请市急救中心的车子安放在学校,但他们吃过亏,也挨过家长的骂,所以从五年前开始就年年在高考期间备一辆救护车在校门口。也不知咋的,自有了救护车后,每年高考期间的〃紧急情况〃反倒发生得多了起来。有的家长说多亏学校备了这辆车;有的家长说,就因这救护车倒的霉。说什么的都有,但不管怎么说,要是没有救护车,下面的这些〃战场突发事件〃就很难处理了
第一种用车属于常见问题。考试进入一半,有考生突然中暑。这样的情况通常好处理,只要抢救及时,一般不会有什么麻烦。问题是考生和家长并不那么配合。秦校长说, 1997年高考的三天里,他们那儿的气温连续高达40℃。考场内一般没有空调,每个教室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台电扇,但就是这样,学生们仍然汗水淋漓。监考人着急,学校也着急,校门外的家长更着急。但最着急的还是考生们。上午除了几台老电扇出了毛病外,没出其它什么大事。但一到下午问题就连着来了。先是A班的一个女同学做着做着题便〃哐当〃一下倒在了地上。考场顿时一阵骚动,监考人一边擦汗,一边维持秩序,老师们赶忙用担架抬走那女生。刚一出门,后排的一位考生嚷嚷起来:这个同学也中暑了!他这么一咋呼,全考场的同学就纷纷回头看倒下的那位同学。这是个大个头考生,他没有倒在地上,倒像睡着似的趴在桌子上。也许正是因为他个大的缘故,身子一压桌子,朝前一顶,惊动了前面考生。考场又一阵骚动。监考老师如临大敌,直让考生们只管自己考试,不要借机有任何〃企图〃。但事情偏偏不是那么回事。单说救护车上只有一个担架,那个女生被抬走后这位大个子男生就只能靠人背了。本考场当时两女一男监考老师,瞧那男老师骨瘦如柴,连转动一台电扇都要咧着嘴才能挪动三十度角。救人要紧!只见那男老师上前挽起中暑男生的一只胳膊,又将另一只手搭在自己肩头,可因为身高体重失衡,差点反把老师掀倒在一边。有考生嘻嘻偷笑,女监考老师一声尖嗓门:〃有什么好笑的?〃吓得大家赶忙低头做题。正在三个老师手忙脚乱之时,秦校长带着两位校办食堂的师傅进来了。这俩师傅力大无比,背起考生就往外跑。谁知这么一折腾,中暑的考生突然醒来,一看有人将他〃拖〃出考场,就大闹起来:〃我要考试!放下我!快放下我!〃他的一阵胡乱折腾,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秦校长安慰他说:你先让医生打一针,要是感觉还行,再让你回考场怎么样?那考生听后,突然嚎啕大哭起来,说自己这下肯定完啦!肯定完啦!他像疯了似的挣脱开老师的手,刚想回头进教室,突然身子一斜,〃哐当〃一声,倒在了考场门口。恰在这时救护车正好回校,那〃哗哗哗〃的警笛声再次响彻校园内外……秦校长说,这一年三天高考中,先后有八名考生中暑,其中五个送往医院抢救,三个在学校缓了几口气后再次进考场,但进医院的五名考生中只有一人重新回到考场,完成了考试。
第二种用车也属情理之中。这是另一年的高考头天。当考场的大门打开时,考生们呼啦一下拥进学校,然后又像潮水般地分流进入各个考场。可是当考生陆陆续续找到自己的座位时,学校广场上还有一名考生站在那儿发呆。老师过去问她是怎么回事,哪个考场的,不要紧张,拿出准考证来帮你一起找找。不着急,还有十几分钟时间呢。老师这一说不要紧,考生哇的哭出了声。怎么啦?你说话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考生终于告诉老师:她一紧张把准考证放在换下的那件衣服兜里……老师问,现在衣服在哪里?在家呢!考生又哭了。老师一声〃我的天〃后,赶紧找到校长,把情况一说。校长一看表,说赶快带考生上救护车,回去取可能还来得及。于是救护车的警笛又〃哗哗哗〃地响起。考生的家离学校不算远,可也足足花了十几分钟时间。等学生〃噌噌噌〃地上楼取下准考证,救护车一秒钟都不敢多呆就往考场跑。这当儿,老师让那考生检查一下准考证。没错,这回是明明白白拿在手里的,可就在这时,其中的一个老师惊叫一声:坏了!全车人跟着心都往外跳:又出什么事啦?老师从考生手中抢过准考证,就忍不住开骂起来:你是怎么搞的?你的考场不在我们学校,是某某学校!啊?考生大惊失色,随即又哇哇大哭。哭什么?反正上了车,时间还够。走,司机师傅,我们把她送到某某学校!要得!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