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家完全没想到本该走投无路的川军,竟然杀了回来,猝不及防,包括族长在内,重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朱家在牂牁势力土崩瓦解。
    李恢趁着大胜,拉隆牁其他倾向川军的豪族,清洗牂牁朱家势力,朱家本来就在建宁大败一次,私兵损失十之七八,又没有了领导,再也站不住脚,从南方逃出了牂牁。
    至此,南疆四郡,牂牁,永昌,建宁,越隽,全部归依川军旗下。
    然而,朱家少公子朱褒伙同建宁雍家永昌王家残余势力,鼓动南中蛮人造反,南中蛮本来就对南疆都护府政策不满,因为南疆都护府的政令,多少蛮人出山投靠川军,多少逢灾或被蛮人上层压迫的蛮人,移民汉地当农民,多少蛮族姑娘被“嫁给汉人就能成为汉人,享受汉人的优渥生活”的诱惑吸引。
    勇士的流失,人口的流失,姑娘的流失,早就让蛮人不满。
    朱褒与雍家王家残余势力,宣称投靠许昌曹操,以唇亡齿寒煽动蛮人,南中蛮最大部落银坑山首领孟尧,率领二子孟获,三子孟节,纠集斜刺洞烤锤大王等南中七部,起兵十万集结泸水,向南疆四郡进发。
    天下震惊,曹操孙权刘备大喜,曹操立刻封了朱褒为江州侯,领征北将军,孟尧为南中蛮王。
    荆益二州百姓军民义愤填膺,纷纷请求川军征伐南中,荡平南中叛乱。
    一时间百姓应征,商人捐钱捐粮,刘璋还没下命令,包括南疆四郡那些正憧憬脱离豪族掌控后美好生活的百姓,整个荆益就动员起来了。
    刘璋升殿军议,文武百官齐至,武将皆杀气腾腾,文官交头接耳。
    “诸位,如今南中蛮王孟尧,起兵十万犯我汉土,你们说说,如何处理。”
    (未完待续)


第398章 鱼与熊掌怎么兼得
    荆益二州百姓军民义愤填膺,纷纷请求川军征伐南中,荡平南中叛乱。
    一时间百姓应征,商人捐钱捐粮,刘璋还没下命令,包括南疆四郡那些正憧憬脱离豪族掌控后美好生活的百姓,整个荆益就动员起来了。
    刘璋升殿军议,文武百官齐至,武将皆杀气腾腾,文官交头接耳。
    “诸位,如今南中蛮王孟尧,起兵十万犯我汉土,你们说说,如何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打。”高沛大声道。
    “没错,打。”
    “这群蛮子,不给他们点教训,还真当我们不敢动他。”
    黄忠出列道:“素闻南中多奇能异士,好厉害大将军就是其中之一,果然名不虚传,这次征伐南蛮,末将愿为先锋,见识下蛮人实力。”
    “小小蛮人,还用老将军出马,末将为先锋,若不胜,老将军再出马。”
    “老夫已年过五十,杨将军才三十不到,何必跟老夫相争。”
    “老将军身强体健,活两百岁都不成问题,杨某要是让,一辈子都让不完。”
    “你们抢什么,在下察耳朵,来自南中,熟悉南中地理,愿为先锋。”
    “你们忘了我高沛吗?”
    “我等武力决胜。”黄忠大喝一声。
    众将七嘴八舌地争论,刘璋压了下去,对文官道:“你们觉得这次打还是和,打,怎么打,和,怎么和?”
    刘璋的眼光在文官身上扫过,一向沉默寡言只踏实做事的秦宓上前拜道:“蛮人犯境,又正值南疆四郡刚刚平定的敏感时期,如果不打一场,南疆将永无宁日,丝绸之路也无从谈起,属下建议征讨,当然,怎么征讨,属下不知道。”
    许靖出列道:“南疆蛮人,向来不习王化,弄得南疆四郡,也道德废弛,蛮人早该被教训一下,从此不敢踏足南疆,让南疆四郡百姓不受其恶俗影响,重新沐浴大汉礼仪。”
    刘璋问武将道:“你们有信心打赢这场仗吗?”
    “有。”众将齐声应答。
    刘璋再转向文官,“我们有实力打赢这场仗吗?”
    众文官纷纷称是,虽然刚刚经历西羌之战,但是那场战争持续时间短,没有从荆益腹地调兵,仅仅用了驻守汉中的军队,并没有伤筋动骨,还从天水抢了不少回来。
    何况刚刚过了春季,春稻春麦大熟,已经有一些存粮,这些文官都清楚。
    原本以为去了世族后,粮食会大大减产,然而仅仅是平息世族那一季,因为稻田缺乏管理减产,后来没有了世族盘剥瞒报,百姓直接上缴租税,反而粮食产量增加。
    再加上大量蛮夷人口和关中难民涌入,新式农具投产和耕牛普及,粮食补贴和政治清明增加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大大增加,原本要两年才能生产的粮食,今年预计一年就能完成,文官说起话来,自然有底气。
    “黄权,你为什么不说话?”
    刘璋见众文官都说话了,唯独黄权王甫没说话,有些奇怪。
    黄权出列拜道:“主公,征伐南蛮国之大事,如今我川军将士斗志昂扬,文武齐心协力,再加上主公英明,将士用命,粮食虽不算多,支撑一段时间还是可以。小小蛮人,当弹指可灭,只是。”
    黄权犹豫一下道:“虽然我将士士气,后勤保障都有保证,但是主公应该知道,我们正在开通西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刚刚修出四郡的轮廓,马上就要出西南夷,那里大部分是蛮人地区,如果我们这次击败了蛮人,蛮人怨恨,哪怕他们数年不能起事,破坏一下道路还是可以的。”
    黄权顿了一下道:“如果主公决定征伐蛮人,请主公立即废止丝绸之路的开通。”
    “什么?”
    黄权一席话说完,众文武变色,包括蔡洺在内,都很不可思议,西南丝绸之路已经付诸实施近一年,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不算,这条道路牵挂着多少人的心?
    现在荆益市场饱和,江东和北方的销售也基本固化,玉门关难以通过,川蜀商人只能指望这条西南丝绸之路了,否则他们的作坊,商户,都不能扩大,家财都不能增长,那将会斩断他们的发展前景。
    多少商人翘首以盼?
    而蜀中官员,哪怕不是出自商人家庭,也指望着辖地和所管衙门能够有更多钱财,这样才能办更多事,就像粮食补贴一项,由秦宓负责,如果收的钱减少,这政策怎么持续下去?
    更别说补贴那些从江东北方买粮食的商人了。
    可以说现在荆益的衙门也在脱胎换骨,他们渐渐在适应商业模式,习惯用钱来干一些事,钱越多,干的事,越多,没钱……那还能干什么?
    许多官员预计今后的政绩,都是在商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决不能停滞不前,也就是说,兴盛商业的重要举措,开通西南丝绸之路不能停。
    “黄大人,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大将杨怀出列道:“我看主公征伐西羌,灭了整个先零羌,现在西羌不也好好的吗?到时候我们在南蛮再扶植一个势力不就行了吗?”
    “是啊。”文官许靖出列道:“黄大人恐怕是多虑了,西羌能看到我们给他们的恩政,立刻俯首帖耳,南蛮就不行吗?南蛮人比西羌人生活还贫困,我才不信那些泥腿子不动心。”
    “没错,先武力震慑,再扶持温良,给予好处,南疆必安。”
    众文武尽皆附和。
    黄权细细听完众人议论,方才对刘璋拜道:“主公,众同僚的意思我听清楚了,但是主公,南中不同于西羌,西羌人再是蛮夷,接受的汉文化也比蛮人多,不少人都懂汉语,那些羌寨不管多隐蔽,战马驰骋,也能寻得着踪迹。
    可是蛮人不一样,蛮区深山老林,道路完全不通,险山恶水,蛮民连一句汉话也不会说,西羌之策在南蛮,有几个无法克服的困难,第一不能像在西羌一样震慑南蛮,只有南蛮出兵,我们可以聚歼,如果打进去,实在凶多吉少。
    第二蛮人记仇,我们打过他们一次,如果杀了他们的族人,他们会一直痛恨我们,他们和西羌不一样,西羌相对开放,而且民族比较单一,南蛮由很多异族组成,非常保守。
    我听说南蛮一个民族,只要杀了他们族人,他们会把仇人的名字刻在神像上,一百年,一千年都不忘,这样的民族,如何可能先武力,再恩德感召。
    就算我们宣扬恩德,也要有人来听才行,南蛮地区道路不通,分布极广,谁会帮我们宣扬恩德?
    总之,硬战南蛮,击败容易,击灭难,他们退守山林,就是我们永远的敌人,那时候南疆将纷乱永不止息,丝绸之路永远不能开通。”
    “照黄大人这么说,南蛮入侵,我们就该干瞪眼了?”高沛大声道。
    “当然不是。”黄权答道:“我们可以派出大军恐吓,并胜过蛮人几场后,要求他们交出朱家雍家和王家的人,罢兵言和,如此方能继续开通丝绸之路。”
    “胜了还要求和,可笑。”高沛撇嘴道。
    刘璋看向众文武,对黄权道:“我明白黄大人的意思了,征伐南蛮,我们在南疆战胜他们容易,但是蛮路艰险,难以深入,不可能打痛他们。
    南蛮偏远,恩德不能昭彰,如果我们杀了他们的族人,他们将永远忌恨我们,丝绸之路也会彻底断绝,对吗?”
    黄权点点头:“主公明鉴。”
    “所以要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交出罪人,然后双方罢兵?恩,如果让蛮人知道我川军威力,的确能达到和的目的,也能继续开通丝路。
    可是黄大人想过没有,这样做会造成两个不好的影响,第一,我们就算和蛮人言和,经过这件事后,蛮人与我们也会形成隔阂,加上曹操封孟尧一个什么南蛮王,我们双方必定是敌对多于友好。
    第二,这次我们求和了,蛮人必定觉得我们好欺,以后不但会变本加厉骚扰南疆四郡,我们与曹操孙权作战的时候,他们会怎样?”
    众文武一惊,这才想到荆益可不是只有南蛮一个敌人,曹操没动手,只是因为他还在北方和袁氏残余势力较劲,等腾出手,必定是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
    那个时候,荆益所有步军几十万人恐怕要全部出动,到时候后方空虚,又有一个“敌对多于友好”的蛮人在后方,的确是心腹大患。
    “如果我们丝绸之路,真的带来收益,蛮人会不会觊觎?又会不会用道路要挟我们?到时候我们怎么办?继续妥协吗?”
    “主公的意思是,必战?”黄权对刘璋的问题无言以答,可是心里还是不能接受与南蛮硬碰。
    “没错。”
    “那丝绸之路怎么办?主公,恕属下愚昧,属下觉得现在的情况,丝绸之路与重创蛮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去其一,如果征伐南蛮,属下敢情主公立刻停建丝绸之路,待到武力征服后,南蛮潜移默化,再行商榷。”
    “啊?”
    众文武都为难起来,特别是文官,停建丝绸之路是不愿的,可是黄权说得也有道理,要是真打了蛮人,蛮人恨上益州,这丝绸之路就开不了了。
    “属下觉得黄大人方案可行,暂息刀兵,以后与曹操决战,可留一支兵镇守南疆。”一名文官出列道。
    “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个屁。”高沛大声道:“你们懂什么叫决战吗?还留一支兵马在南疆,南蛮十万大军,要留多少才可以保证后方不乱?留下这么多兵马在后方,还决战个屁,敢情打仗的不是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高沛翻着白眼。
    刘璋笑笑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让本侯想一下,如果本侯要兼得熊掌与鱼,必须克服几个困难,一是重创蛮军,二是不引起蛮人忌恨,还要像西羌一样,对我们归附是吗?”
    “主公不觉得这两者本身就矛盾吗?”黄权道。
    刘璋道:“其实,蛮人虽族群复杂,同样是人,同样摄于威仪,感于恩德,只是现在的问题是,竖立威仪,我们打不进蛮人那山高水险的地方。
    恩德,我们连蛮人腹地都进不去,还谈什么布施恩德,如果真打进去了,杀戮太多,那记仇的蛮人也不会感念我们的恩德。
    现在情形不就明朗了吗?本侯的策略是,打进蛮人腹地,让蛮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但是不能杀戮太多蛮人,拉拢倾汉的蛮人,以蛮治蛮,你们谁有好的办法?”
    众文官低下头,武将也默不作声,要打进蛮人腹地,让蛮人知道厉害,还不能杀太多人,这怎么可能嘛。
    “管那么多干什么,打了再说呗。”高沛闷闷地道,没想到打个仗还这么复杂,憋屈的紧。
    “军国大事,岂能儿戏。”王甫道。
    “好了,你们回去想想,先散了吧。”刘璋摆摆手。
    到众文武散去后,刘璋没有离开,手掌抹了一把脸,陷入苦思之中,蔡洺匍匐在身边,头靠在刘璋腿上,柔声道:“夫君真的没有办法吗?”
    刘璋轻轻抚着蔡洺柔顺的秀发,叹了口气,“办法倒是有,可是很难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