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人们把男欢女爱的日子叫风月。
至于风月宝鉴,“鉴”,古代所说的镜子。我们通过镜子,可以看到自己衣服哪里没有穿好。而风月宝鉴就是能够真实反映出世间男女情爱的镜子。镜子是不会说谎的。
这面叫“风月宝鉴”的镜子,出自《红楼梦》。贾瑞因为爱慕凤姐而被捉弄,相思成疾,着凉害病。医生给他一面镜子,就是这风月宝鉴,叫他只看反面别看正面。但是他却偏偏看了正面,从镜子里看到赤裸的凤姐,结果一命呜呼。
也许,这风月宝鉴把人世间男欢女爱的本质照了个透彻,所以贾瑞才大彻大悟,万念俱灰,干脆两眼一闭,了却红尘。的确,什么都看透了的人,心也会跟着彻底死了。
从“风月宝鉴”的反面映射出来的模糊影像,也是可以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心性的。所以,我们就从反面照这面镜子,尽管看到的不是绝对的真相,但是至少有个模糊的轮廓,让我们知道男人和女人大概是这样的。至于风月宝鉴的正面,就不看了吧,多少留点美好的想像。
THREE——风月宝鉴第1节:A。新坏男人
女权运动的发展曾造就了不少新好男人,就像周润发那样的,专一、顾家、感性。但是这种新好男人火红到极致,也应了物极必反这句话,造就了现在的一些新坏男人。有些男人们认为新好男人把男人的一点面子全糟蹋干净了,搞得男人好像全被女人驯服了似的,那种男人本性中的追求刺激的冲动,那些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全被中性化的新好男人给抹杀完了。于是,这些男人们开始站出来,他们不能熄灭自己的激情,不能磨灭自己的个性,尽管在他们心里可能已经有一个他爱着的女人,但为了表现他们与新好男人的区别,标新立异,高喊出“我酷故我在”、“谁也不能阻挡我放纵自己的情感”之类的口号,放纵着自己的情感,追逐女人的性感。于是,与新好男人相对应的新坏男人出现了。
男人的花心,似乎这是公开的秘密,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男人都是花心的。
是不是男人天性就比女人花心呢?很多的专家、学者都研究过这个问题,却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在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测试中,当被问到“你期望一生中有几个爱人?”时,男人的回答平均是十八九个,而女人的回答则是四五个。
很明显,男人比女人更有“博爱”的意向。是什么原因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行为的进化,科学家的看法是,“性爱”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繁衍后代,让基因得以广泛传播,因此动物(人也属于动物)的性行为会受到天生就有的本能影响,以便能够达到其延续种族的使命。看来,某些男人的花心,是因为在这些男人的遗传基因中就存在着远古时代男人的一些动物本能。
因此,古代的男人在发展进化中演化出了“多量多成功”、“广种博收”的择偶观,希望能够借着扩展自己基因落点的努力,多多益善,来提高下一代的存活率。所以也就有了“多子多福”的说法。
至于女人,同样也会受到相同生物机制的影响。只不过因为女人在十月怀胎的历程中,生理上的虚弱不便,导致她们需要有人照料。因此为了确保衣食无忧,顺利成功的生下小孩,女人们就采取了“少量少困扰”的交往策略。
如果一个女人同时和三个男人有性关系,当孩子生下来时,三个男人都会为了“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的”产生疑问,如果不是我的,我凭什么替另外的男人而照顾这个女人呢?
如果这个女人就只有一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就不会有上面所说的疑问而离去,男人就会为了确保自己香火的延续,认为自己该留下来和女人一起照顾下一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男人也是自私的。
所以说,男人的花心,以及对女人的忠心,不仅是为了能够成功的保证生命的延续,也是一种心理的满足,行为虽不同,但其根本的用意却是一致的。
只不过,随着避孕科技的发展,以及女性社会能力和经济能力的提升,这种从传统生物学角度的解释是不是会逐渐的淡化,我看是极有可能的。
花心这个词是不是还可以这样理解,把不同的花,也就是不同的女人,放进心里,使自己得以独享。喜新厌旧是一些男人花心的佐证;只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是女人对男人花心的控诉;而白玫瑰、红玫瑰和蓝色妖姬,这是男人花心的原因,总在寻求新的体验;男人喜欢冒险的精神和追求刺激的享受,这大概算是男人花心的动力了。在动力的驱使下,男人乐此不疲地把不同的花放进心里。
男人的这种花心,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心理行为的放纵,这样可以更好地诠释男人的花心。因为放纵就是在失去道德制约的时候,在生理冲动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行动。
这是因为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所以很多创造和发明都处于男人的手笔。而在对于异性方面,前面说过男人是动物,所残存的动物的本性就包括没有制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人类的生理构造,又使他们随时都可能需要(或实现)欲望的满足。所以很多男人不得不使自己坚强点;以抗拒这种动物本能。
远古的时候,一个女人对于男人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传播基因的要求的。古代的贵族女子出嫁,就有的带着同族的女子或者自己的姐妹一起嫁到男方家里。这些陪同出嫁的女子,就是媵妾。而她们陪同的目的,就是在这个出嫁的贵族女子不能接受供他满足欲望时作为替补出场,使男人得到满足。
《红楼梦》里有陪房丫头这一称谓,她们在跟随贵族小姐嫁到男方家里前是服侍小姐的贴身丫头,嫁到男方家里后,就成为男方的妾,比如说凤姐身边的平儿。至于宝二爷身边的袭人,晴雯,麝月,如果不是贾家败落,她们也会是宝二爷的妾,因为她们是通房丫头,伺候二爷起居饮食甚至给二爷洗澡搽屁股,这种无遮掩的亲密关系,自然会由通房变成同房。《西厢记》里的红娘,千方百计撮合莺莺和张生,那可能是因为她也爱上了张生。如果莺莺能嫁给张生,那么就等于是她也嫁给了张生。可见,媵妾在古代是很流行的事,人们早就知道放纵是那个时代男人的本性,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多子多福”的观念,使人们不得不放任男人的花心。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下,媵妾早就不存在了,而人类的繁殖过剩,使地球资源的锐减,为了生存,不得不控制男人减少基因的传播,以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欲望,却依然固有,在一定的时候或一定的场合表现在一部分的男人身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男人的花心。
男人放纵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男人从小就被要求要表现好。面对女人,也想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这是每个男人所要面对各种沉重压力之一,有时候沉重到失去了真正乐趣的地步。
一个女人一旦成为了母亲以后,就有一个角色的转换,她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会花在孩子的身上。这时候的女人会将原来对男人的依附转而成为对孩子的希冀,而男人在这个时期在心理上就容易失衡。因为在男人心里,妈妈这个角色是圣洁的,可他们现在要的,却是“色情”。
同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也促成了男人需要释放。工作的压力,生存的竞争,使男人越来越觉得爱情是件奢侈品。“爱一个人好难”,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男人实在没有剩余的时间去流连花前月下;在效率产生效益的年代,男人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演绎风花雪月的故事;在资本积累才能扩张的现代,男人更是没有多余的钱去支付爱情消费,而钱又是那么难赚。巨大的压力使某些男人无法承受,于是他们开始通过放纵自己来宣泄这种压力造成的郁闷情绪和失落心理。
这种现象更说明一个问题,其实放纵的男人在内心是很空虚的,因为他们在事业上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爱情更不敢抱有美好的幻想,所以,此时的放纵成为一种本能的宣泄和挣扎。从本质上讲,放纵的男人都存在着情感上的孤独和恐慌,同时也存在着事业上的困惑和迷惘。部分男人在快节奏压力中已丧失了爱的思考、爱的浪漫、爱的能力。
放纵是某些男人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阶段,只是这个阶段很暧昧。很多曾经非常放纵的男人一旦结束放纵,可能会成为最老实的男人。那些从没放纵过的人和正在放纵的人则比较麻烦,他们也许会在放纵中忽然醒悟,也许会在放纵中逐渐沉沦或者死去。就像在酒桌上大说黄段子的人,有的不过是图个嘴巴快活,而一旁正襟危坐的,或许心理正打着肮脏的算盘。
但是男人在放纵的时候又实在令女人担心,那就是他们对避孕套的深恶痛绝。前文说了,古代人把做爱叫“敦伦”,履行人伦,其目的是传播基因,他们认为,一切有利于基因有效传播的性行为,是允许的,符合道德范畴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性快感而进行的性行为,则是违背伦理道德,受到排斥的。比如说自慰,直到现在,自慰还被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指责。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按照儒家的传统意识,性行为是为传播基因和升华感情服务的,不能够传播基因的性行为是可耻的。他们认为,人类因为知道了羞耻才用衣服遮掩私处,为了传播基因而暴露私处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有效地传播基因而暴露私处,除了不知羞耻还能是什么。
然而,时至现代,在控制人口和维护生存环境的社会要求和钱越来越难赚而成功抚养一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的经济环境下,男人不得不戴上避孕套来减少基因的有效传播。但是,沉淀了数千年的思想和根深蒂固的性观念,却是不容易改变的,使男人对避孕套感到非常别扭,这种思想的形象体现就是,有的男人觉得戴着避孕套做爱就好像是“穿着袜子洗脚”。毕竟,那些认识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深深扎根在男人脑子里,这不仅与他们从小受到的影响有关,更与他们继承的基因有关。对于“丁克”家庭,女人对这一家庭方式持赞成态度的比例比男人高得多,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放纵的男人,女人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结束放纵。这就要看女人的手段了,能够把一匹野马驯服的骑手,是优秀的;能够把一个放纵的男人哄回家的女人,更是高明的。
THREE——风月宝鉴第2节:B。 性骚扰与调情
赏心悦目的东西谁都喜欢,男人当然不例外,只不过最让男人怦然心动的,除了功名之外,那就是美丽的女人了。女人们把男人喜欢欣赏、追求美女的心理嗤之为好色,好像男人在选择女人上就只凭一张脸长得好不好看,其他的一概不考虑,所以姿色平平却性情温婉,才华出众或者诚实勤俭的女人对男人的好色深恶痛绝,因为男人的好色,她们的优点全被抹杀了。
其实男人也是为了使欲望得到更好的满足,和美丽的女人在一起心情会很舒畅,做爱也会更有激情。其次,女人的美丽与否是最容易判断的,这使男人选择配偶更直接更方便。
不少的人喜欢用道德来评论这些自然的法则。男人好色是不好的,父母爱子女是好的。其实这两者的本源都一样。在道德的本身,也隐藏着演化的规则。时至今日,或许好色也应该有多重的含义,色,早已不再只是美貌,更有学识和修养,所以好色,并非仅仅是对异性的“性”的企图,还包括对异性的欣赏和倾慕。
古代人没有现代人那么“好色”,那是因为他们更善于运用“道德”这个词汇。他们好像更注重给女人的制造枷锁,女人的“四行”(四项行为准则)—妇容、妇德、妇工、妇言里,更多的是要求女人如何去服从男人的意识,自觉地接受男人的统治。可见,当时的男人并不怎么会欣赏女人的“色”,而且,他们没有要求女人必须长得漂亮,这是因为他们必须确保基因继承人的纯正基因,所以他们更看中女人的贞操。他们寻找主要基因传播对象时很严谨,甚至考虑到女方的血统。至于媵和妾,不过是为了弥补主要传播对象在色上的不足,其次是为了使欲望得到更大的满足。所以,古人对嫡子和庶子有着很严格的区分,嫡子和庶子在继承爵位或者财产分配上不会平等,生活待遇的规格也不一样。《红楼梦》中宝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