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669-人生写意-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耳听八方、上窜下跳、左右逢源,以至白天精神恍惚,晚上夜不能寐。至于情况有否改观,最后能不能如愿以偿,也还是未知数。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有那个事不是那么回事

    袁公善于“圆道”,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他轻启利唇,稍加点染,就可以化大为小,化有为无,甚至化坏为好。面对这类麻烦事,他往往先肯定,后否定,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先肯定”“抽象肯定”能给人以尊重事实的感觉,可为“后否定”“具体否定”奠定诚信基础。他有一句口头禅:“有那个事儿,但不是那么回事儿!”    
    袁公长期身居要职,门生故旧颇多,号称:“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其中有一位原为企业工人,几年时间里,已经被他运作提拔为副区长,但由于能力差,水平低,群众威信不高,换届选举前夕,不得不四处活动,八方游说,做了大量拉选票工作,以致举报信纷至沓来,反映到上级党委。正巧袁公负责调查此事,他草草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有那个事”,给一些人打了电话,走访了一些人家,但“不是那么回事”,不是为了拉票。给一些熟人打电话是打招呼,让他们别搞小动作,别为自己做工作,免得旁人说闲话;走访是征求对自己的意见,都是无可厚非的。    
    袁公有位老同事,曾在一起工作多年,并对他有过帮助,两人一直感情甚笃。这位同事现在是他的下级。此人不拘小节,经常出入歌厅舞厅迪厅浴厅,找“三陪”小姐,搞异性按摩,放浪形骸,在群众中影响不好,被机关干部称作“花花公子”。事情反映到上级领导机关,正巧也由袁公负责调查处理。他的结论是,“有这类事”,他这位老同事确实经常去这些不该去的场所,但“不是那么回事”,每次去都是陪外地客人或上级领导,并且从未有过火行为。他这位同事其实很不情愿,没有办法而已。    
    袁公自己没有孩子,将妹妹的儿子带在身边,视同己出。不料此子颇不省心,念书时打架斗殴,荒废学业,文化水平不高;参加工作后,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偏偏袁公对此子的期许很大,寄希望予其光宗耀祖,所以经常打电话向部门领导施加压力,要求提拔。不知是谁将此事捅上去了,于是有领导找袁公谈话。袁公承认“有那个事”,他确实给部门领导挂过电话,但“不是那回事”,他没有施加压力,而是希望他们严格管束自己的外甥,别留情面。    
    不巧得很,在袁公所在的领导班子即将换届之际,袁公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癌症,医生自然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袁公担心此事张扬出去影响自己的提名和选举,拒绝入院医治。当别人问及此事时,他还是那句老话,“有那个事”,身上发现个肿块,但“不是那回事”,不是恶性的,是良性肿瘤。    
     袁公装作没事人一样,别人不好勉强,但癌细胞却毫不留情地悄悄地迅速扩散。他病入膏肓,终于无可奈何地住进医院,但已错过了治疗时机。    
    弥留之际,他睁眼看到家人守候在旁,哭得泪人一般,仍喃喃地说“没那个事,我死不了”,说完就闭上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市井间有类“会说话”之人,特点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其一。《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时,王熙凤的几段话就展现了她“会说话”的超凡才能。先是人未到话先行:“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似火的感觉。随后拉过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席话,既让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话头一转,又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至此,她把初次见到林妹妹应有的又悲又喜又爱又怜的情绪,抒发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现代社会里,仍然不乏这类“会说话”之人。他们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在这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他们往往出身于复杂的家庭背景,成长于多变的社会氛围,从小养成谨小慎微、见风使舵的性格。他们不乏应变之才,但机敏有余,原则性不足。置身一个环境,必先搞清人和人的关系,搞清身边每个人的所好所忌,搞清喜欢听什么厌恶什么,高兴听什么就说什么,讨嫌的话绝对不说。特别是面对互相矛盾的双方,他们会左右逢源,两面讨好:说此好,能挠到痒处,引来发自内心的欢喜;论彼非,能点到痛处,触及软肋 ,让人频频颌首。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会十分谨慎,对谁都露笑脸,唱颂歌,对谁都客客气气,热情洋溢,对谁都不讲掏心窝子的话,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如果参加讨论会,他们会尽量避免开第一腔,轻易不亮自己的观点。有时逼到头上不得不讲时,也是多讲模棱两可的话,不疼不痒的话,可伸可缩的话。一旦后面发言同自己观点不一致时,能够很自然地拉回来,拉成并无不同,绝对避免观点交锋。在领导面前,更是鼓动如簧之舌,说恭维话,说体己话,但由于“会说话”,还要落落大方,言词恳切,娓娓动听,不愠不火,既不显得谦卑,又不露阿谀奉承之态,领导听了不讨嫌,很舒服,有时还心旷神怡。    
    当然,这种“会说话”之人,一般很少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而习惯于说假话,说虚话,说套话。他们说话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言由心生,说自己想说之话,而是揣摸对方的感觉,讲言不由衷的话。这种人,其实也很累。当然,如果发展下去,信口雌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就不是一个“累”字所能涵盖的了。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搅劲孩子多吃奶

    “搅劲孩子多吃奶”,这句俗话是我早知道的。然而“搅劲”何以“多吃奶”,过去从未深想。后来听朋友讲了一则“搅劲孩子”的真实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某单位分房时,遇到一位“搅劲”科长。这位科长全家两辈三口人,头一年由一间扩为两间,这一次又申请要“三室”。起初听到这件事,人们,包括他的领导,都是“摇头派”。可是,事隔不久。却意外地发现,“摇头派”变成了“点头派”。正在人们大惑不解的时候,这位科长得意忘形,自己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不少摇头派们见不得人的事情,一一记在本子上,进行了“火力申请”。“我要三室!”——这位科长开门见山。“不行!”行政领导一口回绝。“为什么?”——这位科长步步紧逼。“你心里明白!”——行政领导毫不退让。“那么好吧,还是让你自己先明白明白吧!”——这位科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个笔记本,“堡垒”随之被攻破了……    
    故事还没有完,这位科长觉得光一个人“软”了还不行。于是乎,在班子讨论房子的会议上,他突然闯进去宣称:“你们今天研究房子,我知道!你们每人身上的‘小尾巴’,我知道!你们讨论中谁‘卡’我,我也能知道!”这“三个知道”很有震慑力,话虽不多,却好像托起一个“炸药包”,没等“引爆”就搞掉了“火力点”……“三室”就这样拍板定案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位科长那样“搅劲”十足的“吃奶孩子”为数不多,像这位行政领导这样满身瑕疵的“奶妈子”也属鲜见。但由这则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人们深思。    
    这位科长的“搅劲”之所以起作用,主要还是遇到了怕“搅”的“奶妈子”。像那位行政领导那样,生怕“搅”动自己身上的污秽,蓄意用“奶头”去堵“孩子”的嘴是一种;娇宠溺爱,心慈面软,顺势用“奶水”去慰抚“孩子”的,是又一种;不堪搅闹,息事宁人,是再一种。在这样一些“奶妈子”面前,“搅劲孩子”的要求悉数得到满足,是不消说了。但若遇到更多的另一种干部——一身清白,无所顾忌,任其搅闹,不为所动,那情况就一定完全两样了。    
    由此看来,要使“搅劲孩子”不多“吃奶”,首先应使“孩子他妈”不软弱、行为正。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迷糊官一瞥

    记得“文化大革命”期间,某地有一位造反起家的迷糊官,他有几个著名的滑稽小镜头,多少年过去,至今想起来让人捧腹。    
    一次是由他主持召开一个万人大会。那时候按惯例都要在会议开始时,齐声高唱一首革命歌曲,主持人责无旁贷负责起唱。本来主持语上写得明明白白,只要不犯糊涂,稍动脑筋,照稿宣科,刚刚脱盲之人也会胜任愉快。偏偏那天这位老兄犯了迷糊,当念完“下面高唱《东方红》”之后,他竟引吭高歌:“大海航行靠舵手,预备,唱!”引得全场哗然,哄堂大笑。    
    再一次,是欢送五七战士下乡,由他主持欢送仪式。其中有个议程是向五七战士献花环,他竟迷迷糊糊地念成了:“下面,向五七战士献花圈!”这些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干部,本来心情烦躁,无处发泄,闻听此言,各个怒火中烧,全场骂声一片。    
    还有一次,是地区党委讨论干部,他参加了讨论。伴随着宣读考核材料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他酣然入睡。当念到被考核人父亲已经过世时,他突然醒过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竟迷迷糊糊冒出一句:“人都死了,还讨论他干啥?!”自然又引起一片笑声。    
    斗转星移,时光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这类迷糊官难得一见了,但也偶有所闻。    
    有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在一个部门担任主要负责人十几年,竟然迷迷糊糊说不清分管系统的主要统计数字,本部门百多名干部的名字叫不全,向领导汇报总要由别人起草,然后照本宣科,倘若深问几句,就张口结舌。    
    平日研究工作,或者有人请示工作,他总是闭目合眼,不知想些什么,哼哼哈哈,学着“老干部”的派头,口里不停地念叨:“好嘛!好嘛!”有一次,有人向他报告局里一位老同志去世,他也迷迷糊糊地连声说:“好嘛!好嘛!”让人哭笑不得。    
    他所在的部门负责经济仲裁,他经常在双方的申述书上批出完全相反的意见,让人啼笑皆非,无所适从。    
    此公还有一绝,就是常常在主持会议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梦乡,以至鼾声大作,口水直流,搞得与会人员不知所措。当人们适应了这种情况,会议照常进行时,有时他会突然睁开双眼,插上几句,而且能接上茬,不走板,不跑调,让人叹为观止。说明此公似睡非睡,看似迷糊,并非真迷糊也。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都来“找感觉”

    华光报社 M室刚刚重组,人员很精干,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记者一人。主任原为副主任,过去很少接触具体业务;两位副主任以前都是一般记者,业务平平;只有记者是业务骨干,学位和职称最高,业务能力最强。    
    两位副主任中有位女士,三十出头,同社长关系密切。这次 M室调整幅度大,引人注目,真实原因只有社长和这位女副主任知道,主要是为了解决她的晋升问题。另一位男副主任五十几岁,是员福将,没有能力有资历,这次是跟着坐“乘车”。原来的主任调到其他部门,新主任是被两位副主任“顶”上来的。    
    M室调整之初,三位主任无德邀宠,无功受禄,无能得位,自然喜不自禁,兴高采烈。时间不长,三个人冷静下来,慢慢变得烦燥不安,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们除了职务变化,其他都未变。特别是女副主任,过去由于业务欠佳,只能干打杂,如打水、取报纸、收拾卫生之类。现在职务虽变,其他工作仍插不上手,只好还干这类活。    
    按照美籍华人心理学家奚恺元教授创造的“幸福学”理论,人的幸福感产生于比较。职务本身不能带来幸福,那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领导感觉,才能产生“幸福感”。新主任最早悟出这个道理,开始制造这种感觉,拿出领导派头,耍出主任威风,从部下身上“找感觉”。怎奈从两位副主任身上难以找到,因为女副主任有后台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