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曹操不敢想,他还没丧心病狂,更别说放弃整个许昌。
    除了刘璋,所有诸侯都清楚地知道世族的重要,当年不相信世族,只相信自己和亲人的公孙瓒已经死了。
    曹操不能赞同司马懿的话,却没有当面驳斥,对司马懿道:“仲达,如果本相一定要守,许昌,你有什么决策?”
    “只有下下策。”司马懿死人一般的面容抬起来,死气沉沉地回答。
    “如果一定要守,只能拼尽全力一搏,也就是说要用全部的力量,许昌现在只有六万人,最关键的是没有士气,我们不可能战得过黄月英。
    寿春徐晃的军队和兖州等地招募的新兵估计要在十日后到达,北方军队更是要在一个月后到达,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守住十日。
    以现在的状态,我们别说守住十日,估计黄月英一旦兵临城下,士兵惊惧,临敌崩溃,不消三日,我们的城池就没了。
    所以现在必须拖,主公可以效仿当初樊城之事,割土,封王,将刘璋夺到手的土地封给他,然后封刘璋为蜀王,劝其退兵。”
    皇位上的刘协一动,又要封王吗?自己又要丢一次列祖列宗的脸吗?
    “笑话,现在刘璋志在天下,内部安定,割土封王会退兵?哼,不知所谓。”韩合冷哼一声,对司马懿要这样撤出许昌非常不满,至少也要等许昌的大家族人逃出去,财产转移出去了再撤啊。
    “仲达先生。”荀彧站出来,荀彧在曹军中地位一向超脱,不但家族自己势力雄厚,自身才能也极高,而且向曹操推荐大量人才,不管寒门世族,人人都要对他礼敬三分。
    荀彧也擅长作战,但是更擅长的是内政,这样一来,反而少了许多麻烦事,这次郭嘉随征长安,不知被多少人诟病,战败之后更是流言蜚语不止,要不是曹操是一代雄主,被那些污言秽语一说,郭嘉人头难保。
    荀彧在曹军中地位又高,所有人对他都是敬畏,不敢有别的想法,一站出来,所有人就都不再说话。
    “仲达先生,黄月英被称为妖女谋士,的确名副其实,任何阴谋在她面前估摸着都是丢人现眼,刘璋这次就是为了彻底击败我们,割土封王,恐怕难以满足刘璋的胃口。”
    司马懿死气沉沉的脸上出现一点波动,倒不是惊讶荀彧会出来反驳,这在他预料之中,而是惊讶于荀彧站出来时众臣工的表情。
    这荀彧在曹军中地位太高了,如果自己要想出头,这荀彧不得不除。
    “文若先生慧眼。”司马懿向荀彧拜了一礼:“割土封王,看起来不能让刘璋罢兵,但是却并非真的没有希望,文若别忘了刘璋不止我们一个敌人,还有荆州,荆州法正被周瑜围攻,岌岌可危。
    就算刘璋想灭我们,也必定灭我们,也要有个顺序是不是?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川军肯定直接进攻我们,可是司马懿觉得三管齐下,刘璋很可能率军回攻荆州,趁着周瑜鲁肃立足未稳,重夺荆州。
    割土封王就不说了,我们还可以与川军联姻,只是要改变川军一个进攻顺序而已,只要我们表现出足够诚意,川军必然南下荆州,我们赢得喘息之机,可稳固许昌。”
    这下连郭嘉都摇头了,因为长安战败,他现在更不能说什么,可是这司马懿也太搞笑了吧,你跟人家联姻,人家就坐等你聚集大军抵抗他们?
    你当刘璋黄月英是猪脑袋吗?
    如果换做袁绍袁术吕布这些,落点好处,说不定面子过去,真撤兵了,对于刘璋黄月英,郭嘉想都不敢想。
    所有臣工都不赞同司马懿的说法,曹操沉吟半响道:“仲达,这样吧,此事回头再议,本相先委任你为朝廷少府,领平军中郎将,参军事,如何?”
    曹操这是委婉地拒绝了司马懿的进言,但是众臣工心中都是一跳,羡慕地看着司马懿,少府,什么官职?九卿之一,司马懿一个初出茅庐的人,竟然被委任这高的官职,可谓殊荣,还是管财政的。
    平军中郎将参军事,就是可以领军,可以为谋,整个任命,把司马懿的文武才能都发挥出来,虽然封的太高,却也物尽其用。
    许多文官都觉得司马懿太年轻,而且是才来投效,没有功勋,如果是以往,肯定出言反对,可是现在世族达成攻守同盟,在曹操麾下的代言人就是司马懿,当然封的官越大越好。
    众世族文武都支持这个任命,只要司马懿不再出“立刻撤出许昌”这种幺蛾子。
    可是众人万万没想到,司马懿踏前一步,对曹操道:“忠言逆耳,司马懿不忍朝廷沦难,特来献策,没想到受到这种待遇,感谢丞相的特殊加封,可是司马懿有自己的原则,既然计策不被采用,那我留在这里就是尸位素餐,司马懿宁死不为,告辞。”
    司马懿甩甩手就走了,来的时候还给曹操施全礼,这时却没向曹操行礼,反而给傀儡刘协行礼了,转身大踏步离去。
    刘协顿时心中一暖,曹操没经过他的同意,竟然就封司马懿为九卿之一,在这曹军危急关头,曹操已经完全不把自己当回事,这司马懿却不怕得罪曹操向自己行礼,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啊。
    (未完待续)


第594章 谁都希望她死
    众臣工看到司马懿离去,都变了脸色,别人不知道,这些世族官员可知道,司马懿是他们推出来的,好不容易封个大官,怎么就走了,这不是白白浪费大好机会吗?
    曹操倒没有留下司马懿的意思,他是明智的,不会被别人冲昏头脑,他敢肯定司马懿的计策不可行,可是也肯定司马懿是有才华的。
    为什么要献这些荒谬的计策?
    曹操不担心司马懿不效忠自己对自己威胁,司马家是天下大族,司马懿能投靠刘璋才有鬼了。
    可是曹操不知道,他的这些想法,都在司马懿预料之中。所以司马懿才会向刘协行礼,不想曹操行礼就离去,司马懿不会在没必要时候拿架子,但是该拿的时候也会拿。
    走到大殿外朝大殿看了一眼,荀彧,绝对要除,郭嘉虽然没说话,甚至表情都没什么波动,可是司马懿知道郭嘉的谋略绝对在荀彧之上,要是郭嘉不是出身寒门,那比荀彧要棘手太多。
    可是出身不好,又刚刚在关中大败,司马懿有信心除掉郭嘉,只要荀彧郭嘉一倒,那他司马懿的时期就到来了。
    当然,这都得建立在先抵挡住川军进攻的基础上,否则一切免谈。
    “仲达,听说曹操今日封你为九卿之一,中郎将参军事,这么好的职位,为什么拒绝?”
    司马懿出了皇宫就看见司马徽,司马徽已经得到了消息,可见这些世族触角多长。
    “水镜先生,我们一边出城一边说话。”
    “出城?”
    司马徽虽然惊异,还是和司马懿一起坐上出城的马车,在马车上司马徽惊讶道:“仲达,你是不是觉得许昌必丢?”
    “可能性很大,但是不一定会丢。”司马懿道。
    “不一定会丢?那如果再有仲达辅佐曹操,我们世族鼎力支持,许昌不就保住了吗?”
    “如果保不住怎么办?”
    司马懿只问了一句话,司马徽就哑气了,是呀,保不住怎么办?如果现在就把家族势力都投入到许昌保卫战,太冒险了,一旦许昌丢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如果保得住又如何?”司马徽还没说话,司马懿只看了一眼司马徽表情,就问了下一句。
    “保得住,我们不就挡住刘璋了吗?而且仲达帮助曹操守住城池,难道不会更受重用吗?”
    “哈哈哈哈。”司马懿哈哈大笑,旋即恢复过来,对司马徽道:“对不起水镜先生,司马懿失态了,不过,司马懿却觉得,如果保住了,不管对曹军还是对我们都不利。
    如果保住许昌,对于曹军来说,都要一直守在这里,可是这里根本没有险要,川军出关中就可攻击,曹操现在的民力耗不过刘璋了,如果是我们世族全力支持,倒是可以拖下去,可是划得来吗?
    而对于我司马懿,不错,我帮助曹操挡住了刘璋,是会封更大的官,可是会大过荀彧郭嘉吗?我一个初投之人,如果真挡住川军,也不是我受的封赏最大,肯定是荀彧。
    荀家在朝中地位极其雄厚,如果不出意外,我们没有出头之日的。”
    “当然。”司马懿看着司马徽的表情:“如果能帮助曹军击败川军,其他夺位的事情虚无缥缈,以后再说。
    但是水镜先生想过没有,挡住了川军,我们就要手把一马平川的豫州,川军出关中就可攻击我们,我们处于严重的地理劣势。
    可是如果我们战败,退守兖州和豫州东部,那守卫一马平川的可就是川军了,对我们很是有利,在这块地方与川军周旋,不但可以慢慢和川军磨,我们不是也可以在战争中增长实力吗?”
    司马徽点点头,旋即对司马懿道:“可是就如仲达所说,许昌不守更好,将地理劣势留给川军,可是这与仲达辞官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机会可是很难得的,而且要是川军夺不下许昌,你可就不能出仕了。”
    “呵呵。”司马懿不以为然地笑笑:“刚才已经说了,如果真守住了,曹军那才是劣势,必然慢慢衰败,还愁没机会出仕,不过是比现在难一点而已。
    可是先生想了吗?许昌守得住守不住对我们真正的影响?想必先生也听说了我今日给曹操献的策略吧?”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问问仲达,为什么献这样的策略?我也觉得不可行。”要不是司马徽相信司马懿不会背叛家族,才华也是自己亲自考察,都以为司马懿要么沽名钓誉,要么背叛家族了。
    “其实这样的策略,在曹操进军关中之前,我就已经献过了,关中之战前和现在的许昌情况一模一样。
    关中之战,如果曹军胜利,我司马懿就算出山,也得不到曹操重视,曹操更加忌惮我们世族的抱团,就算被曹操说我料错,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假如关中之战失败,曹操想起我的策略会怎么想?会不会仔细想我的计策是不是对的?”
    司马徽缓缓点头,如果曹军战胜,曹军就是天下第一军,曹操能封司马懿一个主薄就不错了,一辈子也别想超过荀彧。
    可是战败之后,按照常规逻辑,战败者都会反思,一反思,那之前劝谏阻止的人就会受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逻辑。
    司马懿只是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曹军战胜,只是糟糕上再加一点糟糕,而曹操一旦战败,那司马懿立刻如明月闪耀夜空。
    这恐怕也是曹操封司马懿九卿之一这么大官职的原因。
    司马懿笑了一下:“当然,以曹操的明智,可能不会被一次战败冲昏头脑,毕竟我的计策确实不合逻辑,可恨郭嘉等人谋略无懈可击,要不然我也不用进献逻辑不通的策略。
    他今日虽然封我为大官,但是只是不敢肯定我的计策错误,一旦有变,好找我商量而已。
    所以这次许昌,我们还需要来一次,说实话,以许昌现在情况,我司马懿出不出山,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所以只能利用这次许昌,为我们带来最大好处。
    许昌攻防,不论胜败,曹军依然处于劣势,但是一旦战败,我今日所献计策再次应验,那曹操会对我司马懿怎么看?哪怕他曹操再明智,以后还敢轻易否决我司马懿吗?
    就算他曹操否认我司马懿,曹操麾下文武知道这两次失败都是因为没听我司马懿的,他们会怎么想?
    我敢肯定,只要曹军这次战败,我司马懿的名字必然被所有人追悔莫及地提及,到时候别说一个九卿之一,就是三公,我司马懿也能拿来,就看我屑不屑。”
    司马徽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惊的是司马懿的图谋竟然自己都不知道,喜的是司马懿没让自己失望,才能绝对媲美诸葛亮庞统,甚至超过这两人,对人心,利弊,局势,走势,料得精准无比。
    而且脑中一直清晰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这绝对是顶级谋士的智慧。
    “如果再加上我们挽救了曹军败势,并且掌握中原北方世族的人力财力物力,我的地位应该能在短时间比上荀彧郭嘉之流了吧?”
    司马懿说完,司马徽完全明白了司马懿的想法,司马懿是在赌,曹军胜,司马懿按部就班,川军胜,司马懿位临巅峰。
    而且输,输得不多,赢,赢了全部,果然是高招啊。
    可是司马徽皱了皱眉:“仲达,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抵挡刘璋,刘璋不除,其他事都要押后啊。”
    “这个我清楚。”司马懿向司马徽恭敬道:“但是我也说了,现在我出不出山,都无法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还不如先不出山,准备好应付许昌之战后的情况。”
    两人说着,马车已经出了许昌,司马徽现在知道司马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