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政事交给刘循,刘璋终于轻松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就算明日出征中原,也不过是跟在黄月英的大军后面走马观花,刘璋没别的意思,自己惦记了几年的中原,现在川军终于出关,自己看一下才不会遗憾。
    刘璋和伏寿走出皇宫,马车行驶在长安的街道上,街道两旁是士兵和官府工匠在修缮废弃的房屋。
    街道上都是士兵引导的流民,看来刘循已经发下命令,让士兵带领城外的流民进城,先把长安城装满了再说。
    为了不引起百姓侧目,刘璋没带亲兵队,只带了好厉害一个人,刘璋相信只要好厉害一个人在身边,就算赵云那样的高手来几个,也未必杀得了自己。
    刘璋伏寿出了马车,登上长安城墙远眺长安城。
    伏寿在长安生活了五六个年头,可是还是第一次这么轻松地走出长安宫殿,仔仔细细看周围的景色,可是入目都是一片惊心。
    衣不蔽体的百姓,残垣断壁的城郭,结了蜘蛛网的漏顶民居。
    真的是一片破败,整个长安除了城池的规模,城墙的高度远远超过其他城池,繁荣程度甚至连江州都不如。
    大汉两百年**,成了这个摸样,作为大汉皇后,伏寿忍不住有些伤感。
    “战争,是野心家的游戏,野心家往往在社会矛盾最激化的时候站出来,拉拢有利于自己的力量,或者维持正统,或者解决矛盾,可是最终苦的是百姓。”
    刘璋缓缓说着,伏寿看向他:“蜀候也是野心家吗?”
    刘璋沉默了一会,脸上浮起一点笑容,轻出一口气:“算吧。”
    伏寿看着刘璋,刘璋的笑容有失落,有自嘲,还有一种自己摸不清的味道,伏寿突然问道:“蜀候想过当皇帝吗?”
    伏寿问完就紧张地看着刘璋,似乎没有后悔问出这句话,但是却紧张刘璋的答案,推测着各种回答,并考虑哪一种回答,哪一种语气才会是真实的、可是刘璋一直沉默着,看向面前的长安城:“皇后娘娘,你擅长丹青,刘璋想求你一件事。”
    伏寿有些诧异,刘璋虽只是臣子,自己是皇后,可是刘璋还没对自己说过“求”字,一直以来,刘璋对伏寿的态度,都没什么特别的恭敬。
    可是这种态度与曹操不同,曹操那里是蛮横霸道,刘璋这里就好像一条小溪流过身边,虽然不管自己在不在这里,小溪都一样流淌,可是能感受到小溪的清凉。
    伏寿在川军中并没享受到皇后的待遇,可是却很舒心,伏寿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刘璋,因为自己在刘璋身边站着,无论是刘璋走在自己前面,还是自己站着,刘璋坐着,都是那么自然。
    而刘璋还是第一次用“求”字,伏寿也奇怪自己有什么地方值得刘璋求的。
    刘璋看着面前一片破败的场景,对伏寿道:“长安这座城池,恐怕从来没有这么破败过,我相信在我川军的治理下,这里能重现繁荣。
    但是,这时的长安,是长安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一个疮疤,也就是现在的场景的,能让人知道战争的可怕。
    这何尝又不是整个大汉的缩影,除了长安,天下因为战争沦为一片废墟的城池太多了。
    如果这里重现繁荣,那这一切都会被历史淹没,当和平和繁荣到来,人们将永远忘记这一切,麻木,浮华,直到下一次战争到来。
    所以我想皇后娘娘能将这一切画出来,所有的破败,所有的惨况,残垣断壁,坍塌屋瓦,褴褛百姓,全部画下来,如果天下重归和平,当人们看到这幅山河破碎图,永远无法忘记今日的创伤。”
    “山河破碎图?”伏寿微微一怔,轻轻点了点头。
    刘璋和伏寿坐上马车,已经取来笔墨和画刷,当看到哪里适合山河破碎的主题,就画下来。
    实际上现在整个长安都适合这个主题。
    一座跨过内河的拱桥,一米的砖石护栏已经被毁了一半,如果马车下坡快了都可以栽进河中,一些川军士兵在疏通百姓,一些雇佣来的工匠在用木板搭建临时护栏。
    伏寿在隔着二十米架上画架,认真临摹这个场景,刘璋和伏寿都穿着便衣,流民心里都装着事,没有认出他们。
    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已经二月了,但是长安天气还是寒冷异常,小雨中拌着雪花,寒风无声地吹过,好像大冬天吹电风扇一样,每一滴雨打在身上都冰凉冰凉的。
    “回去吧,下雨了。”刘璋说道。
    伏寿一旦投入画画,就会忘记许多事,笔在白纸上勾勒着,直到画完一个部分才看着拱桥,轻声道:“下雨了,这些百姓还在雨中行走,这么寒冷的天,川军士兵和工匠还在修桥疏导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山河破碎,他们都在雨中,我也可以。”
    伏寿说完继续画,在画的远方加上雨雾,勾勒两笔突然愣了一下,自己实在太投入了,怎么忘了身后的是蜀候,还有重病在身。
    “蜀候,伏寿先在这里画着,蜀候先回去吧。”伏寿说完就继续画画了。
    小雨沾湿画纸,虽然这只是《山河破碎图》的草稿,但是伏寿也不希望失去整洁,伏寿不想中断画画,正在犹豫要不要去拿伞,突然好像雨没了。
    (未完待续)


第565章 与皇后逛街
    伏寿诧异回头,却见刘璋正为自己撑着伞。
    伏寿冻的有些发白的脸庞动了一下。
    可是看到刘璋对她点头微笑一下,伏寿仿佛心中特别安宁,就像自己为刘璋按摩觉得自然一样,刘璋为她撑伞,伏寿没感觉到什么,伏寿知道这不是因为自己是皇后,就算自己是皇后,也不能让一个侯爷撑伞。
    伏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好。
    小雨中,面前拱桥上流民扶老携幼而过,不时有疏导士兵接过正在爬上拱桥的老人行囊,工匠打入铁钉的声音清澈地传进的耳中。
    伏寿只觉得自己都融入其中了,手中的笔勾勒得很快,可是却没有半点失准,反而比平时更完美。
    最重要的是,伏寿感觉刘璋撑着伞,静静站在自己身后,让自己觉得安心,自从嫁给刘协那一天起,自己从来没有这种安心。
    仿佛有一个保护自己的人,保护着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终于可以安心地享受生活,享受面前的世界。
    伏寿披着一件紫黑色大氅,华贵而柔和,本身的帝后气质加上现在专注的神情,和面前的雨,走过的人,忙碌的士兵工匠融入同一副画卷中。
    如果她能把自己画进去,是不是会更好?
    刘璋心里想着,可是旋即摇摇头,如果伏寿把自己画进画中,固然画中多一道风景,让人赏心悦目,可那就不是山河破碎图了。
    可是实际上,对于那些偶尔路过向画架方向瞥一眼的百姓来说,打伞的刘璋和画画的伏寿已经成了一道完美组合的风景。
    “娃子,娃子,你怎么了,你醒醒啊,你别吓妈啊。”
    突然一名中年妇女的惊喊声传来,刘璋凝眉望去,只看见一名七八岁大的孩子在雨中晕过去,看起来是他母亲的中年妇女抱着孩子急的失了声,不断摇晃孩子身体。
    刘璋将伞交给好厉害,走了过去,伏寿看好厉害为难,拿过了好厉害手上的伞,好厉害立刻提着双锤跑了过去,伏寿盖上画架,跟了过去,小雨打在轻轻飘飞的秀发上。
    “怎么回事?”刘璋问道。
    伏寿本来想为刘璋打伞,这时打在了晕过去的孩子上方,她知道刘璋也希望他这么做,哪怕华佗说过,刘璋不能受风寒。
    “孩子伤风晕倒了,还发了高烧,可惜我没草药,如果不及时送医,恐怕有生命危险。”一名可能是郎中的流民检查了孩子身体后,站起来对刘璋说道。
    虽然刘璋穿着便服,但是衣服也不是普通衣服,而且刘璋长期掌握大军,身上自然散发一股气势,刘璋一开口,郎中不由自主就对着刘璋说了。
    “送医?”刘璋皱眉,长安破败,百姓都跑光了,还有什么药店,距离这里最近的医馆,是川军的军医驻地,皇宫有一批,郊外有一批,可是都距离很远,孩子在雨中跑过去,恐怕半路就得死了。
    刘璋略一皱眉,指着自己的马车对郎中道:“麻烦你好心,用我的马车送这母子去皇宫,叫医生医治。”
    “皇……皇宫。”郎中立刻结巴了。
    “主公,马车拉走了,我们怎么回去啊。”好厉害忍不住说了出来,不是他小气,长安城很大,现在他们距离皇宫很远了,这阴雨天气,刘璋又不能淋雨,好厉害是怕刘璋发病。
    流民中两个人看了看好厉害又看向刘璋,一个道:“这壮汉五短身材却拿双锤,和川军天神将军好厉害好像,莫非……”
    另一个流民也是一惊,看好厉害拿大锤,叫主公,又听面前这位衣着华贵的公子说皇宫,难道这就是……两个流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是刘皇叔?”
    不止那两个流民看出来了,其他也有人看出来了,随着这一声喊,许多人都停下脚步,看向刘璋。
    刘璋略微皱眉,可是现在显然不是管其他事的时候,对那郎中道:“你赶快架着马车带母子去皇宫吧,保住孩子的命。”
    “是是是。”郎中连忙答应,引着抱孩子的母亲上了马车,马车并不华丽,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算奢华,母亲坐上去都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要不是记挂怀中孩子,她甚至都不敢坐上来。
    所有流民看到这个场景,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不约而同跪下来,向刘璋参拜。那些士兵工匠都看向刘璋,有些惊讶,他们是普通士兵,川军七十万大军,不是谁都认识刘璋的。
    关中已经乱了好多年,这些百姓都是故土难离的人,在关中受尽磨难,他们早听说过川军的名声,但是却并不敢肯定自己听到的就是真的。
    毕竟对于这些受了很多年苦的人,见过无数诸侯入主长安的人,要让他们相信下一个诸侯进来,就会给他们带来好日子,他们不会相信,最多只是有一点希望,或者说幻想。
    但是川军入主长安没让他们失望,这么快的时间,施粥棚,安置点就建立起来了,房屋都是免费修缮的,只等着他们去住。
    没有什么比过上安定的日子,更让百姓感激。
    道听途说了川军的好,现在又亲眼见到川军的好,百姓对川军之主刘璋自然感激在心,而就在刚才,亲眼看到刘璋用自己马车送了生病的孩子去皇宫,更加确信了心中对川军的想法,纷纷跪下发自内心地感谢刘璋。
    “现在下雨,大家别多礼了,快跟着军士去施粥棚吧安顿下来吧。”
    刘璋没有废话,百姓们在军士引导下继续前行。
    既然身份出来了,刘璋索性叫来一名疏导的士兵:“你回去告诉刘循,叫他在每个施粥棚设置一个医疗棚。”
    “是。”
    现在关中恢复千头万绪,刘循,周不疑,蒋琬都快忙疯了,有疏漏也正常。
    刘璋和伏寿回到画架,刘璋继续为伏寿撑伞,在刘璋看来,既然伏寿能放下皇后之尊为自己按摩,还在雨中画山河破碎图,自己为她撑伞没什么大不了的。
    伏寿坦然接受了刘璋的“服务”,打开画架,一边画画一边道:“蜀候,刚才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真诚。”
    “什么意思?”刘璋不知道伏寿怎么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华佗先生说的真的是对的。”伏寿仔细描摹了一个人物,开始用画刷修饰后,带着一点微微的笑意道:“刚才蜀候帮助那个生病的孩子时,我没在蜀候的眼中看到蛊惑人心的成分。
    蛊惑人心,是每一个诸侯都会做的,包括曹操在内,就算实打实做了为百姓好的事,也还是会说许多虚的,或者将自己做过的事放大,获取民心。
    但是刚才我在蜀候眼中没有看到,就算是伏寿眼拙看不出来,当百姓跪下时,蜀候也没有过多说什么,甚至语言没有一点渲染,一直思考的都是怎么解决流民医疗的事。””
    刘璋轻轻皱眉,是啊,回想刚才,自己的确没有一点想要收拢民心,甚至完全没产生这个念头。
    换做当初刚颁行四科举仕的成都,换做两江大水的荆州,换做平叛后的荆益,甚至是石城面对难民。
    自己总是会夸大自己的作为,趁机收拢民心。
    可是刚才看到那个孩子,为什么自己半点这样的念头也没有,难道是自己已经变得不像一个诸侯了吗?
    那是很可怕的。
    不懂利用一切资源的诸侯,就像妇人之仁的刘循一样,是在这个乱世生存不下去的。
    伏寿却浅浅笑了一下:“我知道蜀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蜀候现在已经从主公的位置上退下来,就像今天我们三人出行,如果是以前的蜀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