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英国人想法,这些在英国留学的中国人吃了几年面包,喝了不少牛奶,他们自然不再保守愚昧,如回到中国,这些人将可以按照英国样子,改变远东帝国。就算没什么改变,人总是有感情的,多年交往下来,这些人对英国抱有好感也是肯定的事情,到时候影响远东帝国政局,让远东帝国在英、法、俄、普之间倾向英国,这也符合大英帝国利益。如此好事英国政府自然没有不同意之理。
留学英国的大多数海军将士利用这个机会从地下转到地上,以中国军人身份光明正大登上英国军舰实习,还有部分将士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告别英吉利,踏上归国旅途。
罗雨辰就是第一批归国海军留学人员之一。
别人因为身体原因,或者不适合海军,半途而废。罗雨辰却是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在军舰,而是一心专进鱼雷,不得不归国。
英国虽然是现在世界科技中心(解放区新东西不少,但底子毕竟不能跟英国相比,而且解放区科技发展有些畸形,为了战争胜利,一切以军事需要为先,除了卷烟、火柴、钢铁业、仪表业,其他工业很是薄弱),但想要在英国研究鱼雷这种武器,经费上就不是一个留学生所能承担的,加上让水雷变成鱼,可以自行朝敌方军舰奔去,这在现在大多数人看来,既显得无比荒谬,又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罗雨辰可以查到资料,除了水雷,其他方面等于零。这样的环境研究鱼雷,自然是困难重重。
与英国关系转变为不那么紧张后,杨沪生就在想让一部分留学人员归国。在杨沪生心目中,排在首位应该归国的,就是罗雨辰。
罗雨辰在英国没有研究鱼雷的条件,而回到中国,政府可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他一切帮助,而在科学技术上,畸形发展的军事科技,这也可以给罗雨辰提供最好的帮助。
对弱小的中国海军来说,鱼雷是缩小和先进海军强国之间差距最好武器——自然是导弹出来之前,至于依靠现在科学技术生产导弹,杨沪生对这没有抱一点幻想。
看着侧身坐在身侧的罗雨辰,杨沪生微笑道:“你们在英国留学还顺利吗?听参谋长说,你在英国为了研究鱼雷,搞的是倾家荡产,差点走投无路。如不是参谋长资助一笔经费,恐怕现在就要在英国街头流浪了。不知是否有此事?”
罗雨辰惭愧地低下头道:“报告首长,确有此事……当时职下一时头脑发热,钻了牛角尖,若不是参谋长当时可怜,恐怕职下早已埋骨异乡,坟头荒草都老高了。可惜职下辜负参谋长厚爱,都这么些年了,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这种……鱼雷来。”
杨沪生不以为然摆了摆手:“没关系,这种划时代的海战利器不是那么容易就研制出来的。况且你以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各种学科教育,研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你的想法没错,给水雷安装动力设施,让它能自己行走,歼敌舰于大洋之上,这不光可行,而且还是将来海战中起极为重要作用的利器。对鱼雷,我和你一样向往。我的观点是,不管多难,也不管多困难,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咱们新中国成为第一个研制出鱼雷的国家!为此,罗中尉你可是要多努力喽!”
杨沪生用力挥了下手,加重自己的语气,表达自己对罗中尉工作的欣赏。
一同留学的那些学员,很多人在得知罗雨辰研究自走的水雷,纷纷嘲笑他是在异想天开,属于患了妄想症,水雷就那么大的个,你给他装什么东西让它自己游去?又有那么大空间安装动力设备吗?
按照这些见识了国外先进技术的留学生所想,船,能在水中不受风的限制,自由行驶,这完全靠的是蒸汽机。给水雷装个蒸汽机?水雷突突突冒着烟朝前冲去……就算水雷有那么大空间安装蒸汽机,并且圆滚滚的水雷不会翻个个,让烟囱头朝下载进水里,那么明显的目标,就算是没有月光的晚上,敌方军舰也能看到冒着烟冲过来的水雷,并且有足够时间躲避开。
冷嘲热讽听多了,罗雨辰虽然还在继续钻研他的鱼雷,可对鱼雷是否真的能研制出来,就算研制出来,是否能装备海军,他也是心里没什么底的。现在杨沪生将他的工作提到如此高地位,罗雨辰很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杨沪生支着下巴沉思会儿,说道:“有了鱼雷,我们可以制造出一批鱼雷快艇出来,让这些鱼雷快艇携带鱼雷攻击敌方大型军舰,不过就算拥有世界第一的鱼雷快艇编队,这样的海军也只能是近海防御性海军。真正发挥鱼雷作用的是潜艇……一艘潜艇携带二十来具鱼雷,从水下对敌方军舰、运输舰、商轮、货轮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几艘潜艇可以组成一只狼群,这可是会让那些海军强国濒临危机最佳选择了。”
杨沪生脑海里出现他所知道二战中,邓尼茨指挥的狼群战术,那些携带了鱼雷的潜艇,让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颜面扫地,牵制了英国多少军舰,让英国海上力量付出多大牺牲!
当年要是郑和舰是艘潜艇,在大洋中四处游猎,按照现在技术,除非郑和舰触礁折损,不然英法就是纠集两国所有军舰,他们也无法将郑和舰击沉!哪怕告诉他们郑和舰所在方位,他们也拿它没办法。
研制鱼雷自然重要,不过研制具有实用价值的潜艇,这也是迫不及缓的事情。可惜的是,要制造能下潜几十米、上百米的潜艇,这需要优质合金钢,而现在这地球,不光中国,连英法两国也无法生产潜艇需要的钢材。美国、普鲁士?先不说现在这两国并不处在世界列强前排位置,统一问题与内战也让这俩个国家没法将注意力投入到钢铁深加工上。
杨沪生灵魂一出窍,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什么鱼雷快艇,什么潜艇,别人反正听不明白,还无所谓,而旁边听着的罗雨辰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首长高见!不过……职下在归国路途上,听说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德于前年研制出首长所言‘鱼雷’,据说他研制出的鱼雷航程不足千米,航速只有六节,如此短距离,速度又如此缓慢,若装于主力军舰之上,等进入射程,恐军舰早让对方轰沉。倒是研制出专门携带鱼雷之快艇,目标小,速度快,以之字航线逼近对方,在合适地点释放鱼雷,庞大之战舰未必容易轻易逃脱。至于潜艇……”
罗雨辰沉吟半晌,说不下去了。
这也难怪,他虽然在英国待了不少日子,可潜艇这东西虽然早已有人尝试过制造,但总显得前卫的有些太离谱。罗雨辰只知道制造潜艇是可行的,至于这潜艇携带上鱼雷会有什么效果,这却是他不敢枉自揣测的。只是他明白,如潜艇真能发射鱼雷,对被攻击方而言,这等于光天化日之下,突然被隐形人打了击闷棍。如若不死,四处张望,人家是隐形的,你张望也是白张望。
可让潜艇携带鱼雷攻击,这可是比鱼雷、鱼雷快艇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罗雨辰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想一想。
在研制鱼雷之余,罗雨辰也考虑过真要研制出这种武器来,如何使用他们(合理的幻想延伸)。当知道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德研制出鱼雷,这让罗雨辰很是失望好一阵子。
其实不光怀特黑德制造出鱼雷,罗雨辰不知道,几乎是怀特黑德研制出鱼雷同时,俄罗斯人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武器。他要知道,恐怕更沮丧了。
“什么?英国人已经研制出潜艇了?”杨沪生惊讶地问道。
鱼雷用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这个用不着现在人告诉他,杨沪生自己就知道。让杨沪生失望的是,他没想到鱼雷这么早就出现了,而且还是英国人先研制出来的,这让杨沪生很觉得脸上挂不住。
作为民族主义者,杨沪生自然应该为中国古老的文明所自豪。指南针是黄帝发明的,造纸是蔡伦发明的,火药是炼丹士葛洪发明的(炼丹士是炼丹士,至于葛洪,虽然他也是炼丹士,但火药却跟他没什么关系,至少历史上没有记载过葛洪与火药有什么联系,这完全是杨沪生张冠李戴了。葛洪是东晋炼丹士,可最早记载火药的是唐宪宗元和三年问世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这和葛洪所在年代晚了几百年。),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够经典吧?可中国的孙子比他早了两千多年就完成了《孙子兵法》这个兵家经典著作。
当然,自明朝开始,在科学和发明上,中国是落后西方了,不过综合实力而言,还是中国占优。而自己回到这个年代后,又将势头扭转了过来,如飞艇,这东西法国人先制造出来的,而自己将它第一个应用于军事上,结果让第一个制造出飞艇的法国人在飞艇上吃了大亏。
按照杨沪生希望的,鱼雷、飞机、无畏舰、航空母舰、坦克(如果中国先研制出来,自然不能叫坦克,而是要叫其他名称了。)、潜艇(当然是实用的,而不是那种原始的、实验性质的潜艇。)……这种改变战争轨迹的武器装备都应该最先在中国问世,而且应该走在世界最前面,说句俗的,那叫“引领世界先进潮流”。
听李雪龙说自己的留学生有研制鱼雷的人才,杨沪生很是兴奋一阵子。鱼雷这东西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可也不简单,自己军事研究院人才不少,可这些人主要都集中在简单的枪炮研制上面,海军兵器人才实在少的可怜,何况就是有,也没众多资料可以用来查阅。老牌帝国英吉利自然不同,那边有大量科技书籍可以翻阅,杨沪生以为罗雨辰可以抢先在别人之前,将鱼雷研制出来。这样才叫做心想事成——回到这个时代,杨沪生还真没有什么事情,想了却没有办到的。
可是很遗憾,罗雨辰却告诉他,一个叫罗伯特·怀特黑德的英国人已经在前年研制出鱼雷了。兴高采烈的人给人当头打了一击闷棍这是什么滋味?杨沪生现在就切实感觉到这种滋味了,从云层上突然摔下来,这种感觉可实在不好受。
杨沪生没有掩饰脸上失望表情,罗雨辰自然从首长脸上看出自己刚才说的话,让首长多么失望了。
“正是,我是从船上奥地利海军军官口里得知的。当然,这名军官是在吹牛时候说出这件事情,据此人介绍,当时实验时,他也在现场,这种鱼雷不光射程近,只有六百多码,速度也很慢,不到六节。除非敌人停着不动让你打,不然这种鱼雷是根本没有什么实战价值的。”
“谁说鱼雷没有实战价值的?这个奥地利海军军官不是合格的军人,他没有眼光——洞见未来的眼光。”杨沪生摇着头不以为然说道。
杨沪生正说着,外面传来有力的脚步声。
“报告!”
“进来。”
“首长,要是没什么事情,职下先告退。”
见一名佩带上校军衔的陆军军官夹着公文包走了进来,带罗雨辰过来的海军司令黄翼升递给罗雨辰和沈葆桢一个眼色,站起来抱拳欲先行避开。
不管以前在淮军还是现在在解放军黄翼升都是高级将领,他很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了解的,什么是自己用不着了解的。现在明摆着陆军有事情要找司令员,他这个海军司令还是不要搀和进来比较好。
“且慢……没关系,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这里用不着回避,何况我等下还有事情要与你们说。张主任,是否京师方向来电报了?”
黄翼升三人给杨沪生一留,只能原地站在那儿,看着张主任。
“不是京师,是太原。”
“太原?……左宗棠不是要跟官文打持久战吗?他那里这么快就有消息了?还是我要第三集团军主力转到河西去,这个左季高要跟我讨价还价?”
“是,第三集团军来电,左司令员以为欲清除东干之乱,山西必先稳固,为此第三集团军于大年初一发起总攻,经两天激战,至大年初三,战斗结束,我军全歼守敌十二万。毙关保以下清军两万,俘鲍超、福兴、马复震以下清军十万有余,困守太原城内的清直隶总督官文、山西巡抚英桂自杀……”
“哦?官文自杀了?呵呵,左季高恐怕现在脸上颜色不大好看了。”
一想起来小心眼的左宗棠常常一副要吃官文肉喝官文血的样子,杨沪生就可以想象没有亲手抓住官文,好好羞辱一番这个老冤家的左宗棠,现在那张胖脸肯定可以跟张飞比较一下色彩了。
黄翼升和左宗棠有过几次交往,了解这个“天才”当年是如何受辱于官文的,并且对官文怀有多大仇恨。至于沈葆桢,左宗棠的目中无人他可是很好的领教过了,不然也不会有讽刺“今亮”一说。杨沪生一说左季高脸色不好看,俩人露出会心一笑。
杨沪生在这里讨论左季高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