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篇综合改革中的历史教学专题论文。命题以后,和他们商讨文章的主题和
基本思路。他们写出初稿后,我又和他们一起推敲、修改,三易其稿,终于
成就为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教改专题论文。这篇论文在1990 年湖北省中学历
史专题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并荣获省历史专业委员会
授予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有关老师被吸收为省历史专业委员会会员。事后,
这位青年教师来信说:“这是您对青年教师关怀、扶植、教育的结果。”这
封来信,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同时也是对我竭诚服务的极大鞭策。鲁迅先生
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我想,为了祖国、为了事
业、为了青年,甘愿做会朽的腐草,乃正是对鲁迅精神的发扬光大。难道这
不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崇高的人生追求吗?
五、进行学法辅导
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为学生服务。要做有心人,既要
有心于教师,更要有心于学生。因此,我在工作中对广大学生倾注了极大的
热情,除了尽可能了解学生、关怀学生、征询意见外,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为此,我也做了三件事:
(一)帮助学生掌握复习方法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我先后在《襄樊教研》上发表了《谈谈怎样复习
历史》、《再谈怎样复习历史》等文章。我提出了“先看目录,凝思回顾;
按章逐节,认真读书;分线划表,头绪清楚;厚积约取,深入简出”三十二
字复习方法。目录,指的是课本目录。先看目录,凝思回顾,是唤起记忆,
把学过的历史知识通盘考虑一下,从总体上、大致地、粗略地加以掌握。这
一步很重要,是复习的总动员。它要求一开始就全神贯注,积极进行有条不
紊的思维活动。按章逐节,认真读书,是要消化课本知识、掌握课本知识。
这里的认真读书有三层意思:一是要仔细,不遗漏;二是要读懂,不夹生;
三是要读活,不死板。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目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联系中加深理解,真正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分线划表,头绪清楚,是要把学过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进一步
认识规律、了解线索、明确重点。历史知识的分线划表可以多种多样,不过,
并非图表越多越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定,而且一定要把制表、用表
同认真读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依书划表,对表读书,知识归类,重点反复。
厚积约取,深入简出,是变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厚积,就是牢固掌握基础知
识。约取,就是要抓重点、抓特点、抓实质、抓纵横联系、抓现实意义。深
入,就是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
题。简出,就是把分析问题的结果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一句话,
就是要化知识为能力,学会掌握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和表述历史。我
还告诉同学们在复习时要遵循历史学科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原则,分析问题
时力求做到史论结合;要以课本为主,善于选择复习资料,不要被一些质量
不高的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要勤于动笔,把读书、思考、笔记三者紧密结
合起来。
高三历史教学面临着高考复习的实际问题。为帮助师生共同搞好历史总
复习,我和有关老师总结备考经验,撰写了《规律·体系·方法》一文。我
们认为高三的历史总复习必须做到导之以体系,授之以方法。导之以体系,
就是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整体构架,注意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分散
的、具体的历史知识纳入整体构架的系统中,以认识历史的总体运动。授之
以方法,是导之以体系的具体化,就是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为中心,分阶段、
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复习的主人。
为此,就必须抓好三个环节(阶段):一是横向的章节单元复习,以熟悉教
材构架的各部分元件。二是纵向的专题归类复习,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
索,从而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三是纵横交错的综合复习,也就是高
度机动的重点复习。要根据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部分、不
同的角度来消化教材知识,挖掘教材内容较深层次的内涵。前两个环节是引
导学生开动思维机器从教材外面钻进去;后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带着思维成
果从教材里面钻出来。这样的复习就不是单纯的重复,不是在收拾“散放在
地上的一大堆土豆”,而是在深化知识、掌握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在按
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摘取“一串串甜美的葡萄”。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复
习才是成功的复习,才能把学生的头脑训练得像一艘升火待发的军舰一样,
只要一声令下,就能驶向任何可能到达的历史知识的海洋。
(二)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要领
随着会考制度的实行和高考对能力要求的逐年提高,如何帮助学生提高
解题能力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症结。为解开这个症结,我先后在《襄
樊教研》上发表了《高中历史会考与历史教学》、《浅论历史高考试题答案
的思维品格》等文章。
我把解答历史试题特别是问答题的要领概括为这样两句话:分析要素目
标化,做到“四化”拿高分。大家知道,结构完整的问答题通常是由四个要
素构成的:一是解答方式的提示语;二是产生问题的主干语;三是解答问题
的条件限制语;四是要求解答的答案项目语。这四个要素从命题的角度说,
就叫做命题用语。答题之前认真分析这四个命题用语,并注意某个用语的隐
蔽性、相容性或兼代性。把这四个命题用语分析清楚了,也就找准了答题的
目标。这一步是答题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具
体答题时的“四化”要求。所谓“四化”,就是一要构思目标化,即根据命
题意图和考查目标构思答案;二是行文层次化,即分清先后详略,逐段、逐
次作答;三是内容要点化,即概括史实、提炼观点,准确全面地作答,力求
答案要点与试题考查的得分点相一致;四是书写序号化,即答案的层次、要
点醒目有序,卷面整洁,可观性强,利于评分。分析要素与做到“四化”,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解题思路和要领。如果说解答
历史问题有什么技巧、诀窍的话,那么,这就是技巧、诀窍。
当然,解题要领毕竟是解题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应结合具体的试题加以
灵活运用。而且,掌握解题要领是以对基础知识融汇贯通为前提的。这里存
在着答案的思维品格问题,即解答历史问答题(含材料解析题)必须具有既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维品格。源于教材,就是答案要依据教材内容;高
于教材,就是答案要在充分理解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史实,提炼观点,使
之具有符合命题意图、满足考查要求的针对性。这就是说,如果能对基础知
识融汇贯通,具有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维品格,答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否则,就难以掌握解题要领,即使掌握了也不可能作出理想的答案。
(三)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是最切实际的经验,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经验,因
此,应该很好地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1981 年9 月,我住院治病,
接到枣阳阳垱中学一位同学的来信,对教材所述大秦使臣来中国的路线提出
质疑。我深为这位同学勤学好问的精神所感动,但又觉得他的质疑超出了教
学大纲的要求,并由此想到全市同学的复习问题。于是,我带病写了《思之
深,问之切,努力学好历史课——兼答××同学》一文,发表在《襄樊教研》
上。我在回答这位同学质疑时,充分肯定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究精神的同时,
勉励大家努力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打好基础,把握重点,并介绍了江
苏无锡市六中对照大纲听课读书的经验。1982 年2 月,我在襄樊市四中听教
改实验课时,发现一位同学学习比较得法,我就帮他总结学习经验。他写了
《要学到规律性的历史知识》一文,介绍他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注意教材知
识结构的学习方法。我把这篇文章发表在《襄樊教研》上供全市同学参考。
后来这篇文章和老师的教改实验介绍、我的教改实验调查报告一并被省教研
室收入《教改情况汇编》一书。
六、加强自身修养
要做一个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有心人,就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
养,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除了在平时工作中严格要求
自己以外,还必须在理论上有清醒独到的认识。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
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我觉得,如果能从理论
上阐明历史教研员所应达到的素质要求,这对自己的提高乃至对全国历史教
研队伍的建设都是有好处的。
历史教研工作的质量是学生、教师、教研网络、社会条件和教研员的素
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这样一个公式:
历史教研工作质量='学生(1 分)+ 教师(3 分)+ 教研网络(2 分)+ 社会
条件(4 分)'×。。 教研员素质。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括号内各因素的总和为
10 分,历史教研员素质的分值越大,乘积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历史教研员
素质在历史教研工作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教研员的素质要求是由教研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兼有行政
性、科研性和群众性的历史教研工作,对历史教研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较
高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求历史教研员发挥一个功能——对历史教学的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108 页,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导功能,实践两个向度——工作取向和人情取向,具备三个结构——思想品
德结构、文化知识结构和教研能力结构。这就是历史教研员的基本素质序列。
发挥指导功能是对教研素质的目标规定,它集中体现了教研员素质的社
会价值。而实践两个向度则是发挥指导功能的途径。第一部分所说的抓好五
个环节,就是实践两个向度发挥指导功能的要点总结。
历史教研员的工作取向,就是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的目的要求,调查研究历史教学现状,提出教学意见或建议,开展教改实验,
组织教研活动,总结经验教训,交流或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指导历史教学工
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拓前进。当前,应引导广大历史教师用邓小平同志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
革,把“育人”与“升学”统一起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把立足
点从“升学教育”的轨道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使历史教学能更好
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历史教研员的人情取向,主要是在工
作取向的过程中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团结广大历史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鼓励大家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进取并在教师群体之间形成需要互补的协
调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内聚力。
如果说实践两个取向是发挥指导功能的途径,那么,历史教研员的思想
品德结构、文化知识结构和教研能力结构则是实现两个取向的基础,是发挥
指导功能的前提。基础的强弱优差,决定着取向程度的高低和指导功能的大
小。如果基础中某一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就不仅会影响指导功能的发挥,甚
至会导致指导功能异化成它的反面,对历史教学工作产生消极作用。因此,
这三个结构是历史教研员素质的主体和核心。
历史教研员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的教
研指导恩想,全心全意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献身精神,谦虚正派的工作作
风和自觉、勤奋、勇于开拓的品格,实事求是的精神。简言之,历史教研员
的思想品德结构应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恩想上的服务性、事业上的执着性
和工作上的开拓性。
历史教研员的文化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历史专业知识和历
史教学经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它能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