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访,瞒报,漏报。
    那皇帝岂不成了瞎子。
    这样的部门当然要有个强力掣肘,刘璋一下子就看重了朱元璋发明的
    赫赫有名的锦衣卫,这个让人闻风丧胆,号称无孔不入的部门,对监
    察部和御史台的威胁必定是巨大的。
    御史台不用害怕任何官员,但是锦衣卫无孔不入,如果是在监察过程
    中徇私舞弊,以职权获利,那就必须得面对锦衣卫,这种威慑力应该还是有的。
    信访部门要截流下面的举报上访,在锦衣卫面前恐怕也需要点勇气。
    但是明朝锦衣卫的弊端更加明显,监察百官,权力太大,以至于整个朝廷都笼罩在锦衣卫的阴云之下,最后明朝皇帝还不得不设置东厂西厂来制衡。
    刘璋从来就不想自己这个朝廷都是阴云密布,三省六部制职能是劝的,需要的只是一个监察系统。
    锦衣卫的手绝对不能伸进正常的行政部门,如果只是监视御史台和信访部,刘璋觉得锦衣卫应该好使。
    这种权力剥离,互不统属,刘璋是从三权分立得到的启发,但是刘璋并不知道西方的三权分立具体什么样子,他也不需要知道,因为情况各不相同,肯定不能照搬。
    刘璋的期望是三省六部正常行政,御史台和信访部监督行政,锦衣卫负责御史台和信访部的权力公正。
    若锦衣卫犯案,越权执法可交刑部,若是执法不公,群臣可直接上书于皇帝。
    这是刘璋的理想模式,但是颁布之后是不是会这样运转,刘璋还不知道,但是体制是时间来检测的,暂时刘璋就想到这么多,也是和黄月英商议过的,如果以后发现纰漏,可以再适当修改。
    众文武静静听着,这新体制关系以后的为官,虽然听着很严密的监察网,但是毕竟还没有试行,众文武都在想这些监察到底会怎么样。
    黄月英继续道:“三省六部之兵部,负责军械,兵籍管理,所有兵部官员,必须有相应从军经历,兵部尚书必须是老将退役,无从军经历者不得进入兵部。
    三省六部之户部,负责所有军队后勤保障,非皇帝直接下旨,所有军队后勤不得越过户部。
    另设军部,直属皇帝,负责管理将领升迁,军队训练,作战指挥,以及边军与中央军轮替调动。
    非皇帝直接下旨,任何军队调动不得越过军部。”
    军权是中央集权最重要的保证,如果过分掣肘军队,那就会让军队战力急剧下滑,可要是不掣肘军队,强兵猛将是练出来了,可惜大将造反概率也大大增加。
    于是刘璋决定用户部,兵部,军部,三方制衡。
    古代有的朝代为了制衡军队,将指挥权和调兵权或者训练的将领分开,造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以至于军队凝聚力下跌。
    刘璋没有打算这样做,无论是调兵,指挥,训练,皆在军部手上,且由皇帝直辖。但是户部制衡后勤,兵部制衡兵员,军部也不是在军方一家独大。
    兵部负责统计兵员数量,管理军械,皇帝可以随时从兵部知道所有军队的概况,防止军部多报兵员,截流截流军饷,贪污军械。
    这个部门显然不适合文官,后世用了文官的,基本都造成了弱军,于是刘璋希望启用退役将领,这些人才是懂兵的人,军部要玩什么猫腻,应该能看出来。
    或许这些人文化不是很过关,但是刘璋觉得就算是中央文官,也用不着那么博学,在老将中找几个人当兵部文职,应该是不难的。
    “另设军机处,直属皇帝,军机处由军机参谋和军机大臣组成,军机参谋按需设置,军机大臣限定六人,皆平级。
    所有政令军令皇帝一言而决,若皇帝不决,交军机处,需至少四名军机大臣签署通过,且反对不得超过一人。
    军机大臣不得兼任其他任何职位。”
    行政部门需要严密的监察网,军队需要控制军权和保证士兵战力,新设的御史台,信访部,锦衣卫,军部,都是为了这两个目的,且全部直辖于皇帝。
    皇帝的权力可谓空前的大了,但是这就必然导致一个问题,就像乾隆时期皇权完全集中一般,皇帝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所谓军机处,不过就是皇帝的秘书处,如果皇帝处理不了那么多政务,就可以选择一些不重要的交给军机处。
    而军机处不设首席,六名军机大臣平级处理,按票数抉择,互相制衡,虽然效率稍微低点,却能防止一手遮天。
    要是六名军机大臣始终不能达到四人通过,可交皇帝,也不会出现扯皮的景象。
    军机大臣不兼任其他任何职位,同样是为了防止军机大臣徇私舞弊。
    刘璋并没有像乾隆皇帝一样,给军机大臣收折子的权力,所有折子必须按照正常程序递给皇帝,只有皇帝处理不了那么多公文时,才递交给军机处。
    任何制度不可能没漏洞,这已经是刘璋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和军部,御史台,信访部,三省六部一样,需要时间来检验军机处。
    所有新的体制全部出来,几乎将原来大汉的体制翻了一遍,但其实改变不大,毕竟三省六部制是建立在以前大汉曹和司的基础上,只是分工更明确了而已。
    现在要增加的,不过就是御史台,信访部,军部,锦衣卫,军机处。
    “现宣读吾皇恩诏,立王后黄玥为皇后,册封黄权为尚书令,李严,蒋琬,分别为门下侍中,其余各部尚书,由尚书令与门下侍中任命。
    周不疑,曹冲,王甫,折兰英,荀彧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
    军部以张任为首,下属魏延,王越,赵云,马超,黄忠,兀突骨,王双,曹彰,张颌,张辽,高沛等大将。
    王绪为皇宫卫队长,好厉害为禁卫长。
    卫温任北方水军大都督,甘宁任南方水军大都督,周瑜调入北方天津港水军,担任副都督。
    御史台由王累担任尚书令,信访部由秦宓担任尚书。
    樊梨香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杜微,庞统,朱亮,蔡洺等都护府职位,边军职位,边疆州牧职位,皆军部下属……”
    各个部门的官员依次拟定,大部分都是早已拟定好的,像周不疑,曹冲这样的,如果委任实权,肯定有争议,但是又不能屈才,只能进军机处,刘璋觉得这也是他们适合的职位。
    王甫代表着地方文官,折兰英代表着军方,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方面的代表,对于氐人首领,少数民族明显更有亲近感。
    荀彧代表曹操麾下原有文武一派,这样算是兼顾各方利益。
    所有文武与之前通气时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出入,虽然其他许多人员进入文官系统,进的却只是新设的几个部门。
    只是这几个新设的部门,都非常要害,让其他文官都倍感失落。
    但是这种失落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知道,马上要宣布,是真正的大头,封侯拜王。
    黄月英将所有诏令宣读完,长出了一口气,待群臣谢恩,刘璋站了起来,对所有文武道:“如今汉室一统,体制草创,诸君共同努力,助大汉繁荣昌盛。
    除职能部门,朕将加封爵位,大汉之爵位,只发对大汉有卓越之功之人。
    所谓有功,并不一定是文武官员,或许你是医生,你发明了一种医治以前无法医治却流行的病症。
    或许你是农民,却种出一种可以普遍种植的高产作物。
    或许你是工人,发明了一种高效率的生产机器。
    等等所有,只要是对大汉百姓的生产生活,对大汉的繁荣富强有卓越贡献之人,不管士农工商奴隶富贵,皆可享有爵位。
    当然,功勋不同,爵位也有不同,有的人可能只是惠及一方,有的却是惠及万年,差异很大。
    所以朕将重启六等爵,男,子,伯,候,公,王。
    其中王爵五等,公爵五等,侯爵从以前的二十等减少为五等,伯爵五等,男爵五等,子爵五等,共三十等爵。”
    下面的文武小声议论着,这么多等级的爵位,是来画大饼,还是真的封出来?
    可是这些文武都知道刘璋是个务实的人,如果不需要这么多等级的爵位,肯定不会设置出来,也就是说,既然设置了,那肯定是要封了。
    按照这个架势,那是要封无数的爵位啊。
    这时他们有很强烈预感,自己被封的爵位,肯定比自己预想的要高。
    “但是爵位评定非常复杂,由于诸事仓促,到现在还没完全评定,朕只册封几人,其余爵位明日再行册封。”
    刘璋说完也不管下面文武想什么,立即道:“黄月英为川军军师,劳苦功高,以燕王加封并肩王,为第一等王。”
    “哗。”群臣大哗,并肩王,从古到今有几个人到了这个位置?
    黄月英是除了刘璋外川军第一人,她获得最高的爵位,没有任何人有意见,而这也恰恰成为众文武的风向标,黄月英如果封的爵位低了,他们肯定更低。
    黄月英的爵位,直接关系他们的期望。
    原本觉得黄月英封个燕王就很大了,他们的爵位肯定小不了,现在黄月英竟然是并肩王,那岂不是自己也要活得一个大大的爵位?
    “加封张任为齐王,法正为秦王,魏延为吴王,折兰英为北海王,皆为二等王,其余爵位待定,明日可加封。”
    众文武原来都是小声议论,现在再也克制不住,殿中议论声渐渐大了,这么多的王,真是亘古未有暗示,甚至一些一心为公的文武,都有些焦虑。
    分封这么多王,可不是好事啊,如果坐视不理,最后肯定造成中央权力败落,如果想要中央集权,那么……岂不是后面又要像汉初一样铲除异姓王?
    刘璋给文武的印象一向是务实,这些大臣现在都有点不理解刘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刘璋登基第一天的朝堂,众大臣都满意而退,虽然官职上,多出几个要害部门都没自己份,原本以为权位极重的三省六部,被御史台,信访部制衡后,如履薄冰。
    但是能有一个高爵位,封妻荫子,那比现在这个官职更重要一些,何况自己官职的品阶并没有和原来通气时缩小,可谓诸事圆满。
    所有大臣里面,只有一个人不是太高兴的样子,那就是黄权,黄权到了黄玥宫外,想去见见黄玥,却见到刘璋带着兵过来,应该是要进黄玥的宫门,虽然登基了,但是刘璋还是不习惯坐车驾,直接骑马过来。
    黄权没有进宫,直接回了府邸。
    ……
    黄玥按照礼仪迎接了刘璋到登基的正殿,然后就回了自己的寝宫,这时正坐在花园的一旁,看着风景,却有些漫不经心。
    刘康从外面走进来。
    “母后,刚才我出去时,看到黄权伯伯在外面,我还没出去,伯伯又走了。”刘康进来说道。
    “是吗?”
    “要不要叫人去请伯伯进来?”
    “不用了,我知道你伯伯要说什么。”黄玥摇摇头,自从知道黄家犯案,并且将面临大批的斩首,黄玥就一直精神恍惚,她理解刘璋为什么这样做,更知道,以刘璋的性格,黄家犯下这样的事,只有这个结果。
    这么多黄家的人被杀,哪怕知道刘璋杀人的理由,可是那些都是黄玥的亲人,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又怎么能无动于衷。
    更何况,里面还有父亲。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喊声,黄玥站了起来,向进来的刘璋一礼:“臣妾参见皇上。”
    “快起来,你们退下。”
    刘璋挥退了下人,刘康也出去了,刘璋带着黄玥进入屋中,看着黄玥半响才道:“玥儿,对不起。”
    黄玥缓缓摇头:“夫君……皇上……”
    “你还是叫我夫君吧,这样我听着舒服一些。”刘璋还不太习惯称“朕”。
    “这怎么行?”
    刘璋笑道:“那就有人的时候叫皇上,没人的时候叫夫君。”
    黄玥点点头,这样几句话,反而好像让黄玥心中平复了许多,也略微好受了一些,无论如何,刘璋还是在乎自己的,之所以那样做,那是理政的需要,同时自己也应该知道刘璋的为人。
    “玥儿。”刘璋将黄玥抱过来,轻声道:“我知道,不管有多少理由,那些人都是你的亲人,你和你哥哥一内一外,辅佐我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要不是你哥哥,后方不会那么安定。
    如果不是你,后院也不知会成什么样子,至少循儿都会觉得无依无靠,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哥哥。”
    黄玥听着刘璋的话,忽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只觉得人生好多无奈,一边是亲人,一边是夫君。
    夫君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得不杀这些人,而这些人又恰恰是自己的亲人,黄玥只觉得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自处。
    黄玥靠在刘璋身上,过了许久道:“夫君,玥儿很伤心,但是不怪你,我知道你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